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少先队培训体会(六篇).docx
-
资源ID:90329485
资源大小:42.33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少先队培训体会(六篇).docx
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少先队培训体会(六篇)有关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一 欢送您来青岛崂山参观巡游。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爽而潮湿,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制造了绚烂的龙山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自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宏伟壮丽;山内群峰屹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曲折,或宽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闻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到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闻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爽而潮湿的空气,悠久而绚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犹如一颗珍宝项链,串连着很多个景观(点)。本文根据“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会。2、根本旅游线路(南线) 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景点导游: 太清宫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据太清宫志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立。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末年,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展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从今,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始终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完毕。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清代闻名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自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 胶澳志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孙紫阳疏载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 明霞洞地势高旷,风光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爽,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矗立,不但怡静,而且特殊清幽。 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上清宫创立于宋初,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师鸠工重修了上清宫。 上清宫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上清宫内古树参天,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刻有邱处机的青玉案词一首。宫西有一块圆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宫”,还刻有邱处机咏崂山七绝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圣水泉”,为崂山名泉之一。 龙潭瀑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合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概,犹如一条强健的玉龙,从陡崖之颠,腾云驾雾,咆哮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闻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远眺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美风光。 3、根本旅游线路(北线) 北九水涧谷-骆驼峰-将军崮-金色望月石-飞来石-飞风崖-连云崖-瀑音瀑-蔚竹庵 景点导游: 北九水 北九水涧谷始于靛缸湾,止于崂山水库的“月子口”,全长约11公里。这一段涧谷道路曲折,风光特别秀丽,水声似娓娓悦耳的乐章,两岸怪石如立体的奇异画廊,各类亭台傍立两边。胶澳志曾这样描绘此带风光:“两山相夹,下有深潭,沿途山秀峡奇,清流迂迦,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石,触目皆是,音乐图画,兼而有之”。古人来此游历,留下了很多赞美诗句,其中一首烩炙人口的诗这样写道: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周山色青,两岸松涛绿。涧底一线画,怪石何攒簇。流水从东来,数步一回复。路陡流水转,一转山一束。 沿北九水涧谷游历,或乘车慢行,或放步徜徉,举目低首,远山近水,满目尽是流淌的画,流淌的情。 骆驼峰 沿北九水线直行,沿途众多景点目不暇接,骆驼峰是进入“一水”的第一景观。 