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陪伴观后感400字4篇.docx
朗读者陪伴观后感400字4篇朗读者陪伴观后感400字篇1 在教师的剧烈要求下,我迫于无奈地观看了一档我毫无兴趣的节目朗读者。 作为一个宁可躺着无所事事,也绝不情愿在课外手沾书籍的“厌学者”,我本实在不懂得,一档只有朗读的节目,会有什么精彩的看点,哪些地方,会惹人眼球。而当我真正走入它的时候,毫不夸大的说,我彻底被它吸引了。 正是朗读者,将书籍的底蕴与魅力放在了一个聚光点上,让那些书籍中难以言会的一切都像蜡烛般在骤时间光明起来。本期朗读者来请来了一位我非常宠爱的明星嘉宾。tfboys王源,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高一学生,年纪轻轻巧走出了世界,享受舞台的灯光和很多粉丝的追捧。这又是多少少男少女梦寐以求而不能及的呢。然而节目中的他却说明,一切的一切,都绝不是这样。一个人的力量与名声越大,他所承受光鲜的同时,也决然少不了质疑和否认。一个16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少年,却承受着同龄人绝不能及的关注,或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非是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那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和那些刺人入骨的言语,无异于是一座山的压力。然而他,16岁的王源,并没有泄气或停滞不前。面对那些糟心的种.种,他选择了坦然。正如他的朗读里: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清晰别人该怎么过活,而对自己却一无所知。在他去联合国发言时,他观察自己座位前的名牌上直立着“china”,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那种真实,绚烂,洒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在这个和我同龄的人气偶像身上,在他的朗读里,在他温顺灵动的声音中,我看到了他一颗红彤彤,赤裸裸的心。那种能让冰雪溶化的力气。 或许这就是朗读者的魅力,在朗读里,温顺而又透彻的剖析每一个我们所生疏的明星,或者说是偶像。在某些灵魂清亮的池里,他们或许和我们一样,并不由于自己备受瞩目,而遗忘了生活,在他们身上,依旧能透过朗读者,找到人性的光芒,拾取我们都不舍得丢弃的最初的美妙。 #496154 朗读者陪伴观后感400字篇2 几乎全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当下社会现状以及心情的投射。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会,精神绷得够紧,压力总是很大,时间过得太快。文化类节目的悄然回暖,照应着国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级,满意了群众对于学问、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致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呈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气氛相对宁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喧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意受众在疲乏的劳碌之后回归内心安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气。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动身,共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忙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读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布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鼓励自己甚至转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倾听一段宁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一整季串联起不同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复原着电视人的初心,盼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蜜和安静中,找寻自我。 #406563 朗读者陪伴观后感400字篇3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文字之美难以抗拒。也正是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深藏文化内涵的节目,如一股股清泉,唤醒了人们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 朗读者已播出两期,在这些朗读者中,有大师、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话大王,我们能从他们的朗读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实,也能体会到小人物的真情。 有人感动于闻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人因花园夫妇“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样简洁又布满情深的话而落泪。 而笔者,则在柳传志先生给儿子的新婚致辞中,听到了满满的爱与祝愿,那一句“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更是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世界小姐张梓琳有感于与女儿的“遇见”,朗读了学者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渐渐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假如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善。愿你被许多人爱,假如没有,愿你在孤独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简洁又寻常的小愿望中,我们听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成长之路殷殷的祝愿与期盼。 假如说“遇见”是一种奇妙的缘分,那么“陪伴”肯定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无悔的付出:陶艳波妈妈16年如一日陪伴儿子杨乃斌,和儿子做同桌,充当儿子的耳朵,风雨兼程,让儿子无声的世界胜有声。 陪伴是无声的挽留:童话大王郑渊洁对爸爸说:“只要您和我妈妈活着,我就始终把他(童话大王)写下去。”父亲又对他说,“只要你始终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始终活下去”。 正像朗读者这两期的主题,我们和孩子也是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盼望在与孩子的相互陪伴过程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爱与幸福。 假如说能有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能诠释“陪伴”的含义,那郑渊洁的父与子当之无愧亏。 #406565 朗读者陪伴观后感400字篇4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由于许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局部人。不,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作为朗读者的.开场白,击在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局部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呈现生命。将值得敬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善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这档节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处。重点放在挖掘人的百态每位嘉宾带来的不是干巴巴的选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实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为“朗读者”,那让谁来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节目的嘉宾设置没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纳“明星+素人”这样荤素搭配的奇妙结合。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中,明星阵容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闻名翻译大师许渊冲,还有鲜花夫妇周小林殷洁,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这样的一般人。 在节目设置中,更是看出了节目组的独具匠心。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配上的阐释,再选择相关联的嘉宾和朗读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题定为“遇见”,每位嘉宾都结合自己的故事选取最触动自己的一段文字进展朗读。还设置了开场曲的演奏和结尾的弹唱。此番专心在综艺节目中实在是少见。 央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406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