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PPT 58页)edca.pptx
-
资源ID:89933002
资源大小:747.04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PPT 58页)edca.pptx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支出模型模型第十三章 收入-支出模型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 c三部门三部门三部门三部门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收入决定凯恩斯的凯恩斯的凯恩斯的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理论消费理论消费理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公式:公式:公式:公式:y=c+iy=c+i条件:条件:条件:条件:i=si=s条件:条件:条件:条件:i+g=s+ti+g=s+t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 s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两部门两部门两部门两部门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条件:条件:条件:条件:i=si=s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四部门四部门四部门四部门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收入决定收入决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第四节 乘数论乘数论第五节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七节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Equilibrium Output)v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两部门: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两部门: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居民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居民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投资自发投资自发(外生外生),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折旧、未分配利润折旧、未分配利润0,GDPNDPNIPI。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粘性粘性)。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凯恩斯凯恩斯凯恩斯凯恩斯定律定律定律定律两两两两部部部部门门门门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均衡产出均衡产出v 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不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格提供供给。原因:大量闲置资原因:大量闲置资源源。短期分析,价格不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易变化,即具有黏性。需求变动,厂商首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是改变价格。l 例:例:369369元一双的元一双的LI-NING鞋鞋,只要你想买,可以买无只要你想买,可以买无数双数双,而价格不变。而价格不变。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均衡产出v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于全体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产出产出 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少生产 产出产出 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减少,增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减少,增加生产加生产n 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 IU0 0,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n 公式:公式:y =c +i =E c c,i i:意愿意愿/计划消费和投资;计划消费和投资;E E:实际支出;实际支出;y y:收入。收入。AE总支出(需求)总支出(需求)Aggregate expenditure IU 存货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均衡产出均衡产出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E=y投资储蓄投资储蓄 均衡时:均衡时:v E=yv E=c+iv y =c+sc+i=c+si=s 意义:意义: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二者可二者可以不相等,则不均衡以不相等,则不均衡)。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S,是必然的结果。是必然的结果。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注意区注意区注意区注意区分分分分!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Consumption Theory)(Consumption Theory)消费消费消费消费: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区地区),一,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定时期内居民个人(家庭家庭),为,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率水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入。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v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v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或或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倾向。c消费,消费,y收入:收入:c c(y)满足满足dc/dy 0c=yAc=c(y)45cy普通消费函数普通消费函数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线性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 线性线性线性线性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 =+y(1 0)-常数,自发性消费:常数,自发性消费:必须的基本消费支出,不必须的基本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随收入变化而变动。-常数常数,斜率,边际消斜率,边际消 费倾向。费倾向。y-引致消费:消费中引致消费:消费中受收入影响的部分。受收入影响的部分。c=yC=+yyc45线性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倾向消费倾向v 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APC c/yn APC(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1,消费总量,消费总量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蓄)。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上某消费曲线上某消费曲线上某消费曲线上某一点与原点相一点与原点相一点与原点相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连而成射线的连而成射线的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斜率斜率斜率消费倾向消费倾向v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减每增减1 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v MPC c/y(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当消费增量当消费增量c 与收入增量与收入增量y 趋于无穷小时,即:趋于无穷小时,即:MPC=dc/dy MPC 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不论不论 MPC 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 1 的正数,的正数,有:有:1 MPC 0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函数为非线性,消费函数为非线性,边际消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费倾向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呈现呈现递减递减递减递减趋势。