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精品文稿.ppt

    • 资源ID:90110569       资源大小:2.78M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精品文稿.ppt

    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第1页,本讲稿共59页学习目标n掌握:心理障碍的概念;正常心理与异掌握:心理障碍的概念;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定标准;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常心理的判定标准;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人格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征;神经因;人格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征;神经症的概念和各种神经症的概念和表现。症的概念和各种神经症的概念和表现。n熟悉: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心理过程熟悉: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心理过程障碍;不良行为。障碍;不良行为。n了解:不良行为了解:不良行为第2页,本讲稿共59页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概述n一、心理障碍的概念一、心理障碍的概念n心理障碍(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or mental disorder)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功)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了正常的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以个体无法有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以个体无法有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为指征。又成为异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为指征。又成为异常心理或变态心理。常心理或变态心理。第3页,本讲稿共59页二、心理障碍的理论模式二、心理障碍的理论模式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同理论学派的学者根据自己的观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同理论学派的学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模式。察、分析和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模式。(一)医学模式的观点(一)医学模式的观点该观点将心理障碍的发生归结于躯体因素或生物学因素,该观点将心理障碍的发生归结于躯体因素或生物学因素,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先天遗传、大脑损伤、机体物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先天遗传、大脑损伤、机体物质代谢失调以及个体素质等原因引起的。质代谢失调以及个体素质等原因引起的。第4页,本讲稿共59页n(二)认知心理学观点(二)认知心理学观点n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发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发生是以个体认知为中介的。个体的认知生是以个体认知为中介的。个体的认知特点以及对环境、对自身以及自身与环特点以及对环境、对自身以及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知评价偏差是产生心理障碍境关系的认知评价偏差是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所在的根源所在第5页,本讲稿共59页n(三)心理动力学观点(三)心理动力学观点n该学派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个该学派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特别是本我和超体潜意识中的冲突,特别是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造成的。并且童年经历我的矛盾冲突造成的。并且童年经历是成年人心理障碍的根源。是成年人心理障碍的根源。第6页,本讲稿共59页n(四)行为主义观点(四)行为主义观点n行为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本能行为以外,行为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本能行为以外,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学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得到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行为表现习得到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行为表现也是一样。也是一样。第7页,本讲稿共59页n(五)人本主义观点(五)人本主义观点n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倾向,心理障碍是的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倾向,心理障碍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个体健康发展和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个体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潜能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扭曲分发挥潜能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扭曲第8页,本讲稿共59页n(六)社会文化观点(六)社会文化观点n社会化模式认为个体的心理障碍并不社会化模式认为个体的心理障碍并不一定是个体的内在问题,而可能完全一定是个体的内在问题,而可能完全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良作用造成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良作用造成的。的。