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六章chdv.pptx
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其特点,并熟悉其成本计算程序。学习内容 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品种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品种法:0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0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2、适用范围:0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发电、采煤等)0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而且成本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如玻璃、水泥、制砖等)。0企业的辅助生产(如供水、供电、供汽等)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其劳务的成本。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3、特点: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即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而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 单步骤生产企业,不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如发电、采煤)多步骤生产企业,需要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月末一般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含义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方法适用范围1.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提示】不能认为单步骤生产的产品就是单一产品。比如热电厂既供电又供热。2.大量大批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企业。主要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2.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3.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费用的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分配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账户设置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期间费用的结转原 原始 始凭 凭证 证及 及有 有关 关资 资料 料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 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其它费用分配表 其它费用分配表基本生产明细账 基本生产明细账辅助生产明细账 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 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等 管理费用明细账等制造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1)(2)(3)(4)(5)(6)二、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一)按产品品种设置有关成本明细账(二)归集和分配本月发生的各项费用(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四)分配基本生产单位制造费用(五)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六)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三、品种法举例(简单法)1、资料:2、要求:3、计算:成本计算公式 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总成本 本期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本期产品产量(见教材p75-81)品种法举例 一、企业基本情况 青山工厂为大量大批生产组织形式、单步骤生产类型的小型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主要产品。根据该厂产品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二、成本计算程序(一)成本核算对象和账户设置(二)生产费用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分配(四)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节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分批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掌握分批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熟练运用分批法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 分批法(订单法)第二节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分批法及适用范围 分批法的特点 分批法成本计算一般程序 简化的分批法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分批法及适用范围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为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也称订单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重型机械、精密仪器、专用设备、专业修理和不断更新产品的高档时装等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工具模具制造和新产品的试制。在这种生产类型企业中,由于多数是根据购货单位的订单组织生产因此二、分批法的特点 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与生产周期一致 一般不需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企业产品批别的组织是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生产计划部门依据用户订单签发一式多份的“生产任务通知单”,供应部门据以备料,生产部门据以安排生产,财会部门据以设置成本计算单。对于某批产品直接发生的费用,应根据原始凭证或费用分配表,直接计入该批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项目中;对于不能按批别划分的间接费用,则应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加以归集,期末再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与生产周期一致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虽然仍按月归集费用,但只有在该批次或订单产品全部完工时,才能计算其实际成本。当某一批次产品完工后,各基本生产车间应及时进行清理盘点,盘点出来的该批次的在产品及剩余材料应办理退库手续并相应冲减该批次产品成本。如果某批次产品尚未完工,则不计算其成本。因此,分批法的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订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一般不需要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通常不存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问题。但在特定情况下,也需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费用。单件生产,月末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小批生产,若批内产品都能同时完工,月末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小批生产,若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则月末部分产品已完工,部分尚未完工,需要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分配方法: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通常不存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问题。但在特定情况下,也需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费用。1若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较多,月末批内完工产品的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较大,则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应相应采用定额比例法或约当产量法或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等方法。1若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可采用简便的分配方法。即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但在该批产品全部完工时,应计算该批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实际单位成本;对已经转账的完工产品成本,不作账目调整。(一)按产品批别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二)按产品批别归集和分配本月发生的各种费用(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四)分配基本生产单位制造费用(五)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六)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三、分批法成本计算一般程序分批法计算程序举例l 分批法按产品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每批产品的成本计算程序与品种法一样。