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教案 一、复习因数和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38页 1、2题,第141页 1、2题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 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驾驭2 、5 、3 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育学生的抽象 思维实力。 教学重难点: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驾驭2 、5 、3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教材13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做教材138页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沟通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因数和倍数 2、复习 2、 5、3的倍数 3、复习质数和合数 三、稳固练习 1、完成141页第1题 引导学生完成,老师订正 2、完成第141页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138页 3、 4、5题,第141页 3、 4、5题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够娴熟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重难点: 能够娴熟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准备: 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教材138页第3题 引导学生完成,老师订正 2、做教材138页第4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沟通 3、做教材138页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分数的意义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4、复习约分 5、复习通分 6、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三、稳固练习 1、完成141页第3题 引导学生完成,老师订正 2、完成第141页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第141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三、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39页6题,第141页 6、 7、8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敏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重难点: 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敏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39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稳固练习 1、完成142页第6题 引导学生完成,老师订正 2、完成第142页第8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探讨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教材第142页第7题 四、复习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 39、140页 7、 8、 9、10题,第1 42、143页 9、 10、 11、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外表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 教学准备: 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教材139页第7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共同归纳概括。 2、做教材139页第8题 引导学生完成,老师订正 3、做教材140页第9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沟通 4、做教材140页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 3、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三、稳固练习 完成143页第1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探讨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教材第1 42、143页第 9、 10、12题 五、复习简洁的统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40页第11题,第1 43、144页第 13、题1 4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相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洁的分析和意料。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洁的分析和意料。 教学准备: 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做教材140页第11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共同归纳概括 二、稳固练习 完成143页第1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探讨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教材第144页第14题的问题。 ( 1 )两个分店销售额最高的是 ( 2 一分店从月到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 3 二分店从月到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其次篇: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案第八单元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Unit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xiexiebang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8页第八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主要内容有:相识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相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具体的学问结构是: 相识“克及天平 例1。 相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秤 例2。 解决问题 例3。 其中“克和千克的相识是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学问,必需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学问,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留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留意对学生估算实力的培育,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相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洁的计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次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支配 共计2课时。 相识质量单位 1课时 解决问题 1课时 第1课时 相识质量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识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相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1000克1千克。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质量单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视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幅图中的小挚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生:一盒饼干110克,一桶洗衣液5千克。 师:昨天你们调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如今来沟通一下好吗? 生:妈妈买的牙膏是9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0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觉察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师小结:这些都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准备的东西展示。 二、相识重量单位:克 教学例1。 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 1相识天平。 师:出示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学生尝试活动。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生:盐比硬币重得多。 师: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学生沟通,想一想。 师: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简洁推断,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2动手体验,相识1克。 1师: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小组互相掂一掂1克的硬币有多重。 2师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师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称一称。 小组合作称1克黄豆、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相识重量单位:千克 教学例2。 1体验1千克。 师:我们刚刚相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师:你们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 1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 2视察老师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丰富对1千克质量的感知。 3估计1千克重的本子大约有几本?怎么验证同学们的估计准不准? 2相识各种用千克做单位的秤。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见过其他的秤吗? 1体验几千克的质量。 拎拎2千克、3千克重的物品,说说你的感觉。 2估计一叠本子的质量。 四、体验克和千克的关系。 1揣测。 师: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沟通揣测。 2运用盘秤验证。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 一袋盐重1千克,1袋砂糖重500克,两袋砂糖正好是1000克,即:1千克。 得出:1千克1000克。 老师小结: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生答: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五、延长拓展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理解斤和两的实际意义。 六、全课总结 今日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表示。 1000克=1千克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估一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感受估计物品质量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特殊有用的。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及创新思维实力。 教学重难点 估一估时不能随便估,要根据生活实际,绽开思维进行估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笑话。 师:小明的爷爷昨天收到小明写来的一封信,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我们也来看看这封信好吗? 爷爷: 您好, 我已经9岁了,身材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3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小明 202258 师:爷爷为什么笑了?你能帮小明改一改吗? 小组合作改一改。 师:如今王奶奶也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做个乐于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呢? 二、探究体验 出示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觉察数学问题 师:你觉察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小组内探讨,想方法解决。 提示:动脑想一想、估一估。 1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及结果。 生:苹果大小不一样,要根据苹果大小来估计。 