第9页,本讲稿共59页三、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判定标准判别心理正常与否的判别心理正常与否的3个原则:个原则:n心理与环境的统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n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n个体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10页,本讲稿共59页n在临床中通常按以下四种标准进行判断:在临床中通常按以下四种标准进行判断:n(1)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标准n(2)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n(3)医学标准)医学标准n(4)社会适应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第11页,本讲稿共59页n(一)内省经验标准(一)内省经验标准n该标准是指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去评价该标准是指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去评价他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否正常。他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否正常。该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体主观该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体主观体验的角度来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障碍;体验的角度来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障碍;二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或二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以一般人对正常心理与行为的看法为者以一般人对正常心理与行为的看法为参照来评价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参照来评价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以此作出判断。表现,以此作出判断。第12页,本讲稿共59页n(二)统计学标准(二)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呈常态分布,位居中间的大的结果常常呈常态分布,位居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第13页,本讲稿共59页n(三)医学标准(三)医学标准n该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同样看该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同样看待,认为心理障碍的病人的脑部都应当待,认为心理障碍的病人的脑部都应当有相应的病理变化存在有相应的病理变化存在第14页,本讲稿共59页(四)社会适应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1.从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方面判断从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方面判断根据该标准判断时,心理的正常或异常主要是根据该标准判断时,心理的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而言的。如果个与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而言的。如果个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明显偏离社会公认的行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明显偏离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就可以判断为规范,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就可以判断为心理障碍。为心理障碍。第15页,本讲稿共59页n2.从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判断从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判断n一般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四一般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二是人际个方面: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二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三是工作、学习和操交往和沟通能力;三是工作、学习和操持家务的能力;四是遵守社会规则的能持家务的能力;四是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力n3.从个体一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方从个体一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方面判断面判断第16页,本讲稿共59页n(五)时间标准(五)时间标准n在临床工作当中应用时应当互相参考,在临床工作当中应用时应当互相参考,根据多重标准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多重标准进行综合判断。第17页,本讲稿共59页第二节 神经官能症n一、神经症的概念一、神经症的概念n神神经经官官能能症症又又称称神神经经症症是是一一组组精精神神障障碍碍的的总总称称,主主要要表表现现为为持持续续的的心心理理冲冲突突,病病人人觉觉察察到到或或体体验验到到这这种种冲冲突突并并因因之之而而深深感感痛痛苦苦且且妨妨碍碍心心理理或或社社会会功功能能,但但没没有有任任何何可可正正式式的的器器质质性性病病理理基础基础。第18页,本讲稿共59页n二、神经症的共同特点:二、神经症的共同特点:1 1、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2 2、病前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个性基础、病前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个性基础3 3、社会功能基本完好、社会功能基本完好4 4、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5 5、本病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本病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6 6、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欲望、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欲望第19页,本讲稿共59页三、神经症的治疗三、神经症的治疗n(一)心理治疗(一)心理治疗n我国在神经症治疗中常采用的心理治疗我国在神经症治疗中常采用的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森田疗法、认知治疗、松弛的方法有:森田疗法、认知治疗、松弛训练、行为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支训练、行为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持性心理治疗等。