例6-2 某工业企业根据购买单位订单小批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200 年7月份生产情况和生产费用支出情况的资料如下:(1)本月份生产产品的批号。2019号甲产品4台,5月份投产,本月全部完工。2020号甲产品10台,6月份投产,本月完工6台,未完工4台。2031号乙产品8台,本月投产,计划8月完工,本月 提前完工2台。(2)生产费用支出情况。1)各批产品的月初在产品费用详见表6-21 2)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汇总各批产品本月发生 的生产费用,详见表6-22。(3)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2020批号甲产品,本月末完工产品数量较大。原材料了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费用可以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实际数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2031批号乙产品,本月末完工产品数量2台。为简化核算,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转出,每台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1 160元,直接燃料和动力920元,直接人工612元,制造费用328元,合计3 020元。(4)根据上述各项资料,登记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详见表6-23 表6-25。四、简化的分批法 有的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同一月份内投产的产品批数非常多。如果采用前述分批法计算各批产品成本,各种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的分配和登记工作极为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间接计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结合起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这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横向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纵向分配合并在一起进行,大大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四、简化的分批法 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且月末未完工的批数也较多,可以考虑采用简化的分批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2)特点 较为简便。(3)缺点 平时无法从账面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管理。回顾:初级会计四、发出存货的计量(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表4-4日 期收 入 发 出 结 存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 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数量单位成本总成本12.1 600 2.00 1 20012.8 400 2.20 880 1 00012.14 800 20012.20 600 2.30 1 380 80012.28 400 40012.31 400 2.50 1 000 800合 计 1 400 3 260 1 2000 2.23 2 676 800 2.23 1 784回顾:初级会计 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每月只计算一次,简化了存货的计价工作,但平时不能提供发出存货单位成本资料。在将其与存货现行成本比较时,两者之间有一定差距,当物价上涨时加权平均成本将会小于现行成本。当物价下降时,加权平均成本则会超过现行成本。四、简化的分批法 1、定义:是一种不分批计算在产品应负担的加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加工费用,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除原材料、自制半成品以外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简化分批法的特点是:当一个批别产品没有完工时,该批别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上只反映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而不反映应负担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每月发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先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累计起来,待一批别产品完工时,再按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这种方法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采用累计分配率进行分配,以减少成本计算工作量,所以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四、简化的分批法u在简化分批法下,仍按照产品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但在总账和明细账之间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u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作用: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包括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资料;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计算并登记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计算和登记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用全部产品累计生产费用减去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计算和登记月末各批在产品总成本。u在某批产品完工之前,明细账内只需按月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累计起来。只有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表6-27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单位:元 xx年 凭证 成本项目 号数 摘要 生产工时 合计 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5 31 略 期初在产品 2 740 181 842 60 876 77 898 320 616 6 30 本月发生 2068 93 984 40 092 51 918 185 994 30 累计数 4 808 275 826 100 968 129 816 506 610 30 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21 27 30 本月完工转出 3 504 134 136 73 584 94 608 302 328 30 期末在产品 1 304 141 690 27 384 35 208 204 282 表6-29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批号:201 产品名称:B 投产日期:5月 订货单位:乙公司 批量:16件 本月完工:8件 单位:元 xx年 凭证 成本项目 号数 摘要 生产工时 合计 月 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5 31 略 本月发生 960 55 512 6 30 本月发生 728 30 累计数 1 688 55 512 30 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21 27 30 本月完工转出 1 184 27 756 24 864 31 968 84 588 30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3 469.5 3 108 3 996 10 573.5 30 月末在产品 504 27 756 2、成本账户的设置 按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并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在各批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内只按月登记直接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计入费用(包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先通过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进行归集,按成本项目累计起来,仅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按照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直接进行分配。对未完工的在产品则不分配间接计入费用。3、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 对各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一般是按照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分配率时,一定要分成本项目分别计算3、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工时=(月初结存间接费用余额+本月间接费用发生额)(月初在产品工时数+本月发生工时数)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工时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例6-3 某工业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由于产品批数多,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计算成本。