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业干旱预警等级.pdf

    • 资源ID:90400966       资源大小:315.5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业干旱预警等级.pdf

    GB/T 1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 (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7-11-10)-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发布 GB/T I 目 次 前 言.1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划分.4 5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4 5.1 农业干旱指标的计算.4 5.2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7 6 农业干旱预警.7 6.1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的判断.7 6.2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防御指南.8 附录 A 标准化降水指数干旱分级.9 附录 B 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计算方法.9 附录 C帕默尔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11 附录D 不同土壤类型的容重和基本水文常数.14 参考文献.15 GB/T 1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D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玉书、纪瑞鹏、陈鹏狮、张淑杰、冯锐、武晋雯 本标准为首次发行。GB/T 2 引 言 农业干旱是对我国农业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3亿亩,占全部农业灾害面积的62%以上;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农业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明显增加,1997、19992002年北方地区出现连年大旱,特别是近几年南方地区干旱也频繁发生,2003年、2004年江南、华南遭受严重干旱,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百年大旱,均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使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从而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农业干旱预警业务服务,为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制定宏观决策、防灾抗旱提供科学参考,对减轻干旱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气象、水利、林业、畜牧业等领域防御农业干旱而进行的预警。本标准规定了农业干旱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等级划分、预警等级命名。GB/T 3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干旱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等级划分、预警等级命名。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气象、水利、林业、畜牧业等领域防御农业干旱而进行的预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204812006 气象干旱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农业干旱 agricultural drought 作物生长过程中因供水不足,阻碍作物正常生长而发生的水量供需不平衡的现象。3.2 预警 early warning 对业已开始、并且正在发生的事情事先发出警报。3.3 降水量 precipitation 从云中降落到地表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层深度。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表示。注:降水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形式。3.4 有效降水量 available precipition 自然降水中实际补充到作物根层土壤水分的部分,以毫米(mm)表示。3.5 土壤相对湿度 relative soil moisture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3.6 土壤含水量 soil water content 单位容积或单位重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占同容积或同重量土壤烘干后重量的百分比,以百分率(%)表示。3.7 土壤田间持水量 soil field capacity 土壤所能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水分含量。以水分占同容积或同重量土壤烘干后重量的百分率(%)表示。3.8 遥感 remote sensing 广义而言是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狭义而言是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GB/T 4 3.9 卫星遥感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遥感平台的各种遥感技术系统的统称。3.10 气象卫星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探测和监视全球大气、地面和海洋气象状况的卫星。