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 药学论文的5000字范文(通用8篇).docx
-
资源ID:90350957
资源大小:47.3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 药学论文的5000字范文(通用8篇).docx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 药学论文的5000字范文(通用8篇)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篇1摘要本文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设,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及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对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以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中药炮制学”为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课堂组织方式。关键词中药专业;中医药思维;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23SZ037);广西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重点项目(SZ191014)作者简介周改莲(1981),女,河南周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标准及炮制机理;赵立春(1980),男,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及活性筛选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6-0330-02收稿日期2023-03-15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两大特色之一,但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未注重传承保护,很多传统操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中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中药炮制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将从教师自身素养、课堂实施过程以及第二课堂这三个方面着手,以中药炮制课程的核心章节:总论部分的绪论、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和各论的炒法、蒸煮法6个章节为代表,基于临床用药需求及药物自身性质讲解炮制的相关知识内容。教师积极跟踪教学动态,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学上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彰显中医药的思维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普遍喜欢上网的特点,将对分易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应用于教学之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在理论课之后安排相对应知识点的实验及实训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整个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不断回顾之前所学的思想政治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学、中药化学基础知识,反复强化中医药思维在“中药炮制学”中的体现,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拓展第二课堂,组织科室老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培养所带学生的中医思维运用能力,个性化地凸显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设当前,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药炮制学”教师首先应积极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等相关项目,提高教师自身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同时积极关注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的使用,使自己成为理论功底更扎实、实践经验更丰富、技能更精湛的中药教育工作者。二、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一)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应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在“中药炮制学”课堂教学内容实施方面,应注重中医学基础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哲学思维、司外揣内等思维的培养,注重中药学、方剂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药“法象用药”与意象思维的培养、药物四性与中和思维的培养、类比思维的培养,等等。(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互动,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在授课方式方面,除传统讲授法外,还应设计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既能激发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如以蒸法炮制地黄知识点为例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在上课前播放涼茶店生活场景的图片,以凉茶店为何只有生地茶没有熟地茶为切入口,导入所学内容(学生一般都能根据所学内容加以分析),在讲解完炮制方法的同时,发放生地与熟地饮片给同学们进行实物观察。教师提问:地黄炮制前后发生了哪些感官变化?(学生最好能回答出颜色、质地、味道)教师明确:颜色、质地、性味、归经、功效均发生了变化并结合临床应用加以详细阐述。鲜地黄:黄色,功效类似生地比生地强,含80%的水分,表皮非常薄,特别容易变黑腐烂,不宜贮藏保管,所以临床用生熟地较多。生地黄:黄棕色,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等。熟地黄: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可以大补肾之元气,中医经常提及的“引火归元”即用到熟地。教师引导学生加以总结:简单概括生地变成熟地所发生的变化。教師总结:生地变成熟地,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清蒸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蒸后补而不腻,上行药势。设计意图:通过蒸前后性味、归经、功效的变化,将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知识融入中医炮制课程的讲解当中,进而阐述炮制的奥妙,激发学生对中药炮制的热情。三、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思维的运用能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拓展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从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社团活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实施素质拓展各项训练,以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促进学生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如通过药学院四楼的中药饮片标本馆,让“药”入目;请中药饮片企业负责炮制车间生产的兼职导师进行名师论药,结合炮制实训中心的平台设备,让“药”入耳;举办炮制专业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品尝自己炮制出来的生熟饮片来对比炮制前后的性味变化,让“药”入口,逐渐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同时,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老师,在实践中培养所带学生运用炮制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中医药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至关重要,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医药高校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增强教师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研究,力争站在专业课程角度用现代科学语言来阐述中医药治病机理。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篇2摘要VR技术(Virtualrealitytechnology)在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顺利开展,并大大地提升医药专业的实操效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技术人才,提供了便利。本文就传统药学教育及VR技术在药学教育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同时,对VR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思考,希望在VR技术辅助下,药学教育实现更大的飞跃,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关键词VR技术;药学教育;实操;实用性人才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VR技术(Virtualrealitytechnology),即虚拟现实或虚拟仿真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动态的、可交互的三维立体画面实现对环境的模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人类与机器在互动形式与互动内容上的重大变革。