该企业9月份的产品批号有:2010号:甲产品6件,7月投产,本月完工。2011号:甲产品8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2041号:乙产品12件,8月投产,本月完工2件。2061号:丙产品4件,9月投产,尚未完工。该企业设立的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如表6-26所示。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计算如下: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635000/163500=10制造费用分配率=2043750/163500=12.5 该企业设立的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详见表6-27 表6-30。u这种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此又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u各项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也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u简化分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简化的分批法与一般的分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不在在产品之间分配这种方法也称为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 投产批别较多,且月末未完工产品批别数也较多;各月份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应用条件4、应用条件:只宜在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采用,否则会影响各月产品成本的正确性;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也不宜采用此法。5、成本计算程序生产任务通知单生产工时记录等材料费用分配表其他要素分配表基本生产明细账(分批别设置)平时:直接费用和工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所有批次产品)归集:材料、人工 制造费用和 生产工时计算:累计间接费 用分配率(1)(2)(3)(4)简化分批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图示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分步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掌握分步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熟练运用分步法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 分步法(逐步结转、平行结转)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本章主要内容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计列半成品成本法 不计列半成品成本法综合结转分项结转成本还原实际成本计价 计划成本计价一、分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分步法的概念 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核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2、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多步骤和大批大量生产,如纺织、冶金、造纸等。3、主要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和生产产品的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应按照每种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开设。按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实际工作中,成本计算各步骤与实际的生产步骤并非完全一致。成本计算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一般需要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4、分步法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按各个生产步骤的产品(包括半成品)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各步骤产品所耗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与品种法基本一致,即:各步骤成本及最终产成品成本的计算 最终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是建立在前面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的基础之上,按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其核算程序可分为两种: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费用的分配要素费用 要素费用的分配 的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的分配 的分配2023/5/7第五章 成本計算基本方法5.分步法的分类 根据如何计算和结转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可以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二、逐步结转分步法 1、概念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最后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分步法。亦称计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2、需要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的原因:(1)半成品不仅供本企业进一步加工,还经常作为商品 出售(2)半成品要进行同行业成本的评比(3)为了分别计算耗用同一种半成品的多种产品的成本(4)为了全面考核和分析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 耗费和资金占用水平。如下图所示(各步骤在产品为狭义在产品)第一步骤生产 成本明细账 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第二步骤生产 成本明细账 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最后步骤生产 成本明细账 产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逐步结转分步法 的核算程序二、逐步结转分步法3、应用范围 连续式多步骤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如:纺织、造纸、机械制造、钢铁等 这些产品制造要经过若干生产步骤的逐步加工,前面各步骤生产的都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骤生产的才是产成品。为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往往不仅要计算各种产成品成本,而且要求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4、计算程序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明细账中,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1)半成品不通过仓库收发:则半成品成本就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不必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不设自制半成品库)4、计算程序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明细账中,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1)半成品不通过仓库收发:则半成品成本就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不必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则应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验收入库时,借记“自制半成品”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下一步骤领用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设自制半成品库)如下图所示(各步骤在产品为狭义在产品)第一步骤生产 成本明细账 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第二步骤生产 成本明细账 半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最后步骤生产 成本明细账 产成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2.逐步结转分步法 的特点及核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转入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不同,又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分步法。5、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逐步结转分步法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分项结转法综合结转分步法,是将各加工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而是以一个总金额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专设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一)综合结转分步法又如下图所示:见教材P126甲产品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4000 1200 2800 8000本月发生费用 10000 1800 6200 18000完工产品成本 8000 2000 5000 15000月末在产品成本 6000 1000 4000 11000举例:甲产品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 1500 500 5000本月发生费用 15000 8000 3000 26000完工产品成本 13500 7900 2900 24300月末在产品成本 4500 1600 600 6700 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综合结转,可以按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一)综合结转分步法4.