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常用检验方法精品文稿.ppt
涂料常用检验方法第1页,本讲稿共21页1.定义、目的及意义透明度是物质透过光线的能力,透明度可以表明清漆、清油、漆料及稀释剂等是否含有机械杂质和悬浮物。清漆和清油都是胶体溶液,其透明程度或浑浊程度都是由于光线照射在分散相微粒上产生散射光而引起的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的纯净程度、机械杂质的混入、物料的局部过热、树脂的互溶性、溶剂对树脂的溶解性、催干剂的析出以及水分渗入都会影响产品的透明度。外观混浊不透明的产品将影响成膜后的光泽和颜色,以及使附着力和对化学介质的抵抗力下降。一、清漆、清油和稀释剂外观及透明度测定法一、清漆、清油和稀释剂外观及透明度测定法第三章 涂料液态性能检验第2页,本讲稿共21页2.相关标准:GB/T 1721-2008清漆、清油和稀释剂外观及透明度测定法3.检验方法要点介绍3.1测试原理 3.1.1外观的测定在一定的温度下,于暗箱内的透射光下目视观察试样是否含有机械杂质。3.1.2透明度的测定在一定的温度下,于暗箱内的透射光下与一系列不同浑浊程度的标准液进行目视比较,评定试样的透明度。第3页,本讲稿共21页3.2材料及仪器设备3.2.1具塞比色管:容量25ml 3.2.2木制暗箱:500400600 mm3.2.3透明度比色计:分无色部分和有色部分。3.3操作要点3.3.1外观的测定:将试样装入干燥洁净的、容量为25毫升的无色玻璃比色管中,将温度调整到(232),于暗箱内的透射光下观察该试样是否含有机械杂质。3.3.2 透明度的测定:将试样装入干燥洁净的、容量为25毫升的无色玻璃比色管中,将温度调整到(232),于暗箱内的透射光下与一系列不同浑浊程度的标准液(无色的用无色部分,有色的用有色部分)进行比较,选出与试样最接近的一级标准液。第4页,本讲稿共21页3.4结果表示3.4.1 外观通过目视比较评定试样中是否含有机械杂质。3.4.2 透明度标准液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透明、微浑、浑浊,即标准中的1、2、3级。试样的透明度等级直接以最接近的一级标准液等级表示。3.5注意事项3.5.1标准液比色管要妥善保管,防止光照,有效使用期为六个月。3.5.2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标准液有棉絮状悬浮物或沉淀时,应摇匀后再与试样对比。3.5.3测定时,如试样由于温度低而引起浑浊时,可在水浴上加热到(5055),保持5分钟,然后冷却到(232),再进行测定。3.5.4测定前,装试样的比色管外观要透明,清洁,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第5页,本讲稿共21页二、清漆、清油和稀释剂颜色的测定方法二、清漆、清油和稀释剂颜色的测定方法 1.定义、目的及意义:本方法适用于清漆、清油和稀释剂颜色的测定。即与一系列标准色阶溶液的颜色进行比较。观察其颜色的深浅程度。2.相关标准:GB/T 1722-92清漆、清油和稀释剂颜色的测定法GB/T 9281.1-2008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加氏颜色等级评定透明液体的颜色3.检验方法及要点介绍:GB/T 1722-92清漆、清油和稀释剂颜色的测定法第6页,本讲稿共21页3.1.1铁钴比色法3.1.1.1测试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置于人造日光比色箱或木制暗箱内的透射光下与标准色阶号进行目视比较,确定试样的颜色号。3.1.1.2材料及仪器色设备无色玻璃试管标准色阶溶液人造日光比色箱木制暗箱3.1.1.3操作要点将试样装入无色的玻璃比色管中,于人造日光比色箱或木制暗箱内,在cm视距的透射光下与标准色阶进行目视比较,选出两个与试样颜色最接近的,或一个与试样颜色相同的标准色阶号。第7页,本讲稿共21页第8页,本讲稿共21页3.1.1.4结果表示 记录与试样颜色最接近的或与试样颜色相同的标准色阶号,该号则表示试样的颜色。