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第十章--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5598.ppt
-
资源ID:90219375
资源大小:2.52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医学专题—第十章--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5598.ppt
肠杆菌(gnjn)科第一页,共三十七页。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伤寒(shnghn)沙门菌 甲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氏菌概 述 一、肠杆菌(gnjn)科重要菌属及代表菌种第二页,共三十七页。1.形态与结构:革兰阴性短杆菌,无芽胞,多数(dush)有周鞭毛,致病菌大都有菌毛。概 述 二、生物学特性(txng)第三页,共三十七页。2.培养(piyng)特性:营养要求不高 3.生化(shn hu)反应:活跃,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形成不同代谢产物,用于菌间鉴别。如乳糖发酵试验,致病菌多为阴性,非致病菌多为阳性。概 述第四页,共三十七页。SS平板(pngb n)乳糖发酵(f jio)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病原菌一般不分解乳糖。第五页,共三十七页。中国(zhn u)蓝平板第六页,共三十七页。混合(hnh)细菌在SS平板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4.抗原结构(jigu):复杂概 述O抗原(kngyun)(菌体抗原(kngyun))H抗原(kngyun)(鞭毛抗原(kngyun))荚膜或包膜抗原,如Vi抗原、K抗原第八页,共三十七页。5.抵抗力:不强。60 30min即死亡(swng)。胆盐、煌绿等染料可选择性抑制大肠杆菌等非致病菌。6.变异(biny):易出现变异菌株,最常见为耐药性转移。概 述第九页,共三十七页。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埃希杆菌 大肠埃希杆菌产生粉红色乳糖发酵菌落。麦康基培养基是肠道细菌的选择(xu nz)培养基,含胆盐、乳糖和pH指示剂中性红。乳糖发酵菌落产生酸,将指示剂变红。(麦康基琼脂,18小时,37)第十页,共三十七页。大多数是正常菌群,但可转化(zhunhu)为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概 述 三、致病性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主要由带菌者或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饮水及食物,经消化道引起(ynq)传染病(粪-口途径传播)。多有内毒素,为主要(zhyo)致病因素。概 述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但是,某市一所中等专科学校(zhunkxuxio),却因病魔光临而笼罩着愁云。十多天时间,接连有20多个学生病倒在床上。患者持续发热,精神萎糜,厌食。有的还发生消化道出血,有的出现狂燥乱语.情况十分严重。病例(bngl)讨论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校方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将患者送往医院(yyun)。病情共同点:发病初起时多在38 左右,但45d后持续高热;食欲缺乏;相对缓脉(体温增高,脉搏不增加);脾脏肿大;皮肤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病例(bngl)讨论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病例(bngl)讨论 问 题1、患者最有可能患有何种疾病?2、患者通过什么途径感染该病?3、如何(rh)确诊?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俗称肠热病、大热病,是由伤寒沙门(shmn)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夏秋季多见。伤寒(shnghn)伤寒(shnghn)沙门菌中医的“伤寒”我国古代医学将多种急性发热的疾病统称为伤寒。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论。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一、生物学性状(xngzhung)1.形态与染色(rns):革兰阴性杆菌,有周鞭毛及菌毛。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2.生化反应(fnyng):不发酵乳糖一、生物学性状(xngzhung)3.血清学反应:主要有O和H两种抗原。伤寒(shnghn)沙门菌还有Vi抗原(包膜抗原)。对沙门菌属的型和亚型鉴定有重要意义。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患者(hunzh)和带菌者2、传播(chunb)途径 可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cng ying)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致病物质(wzh)1)侵袭力:菌毛粘附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侵袭素参与穿入上皮细胞。Vi 抗原(kngyun)抗吞噬。2)内毒素:较强,激活补体(bt)释放趋化因子,引起炎症。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伤寒(shnghn)n 伤寒表现(bioxin):u 持续高热u 伤寒病容u 玫瑰疹u 肝脾肿大u 相对缓脉Thomsons theories on typhoid,a major killer,were derided.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小肠粘膜(zhn m)上皮细胞 肠壁淋巴组织(吞噬细胞)血液(第一次菌血症)皮肤毛细血管(引起栓塞而形成玫瑰疹)内脏器官(肝、脾、胆囊、肾)全身的吞噬细胞 血液(第二次菌血症)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伤寒(shnghn)沙门菌小肠(xiochng)粪便 肠壁淋巴组织 迟发型超敏反应1-2周潜伏期,经胸导管进入血流细菌死亡,释放内毒素,持续高热、全身中毒 溃疡,肠出血、肠穿孔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十多天时间,接连有20多个学生病倒在床上。患者持续发热,精神萎糜,厌食。有的还发生(fshng)消化道出血,有的出现狂燥乱语.病情共同点:发病初起时多在38 左右,但45d后持续高热;食欲缺乏;相对缓脉(体温增高,脉搏不增加);脾脏肿大;皮肤玫瑰疹。白细胞减少。病例(bngl)讨论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三、微生物学(wi shn w xu)检查法 标本的采集与病程的关系(gun x):第1周取外周血,第1-3周取骨髓液,第2周以后取粪便和尿液。胃肠炎取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败血症取血液。1、病原菌的分离(fnl)培养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三、微生物学(wi shn w xu)检查法 血液和骨髓液先增菌培养,然后再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粪便可直接接种于选择鉴别培养基。挑取可疑菌落(jnlu)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血液(xuy)粪便(fnbin)尿液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