走过“一水”,抬头南望,在黑虎山对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峰,活像一头巨大的骆驼正在仰头向东北方向远眺。与众不同的是这头骆驼竟长着三个驼峰,这唯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当进入“六水”,在东部的群峰中,又消失了一头骆驼,正面对西南,仿佛急迫地要和那头“三峰驼”相见。连续前行,那骆驼越显气度非凡,仿佛要从山顶直跃而下。但走至近前,景物突然发生了变化,骆驼头竟变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老人,正凝神深思,那样庄重,那样慈爱。然而,走过几十步后再回首,慈爱的老人又突然变成一只傲立峰顶的雄鹰。真是“远近凹凸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叹服。 将军峰 进入“二水”,在深涧的南面可见一位头戴金盔,身披金甲,仰头挺胸,威严凛凛的古代将军,这就是“将军崮”。将军座下的山峰当地人俗称“太师椅子”。从东南方向西眺望,的确像一把摆在山巅的大椅子。但是游人多是从西头进入内九水峡谷,看到的是古铜色的山峰。1957年,朱德元帅和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游崂山,一进入“二水”,就被这一奇景吸引住了,当伴随人员告知他叫“太师椅子”时,他摇摇头,爽朗地笑起来:“哪里是椅子,清楚是一位古代的将军嘛!”说来也怪,经朱老总点破,这座山峰好象活起来,越看越象一位傲然直立的大将军。从今,这座大石峰有了新的名字-“将军崮”。 金色望月石 进入“三水”,过了“鹰窠河”,举目望去,南面的陡崖上趴着一只形象逼真的巨大石龟,头向前伸,背壳隆起,爪子紧紧抠在石头上,其憨态维妙维肖,得意之极。 这石乌龟为什么爬上山顶,又怎么变成石龟?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很好玩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崖下水潭里住着一只千年金龟。由于山高谷深,它只听说过天上有个月亮,却从来没见过。月亮圆了,山谷里半夜也很亮。月亮落了,山谷里黑沉沉的。乌龟决心爬上山顶看月亮,还要告知她不要再偷懒,要每天晚上都出来,把谷涧照得亮亮的。它不吃不喝,始终爬了三天三夜,最终爬上了山顶。可是,正赶上月底。它没有绝望,急躁等待下去,最终变成了石龟,再也没有爬回涧谷。这个景观就叫“金龟望月”。 飞来石 崂山山内,怪石密布,且每一块石头几乎都有一个迷人的神话传奇。 进入“四水”,路边石崮上立着一块悬空欲飞,摇摇欲坠的奇石。石头不大,既象扬起的风帆,又象绽开的鸟翅,假如走近,会让人感到只要轻轻一推,它就会跌落下去。据说刮大风时会真的摇动,其实,它站在此处已稳稳当当地渡过了几千年、几万年。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是否真是飞来的,已无法考证。但它却有一个漂亮的传奇:据说,“飞来石”原是玉皇大帝御花园的一块一般石头,由于在天宫每天接近神仙,渐渐沾了仙气,它看到孙悟空也是石头变的,却能大闹天宫。上天入地,本事非常高强,心中艳羡,便想学些本事,和石猴一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它苦苦修行了几百年,最终能飞腾了,便天上地下处处游览。有一天,它飞过崂山上空,看到风景非常美丽,是块难得的宝地,便落在此处永久住了下来。 飞凤崖 进入“五水”,前面大石崮上镌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飞凤崖”。顾名思义,此处是凤凰飞来的地方。可是,凤凰在哪里呢?请看那山峰高处,恰如一只巨大彩凤正张开凤翼欲腾空飞行。这个景观叫“彩凤展翅”。 彩凤不仅形似,而且传奇也非常好玩。很久以前,即墨县里有一个村姑,相貌漂亮,心灵手巧,绣花花生香,绣鸟鸟能飞。县官对姑娘垂涎已久,费尽心机想霸占她,可是连派了三次媒婆都被她赶走了。于是,黑心的县官想了条毒计,限她三天为皇上绣一件龙袍,上面要有“二龙戏珠”-龙要会飞,珠要会滚。如绣不成,就派兵来抢人。姑娘只绣了两天就绣成了,县官把龙袍绽开一看,没想到两条金龙扑上去,撕开了县官的胸膛,抓出了黑心。皇上听说了。勃然大怒,马上派兵来抓姑娘。姑娘正在绣一只凤凰,还行剩下一只翅膀没有绣完。官兵赶到,凤凰马上扑动翅膀,驮起姑娘飞上了天空。由于有只翅膀没有绣完,所以飞着飞着没劲了,只好在崂山落下来,变成了这座“飞凤崖”。 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鱼鳞瀑”,以水声似潮,水形象鱼鳞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镌刻着“潮音瀑”三个大字,是三十年月南京政府的水利部长叶慕绰的手书。 潮音瀑发源于崂山之阴的源泉。泉水从海拔900米的巨石里喷涌而出,流经约10公里长的凉清河涧谷,集大小百余条山溪之水,冲开崇山峻岭,从陡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下。第一折,从崖顶巨石下的洞里喷射而,流进一个“斗”形的深深的石窝里;其次折,水从“斗”形石窝中溢出,倒向陡崖半腰簸箕形的石壁上,波光闪闪,形同鱼鳞;第三折,簸箕形石壁泼下的水,织成一幅宽约5米,长约20米的水帘,以排山倒海之势,浪推潮涌之声,跌进一个靛蓝色的“缸”形水湾。此湾水深约5米,直径约22米,清亮见底,古人称此为“靛缸湾”。游人可在亭中观瀑布听潮音。古人对此景曾题诗赞美:“九水九曲走潺缓,险峰对出一线天;更有佳景奇绝处,珠帘三叠落碧潭”。 蔚竹庵 蔚竹庵座落于崂山北麓凤凰崮之下,东通滑溜口,西通双石屋。据说在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窝铺居住,故名蔚儿铺。明万历年(公元1589年),宋冲儒真人云游崂山,见这里山峦叠翠涧水鸣琴,实为世外仙境,清修佳处,遂建成一座道观,并移竹环栽成林,取名蔚竹庵。 蔚竹庵占地二亩六分,有房舍二十余间,形成一处精致玲珑的小院落。有正殿三间,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铜铸三官神像,均属宝贵文物,但已被毁。 蔚竹庵地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时而缥缈似绢云雾充满,时而云消雾散峰出云端。微风吹来,翠竹婆娑奏鸣,泉水叮咚成韵,形成崂山十二名景之一的“蔚竹鸣泉”。闻名作家郁达夫到此后,触景生情,吟诗赞道:“柳合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真风景似江南”。 