3.11 极轨气象卫星 polar-orbit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一种沿着南北方向圆形轨道运行的气象卫星。3.12 土壤容重 soil content 指土壤在未破坏自然结构的情况下,单位容积的干土重,以 gcm3 表示。3.13 土壤水文常数 soil water constant 根据土壤水分的性质、能量状态以及与作物生长的关系,确定的几个特征土壤含水量。如凋萎系数、毛管破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等。4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划分 鉴于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将我国干旱预警应急等级按照灾害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大干旱(级)、严重干旱(级)、中度干旱(级)和轻度干旱(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5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 5.1 农业干旱指标的计算 5.1.1 降水距平百分率(Pa)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是表征某时段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值偏多或偏少的指标之一,能直观反映降水异常引起的干旱。某时段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按公式(1)计算:Pa%100=PPPPa (1)式中:P某时段降水量(mm);P计算时段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某时段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P按公式(2)计算:=niiPnP11 (2)式中:n为 130 年,.,2,1niL=5.1.2 土壤相对湿度(Rsm)土壤相对湿度是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它是表征土壤中含有水分多少的指示性指标,能够直接反应农作物可利用水分高低的程度。本标准采用 050 厘米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适用范围为旱地农作区。土壤相对湿度的计算如(3)式:GB/T 5 nfwRsmciini/%1001=(3)式中:Rs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湿度(%);wi第 i 层土壤含水量(%);fci第 i 层土壤田间持水量(%);n作物发育阶段对应土层厚度内相同厚度的各观测层次土壤含水量测值的个数(如厚度不同,须按厚度取权重调整n)。5.1.3 作物受旱率()IS某一地区某时段作物受旱面积占总播种作物面积的百分比。农作物受旱率的计算如(4)式:%10001=AASI (4)式中:1A区域内作物受旱面积;0A区域内作物种植面积。5.1.4 MODIS综合干旱指数(DI)MODIS综合干旱指数主要表征通过遥感手段对农业干旱进行监测,纳入了与干旱有关的各种参数,包括昼夜温差、云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积雪指数、降水距平、灌溉区分类、前期干旱情况。5.1.4.1 昼夜温差(DT)采用 MODIS 的 31 通道白天和夜间数据来计算昼夜温差。在计算昼夜温差前首先需要剔除云。昼夜温差的计算如(5)式:ndCHCHDT3131=(5)式中:dCH31白天的亮度温度;nCH31夜间的亮度温度。5.1.4.2 综合云指数(CI)综合云指数的计算如(6)式:)_(_321PDICFDRPDICCDPDICCFDDICI+=(6)式中:最大连续无云天数,即监测周期内连续无云最多的天数;CCFD 最大连续有云天数,即监测周期内连续有云最大天数;CCD 有云天数比,监测周期内有云天数与总天数的比值;CFDRDICCFD_CCFD对应的干旱分级;GB/T 6 DICCD_CCD对应的干旱等分级;DICFDR_对应的干旱分级;CFDRCCFD、CCD、3 个云参数对应干旱分级的计算如式(7)、式(8)、式(9)。CFDRbCCFDaDICCFD=_(7)bCCDaDICCD=_(8)bCFDRaDICFDR=_(9)最大连续无云天数、最大连续有云天数和有云天数比 3 个云参数对应的干旱分级分别见表 1、表2、表 3。表 1 最大连续无云天数干早指数设置 最大连续无云天数()CCF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ICCFD_-2-1.8-1.5-1.0-0.50.00.40.81.3 1.8 2 表 2 最大连续有云天数干早指数设置 最大连续有云天数()CC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ICCD_ 2 1.8 1.1 0.40-1.0-1.5-1.7-1.8-1.9-2 表 3 无云天数比干旱指数设置 无 云 天 数 比(CFDR)0.30 0.350.400.450.500.550.600.65 0.7 DICFDR_-2-1.7-1.39-0.980 0.981.391.7 2 5.1.4.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DVI由可见光通道1、近红外通道2的组合来计算。计算当前与历史同期平均的距平值,按照正距平到负距平,划分为湿润到干旱,具体分级阈值应视实际情况而定。NDVI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计算如(7)式:1212CHCHCHCHNDVI+=(10)5.1.4.4 归一化雪盖指数(NDSI)归一化雪盖指数由MODIS 数据直接计算获得。该指标适应于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分级可参考黑灾指标(表4);有时也可以根据NDSI数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分级闽值。