趋势。随着收入增加,随着收入增加,APC 也有也有递递递递减减减减趋势。趋势。且:且:APC MPCAPC MPC 线性状态,线性状态,APC MPC 随着收入增加,随着收入增加,APC 趋向于趋向于 MPC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储蓄函数函数(Savings Function)(Savings Function)v 储蓄:储蓄: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未用于消费的部分。n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如收入、分影响储蓄的因素,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系、利率水平。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收入水平。n 凯恩斯储蓄函数: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而增加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的比率递增,又被直接称之为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倾向。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函数储蓄函数vs-储蓄,储蓄,y-收入收入vs=s(y)(满足(满足 ds/dy 0)v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即额,即 s =y-c 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 c =+y,代入代入 s=y-c s=y-(+y)整理:整理:s=-+(1-)y (10)普通储蓄函数普通储蓄函数s=s(y)y0ssyS=-+(1-)y0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倾向储蓄倾向v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比率。(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收入 APS =s /y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曲线上某储蓄曲线上某一点与原点相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斜率储蓄倾向储蓄倾向v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每增减每增减 1 1 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的变化。(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v MPS=s/yv 当当s与与y 趋于无穷小时,趋于无穷小时,MPS=ds/dy MPS 是储蓄函数的一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阶导数;即:储蓄曲线上某一即:储蓄曲线上某一点点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储蓄函数为线性时,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为常数(1-)。)。非线性时,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有随收入递增递增递增递增趋势。趋势。lMPS 和和APS 都都递增递增递增递增,但是,但是MPSAPSMPSAPS。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倾向储蓄倾向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v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c+s。两边同除两边同除Y 有:有:y/y=c/y+s/y 即:即:APC+APS=1 推断:若推断:若推断:若推断:若APCAPC递减,那么递减,那么递减,那么递减,那么APSAPS必递增必递增必递增必递增。同理同理,有有y=c+s 两边同除两边同除y,则:,则:y/y=c/y+s/y即:即:MPC+MPS=1 推断推断推断推断:若若若若MPCMPC递减,那么递减,那么递减,那么递减,那么MPSMPS必必必必递增递增递增递增。c,syAc=c(y)s=s(y)y。45d0-d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vv 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需要考虑诸多限制条件:总,但基本相似。需要考虑诸多限制条件:总,但基本相似。需要考虑诸多限制条件:总,但基本相似。需要考虑诸多限制条件:v 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费函数会向下移动。v 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储蓄,以政,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形成消费。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形成消费。v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vv利率:提高利率是否会增加储蓄要根据利率变利率:提高利率是否会增加储蓄要根据利率变利率:提高利率是否会增加储蓄要根据利率变利率:提高利率是否会增加储蓄要根据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vv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改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改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改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改变而影响消费,可能存在而影响消费,可能存在而影响消费,可能存在而影响消费,可能存在“货币幻觉货币幻觉货币幻觉货币幻觉”。vv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而低收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而低收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而低收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而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vv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制度越是完善,则居民越是敢:制度越是完善,则居民越是敢:制度越是完善,则居民越是敢:制度越是完善,则居民越是敢于消费,否则增强的是储蓄意愿。于消费,否则增强的是储蓄意愿。于消费,否则增强的是储蓄意愿。于消费,否则增强的是储蓄意愿。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第第三三节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v 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 假设假设 i i 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由:由:y =c+i ,c=+y 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i)/(1-)知道消费和投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衡国民收入。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v 例:例:c1000+0.8 y,i600,则:,则:y(1000600)/(10.8)8000 cy-i8000-6007400 sy-c8000-7400600 储蓄与投资相等储蓄与投资相等c,c+iy c+i =yc+ic=1000+0.8y80005000451600100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v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y c=-+(1-)y 根据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根据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 =s 联立:联立:i=-+(1-)y 得均衡国民收入:得均衡国民收入:y=(+i)/(1-)知道储蓄函数和投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衡国民收入。