n(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n临床常用药: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泮、临床常用药: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阿普唑仑等第20页,本讲稿共59页n(一)焦虑性神经症(一)焦虑性神经症n1.概念概念n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特征为发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特征为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伴有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运动性不安。四、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第21页,本讲稿共59页n2.表现表现n(1)广泛性焦虑指不依具体情景,对日)广泛性焦虑指不依具体情景,对日常时间和行为普遍感到不可控制的焦虑常时间和行为普遍感到不可控制的焦虑的一种焦虑障碍,没有明确的害怕对象。的一种焦虑障碍,没有明确的害怕对象。n(2)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发作。病人)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发作。病人在没有特殊的恐惧情景时突然感到一种在没有特殊的恐惧情景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有濒死感或精神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有濒死感或精神失控感,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控感,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紊乱症状。第22页,本讲稿共59页n(二)抑郁症(二)抑郁症n1.概念概念n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n2.表现表现n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兴趣减退甚至丧失n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前途悲观失望n出现无助感出现无助感第23页,本讲稿共59页n4.感到精神疲惫感到精神疲惫n5.自我评价下降自我评价下降n6.感到生活或生感到生活或生n命本身没有意义命本身没有意义n7.躯体症状躯体症状第24页,本讲稿共59页n(三)恐怖症(三)恐怖症n1.概念概念n恐怖症是指对某种特定的对象或境遇具恐怖症是指对某种特定的对象或境遇具有持久、强烈、非理性的害怕或病态的有持久、强烈、非理性的害怕或病态的恐惧。恐惧。n2.表现表现n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第25页,本讲稿共59页n(四)强迫症(四)强迫症n1.概念概念n强迫症的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强迫症的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导致患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内心冲突,伴以强烈的焦者出现严重的内心冲突,伴以强烈的焦虑虑第26页,本讲稿共59页n2.表现表现n(1)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某一种)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多次重复出现于患者的思想观念或概念多次重复出现于患者的思想中,或很想摆脱而又很难摆脱,因而导中,或很想摆脱而又很难摆脱,因而导致患者焦虑、自责和忧郁。致患者焦虑、自责和忧郁。n表现有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迫联想、表现有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迫联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第27页,本讲稿共59页n(2)强迫意向是指病人常常被一些与正)强迫意向是指病人常常被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产生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例:产生一些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冲动。例:站在高处就想往下跳等。站在高处就想往下跳等。n(3)强迫行为指病人反复进行一种无意)强迫行为指病人反复进行一种无意义的行为。表现有强迫计数、强迫检查、义的行为。表现有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洁癖、强迫性仪式动作等。强迫洁癖、强迫性仪式动作等。第28页,本讲稿共59页n(五)疑病症(五)疑病症n1.概念概念n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自身的健康一种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但与实际健康状况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但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不符。第29页,本讲稿共59页n2.表现表现n心理障碍、躯体症状心理障碍、躯体症状、社会功能障碍、社会功能障碍n(六)神经衰弱(六)神经衰弱n1.概念概念n神经症的特征为易于疲劳、激动、头痛、腰痛、失眠、神经症的特征为易于疲劳、激动、头痛、腰痛、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减退等。食欲不振、记忆减退等。n2.表现表现 n脑功能衰弱症状、情绪症状、心理生理障碍脑功能衰弱症状、情绪症状、心理生理障碍第30页,本讲稿共59页n(七)癔症(七)癔症n1.概念概念n癔症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常因精神因癔症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常因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而急剧发生,表现为精神素或不良暗示而急剧发生,表现为精神及躯体方面的多种症状及躯体方面的多种症状n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第31页,本讲稿共59页n(1)分离型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型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情感爆发(患者受刺激后尽情发泄,又情感爆发(患者受刺激后尽情发泄,又哭又闹、捶胸顿足,甚至以头撞墙、打哭又闹、捶胸顿足,甚至以头撞墙、打滚等)、意识障碍(意识朦胧或昏睡,滚等)、意识障碍(意识朦胧或昏睡,意识范围狭窄,只集中在与发病有关的意识范围狭窄,只集中在与发病有关的不愉快情绪体验,表情丰富、夸张,行不愉快情绪体验,表情丰富、夸张,行为具有表演色彩)、癔症性神游、癔症为具有表演色彩)、癔症性神游、癔症性假性痴呆、多重人格等。性假性痴呆、多重人格等。