表4 黑灾指数 轻黑灾 连续无积雪日数2040天 中黑灾 连续无积雪日数4160天 重黑灾 连续无积雪日数超过60天 归一化积雪指数的计算如(8)式:)/()(SRVISSRVISRRRRNDSI+=(11)式中:VISR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SRR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另外,积雪、云、水体的判别方法 NDSI,且 ,且 THNDSINERRNERWR4TCT4其中,为近红外通道反射率,为远红外通道亮温,、为判识阈值。NERR4TTHNDSINERWRCT45.1.4.5 标准降水指数(SPI)GB/T 7 标准化降水指数是表征某时段降水量出现的概率多少的指标之一,标准降水指数的干旱分级见附录 A。其具体计算原理和方法见附录 B。5.1.4.6 前期干旱指数(PDI)前期干旱指数,由上一个周期的干旱指数构成。前期干旱指数与当前干旱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12)式:3)(25.0PDIF=(12)式中:PDI前期干旱指数,即Palmer干旱指标,其具体计算原理和方法见附录C。5.1.5 MODIS综合干旱指数(DI)计算 根据(5.1.4)中介绍的与干旱有关的各种参数,来确定综合干旱指数。MODISMODIS综合干旱指数的计算如(13)式:+=)()/(PDIFXPXDIiii(13)式中:DI综合干旱指数;MODIS 综合干旱指数中可能考虑的各参数得出的干旱分级;iX 各参数对 MODIS 综合干旱指数的影响权,该权应根据数据的可信度给出,也可以根据各参数与实测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确定;iPF前期干旱指数与当前干旱指数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与监测区的地理位置、监测时间、监测的时间跨度等有关。PDI前期干旱指数。5.2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 农业干旱预警的指示性指标及预警等级的划分如表 5。表 5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 指标名称 特大干旱(I 级)严重干旱(II 级)中度干旱(III 级)轻度干旱(IV 级)降水距平百分率/(%)Pa-80-51-80-26-50-15-25 土壤相对湿度/Rsm(%)30 4130 5140 6050 作物受旱率()IS41 2140 1120 510 MODIS 综合干旱指数(DI)2.0 1.62.0 1.11.5 0.51.0 未来有效降水量/(mm)iR3R70 5R60 7R40 10Rx其中:0,0分别为尺度和形状参数,和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AA43/411+=(B.2)/x=(B.3)其中:=niixnxA1lg1lg (B.4)式中:ix为降水量资料样本;x 为降水量气候平均值。GB/T 10 x 确定概率密度函数中的参数后,对于某一年的降水量,可求出随机变量0 xx小于事件的概率为:0 x (B.5)=00)()(dxxfxxF利用数值积分可以计算用(B.1)式代入(B.5)式后的事件概率近似估计值。1.降水量为 0 时的事件概率由下式估计:nmxF/)0(=(B.6)式中:m降水量为 0 的样本数;n总样本数。1.对分布概率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即将(B.5)、(B.6)式求得的概率值代入标准化正态分布函数,即:=FFF=0.1,当时,。1=S5.0F1S=515517.20=c,802853.01=c,010328.02=c,432788.11=d,189269.02=d,001308.03=d。由(B.8)式求得的Z值就是此标准化降水指数 SPI。GB/T 11 附录 C 帕默尔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规范性附录)1 帕默尔干旱指数原理 1 帕默尔干旱指数原理 PDSI(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是由 W.C.Palmer 于 1965 年提出的,基本原理是土壤水分平衡原理。该指数是基于月值资料来设计的,指数经标准化处理,指数值一般在-6(干)和+6(湿)之间变化,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比较。PDSI 在计算水分收支平衡时,考虑了前期降水量和水分供需,物理意义明晰。在建立水分平衡方程时,Palmer 提出了“当前情况下达到气候上适宜”的概念,即 CAFEC(Climatically Appropriate For Existing Conditions)。也就是说帕默尔干旱指数是表征在一段时间内,该地区实际水分供应持续地少于当地气候适宜水分供应的水分亏缺。2 帕默尔干旱度指数计算方法 2.1 2 帕默尔干旱度指数计算方法 2.1 水分异常指数 Z 的计算 水分供应达到气候适应的水平衡方程表示如下:+=LRORETP (C.1)式中:P气候适宜降水量;ET气候适宜蒸散量;R气候适宜补水量;L气候适宜失水量;RO气候适宜径流量。上述气候适宜值分别由下列方程计算:PEET=(C.2)PRR=(C.3)PRORO=(C.4)PLL=(C.5)式中:PE可能蒸散量,由 FAO Penman-Monteith 或 Thornthwaite 方法计算;PR土壤可能水分供给量,计算方程:GB/T 12)(usSSAWCPR+=(C.6)PRO可能径流,计算方程:usSSPRAWCPRO+=(C.7)PL土壤可能水分损失量,计算方程:USPLPLPL+=(C.8),min(sSSPEPL=;即:PE和两者选小的(C.9)sSAWCSPLPEPLuSU)(=(C.10)上面(C.6)-(C.10)式中:AWC整层土壤田间有效持水量(mm);sS初始上层土壤有效含水量(mm);uS初始下层土壤有效含水量(mm);、分别为蒸散系数、土壤水供给系数、径流系数和土壤损失系数,每站每月分别有四个相应的常系数值,计算如下:)()(PEET=(C.11))()(PRR=(C.12))()(PRORO=(C.13))()(PLL=(C.14)各量上面的横线代表其多年平均值。Palmer 假定土壤为上下两层模式,除非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全部丧失,下层土壤才开始失去水分,而且下层土壤的水分不可能全部失去。在计算蒸散量、径流量、土壤水分交换量的可能值与实际值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则和假定。另外,土壤有效持水量 AWC(Available Water Holding Capacity)也作为初始输入量。