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3.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一)综合结转分步法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此法,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 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实际数量乘以半成 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所耗半成品的实际数量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综合结转,可以按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实际单位成本的计算,通常可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确定见P126 若甲产品分两个步骤生产:第一 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交库验收;第二步骤按所需数从半成品库领用,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月份月初余额本月增加 合 计本月减少数量实际成本数量实际成本数量实际成本单位成本数量实际成本1 20 3010 100 14630 12017640 147 105 154352 15 2205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10+1463020+100=147(元)本月减少=105147=15435(元)实例分析 借:基本生产成本 15435 贷:自制半成品 15435根据第二步骤半成品领用单,编制下列会计分录见P126例6-5 例6-4 假定甲产品生产分三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第三个车间进行。三个车间产品所耗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均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第二、第三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三个车间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各步骤之间的成本结转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产品的有关实物量和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资料见表6-31。1)根据上月第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录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的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费用两行的有关数据,详见表6-32。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所列交库数量和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完工转出的半成品成本,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 44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 440 000 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详见表6-33。221=4862002200 根据第二车间半成品领用单(单中按所列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单位成本计价),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375 700 贷:自制半成品 375 7002211700=375700 2)根据上月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录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的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费用两行的有关数据,详见表6-34。根据第二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所列交库数量和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完工转出的半成品成本,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 556 200 贷:基本生产成本 556 200 根据第二车间计价后的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三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详见表6-35。根据第三车间半成品领用单(单中按所列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单位成本计价),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527 000 贷:自制半成品 527 000 3)根据上月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录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的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登记第三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费用两行的有关数据,详见表6-36。根据第三车间的产成品交库单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 709 200 贷:基本生产成本 709 200 在综合结转法下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对下一步骤领用半成品成本的计算必须在上一步骤计算出半成品的成本以后才能进行,这造成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或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不能同步进行,而且按品种计算各生产步骤耗用半成品实际成本的工作量也较大。2.按半成品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采用此法,半成品日常收发的明细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在半成品实际成本计算出来后,再计算半成品差异额和差异率,调整领用半成品计划成本。(一)综合结转分步法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各步骤耗用半成品均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与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时“半成品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格式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应设置半成品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额、差异率等专栏,以便将发出半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其格式如下:月份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累 计本月减少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率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P128表6-36与表6-38比较(2)“产品成本计算单”可按转入半成 品成本差异后的实际成本登记,也可按半成品计划成本、差异额和实际成本设专栏。格式如下:摘要 产量(件)半成品直接工资制造费用成本合计计划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P130表6-39 按计划成本结转时有关的计算公式如下:某步耗用半成品计划成本=半成品计划单 位 成 本耗用数量半成品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半成品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半成品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半成品计划成本 本月收入半成品计划成本100%+发出半成品成本差异=发出半成品计划成本半成品成本差异率发出半成品 实际成本=发出半成品 计划成本发出半成品 成本差异 以前例资料,若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结转,第一步骤半成品明细账如下: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累 计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1 20 2960 3010 100 14800 14630 120 17760 17640假如:发出半成品105件,则计划成本为:105148元=15540元计划单位成本:148元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累 计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数量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数量 计划成本实际成本1 20 2960 3010 100 14800 14630 120 17760 17640假如:发出半成品105件,则计划成本为:105148元=15540元计划单位成本:148元 100%=17640-17760 17760=-0.6757%100%(3010-2960)+(14630-14800)2960+14800半成品成本差异率发出半成品 实际成本=15540+15540(-0.6757%)=15435(元)第一步骤半成品明细账如下:见P129例6-6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所用账表的特点: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不仅要反映半成品收发和结存的数量和实际成本,而且要反映其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和成本差异额。