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pptx
会计学1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 案例题案例题 你买房了吗?你买房了吗?经过经过6 6、7 7月份宏观调控后,南昌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增月份宏观调控后,南昌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增价稳的良好局面。据统计,价稳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052005年年1010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成投资61.7361.73亿元。房地产开发面积亿元。房地产开发面积38.9338.93万平方米,同比减万平方米,同比减少少0.5%0.5%。让我们来看一下万家乐房产公司的销售情况。运。让我们来看一下万家乐房产公司的销售情况。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对万家乐房产公司用你所掌握的知识,对万家乐房产公司1 1月和月和1010月的房屋销月的房屋销售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售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附简要的文字说明(200200字)。字)。一月份十月份成交量成交价格成交量成交价格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503045350028501600304060320030001850第1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计算部分复习计算部分复习计算部分复习计算部分复习一、均值与方差一、均值与方差第2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二、时间序列分析二、时间序列分析(一)水平分析(一)水平分析第3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二)速度分析(二)速度分析第4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三)构成(因素)分析(三)构成(因素)分析1 1、Y Yt t=f=f(T Tt t,S,St t,C,Ct t,I,It t)长期趋势(基本因素)、季节变动长期趋势(基本因素)、季节变动(季节因素)、循环波动(交替因素)、不规则变动(偶然因素)(季节因素)、循环波动(交替因素)、不规则变动(偶然因素)2 2、(长期)趋势方程法、(长期)趋势方程法第5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三、统计指数分析三、统计指数分析1 1、综合指数(数拉基,质派报)、综合指数(数拉基,质派报)第6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3 3、平均指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第7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四、相关与回归分析四、相关与回归分析第8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五、统计推断五、统计推断第9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2 2、区间估计(、区间估计(SRSSRS样本)样本)第10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3 3、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SRSSRS样本)样本)第11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4 4、假设检验、假设检验(1 1)HH0 0:=0 0 H H1 1:0 0 (2 2)HH0 0:0 0 H H1 1:0 0(3 3)HH0 0:0 0 H H1 1:0 0第12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文字部分复习文字部分复习文字部分复习文字部分复习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题1 1分,共分,共1010分)分)1 1统计分组是统计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统计分组,以下说法正确统计分组是统计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统计分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的是()A A、对单位而言是、对单位而言是“分分”B B、对总体而言是、对总体而言是“合合”C C、组内差异、组内差异 DD、组间差异、组间差异答:答:DD2 2总体内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总体内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A A、该总体的平均数、该总体的平均数 B B、最小值、最小值 C C、该总体的平方平均数、该总体的平方平均数 DD、零、零答:答:DD第13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3 3某药材收购站把一种药材分为三个等级,并可以取得各等级某药材收购站把一种药材分为三个等级,并可以取得各等级的收购额和单位价格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平均单价要采用的收购额和单位价格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平均单价要采用哪种方法(哪种方法()A A、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B B、把三个等级的单价相加,再除以、把三个等级的单价相加,再除以3 3C C、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公式、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公式DD、以各等级的收购额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各等级的收购额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答:答:C C第14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4 4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 甲甲小于小于 乙乙 ,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水平的代表性程度相比较(均水平的代表性程度相比较()A 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B B、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C C、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DD、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一些、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一些答:答:DD5 5平均发展速度是(平均发展速度是()A A、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B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D、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答:答:A A第15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6 6如果已知总体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样本平均数分布与总体如果已知总体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样本平均数分布与总体分布(分布()A A、不同中心且总体分布更集中、不同中心且总体分布更集中B B、同中心且样本平均数分布更集中、同中心且样本平均数分布更集中C C、同中心且总体分布更集中、同中心且总体分布更集中DD、不同中心且样本平均数分布更集中、不同中心且样本平均数分布更集中答:答:B B7 7假设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为对其均值进行区间估计,从其中假设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为对其均值进行区间估计,从其中抽取较小样本后使用的统计量是(抽取较小样本后使用的统计量是()A A、正态统计量、正态统计量 B B、2 2统计量统计量 C C、t t统计量统计量 DD、F F统计量统计量答:答:C C第16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8 8样本均值(比率)的标准差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样本均值(比率)的标准差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 A、实际误差、实际误差 B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 C、平均误差程度、平均误差程度 DD、可能误差范围、可能误差范围答:答:C C9 9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为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为0.64 0.64,则剩余变差占总,则剩余变差占总变差的比重为(变差的比重为()。)。A A、0.36 B0.36 B、0.8 C0.8 C、0.6 D0.6 D、0.20.2第17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 1分,分,共共1010分)分)1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答:错。答:错。2 2离散型变量可做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离散型变量可做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能做组距式分组()答:对。答:对。3 3抽样调查既属于专门调查,又属于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既属于专门调查,又属于非全面调查()4 4在人口普查中(不含短表),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在人口普查中(不含短表),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误差()答:错。答:错。第18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5 5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答:错。答:错。6 6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变量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变量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答:错。答:错。7 7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数()答:错。答:错。8 8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素()答:错。答:错。9 9抽样极限误差(误差边际)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极限误差(误差边际)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第19页/共21页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总复习STAT1010在样本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同时减少两类错误是不可能在样本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同时减少两类错误是不可能的(的()答:对。答:对。三、简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作答。每小题三、简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再作答。每小题5 5分,共分,共1010分)分)1 1影响必要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必要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要点:(要点:(1 1)总体标准差;()总体标准差;(2 2)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3 3)置信度;)置信度;(4 4)抽样方法;()抽样方法;(5 5)抽样组织形式。)抽样组织形式。2 2简述综合指数的编制步骤。简述综合指数的编制步骤。要点:(要点:(1 1)主要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主要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1 1分);(分);(2 2)引入同度)引入同度量因素将不同度量的指标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的指标(量因素将不同度量的指标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的指标(2 2分);分);(3 3)固定同度量因素以分析指数化因素的变动及其影响()固定同度量因素以分析指数化因素的变动及其影响(2 2分)。分)。第20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