在计算 PDSI 过程中,实际值与正常值相比的水分距平 d 表示为实际降水量(P)与气候适宜下降水量()的差:P (C.15)=PPd由于 PDSI 试图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指数,因此水分距平 d 求出后,又将其与指定地点给定月份的气候权重系数 K 相乘,得出水分异常指数(Z),也称 Palmer Z 指数,表示给定地点给定月份,实际气候干湿状况与其多年平均水分状态的偏离程度。GB/T 13 (C.16)dKZ=LPRETK+=(C.17)2.2 气候特征系数2.2 气候特征系数K的修正 的修正 公式(C.16)的气候特征系数K,根据中国气候特点进行修正得:121)84.16(ijjjiKKDK=(C.18)4.08.2log6.110+=iiiiiiiDLPRORPEK(C.19)其中:=121jjjKD多年平均年绝对水分异常;K 气候特征系数或权重因子;K K 气候特征系数的第二近似值;K K D的绝对值平均;d2.3 建立修正帕默尔干旱指数计算公式 2.3 建立修正帕默尔干旱指数计算公式 根据帕默尔旱度模式的思路,利用我国气象站资料对帕默尔旱度模式,进行修正得:1755.063.1+=iiiXZX (C.20)式中:iX当月 PDSI 干旱指数;Zi当月水分异常指数;1iX前一个月的 PDSI 干旱指数。GB/T 14 附录 D 不同土壤类型的容重和基本水文常数(资料性附录)水 分 常 数 重 量 比(%)体 积 比(%)土 壤 容 重(t/m3)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 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 紧砂土 1.451.60 1622 2632 砂壤土 1.361.54 46 2230 23 3242 轻壤土 1.401.52 49 2228 23 3036 中壤土 1.401.55 610 2228 35 3035 重壤土 1.381.54 613 2228 34 3242 轻粘土 1.351.44 15.0 2832 4045 中粘土 1.301.45 1217 2535 3545 重粘土 1.321.40 3035 4050 GB/T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 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2007.3 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4 陈述彭主编.遥感大辞典.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 徐启运,张强,张存杰等.中国干旱预警系统研究.中国沙漠,25(5),785789.2005.6 谭德宝,刘良明,鄢俊洁等.MODIS 数据的干旱监测模型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21(3),1115.2004.7 刘玉洁,杨忠东.MODIS 遥感信息处理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 刘良明,胡 艳,鄢俊洁等.MODIS干旱监测模型各参数权值分析.武汉大学学报,30(2),14.2005.9 王密侠,马成军,蔡焕杰.农业干旱指标研究与进展.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6(3),119124.1998.10 陈 雷,杨兴国,把多辉等.甘肃省农业干旱动态监测指标的确定及其应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3(1),144148.2005.11 张文宗,姚树然,赵春雷等.利用MODIS资料监测和预警干旱新方法.气象科技,34(3),501504.2006.12 姚玉璧,张存杰,邓振镛等.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5(1),185189.2007.13 苏文荣,张晓煜.干旱遥感监测预警评估研究综述.宁夏农林科技,(1),4548.2007.14 席北风,贾香凤,武书龙.干旱预警指标探讨.山西气象,(2),1516.2006.15 刘引鸽.西北干旱灾害及其气候趋势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7(4),113116.2003.16 吴忠良,蒋长胜.预警的概念及相关物理问题.物理学与社会,36(6),472475.2007.15 GB/T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农业干旱预警等级 编编 制制 说说 明明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007 年年 11 月月 16 GB/T 农业干旱预警等级编制说明农业干旱预警等级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本 标 准 是 2006年 下 达 的 国 家 标 准 项 目,项 目 编 号20068702-T-416,根据中国气象局气发20072 号文件精神,对该项目进行了实施。本任务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承担,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玉书、纪瑞鹏、陈鹏狮、张淑杰、冯锐、武晋雯。本任务是 2007 年 1 月 5 日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下达的 2006年国家标准项目。2007 年 1 开始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并进行调研,8 月编写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初稿。9 月组织有关业务人员进行讨论,并征求部分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主要对所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2007 年 11 月完成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2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2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2.1 标准编制原则 2.1 标准编制原则 农业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具有季节性、区域性、随机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等特征。