其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并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一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药学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2010202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是,目前VR技术在实训中应用还处于最初阶段,研发一种基于VR技术的药学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是举足轻重的事。本文以VR技术为中心,探讨其在药学教育中的研究与展望。1药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现如今是一个要求药学人才必需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时代,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高校,必需思考如何能高效的培养高素质有用之人。除了理论课程之外,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要去实验基地,以打开学生的视野,并且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经费、安全性等,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展开。目前,中国教学模式还处于传统的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拘泥于课本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无法满足当下现代医药人才的需求1。另外,药学学习内容复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过程散漫,期末突击,完全靠死记硬背,学习效率极低,目前,大多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做成逼真、直观的课件,但是难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刚接触本专业时,觉得全是理论课,枯燥乏味,再加上实践课程学时少,学生不知如何系统而全面地理解。教学使用设备昂贵且资源分散,共享使用率低2。2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中的优、缺点VR技术只要保持设备通畅,就能较好地补充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地操作的缺失,学生就能广泛直观的参与实践。随着在实际中的应用,观察发现一些问题,现对其总结如下:2.1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中的优点第一,VR技术可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可视化,并逼真的呈现在师生面前,增强沉浸感和交流互动氛围。第二,使难懂的知识简易化,从多角度、多思维方式呈现给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使其通俗易懂。第三,实践内容有重复性,配合学生更多的尝试操作、观摩并加深印象、提高实际操作技能,2.2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中的缺点VR技术在一线药学教育延伸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需要加以重视。第一,VR仪器的局限性。目前VR设备是头戴式,并且清晰度有欠缺,长时间的佩戴会伴有一定的晕眩。VR仪器无法实现较好的包容性,师生无法融入VR所构建的场景,虚拟与现实仍有差距5,VR技术只能在其空间里体验,无法与现实空间混合体现;另外在中药学教学中本着“识药必须识味道”的教学原则,在其实训中,利用虚拟手法是无法完成的6。第二,技术开发难度高,VR技术有效的落实到一线教育的每节实验课中,就要大量技术和教学资源的融合,在此过程中要求技术研发公司与一线教师积极合作,大量的沟通和相互配合。第三,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万事开头难”,前期的融合工作,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大胆的设计和参与,并且积极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成现实。不能将其看作是娱乐工具。这样才能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3小结虽然VR技术有着很多待完善之处,但也有着很广阔的前景。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VR技术在药学教育领域必将实现更大的飞跃,为医药类学科教学提供科技平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高科技人才打下夯实基础。参考文献1贾琳VR技术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2(04):52-542廖云,严媛,代晓丽VR技术在高职制药类专业实训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3(26):114-1163吴翔VR技术的虚拟教学应用研究J经济师,2023(09):185+1874颜晓,熊江波,吴建富,等基于VR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教育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23(11):85-875孙莹,陆郝凌,汪岩,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3,15(32):123-124+1276阿木古楞,李旻辉,李彩峰,等3D技术/VR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6(01):87-88作者:丁利静熊庭旺代义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篇3摘要:药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人才,吉林医药学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关键词: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一、引言药学是以现代医学、化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及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学等多门学科1。近年来,随着药学行业的飞速发展,药品企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多伴随各自的理论课开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面对这一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吉林医药学院从2011年开始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在药学、药物制剂和临床药学本科学生中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基本构建第一,药学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药学综合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按照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和通过化学合成研发新药两条主线进行。吉林医药学院组织相关课程专家、教授对现有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三黄药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鉴定、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盐酸小檗碱控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三个实验作为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第二,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安排。其一,开设时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将实验开设在四年制药学专业的第七学期,各门专业课的讲授之后;其二,教学安排。本门课程总学时90学时,三个实验的课时分别为46学时、24学时和20学时,每个实验集中在一周完成。三、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第一,预习实验。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以“实验一,三黄药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为例,设置的预习问题包括:为什么叫三黄药片,三黄药片的作用有哪些?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哪些?片剂中常用辅料由哪些?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文献数据库或网上资料开展进一步的学习。第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由于实验周期较长,因此,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实验结束后及时分析和处理数据,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辅助作用。第二天实验工作开始之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第三,实验考核。