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v例例:s -1000+(1-0.8)y ,自发计划投资自发计划投资i 600,则均衡收入为则均衡收入为:y(1000600)/(10.8)8000 s i=600,y 8000 s 0,y5000s,iyS=-1000+(1-0.8)y6000-100050008000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第四节第四节 乘数论乘数论 乘数论乘数论v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c 1000 0.8 y 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1000 i)/(10.8)i600 时,时,y8000 i700 时,时,y8500投资增投资增100100,收入增,收入增500500,投资引起收入增加投资引起收入增加 5 5 倍。倍。c+i2c+i1c=1000+0.8y8500yc,c+i170080005000c=y4516001000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对乘数的感性认识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v 解释解释:投资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 y1100;如果;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要素收入,则要素收入100中,有中,有80用于购用于购买消费品。买消费品。80 的购买形成新收入的购买形成新收入 y2 80,其中,其中80 0.864,再次购买形成新的收入再次购买形成新的收入 y3 64。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 y 1001000.81000.80.8.100 1/(10.8)=500 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100100元的初始消费元的初始消费元的初始消费元的初始消费(),),),),是是是是否也是一样的效果否也是一样的效果否也是一样的效果否也是一样的效果?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 支出增加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收入增加第一轮第一轮 甲甲 100 乙乙 100第二轮第二轮 乙乙 80 丙丙 80第三轮第三轮 丙丙 64 丁丁 64 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新增增加新增GDP新增国新增国民收入民收入c,c+iy50008000850045c=yc+i2c+i1c=1000+0.8y100016001700iy投资乘数的形成投资乘数的形成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v 乘数理论乘数理论(multiplier)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y=(+i)/(1-b)自发消费;自发消费;i 固定自发计划投资;固定自发计划投资;b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乘数论v 令(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令(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 AD i 则则 y AD/(1b)乘数乘数 K:总需求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总需求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总需求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总需求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1/MPS1/MPS第第五五节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v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v 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构成?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构成?v 什么叫定量税,什么叫比例税?什么叫定量税,什么叫比例税?v 在定量税和比例税的条件下,分别求出均衡的在定量税和比例税的条件下,分别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v 用图示表示并解释得到的结果。用图示表示并解释得到的结果。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假设消费函数为假设消费函数为c=+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税为入,定量税为T,投资为,投资为 i,政府购买为,政府购买为g,试求均,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衡的国民收入水平。v 方法方法1 1(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法)总供给法)解:解:因为因为yd=y T,根据均衡方程式,有:根据均衡方程式,有:y=c+i+g=+yd+i+g=+(y T)+i+g 得到:得到:y y=(=(+i+g +i+g T T)/()/(1 1 )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v 可知,有税收时的总可知,有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需求函数:E=(+i+g T)+yv 无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无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数:E=(+i+g)+yv 总供给函数:总供给函数:E=yv 结论:征收定量税使结论:征收定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下平移总需求曲线向下平移 T单位。单位。Ey0E=yc=+yE=(+i+g-T)+yy*E=(+i+g)+y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v 方法方法2(投资(投资储蓄法储蓄法)根据消费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储蓄函数:根据消费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储蓄函数:s=yd c=+(1)yd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总储蓄函数: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总储蓄函数:S=sp+sg=+(1)yd+(T g)=g+T+(1 )y 由储蓄和投资均衡方程式,得到:由储蓄和投资均衡方程式,得到:i=S=g+T+(1 )y 解得:解得:y y=(=(+i+g T +i+g T)/(1 1 )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v 可知,有税收时的总可知,有税收时的总储蓄函数的表达式:储蓄函数的表达式:S=g+T+(1)yv 无税收时的总储蓄函无税收时的总储蓄函数的表达式:数的表达式:S=g+(1)yv 结论,征收定量税使结论,征收定量税使总储蓄曲线向上平移了总储蓄曲线向上平移了 T单位。单位。0yEE=yE=ic=+yS=-g+(1-)yE=(+i+g-T)+yE=(+i+g)+yS=-g+T+(1-)y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假设消费函数为假设消费函数为C=+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税税率收入,比例税税率t,税收绝对量为,税收绝对量为T=t y,投资为,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政府购买为g,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v 方法方法1 1(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法)总供给法)解:解:因为因为 yd=y T=(1 t)y,根据均衡方程式,根据均衡方程式,有:有:y=c+i+g=+yd+i+g=+i+g+(1 t)y 得到:得到:y y=(=(+i+g +i+g)/()/(1 1 (1 t 1 t)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v 可知,有税收时的可知,有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为:总需求函数为:E=(+i+g)+(1t)yv 无税收时的总需求无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为:函数为:E=(+i+g)+yv 从图形上可以得出从图形上可以得出结论:征收比例税使结论:征收比例税使总需求曲线向顺时针总需求曲线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了方向旋转了t单位。单位。