4、根本旅游线路(东线) 太平宫-觅天洞-那罗延窟-白龙洞-犹龙洞-华严寺-白云洞-棋盘石 景点导游: 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的上苑山中,背山面海,风光绮丽,奇峰异石,古木幽洞。路两侧有两株古松,据传是宋初建宫时所植,树侧的巨石上镌刻着“疑是幻境”四个大字。 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据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和清代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976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 太平宫的殿宇呈“品”字形,院内的照壁上有单线钩刻的“海上宫殿”四个大字,构造严谨,端正饱满,据传是清代书法家华巨奎所书。正殿旧祀三清和玉皇,配殿东祀三官,西奉真武。殿宇虽小,却颇具有道家清静寡淡的特色,高雅古朴。院中水井叫“龙涎泉”,东院的钟亭内悬古铜钟一口,名“上苑晓钟”,敲响后声鸣谷底,余韵可传至10多里外。 太平宫处在奇峰环绕,翠竹成荫的掩映之中,宫四周有很多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出宫东院门外,即见崂山闻名异石“绵羊石”和奇峰“狮子峰”。“绵羊石”是由几块自然巨石垒成,历经亿万年风雨剥蚀,仿佛是人工雕凿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狮子峰”则势如雄狮怒吼。拂晓时分登上峰顶可观日出和东海的壮美风光。 近年来,太平宫经全面修复,为崂山主要胜迹之一,特殊是当夜幕降落,仰口湾的海涛声与上苑山的松涛声此呼彼应,被称为“上苑听涛”之奇观。 觅天洞 觅天洞是一处集幽深、奇险、宏伟于一处的通天奇洞,距太平宫西南两公里。由峭壁间的多块巨石叠垒而成,高30余米,上下共5层,洞口夹在两面峭壁之中,洞额“觅天洞”三个字为刘开渠先生手书。洞内回旋曲折,险怪离奇,扑朔迷离,忽而幽暗,忽而异境天开,变幻无穷。洞外风光格外宜人,春天鲜花竞艳,入夏峰峦叠翠,深秋红叶满山,冬季青松苍郁。洞顶两处峭壁上刻的“咫尺天际”和“洞幽玉雨草自湿,山高无雨暑自消”,分别由现代美术理论家蔡若虹、邹大箴所题。踏上峰巅,巨石上镌刻着现代版画家力君题写的“天苑”二字。何谓“天苑”,上天之苑也。置身于此,仿佛觅天有成。人立巨石之上,万千景象一览无余。或群峰峥嵘,岚气缭绕;或山柱突兀,白云浮顶;或烟云苍茫,似碧波万顷,真乃天界也。 那罗延窟 那罗延窟位于崂山东麓的那罗延山,宽7米,高、深各15米,容百余人绰绰有余,是一处自然石洞。石壁上方突起薄石一方,形似佛龛,洞顶有一个深圆的洞孔,光亮由洞孔透入,照得窟内非常亮堂。据佛门弟子传奇,“那罗延佛”就是在这座石窟中修炼功德圆满后,凭巨大法力冲破圆孔成佛升天的。“那罗延”系梵语音译,意思是“坚牢”。这座洞窟通体为花岗岩构造,其坚牢程度可想而知,但当年不知什么缘由竟形成这样一个巨大石窟。僧侣们称之为“世界之二大窟”。据憨山大师年诱疏记载: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2年)4月8日,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由五台山慕名而来,在此窟内禅修二年。窟四周山高谷深,风景绝佳。 白龙洞 白龙洞位于太平宫后山的山涧北侧,是由一块长约18米,宽约12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五块鼓形的圆石上支撑而成的自然地窖。此洞高2.5米,深8米,宽11米。 很久以前,洞外山涧有一处水湾。传奇有一条白鳝栖身此湾,因常年吸取日月之精华而成精,又在洞中苦修多年,终成正果,变成一条白龙挟风裹雨腾空而去。从今,这个洞就叫白龙洞,洞前的山涧和水湾分别叫白龙涧和白龙湾。洞口上方镌刻的咏崂山景物便是元代闻名道士邱处机所留,据说是邱处机的真迹。 )犹龙洞 犹龙洞距太平宫约百余米,深约8米,宽约4米,高约2米。洞内原供奉老君石像一座,所以,原名叫“老君洞”,是太平宫首任道长刘若拙为纪念道家鼻祖老子而起名。明朝隆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游太平宫时,觉得洞名俗且不雅,便依据史记中所书“老君,犹龙也”,而改名“犹龙洞”。犹龙洞是由一块巨石翘起而形成的,该石叫“混元石”,是历代道士练功的地方,石上刻有练功图三处。 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位于那罗延山半腰。三面环山,东邻大海,庙宇楼阁之壮美,涧壑泉石之清奇,在崂山古刹中当为第一,也是崂山现存唯一的佛寺。 华严寺历史悠久,几经兴废。远在晋之前,那罗延窟即为华严寺的开山鼻祖洞。明代崇祯十年,御史黄宗昌辞官还乡,隐居崂山建玉蕊楼编著崂山志,疑此窟为西方哲人演孝之所居,于是筹资在窟之东北兴建华严庵,但庵未建成即毁于兵火。其子浦江令黄坦继父遗志,助即墨准提庵慈沾和尚重建华严庵于现址。自清顺治以来,屡经修葺,迄今仍为当年规模,1931年改称华严寺。 华严寺占地4000平方米,原庵共四进,依山而筑,为“阶梯式”。第一进原有僧舍十二间。其次进为藏经阁,飞檐斗拱,登阁凭眺,山海胜境一览无余。第三进为正殿,供那罗延佛,与那罗延窟遥遥相对东西两廊为禅堂。第四进为后殿,内祀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主持慈沾法师。华严寺极盛时共有殿宇一百余间,僧众八十余人。整个庵寺布局严谨,构造精致,殿宇恢宏,双层歇山,四角飞檐,古朴高雅。 华严寺前路西塔院,是寺中历代主持的藏骨处。院中九层砖塔下埋藏着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师,与之相对的石塔,是其次代主持善和的藏骨处。寺前路用石条砌成,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红栋工鸠破石条所筑。沿路苍松走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石刻“烟岁岚高临”、“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均为历代游人触景生情所留。 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麓,海拔400米,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 白云洞始建于唐天宝二年,依附于一个自然石洞,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块巨石构成,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白云洞额上镌刻“白云洞”三字,为清代翰林尹琳基所题。