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对于所耗用半成品的成本,可以直接按照调整成本差异后的实际成本登记;也可以按照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分别登记,以便于分析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差异对本步骤成本的影响。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2)可以考核和分析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的水平与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方法相比较,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3、综合结转的成本还原采用综合结转法的结果从前例可见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是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成本,而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只是第二车间发生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P128表6-37因此,在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时,还应将综合结转分步法算出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显然,这不符合产品成本构成的实际情况。成本还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起,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所谓成本还原(一)综合结转分步法3.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成本还原B2D1C10A1第一步骤E3D1+D2+D3C1+C2+C30 A1+A2+A3合计成本结构比例B3D2C2B2A2第二步骤成本结构比例E3D3C3B3A3第三步骤合计 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 自制半成品 直接材料 成本项目还原顺序还原对象成本还原3963B21378 D11206 C101379 A1第一步骤14160E36955 D1+D2+D35826C1+C2+C30 A1+A2+A31379合计成本结构比例8480 B32377 D22140 C23963 B20 A2第二步骤成本结构比例14160 E33200 D32480 C38480 B30 A3第三步骤合计 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 自制半成品 直接材料 成本项目还原顺序还原对象【还原思路分析】还原分配率法项目比重还原法成本还原的具体方法项目比重还原法还原分配率法其计算公式如下:还 原分配率=上步骤完工半成品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合计100%(1)项目比 重还原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半 成 品成本还原=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还 原分配率 将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分解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还 原 后产品成本还 原 前产品成本半 成 品成本还原=+甲产品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4000 1200 2800 8000本月发生费用 10000 1800 6200 18000完工产品成本 8000 2000 5000 15000月末在产品成本 6000 1000 4000 11000举例:甲产品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 1500 500 5000本月发生费用 15000 8000 3000 26000完工产品成本 13500 7900 2900 24300月末在产品成本 4500 1600 600 6700 仍以前例说明:第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占该步骤半成品成本的比重:直接材料=8000 15000100%=53.33%直接工资=200015000100%=13.33%制造费用=500015000100%=33.33%其计算公式如下:半 成 品成本还原=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还 原分配率直接材料1350053.33%=7200直接工资1350013.33%=1800制造费用1350033.33%=4500 将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分解计算还原后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还 原 后产品成本还 原 前产品成本半 成 品成本还原=+成本项目 还原前产品成本 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后产品成本直接材料 13500-13500或半成品 7200 7200直接工资 7900 1800 9700制造费用 2900 4500 7400 合 计 24300 24300某企业采用逐步 结转分步法分三个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三个步骤成本计算的资料如下:生产步骤半成品 直接 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一步骤半成品成本 40000 16000 4000 60000 二步骤半成品成本70000 8000 3000 81000 三步骤半成品成本77760 4000 12000 93760举例:第二步骤各项目比重:直接材料=70000/81000=86.42%直接工资=8000/81000=9.88%制造费用=3000/81000=3.7%第一步骤各项目比重:直接材料=40000/60000=66.66%直接工资=16000/60000=26.67%制造费用=4000/60000=6.67%根据以上资料:进行成本还原的计算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66.66 44796 半成品 77760 86.42 67200 直接人工 4000 9.88 7683 26.67 17922 制造费用 12000 3.70 2877 6.67 4482 合 计 93760 100 77760 100 67200 还原前产品成本二 步 骤 一 步 骤各项目比重%金额各项目比重%金额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还原后的产成品成本=44796+4000+7683+17922+12000+2877+4482=93760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 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 半成品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 分 配 率=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2)还原分配率法甲产品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4000 1200 2800 8000本月发生费用 10000 1800 6200 18000完工产品成本 8000 2000 5000 15000月末在产品成本 6000 1000 4000 11000举例:甲产品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 3000 1500 500 5000本月发生费用 15000 8000 3000 26000完工产品成本 13500 7900 2900 24300月末在产品成本 4500 1600 600 6700 项目半成品 原材料 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3500 7900 2900 243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8000 2000 5000 15000成本还原-13500 7200 1800 4500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承前例成本还原分 配 率1350015000=0.9=80000.9=720020000.9=1800 50000.9=450072009700740024300(3)在各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按半成品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4、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优点:可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须增加核算工作量。综合结转法一般适用于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而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逐步结转分步法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分项结转法1、涵义:是指上一步骤转入下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进行反映的,而是分别成本项目记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中。因此,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二)分项结转分步法 若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一般情况下,分项结转多采用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的方法。见P134表6-42 例6-9 假定甲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