3.1.1.5 注意事项:3.1.1.5.1测定前,应检查比色管是否清洁,透明。否则不能使用。3.1.1.5.2如试样由于温度低而引起浑浊时,可在水浴上加热到(5055),保持5分钟,然后冷却到(232),再进行测定。3.1.1.5.3测定时,当色相不同时,可不考虑色相,只比较深浅。3.1.1.5.4铁钴比色计要妥善保管,防止日照.每三年校正一次。第9页,本讲稿共21页3.2 GB/T9281.1-2008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加氏颜色等级评定透明液体的颜色。3.2.1测试原理3.2.2材料及仪器设备加氏颜色号、无玻璃试管、比色计3.2.3操作要点将试样倒入清洁的试管内,放入比色计的试样架上,打开光源,以3050cm之间的视距进行目视观察,比较试样与标准号最接近的颜色。3.2.4结果表示以与试样颜色最接近的标准号表示试样的颜色。第10页,本讲稿共21页3.2.5注意事项3.2.5.1本标准适用于干性油、清漆、脂肪酸、聚合物脂肪酸及树脂溶液。3.2.5.2如果试样内有可见的混浊现象时,需经过滤。3.2.5.3测定时,装入试管中的试样高度应不低于70mm。3.2.5.4测试结果应注明采用的是玻璃颜色标准还是液体颜色标准,试样是否过滤过。第11页,本讲稿共21页三、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三、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 1.定义、目的及意义 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以g/ml表示。测定密度主要是控制产品包装容器中固定容积的质量;在生产中可以发现配料是否准确。2.相关标准 GB/T 6750-2007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代替GB/T 6750-1986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标准试验温度,增加了非标准试验温度时密度的计算方式;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比重瓶的容积,玻璃比重瓶的容积由20mL100mL,改为10mL100mL;改变了天平精确度的要求;增加了对测定次数及被测试样的规定;修改了比重瓶校准的步骤。第12页,本讲稿共21页 3检验方法要点介绍 3.1测试原理 用比重瓶装满被测产品,从比重瓶内产品的质量和已知的比重瓶体积计算出被测产品的密度。3.2仪器设备 3.2.1比重瓶:金属比重瓶,容积为50mL或者100mL;玻璃比重瓶,容积为10mL或100mL。3.2.2分析天平:50mL以下的比重瓶精确到1mg,50mL至100mL的比重瓶精确到10mg。3.2.3温度计:精确到0.2,分度为0.2或更小。3.3操作要点 在规定或商定的温度下,称量比重瓶并记录其质量,然后将被测产品注满比重瓶,记录注满被测产品的比重瓶的质量。第13页,本讲稿共21页 3.4计算公式 通过下式计算在试验温度tT下试样的密度,以g/mL表示:式中:m1空比重的质量,g m2试验温度tT下,装满试样的比重瓶的质量,g Vt试验温度tT下,按照附录A所测得的比重瓶的体积,mL 通过下列公式中任一公式来计算在温度tT下比重瓶的体积,mL:式中:m1空比重的质量,g m3试验温度tT下,装满蒸馏水的比重瓶的质量,g w试验温度tT下(见表A.1)纯水的密度,g/mL A空气的密度(0.0012g/mL)G所用天平砝码的密度(例如钢,G8g/cm3)第14页,本讲稿共21页 如果被测产品测定时温度不是标准温度,则标准温度时的密度(g/mL)通过下式可以计算得出:式中:tC标准温度,tT试验温度,m被测产品的体积膨胀系数,水性涂料约为 210-4-1,其他涂料约为710-4-1 t被测产品在试验温度时的密度,g/mL 3.5注意事项 3.5.1操作时,应用钳子或纤维衬料保护的收来操作比重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比重瓶。3.5.2称量前,应快速注满比重瓶,使易挥发试样质量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3.5.3当试样注入比重瓶中,应防止产生气泡。