洞前两棵白果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绿意盎然。洞前玉兰树,已有数百年树龄。洞后森森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外形奇怪。名曰“华盖松”,此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出洞外,恰似飞龙起舞,此景称为“云洞蟠松”,白云洞的青龙石下有一地窖,叫“风窟”。穴不大却很奇异,山风过此,盘旋不止,故名“巨风窟”。洞东南并列两座山峰,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攀过二仙门,穿过一段石隙,爬上“天梯”,即可到达富有传奇颜色的“会仙台”。台状如座椅,背刻一“仙”字,仅可容一人。传奇登上“会仙台”,便可与神仙相见。固然,这只是神话。但是,坐在上面,碧海天际尽收眼底,顿觉天高海阔,心旷神怡,大有超脱尘寰之感。 棋盘石 棋盘石,顾名思义,应当是象棋盘那么大或棋盘外形的石头,但座落于明道观南的棋盘石,却是一座集高、陡、险、怪于一身的高悬奇峰上之峰。崖顶斜着向上伸出,下面悬空,从侧面远远望去,很象一座游泳跳台,顶部稍有隆起却不平坦,面积约60平方米,可容坐客五、六十人。下面深壑万丈,怪石林立,若俯身下望令人目眩神骇,惊心动魄。 棋盘石的名称来历,源于一则当地流传已久的神话传奇。 很久以前,仰口湾畔曲家庄有个青年樵夫上山砍柴。他越走越远,越爬越高,看到石崖顶上有两个白发老人正在下棋,便走上前观看,看得入了迷,忍不住还要说上几句。老人也不说话,只朝他慈爱的笑笑。他恍惚觉得树一会儿绿了,一会儿黄了,也没在意。一盘棋下完了,两位老人朝他笑笑便飘然而去,他才想起该打柴了。谁知回头一看,扁担和斧柄早已朽烂,斧头也成了铁疙瘩,他只好下山回到村里。但是,村子里景物全非,全部的人都不熟悉。他特别惊奇,几经打听,才明白自己上山砍柴时见到的两个老人是神仙,他在看棋的时候,世上已过了几百年。于是,他逢人就说自己的经受,但没有人信任他,他只好又向深山走去。 至于山顶上的“十”字,传奇是仙人用过的棋盘,但道士们都说那是道家炼功时指罡斗的标志。字是怎样消失的?古人已逝,神仙已踪,留给后人的只是个解不开的谜。 有关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二 各位佳宾: 论语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闹地欢送您来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巡游。下面,就由我伴随各位巡游并进展导游效劳,特别感谢您的合作,并诚心地盼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判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很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非常具体,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状况简要介绍一下。 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0xx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奇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终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诞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绚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奉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在这里,您不得不深思,也不能不感奋,由于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或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或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然而,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制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抱负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品行,都不难发觉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头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单独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把握了参加贵族政治必需熟识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把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根底。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头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对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宏大的教育家。