第32页,本讲稿共59页n(2)转换型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型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即将精神刺激造成的心理痛苦转换成躯即将精神刺激造成的心理痛苦转换成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可以是感觉障碍,如体症状表现出来,可以是感觉障碍,如失聪、失明、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失聪、失明、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等;也可以是运动障碍,如抽搐觉异常等;也可以是运动障碍,如抽搐发作、震颤抽动、瘫痪、失音及躯体化发作、震颤抽动、瘫痪、失音及躯体化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n(3)躯体症状)躯体症状第33页,本讲稿共59页第三节第三节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n一、人格障碍的概述一、人格障碍的概述n(一)人格障碍的概念(一)人格障碍的概念n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地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持续终生地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n(二)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二)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n1.儿童时期开始儿童时期开始第34页,本讲稿共59页n2.没有意识障碍没有意识障碍n3.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n4、对自身人格障碍缺乏自知力、难以适、对自身人格障碍缺乏自知力、难以适应周围环境应周围环境n5、智力正常,认识能力完整、智力正常,认识能力完整第35页,本讲稿共59页二、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二、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n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n2.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n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n4.冲动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n5.癔症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n6.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n7.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第36页,本讲稿共59页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表现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表现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不信任、不宽感多疑、不信任、不宽容、易记恨与抱有敌意,容、易记恨与抱有敌意,患者的想法很难以说理患者的想法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或事实来改变始于成年早期,普通人群始于成年早期,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为中的患病率估计为05-25,男性多于女,男性多于女性性 第37页,本讲稿共59页 冲动性人格障碍n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多于女性。n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并至少有下列现,并至少有下列3 3项:项:n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n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冲动行为不能自控n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 第38页,本讲稿共59页分裂样人格障碍n以观念、行为和外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略多于女性。男性略多于女性。第39页,本讲稿共59页 表现 n性性格格明明显显内内向向(孤孤独独、被被动动、退退缩缩),与与家家庭庭和和社社会会疏疏远远,除除生生活活或或工工作作中中必必须须接接触触的的人人外外,基基本本不不与与他他人人主主动动交交往往,缺少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缺少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n面面部部表表情情呆呆板板,情情感感冷冷淡淡,甚甚至至不不通通人人情情,不不能能表表达达对对他他人人的的关关心心、体体贴贴,及及愤怒愤怒第40页,本讲稿共59页 强迫性人格障碍n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以及内心的不安与完美主义,以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 3项:项:n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慎n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 第41页,本讲稿共59页表演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n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具有浓厚而强烈的情绪反应,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爱虚荣,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心。自我中心,依赖性强。第42页,本讲稿共59页第四节 性心理障碍n一、性心理障碍的概述一、性心理障碍的概述n(一)性心理障碍的概念(一)性心理障碍的概念n性心理障碍是指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性心理障碍是指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即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和性行为歪曲,即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和性行为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欲满足的行为。得性欲满足的行为。第43页,本讲稿共59页 性心理障碍的分类性心理障碍的分类性指向障碍:同性恋、恋物癖、恋兽癖、恋性指向障碍:同性恋、恋物癖、恋兽癖、恋尸癖、恋童癖。尸癖、恋童癖。性偏好障碍:异装癖、露阴癖、窥淫癖、性偏好障碍:异装癖、露阴癖、窥淫癖、摩擦癖、施虐癖、受虐癖。摩擦癖、施虐癖、受虐癖。性身份障碍:易性癖。性身份障碍:易性癖。其他:口淫癖、恋尿癖、恋粪癖、恋灌肠其他:口淫癖、恋尿癖、恋粪癖、恋灌肠癖、乱伦、电话淫语癖、淫书淫画癖等。癖、乱伦、电话淫语癖、淫书淫画癖等。第44页,本讲稿共59页第五节 不良行为n一、酒精成瘾一、酒精成瘾n(一)概念(一)概念n酒瘾也成为酒精依赖,包括对酒精的心理依酒瘾也成为酒精依赖,包括对酒精的心理依赖、生理依赖与耐受性三个方面。赖、生理依赖与耐受性三个方面。