Ey0y*E=yE=(+i+g)+yc=+yE=(+i+g)+(1-t)y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v 方法方法2(投资(投资储蓄法)储蓄法)根据消费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储蓄函数:根据消费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储蓄函数:s=yd c=+(1)yd=+(1 )(1 t)y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总储蓄函数: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总储蓄函数:S=sp+sg=+(1 )yd+(T g)=+(1)(1 t)y+(t y g)=g+1(1 t)y 由储蓄和投资均衡方程式,得到:由储蓄和投资均衡方程式,得到:i=S=g+1 (1 t)y 解得:解得:y y=(=(+i+g +i+g)/()/(1 1(1 t 1 t)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v 可知,有税收时的储可知,有税收时的储蓄函数为:蓄函数为:S=g+1(1 t)yv 无税收时的储蓄函数无税收时的储蓄函数为:为:S=g+(1)yv 结论:征收比例税使结论:征收比例税使总储蓄曲线向逆时针方总储蓄曲线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向旋转了 t 单位。单位。0yEE=yc=+yE=iE=(+i+g)+(1-t)yS=-g+1-(1-t)yy*S=-g+(1-)yE=(+i+g)+y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综合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综合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假设消费函数为假设消费函数为C=+yd,yd 表示居民可支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税税率为配收入,比例税税率为 t,定量税额度为,定量税额度为d,即税,即税收总量为收总量为T=d+t y,投资为,投资为 i,政府购买为,政府购买为g,试,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v 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法总供给法 解:解:因为因为 yd=y T=d+(1 t)y 根据均衡方程式,有:根据均衡方程式,有:y=c+i+g=+yd+i+g=+i+g d +(1 t)y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得到:得到:y y=(=(+i+g d +i+g d)/()/(1 1(1 t 1 t)通过比较,知有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为:通过比较,知有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为:E=(+i+g d)+(1 t)y 无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为:无税收时的总需求函数为:E=(+i+g)+y 总供给函数为:总供给函数为:E=y 得到结论,既征收定量税又征收比例税使总需求曲线得到结论,既征收定量税又征收比例税使总需求曲线向下平移了向下平移了d 单位,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单位,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了t 单位。单位。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综合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综合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第第六六节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 在三部门条件下,对于定量税、政府转移在三部门条件下,对于定量税、政府转移支付的情况,均衡收入水平为:支付的情况,均衡收入水平为:由此可得各类乘数。由此可得各类乘数。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v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所谓所谓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例。容易得到: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例。容易得到:为正值,它等于为正值,它等于1 1 减边际消费倾向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的倒数。v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例。由均衡,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例。由均衡国民收入表达式,可知:国民收入表达式,可知: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 增加而减少。增加而减少。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v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例。变动的比例。存在政府转移支付的条件下存在政府转移支付的条件下,于是于是:为正值,它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为正值,它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v 结论:结论:v 在绝对值意义上,税收乘数等于转移支付乘数。在绝对值意义上,税收乘数等于转移支付乘数。v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v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例。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例。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1 1 1。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哪种政哪种政哪种政哪种政策效果策效果策效果策效果更好?更好?更好?更好?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v 比例税定量税都有的条件下的各类乘数比例税定量税都有的条件下的各类乘数l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v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 因为因为 y=c+i+g,且且 i=g=0,于是于是 。看减税的情况,假定税率为。看减税的情况,假定税率为 t,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为,于是:,于是:减税减税 消费者毛收入将增加消费者毛收入将增加 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可支配收入将增加 消费增加消费增加 消费者毛收入增加为消费者毛收入增加为 可支配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增加 第第n n轮消费增加轮消费增加 。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l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1 1 1 1。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乘数第第七七节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决定v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v 进口函数进口函数 加入国外部门以后,对本国产生进出口方面的影响。加入国外部门以后,对本国产生进出口方面的影响。由于出口由国外部门决定,本国难以左右,一般假定为外由于出口由国外部门决定,本国难以左右,一般假定为外生变量,而进口会随着本国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于是有进生变量,而进口会随着本国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于是有进口函数为:口函数为:其中,其中,表示自发性进口,表示自发性进口,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增加入增加 1 单位时,进口的增加量。单位时,进口的增加量。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v 四部门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四部门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 可以证明,四部门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可以证明,四部门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其中,其中,为出口数量。为出口数量。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v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指出口变动:指出口变动 1 单位时所引起单位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量。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量。对外贸易乘数为:对外贸易乘数为:其中,其中,为出口数量。为出口数量。显然,在四部门经济中,各类乘数显然,在四部门经济中,各类乘数变小变小变小变小了。了。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