孔子51岁的时候,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头了他长达20xx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的时候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始终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难卓绝、鼓励奋勉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共性和品行,随着历史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特别多,大局部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赞扬孔子的弟子子贡特别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观察墙内的一切,而我的教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漂亮、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仰慕,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面积有327.5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南北长约1公里。孔庙恢宏壮美,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的敬重。 有关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三 泰山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气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为市名,像乐山所在地点叫乐山市一样。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东岳泰山排名第一,高度(主峰离地面的距离)排行第三,大约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称。有很多名人均登临泰山,如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祖 乾隆。据记载,泰山至今已经有二十亿年的历史。 超过云层,所以上面有较大的冷空气,冷的像寒冰一样直入骨髓。假如你们很冷,可以到四周租一套皮棉袄。天街不光冷,小吃也特殊多。泰山的小吃很有特色,如小米煎饼,这里的小米煎饼双酸双薄,又加了大葱、甜面酱、煎鸡蛋,用十里飘香这个词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天街的第三大特点就是石碑特殊多。天街上石碑比泰山其它地方的石碑多5倍多。天街最闻名的石碑位于天街中部,这个石碑上面雕刻着十一个大字:“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个石碑是1987年11月19日雕刻的。这个石碑说明了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但是中国只有4处(20xx年前),泰山是其中第三个命名的。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东侧有一个观日石。在原来,传奇古人由于爬山时许多人看不到日出,人们齐心协力从山上搬来一块大石头,大家把它放在观日点,人们站着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现在,为了看到日出,人们夜里三点就来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顶上,这是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侧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五岳独尊”,这四个大字时古代文学家孟子(孟轲)说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从古至今,这四个字成了千古佳 来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隐模糊约可以看到十八盘。由于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十八盘的台阶共1594级。高约400多米,可以说是泰山的“脊梁”。假如你从下面的中天门顺着十八盘始终登上南天门,你就会感觉到小腿肚子始终在不停的打哆嗦,这是由于十八盘很陡。 登上了南天门,大家先休息一下,留个影,休息一会我们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后,大家请连续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离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由于天街已经话。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从玉皇顶的观望台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晓”。 假如留完影的话,请跟我下山。 游客们,泰山的风光的确很宏伟,盼望您带着亲朋好友再来光临泰山! 有关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四 各位团友: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积10余公顷。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宏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据青岛后,中国人民就始终为收回青岛的主权而努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据青岛后,进而提出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合法”占据青岛,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毕。