n酒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健康、家庭和酒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方面。社会的影响方面。第45页,本讲稿共59页n(二)酒精成瘾的原因(二)酒精成瘾的原因n1.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n酒精成瘾的个体存在着遗传的易感性。酒精成瘾的个体存在着遗传的易感性。n2.心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 n与生活压力有关与生活压力有关n3.社会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第46页,本讲稿共59页n(三)干预措施(三)干预措施n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n常用药物有美沙酮、戒酒硫等。常用药物有美沙酮、戒酒硫等。n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n(1)认知疗法)认知疗法n(2)行为矫正)行为矫正 有厌恶疗法、强化疗法有厌恶疗法、强化疗法等,厌恶疗法常用的药物有吐根碱、阿等,厌恶疗法常用的药物有吐根碱、阿朴吗啡和琥珀胆碱等。朴吗啡和琥珀胆碱等。第47页,本讲稿共59页n二、烟瘾二、烟瘾n(一)概念(一)概念n烟瘾又称烟草成瘾,烟瘾又称烟草成瘾,精神障碍诊断和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统计手册对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规定:对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规定:nA.持续地吸用烟草至少一个月持续地吸用烟草至少一个月nB.至少存在下述中的一项:至少存在下述中的一项:(1)郑重地)郑重地企图停用或显著减少烟草使用量,但未企图停用或显著减少烟草使用量,但未能成功(能成功(2)停止吸烟而导致停吸反应;)停止吸烟而导致停吸反应;(3)置严重的躯体疾病于不顾,虽自知)置严重的躯体疾病于不顾,虽自知吸用烟草会使其加剧,但仍然继续吸烟。吸用烟草会使其加剧,但仍然继续吸烟。第48页,本讲稿共59页吸烟的危害n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烟草每年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烟草每年使世界上世界上400400万人丧生,成为全球最大的万人丧生,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负担之一健康负担之一n然烟中含有然烟中含有40004000种化学物质,其中有近种化学物质,其中有近2020种有害物质种有害物质n吸烟可导致呼吸道、消化道、心脑血管吸烟可导致呼吸道、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癌症疾病及各种癌症第49页,本讲稿共59页第50页,本讲稿共59页对烟瘾的处理n签署烟草控制框架条约签署烟草控制框架条约n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n通过改变行为与认知等心理治疗方法,减少通过改变行为与认知等心理治疗方法,减少烟草的使用烟草的使用n采取替代疗法治疗戒断症状采取替代疗法治疗戒断症状n家庭治疗家庭治疗n控制周围环境控制周围环境第51页,本讲稿共59页二、药物成瘾二、药物成瘾n(一)概念(一)概念n药物成瘾又称药物依赖。指由于用药而药物成瘾又称药物依赖。指由于用药而产生了对这种药物的心理依赖性(精神产生了对这种药物的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存在反复用药的强烈意愿,并依赖),存在反复用药的强烈意愿,并在用药后有满足感或能免除无药的不适。在用药后有满足感或能免除无药的不适。n常见的致依赖药物有鸦片、可卡因、大常见的致依赖药物有鸦片、可卡因、大麻类、致幻药及中枢兴奋药等。麻类、致幻药及中枢兴奋药等。第52页,本讲稿共59页n(二)成瘾药物的分类(二)成瘾药物的分类n1.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 n使用最多的是海洛因类,其次是鸦片、吗啡。使用最多的是海洛因类,其次是鸦片、吗啡。n2.大麻类药物大麻类药物 印度大麻、北美大麻印度大麻、北美大麻n3,可卡因类药物,可卡因类药物4.苯丙胺类药物苯丙胺类药物n5.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类药物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类药物n6.致幻剂致幻剂第53页,本讲稿共59页n(三)干预措施(三)干预措施n1.脱瘾阶段脱瘾阶段n包括对毒品精神依赖、躯体依赖、耐药包括对毒品精神依赖、躯体依赖、耐药性性n2.康复阶段康复阶段 n3.后续照管阶段后续照管阶段第54页,本讲稿共59页三、网络成瘾n(一)概念(一)概念n网络成瘾是指人与电脑交往过程中产生网络成瘾是指人与电脑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对网络的特殊嗜好,具体表现为成瘾的对网络的特殊嗜好,具体表现为成瘾者毫无节制地沉溺于网上的各种活动,者毫无节制地沉溺于网上的各种活动,并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依赖现象。并由此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依赖现象。n(二)网络成瘾的原因(二)网络成瘾的原因n1.网络的致瘾性网络的致瘾性 2.心里社会因素心里社会因素第55页,本讲稿共59页n(四)网瘾的诊断(四)网瘾的诊断n一上网时间总比计划的要长(一上网时间总比计划的要长(More),),说是上说是上1小时,但小时,但3小时后仍在网上小时后仍在网上n二忽视其他(二忽视其他(other)责任)责任.n三要想少上网,但是做不到三要想少上网,但是做不到n四上网明显地影响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四上网明显地影响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往。第56页,本讲稿共59页n五不上网时,总是想着上网五不上网时,总是想着上网n六六”无法抗拒无法抗拒”因特网的诱惑因特网的诱惑n七上网前七上网前,感到紧张和激动感到紧张和激动,上网后得到享上网后得到享受受第57页,本讲稿共59页n(五)干预措施(五)干预措施n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网瘾的四大危害网瘾的四大危害:1、荒废学业;、荒废学业;2、损害健康;损害健康;3、浪费金钱;、浪费金钱;4、疏远亲情和友情。以反、疏远亲情和友情。以反面典型教育,家长、教师配合。面典型教育,家长、教师配合。n系统脱敏系统脱敏n其他行为疗法如替代,自我惩罚等其他行为疗法如替代,自我惩罚等n默想疗法:有助抑郁或强迫症患者稳定情绪,控默想疗法:有助抑郁或强迫症患者稳定情绪,控制冲动。制冲动。第58页,本讲稿共59页思考题思考题1、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异常心理、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异常心理?2、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有哪些共同、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有哪些共同特征?特征?3、简述神经症的概念和特征。、简述神经症的概念和特征。第59页,本讲稿共59页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精品文稿.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