农业干旱直接导致大面积作物减产失收,并能引发作物病虫害和草原火灾等次生灾害;从长远看,农业干旱造成农业有效水资源减少,影响农业结构、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还会引起农田、草场沙化,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标准的制定主要考虑农业干旱预警等级的特点、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接轨的可比性等因素。制定的指标和方法尽可能地参照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目的是使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成为长期业务运行的技术标准。2.2 内容 2.2 内容 17 GB/T 按照国家标准文本的要求,编写提交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本标准规定了农业干旱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等级划分、预警等级命名。(2)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气象、水利、林业、畜牧业等领域防御农业干旱而进行的预警。(3)介绍了本标准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情况。(3)定义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4)详细介绍了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划分、农业干旱指标的计算、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农业干旱预警等级的判断方法及农业干旱预警等级防御指南。具体内容详见农业干旱预警等级征求意见稿 3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3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主要是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多指标的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提高农业干旱预警的服务能力。标准的成果将应用到有关部门的农业干旱预警业务中,可为国家和相应的省级决策部门提供预警服务,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对策、采取合理的防救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可趋利避害,减少农业灾害损失,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4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包括采用对象的选取、采标一致性程度的确定、与采标对象差异的原因,与国际、国外国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的对比情况 4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包括采用对象的选取、采标一致性程度的确定、与采标对象差异的原因,与国际、国外国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的对比情况 标准制定主要考虑农业干旱的特点、气象行业的优势、指标和方法的先进性、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接轨的可比性等因素。选定的指标和数据采集方法尽可能地参照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科学确定监测指标体系。18 GB/T 19 目前我国还没有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已做过相关的研究工作,因研究的角度不同,所选的指标体系各不相同。本标准主要根据农业干旱的特点,遵循简洁、方便、有效、实用的原则,抽取对农业干旱影响较大,而又易于获取的观测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完成农业干旱预警等级标准制定。本标准主要采用下列标准: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204812006 气象干旱等级 5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5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是新起草的标准,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并无其他标准被代替或废止,与其他相关的强制性标准无冲突。6 标准性质(强制性、推荐性)的建议,特别是对建议批为强制性标准的理由应充分说明 6 标准性质(强制性、推荐性)的建议,特别是对建议批为强制性标准的理由应充分说明 因农业干旱判别复杂多样,关注的焦点不同,方法会有所不同,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7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7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制定预警值班制度及检查制度,检查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数据计算的准确率,保证预警质量,遇农业干旱时能随时发布预警信息。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业干旱预警等级.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