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值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的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动,北京学生于5月4日进行游行示威,剧烈要求拒绝签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 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勇敢斗争下,最终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青岛主权,鉴予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别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打算将新建的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高大、宏伟的火炬形红色雕塑是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重700吨,高近30米,最大直径27米,当时是全国钢制雕塑中最重的一个。雕塑突出表现了青岛做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这一历史背景深含着催人向上的深厚意蕴。火红色螺旋向上的钢板构造组合,以简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深厚的质感,表现了一股腾空而起的风给人以力气的震撼。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海面上正在喷涌的那个泉,是我国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喷泉从海里直接抽取海水,喷涌的水住高达百米,所以在设计时选择了距岸边160米的距离,主要为防止喷泉的水雾对岸边的设施及草坪腐蚀和盐化。 在我们前面的这个湾是浮山湾,是2022年奥运会的帆船竞赛场地。 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局部。北区北面那座高大宏伟的建筑是青岛市级机关办公大楼,楼高53.1米,正面为正方形网状,隐喻党政机关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正气凛然。1994年7月份开头,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个部门相继迁入,新建的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已成为青岛建置百年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了音乐广场。它于1999年3月开工,同年9月竣工开放。音乐广场分为树阵区、偏心园广场、软雕塑区、椭圆广场区、音乐观海台、地下购物商场六大区域。音乐广场的中心景观是“音乐之帆”,它高20米,通体乳白色,帐篷下面有一架巨大钢琴,由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俗称“钢琴王”。演出时,必需有两个人同时来弹奏,另外,音乐广场有专业音响和多个背景音乐,游人无论在何处,均可以得到音乐的享受。 各位朋友,五四广场的巡游到此完毕,感谢大家! 有关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五 敬重的各位游客: 我们将要巡游的景点是泰山。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海拔1545米,东威沧海,西镇大河,山势挺立,奇峰突兀,是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载人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巡游时请大家留意安全,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登泰山的起点岱宗坊。岱宗坊是一座流传有很多漂亮神话的四柱三间式古代牌楼,圆形的脊兽和微微翘起的檐角,增加了坊的流淌与飘逸,造型粗暴、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 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门,一天门则是天梯的开头。沿登山大路直上到登山盘道,就是红门宫。登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四座石坊,前后相连,故有“小坊群”之称。第一座牌坊为“一天门坊”;其后紧连着就是“孔子登临处”石坊,此处古藤掩映,高雅端庄。泰山经石峪石刻,其中镌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局部经文,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 我们现在来到了位于泰山中、西两路交汇处的中天门,也叫二天门,为泰山主峰屏障。登上此处,仰观岱顶,莲花峰前危崖万仞,云烟横锁;南天门形如天阙,门下天梯倒挂,似一条白颜色带。俯视脚下,中溪山水曲折曲折,奔流而下。中天门石坊旁有巨石仆卧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大篆“虎”字,古朴雄健。接着来到位于中天门上的云步桥,因石桥飞架在云雾缭绕的断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云中闲逛,故名。云桥高悬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练倾泻而下,是为“云桥飞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观之一。 我们就要登泰山的十八盘。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侧影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 登上山顶,我们将来到坐落在登山盘道的尽处的南天门,又名三天门,门分两层,下为拱形门洞,上为阁楼,名摩云阁。此处两峰雄峙东西,天门扼隘口而立,险中特别,气度非凡。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 泰山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宏伟、奇怪、古老、秀丽,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渐渐游赏吧! 有关山东少先队心得体会六 各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