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与世俗第一讲-导论课件.ppt
教师介绍教师介绍课程目标和安排课程目标和安排(1907-03-08-1986-04-22)Mircea Eliade 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光华西主楼2515房间中午12:30-1:15(预约)目标:本课程宗教学经典著作神圣与世俗为目标:本课程宗教学经典著作神圣与世俗为出发点,介绍宗教学的一般理论以及各种宗教的出发点,介绍宗教学的一般理论以及各种宗教的表现形态,引导学生对宗教现象以及背后智慧传表现形态,引导学生对宗教现象以及背后智慧传统的关注,激发学生对人生信仰和生命价值的思统的关注,激发学生对人生信仰和生命价值的思考。考。内容:内容:介绍神圣和世俗的作者、宗教史学(现象学)方法和写作背景,对文本的结构和所提出的概念如神圣时间和空间、显圣、宗教象征、生命周期、死亡、礼仪等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和宗教考察,将上述概念和各大宗教的教义实践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们参照阿兰得波顿写给无神论者、缪勒的宗教学导论以及贝格尔的神圣的帷幕两书。要求同学:课前能阅读文本,以便参加课堂讨论;要求同学:课前能阅读文本,以便参加课堂讨论;通过学习,了解比较宗教学的基本沿革、代表人通过学习,了解比较宗教学的基本沿革、代表人物和观点或概念,特别是伊利亚德的神圣空间和物和观点或概念,特别是伊利亚德的神圣空间和时间对于理解宗教现象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反时间对于理解宗教现象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反思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类智慧传统的传递的思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类智慧传统的传递的贡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人类社会价贡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人类社会价值建构之意义。值建构之意义。时间安排:F:2015春季学期伊利亚德.docx考试成绩要求:课前阅读和课堂参与40%三次作业 30 2000-3000字 期末闭卷考试 30%1,你到过宗教场所吗?你接触过宗教信徒吗?你参加过宗教活动吗?你读过什么涉及宗教的什么书籍?你上过什么宗教课程?2,你觉得宗教是什么?你觉得宗教和你有没有关系?3,你为什么选择本课,你对本课的希望和要求有什么?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准则,或者所有的文明都提供人基本的规范,爱人,不杀人,孝敬父母敬畏不仅仅是宗教情感,也是世界观的作用,在某一个自洽的体系中,他可以为了捍卫自己真理而掀起“正义的战争”,可以杀人形成宗教冲突信徒并不必然都有这么明确的世界观,信徒有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去呗,前者可能只是被一些热闹的形式礼仪所吸引,而后者则是真正有宗教世界观的自觉宗教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空间:宗教起源于个人爱的愿望;不同的宗教形式不同,但是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愿望;宗教信仰者内在的需求,他对于宗教的教义就有取舍而早些年的同学:宗教是迷信,信宗教者是弱者,宗教是弱者的拐杖宗教是鸦片幻灯片 12幻灯片 13幻灯片 14 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曾经有极左的错误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和讨论五性三性:宗教是反动的政治学说,三性:反动性、欺骗性、虚伪性五性:群众性、长期性、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1982年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无神论宣传、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关于宗教和迷信的讨论(1922-1927,1959-1964)1976至今,宗教学复苏,学界和政界有以下的认识改变“鸦片”论战,特区说,适应论,文化论,和谐社会参见1,何光沪”中国宗教学百年回顾”2,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学卷第一章,上海人民,2006钻石城堡某一主题曲sometimes whats real is something you cannot see.believe in all that can be,a miracle starts whenever you dream.Hidden beneath the ground.In the spring that feeds the creek.Invisible as the wind.That you feel upon your cheek.And every breeze that whispers.Reminds us constantly.Sometimes whats real.Is something you cant see.Believe in all that can be.A miracle starts whenever you dream.Believe,and sing from your heart.Youll see.Your song will hold the key.There is more to human life than meets the eye.More to oneself;more to ones neighbour;more to the world that surrounds us.There is more to the past out of which we come;and especially,it would seem more to the present moment,maybe even infinitely more.There is more to the interrelationships that bind us together as persons.It is this“more”,perhaps,that provides at least one of the bases for human religion.throughout most of our history on this planet we have ordered our lives,both personal and cultural in terms of that transcendence.-哈佛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创始人Wilfred Cantwell Smith(1916-2000).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董江阳译,人大出版社,2005.看神圣与世俗中译本序 第五章-作为一门学科的宗教学史缪勒宗教学导论 第一讲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第一章建议读读奥托论“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