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验技能两部分,理论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40%,实验技能部分占总成绩的60%,其中,实验操作占40%,预习实验报告占10%,实验报告占10%,主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对实验室规章制度等进行综合考评。由此可见,在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四、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效果药学综合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在后来的面试求职和毕业论文设计中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可以说,药学综合实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体会及展望第一,指导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指导教师除了要求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加强其它学科的学习,并虚心向其它学科的教师请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满足教学要求。第二,课前预习是关键。课前预习对实验的正常开展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预习,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六、结束语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的考研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吉林医药学院将把这一教学模式坚持下去,紧跟学科的发展,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改革与调整,争取培养更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药学高级人才。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篇4【摘要】在药学一流专业的建设中,药学专业认证对其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用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领域中,能够促使课程以及专业学科的有效建设,形成良好的影响力。在此情况下,下文针对药学一流专业建设中药学专业认证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与调查,以此形成良好的讨论形式,为中国药学一流专业的良好建设与发展等提供帮助。【关键词】药学专业认证;药学一流专业建设;促进作用【中图分类号】R8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23)06-224-01对于药学专业认证而言,在药学一流专业建设方面,有着人才培养指导、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以及本科专业改善的良好作用,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只有科学采用先进的工作方式,才能促使各种专业的良好建设,将药学专业认证的作用与优势发挥出来。1人才培育方面的引导作用对于药学专业认证而言,其主要是利用试点认证的方式,创建出的规范性指标机制,此类体系当中含括申请环节、考核环节、反馈环节,要求按照保证与发展标准实施工作,而各个标准中已经提出了对药学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要求。在落实相关专业认证工作期间,主要针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全面验证与评价,学校以及专业教育领域应予以一定的重视,将标准落实在各种教育工作中,通过合理的认证方式进行处理。在认证的过程中,专家小组人员的学历、工作环境与专业素养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为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全方面的指导意见与改善建议,形成人才培育的指南作用。在专家小组考核工作中,主要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仅可以了解其学习潜在能力、自主学习与思维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学科展示能力,还能够了解到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这也是学校明确自身教学缺陷的主要机会。专家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内,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现场汇报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科教学水平等等,明确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了解到学生的现场汇报观念意识、所掌握的知识是否可以融会贯通、实践过程中的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发展潜力等等,在这个环节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能力,可以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借鉴内容。在考核之后可以提出关于学科知识教育、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等各种建议。一般情况下,在认证考核工作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缺陷问题与教师的教学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与措施,使得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督促与鼓励教师整改自身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风气与氛围,为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提供依据1。2有助于创设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认证的准备工作中,会全面调查与分析教师每年的业务成绩,了解已经发表的研讨类型、教改类型的论文,分析是否有授权专利与专著,明确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通过各方面专业认证方式的支持,更好的创建博士学位授权点,主要因为此类认证内容与博士学位授权的考察内容存在一致性,所以可以认为药学专业认证方式能够促使相关授权点的合理建设。准备认证的各种环节工作的实施,可以为申报博士点的建设提供支持,专家小组在工作期间,可以结合专业发展特点与需求等,提出最佳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相关建议,有助于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与其他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寻找出优化工作与创新工作的方式与路径,并明确未来的建设以及发展方向,以此体现出了工作前瞻性优势2。3形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创设了关于一流本科的相关专业,建设的时间很短,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在开展专业认证的相关活动之后,可以针对实验与理论方面的课程时间进行调整与处理,在提升经费投入数量的情况下,促使师资的优化配置,创设出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方案与模式,增强教育质量与效果,由此可见,相关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对于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而言,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3。认证的专家小组在自身工作中,可以为一流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意见,明确目标、重点内容,开展专业知识的考察与评价工作,为学校、专业的发展等提供一定的支持。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创设出良好的专业定位与发展模板,形成一流专业建设的推动优势。例如:专家小组在认证工作完成之后,可以提出关于院校方面的定位意见,使其可以结合标准与要求等,创设相关的一流专业,服务于教育领域4。4能够为药学学科的改革提供启示对于药学专业认证而言,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工作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正与完善,能够促使专业的良好建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带动学科与专业的优化改革。对于药学与制剂学等专业而言,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药物化学知识、分析知识与药理学知识等等,共同使用实验室进行操作,而在开展认证工作之后,可以结合目前的实验室特点与各种材料条件等,使得学校可以针对各种材料与设备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先进技术的支持,引导专业正确实施教育工作,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在相关认证工作的支持下,还可以为学校提供学科建设方面的建议,支持与鼓励开展整改活动,加大人才的教育以及培养工作力度,拓宽学科所涉及到的范围与领域5。5结论由上述可以得知,对于药学专業认证而言,其对药学一流专业建设产生促进作用与积极的影响,所以要予以一定重视,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将相关认证方式的优势发挥出来,促使一流专业的良好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