3.5.4将溢流口周围的溢出物彻底擦净,保证称量准确性。第15页,本讲稿共21页四、涂料细度测定法四、涂料细度测定法 1.定义 细度是涂料中颜料及填料分散程度的一种量度。即在规定的条件下,于标准细度计上所得到的读数。该读数即细度计某处凹槽的深度,一般以微米(m)表示。细度是产品的内在质量之一,对成膜质量、漆膜的光泽、耐久性、涂料的贮存稳定性等均有很大影响。2.相关标准 GB/T 1724-79(89)涂料细度测定法 GB/T 6753.1-2007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代替GB/T6753.1-86)3.检验方法要点介绍 3.1 GB/T 1724-79(89)涂料细度测定法 3.1.1测试原理 将试样充分搅拌均匀,用小调漆刀将试样滴入刮板细度计的最深部位(最上端)数滴,以双手持刮刀从刮板细度计的最上端垂直匀速刮过,在规定的时间、角度及最小分度线内,对光观察颗粒均匀显露处,最终判断涂料的细度。第16页,本讲稿共21页 3.1.2材料及仪器设备 调漆刀 刮板细度计:量程分别为050m,0100m,0150m。3.1.3操作要点 首先对试样进行预测,以选择量程最适宜的细度计。细度30m,应选用050m量程的细度计;细度为3170m时,应选用0100m量程的细度计;细度在70m以上时,应选用0150m量程的细度计。3.1.4结果表示 细度读数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颗粒不得超过三个,平行测定三次,结果取两次相同的读数。第17页,本讲稿共21页第18页,本讲稿共21页 3.2 GB/T 6753.1-2007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 3.2.1测试原理 3.2.2材料及仪器设备 调漆刀 刮板细度计 3.2.3操作要点 首先对试样进行预测,以选择量程最适宜的细度计。细度在4090m范围内,应选择100m量程的细度计;细度在1540m范围内,应选择50m量程的细度计;细度在515m范围内,应选择25m量程的细度计;经度在1.512m范围内,应选择15m量程的细度计。3.2.4结果表示 观察试样出现的颗粒密集点之处,寻找颗粒数不得超过510个的3mm宽的条带,以条带的上限读数为细度值,在密集点出现之处的前面出现的分散的颗粒点,可不予考虑。第19页,本讲稿共21页3.2.5影响细度测定的因素3.2.5.1样品的代表性:测试前应充分搅拌试样,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3.2.5.2被测漆液的粘度:一般粘度与细度成反比,因为粘度低,造成溶剂挥发较快,使颗粒容易显露出来。3.2.5.3溶剂的挥发速度:溶剂挥发速度快,测得后细度值偏高。3.2.5.4读数时间:读数时间长,细度值偏高,因为溶剂挥发,颗粒逐渐突出,所以应在规定时间内读数。3.2.5.5空气泡:由于测试前搅拌试样,往往会把空气带入漆内,使空气泡在细度计上显现出来,造成读数误差,因此搅匀后的样品应放置一会再测试。3.2.5.6测定完毕,一定要把刮板细度计擦洗晾干,尤其是水性漆更要注意,以免细度计表面腐蚀而影响使用。3.2.5.7刮刀材质比细度计稍软,长期使用刮刀易受磨损,而造成测定值不准确,所以使用前应检查刮刀。第20页,本讲稿共21页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老化所,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老化所,作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广东省内最早专门从事涂料检测的质检机构,检测与检验的产品包括汽车涂料、内外墙建筑涂料、木器涂料、建筑防水涂料、钢结构涂料、各类防腐涂料、地坪涂料、家电用粉末涂料、稀释剂等。联系人:刘小姐,电话:联系人:刘小姐,电话:020-32377721020-32377721第21页,本讲稿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