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医科护理常规(共4页).doc

    • 资源ID:9039081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科护理常规(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科护理常规第一节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中医内科护理学是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1入院护理 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热情主动迎接,准备好病床单位,做好入院宣教,建立住院信息,并通知管床医生。2饮食护理 辨证施食,合理调配,五味不偏,注意饮食禁忌。3分级护理 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4病情观察(l)生命体征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天测1次。体温超过37.5者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正常后连测3次,改为每天1次。入院时测量体重、血压并记录在体温单上。(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色、精神、睡眠、饮食、主证、舌象和脉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药物应用 正确指导服药,观察服药后反应和治疗效果,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6心理护理 保持心态平和,做好情志的转化和调护,避免情志内伤。7起居护理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结合。8排便护理 落实排便护理,观察其形状、色泽、气味、量。便秘3天以上者,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药或灌肠处理。9健康指导 讲解治病防病及科学养生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酒,多运动,增强机体正气。第二节 不同病证护理常规一、咳 嗽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的病变。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咳嗽病变有虚实之分。外感咳嗽属邪实,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有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耗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病室内空气新鲜,绝对禁止吸烟,防止刺激性气味。3饮食护理:进高热量、富含蛋白质的流食或半流食,风寒咳嗽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风热咳嗽忌辛辣、肥甘、厚味,可食梨、枇杷等水果;风燥咳嗽可食用川贝、百合、银耳、梨子等;痰湿蕴肺咳嗽可食用薏米、赤豆、山药,忌食黏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鼓励病人多饮水。4病情观察:观察咳嗽的频率、声音及痰液的性质、颜色、气味,咳嗽的伴随症状,准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5呼吸道护理(1)痰液黏稠者,行雾化稀释痰液。(2)咳痰无力者应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3)咳嗽剧烈时遵医嘱给予化痰镇咳药,慎用作用强的镇咳药,配合针刺肺俞、列缺等穴。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咳痰、排痰和饭前、饭后均应充分漱口。7健康指导:指导病人加强锻炼,正确的养生指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二、哮 病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痰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常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而发。辨证分型:发作期有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痰哮证、虚哮证、喘脱危证;缓解期有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病室空气新鲜,避免刺激性气味、灰尘、花粉等,防止吸入寒冷空气。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饥,忌烟酒。4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变化,伴有面色发绀者,给予氧气吸人。(2)哮证急性发作时,应补充水分,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3)若出现阳脱阴竭,呼吸衰竭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5药物应用:静脉应用氨茶碱等平喘药应密切观察用药疗效,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6心理护理:加强情志护理,避免精神刺激。7健康指导:指导病人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寻找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变应原,并采取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锻炼,鼓舞正气,可针灸,火罐,穴位贴敷,割治疗法,穴位埋线。三、喘 病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甚则喘脱。其病因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有虚实之分。实喘有风寒壅肺证、表寒肺热证、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肺气郁痹证;虚喘有肺气虚耗证、肾虚不纳证、正虚喘脱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及外邪入侵,避免烟尘异味及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刺激。3饮食护理: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助痰生湿之品,如甜食、糯米等。4病情观察(l)密切观察病人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2)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疗,使用止痉平喘药,及时清除积痰,若病人出现神志改变、血压下降等危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其抢救。(3)若出现呼吸衰竭时,应紧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久病体虚病人可艾灸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等穴。5高热护理: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降温,出汗多者应鼓励病人饮水,及时更换衣服,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6健康指导:劝告病人戒烟,指导呼吸训练,以改善肺功能;加强锻炼,鼓舞机体正气。四、心 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慌、心搏,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在心悸发作的同时常伴有胸闷、气短、眩晕、喘促甚至晕厥等表现,并常伴有脉象的异常。多因体虚劳倦,隋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辨证分型有心虚胆怯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淤阻心脉证、痰火扰心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3体位:心悸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4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少食多餐一心悸水肿者限制钠盐摄入。5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2)加强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6药物应用(1)静脉输液时,应控制输液的量及速度,密切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服药之前应测脉搏、心率,若心率低于60次分钟或发现心律失常则暂停服药,通知医生后遵医嘱执行。(2)服用汤药时,药物宜浓煎,少量多次分服,服用中成药和西药时应严格按时间、剂量给药。7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内伤。8健康指导: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预防感冒,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戒除烟酒及浓茶咖啡。五、黄 疸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尤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病因有外感湿热毒疫和内伤饮食劳倦。病机主要为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泛滥,形成黄疸。分阳黄和阴黄。阳黄有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阴黄有寒湿阻遏证和脾虚湿滞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休息: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3饮食护理: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4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皮肤和巩膜的色泽以及有无出血倾向。(2)出现举动异常、嗜睡等精神症状均为肝性脑病的先兆,应加床挡,严防意外,配合医生积极抢救。5基础护理(1)保持排尿、排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药和灌肠处理。(2)牙龈出血者给予口腔护理。(3)皮肤瘙痒者保持皮肤清洁,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6消毒隔离:疫黄和急黄者应进行消化道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7健康指导:因时因地开展群众性的预防措施,增强人群免疫力,疫黄流行时可服用清热解毒中草药。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科护理常规(共4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