学生活动来称一称一般大的苹果几个重1千克,几个重中等个的苹果重1千克。 2班内评比沟通,哪个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3激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选择最优、最合理的方法。 师生小结:估一估时不能随便估,要根据生活实际进行估计。 三、稳固练习 1一个桃子重200克, 个桃子重1千克。 一个5分硬币重1克, 个5分硬币重10克。 2估一估30个鸡蛋重多少千克。 独立估一估,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汇报。 四、课堂检测 1一个苹果重150 一个南瓜重4 一个排球重450 一个西瓜重5 2小小法官。 1一个乒乓球约重三克。 2小胖今年七岁约重三十克。 3一袋洗衣粉约重280千克。 4一包感冒冲剂约重10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五、全课总结 今日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假如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20÷4=5千克 假如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20÷5=4(千克) 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元要点分析: 1.本章以学生平常积累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教学活动的阅历为基础,选用生活中许多丰富多彩的题材,说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具有特定含义的两个数来刻画位置。本章是学习后续学问的基础,也是形数结合的基础。 本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定位置的重要点,并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最终通过“坐标方法的简洁应用将坐标与地理位置相结合将图形坐标转变与图形位置转变之间的关系奇异在结合在一起。本章的关键是驾驭好“平面直线坐标系定位法。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所谓平面直角坐标系:指的是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平面上的点确实定是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达的,这里强调的“有序,它是不容颠倒的。本章以好玩地,有挑战性的问题呈现“由点找坐标,由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并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确定地理位置。等内容反映出平面直角坐标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表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现实中作用;通过阅历了图形坐标变换与平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平面直角系的桥梁作用,它是图形与数量之间的桥梁,有了它,我们可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也可以把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从而进一步进展学生数学思维实力、形成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际运用。 3.教学目标 相识并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 相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阅历画坐标系、描点,由点找坐标的过程,进展学生的形数结合意识,合作沟通意识。 阅历图形的坐标转变与图形平移之间关系的探究过程,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实力与数形结合意识。 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地理位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4.课时划分: 6.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 6.1坐标方法的简洁应用课时 数学活动 课时 小结 课时 教学设计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1.1有序数对 第 2 页 共 7 页 教学目标 现实情景感受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广泛性,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量表示图形位置,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形成形数结合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用有序数来表示位置。 难点:理解有序数对是“有序的,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书画图,并提出问题,在建国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丽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原来,广场上有许多同学,每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序列上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他们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第10排第三产业5列举红花,第28排第30列举黄花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章。类似用“第几排第几列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参于教学活动 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影院对观众席全部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精确入座。 2根据这个错误在书上所处的“几行和“几列来确定它的位置。 对于下面这个根据老师平面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 “今日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探讨:1,5,2,4,4,2,3,3,(5,6。 76543211243纵排56 学生通过合作沟通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思索: (1)怎样确定老师的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依次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在同一位置。 3假设我们商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探讨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探讨、沟通后得到以下共识: 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依次对位置有影响。2,4和4,2表示不同的位置,若商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则2,4表示第2列第4排,而4,2则表示第4列第2排。 横排第 3 页 共 7 页 因此这一对数是有依次的。 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探讨同学的位置。 老师指出:上面的问题都是通过像“9排7号第1列第5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前面的表示“排数,后面的表示“列数,我们把这种有依次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活动4,举出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一个位置的实例,加深对有序数对的理解。 例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 激励学生多举例,同时强调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是“有序的。 三、稳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P46的练习。 四、作业 1课本习题61,1。 2补充作业: 1“怪兽吃豆豆是一种计算机玩耍,图1中标记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假如用1,2表示“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途经过的第3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来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1211109876543210123456789101112图(1) 2如图2,该图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若干棋子在方格纸上摆出的两幅图案,假如用0,0表示A点位置,用2,1表示B点的位置,那么图中五枚黑棋的位置如何表示? 第 4 页 共 7 页 BA答案: 课时作业设计:1.其他几个位置依次是 (0,0),(1,0),(3,2),(3,4),(5,4),(5,6),(7,6),(7,8). 2.可以表示(4,2),(10,2),(11,7),(7,10),(3,7). 图(2) 6.1 .1 有序数对 1、通过丰富的实例相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学会用有序数刘表示点的位置; 3、通过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实际问题的情境,阅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4、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老师:课件包括国庆节庆典活动或大型的庆典活动的录象,电影院的位置实景图、录象及教材45页的图6.1-1等 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的生活阅历。 一、创设情境,唤起共鸣 第 5 页 共 7 页 情境一: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国庆节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壮丽的游行队伍中出现的图案,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些背景图案是怎么组成的吗? 情境二: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每个人都需要一张电影票,你是怎么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到位置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识的事例引入,简洁引起学生的留意简洁的几个问题,唤起全体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二、分析问题,渗透概念 在天安门参加庆典的队伍或大型的文艺、庆典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无论队伍怎样移动,他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图1中甲是在第3排第5列的位置 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不同位置的人按指定的要求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显示的背景图案就能到达设计的要求 在电影院中,每一个座位都编了号码,每一张电影票都对应一个位置,我们应当对号人座电影票上的两个数字一般是怎样排列的?假如电影票上只有一个数字,结果将会怎样?假如将两个数字的依次调换,结果又会怎样? 请细致视察教材第44页的插图,手上拿着“7排9号的同学能坐到“9排7号的位置上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序数对的作用,渗透“有序和“数对如的含义,表达概念建立的过程 对于两个事例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联系生活,建立概念 用两个数来确定某个点的位置,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用的 1、老师用教材第44页找印刷错误的例子来说明,然后提出要求: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实际例子吗? 还可以举:学校要开家长会,你如何让家长精确地找到你的座位? 2、在学生充分举例的基础上,老师提出“有序数对的概念,并记作a,b 有序:是指(a, b与(b, a是两个不同的数对; 数对:是指必需由两个数才能确定 第 6 页 共 7 页 再让学生举例说明a,b与(b, a)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概念是建立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并不是枯燥的,无味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表达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联系实际来理解“有序的含义 四、应用概念,加深理解 1、例题:请以下座位的同学今日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探讨:(1,5),(2,4),(4,2),(5,6),(3,3),(6,2).括号内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其次个数表示排数,请你根据上述通知,用“在图上标出参加探讨的同学的位子图见教材第45 页图6. 1-1 处理方法:先让学生比照上述数对在教材第45页的图上打上“,然后再在自己班级里找到相应的同学,最终请对应的几位同学起立示意 留意:在这里再次强调(2,4)和(4,2)是表示不同的两个位置 2、练习:教材第46页的练习题 处理方法:先让每个学生自己按要求做题,然后进行小组内沟通 设计意图:本例的处理设计了三个层次:书面解答、在实际教室内找位置、让对应的同学起立,这样支配更能发挥例题的功能,不会为解题而解题 五、归纳小结 1、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常常要用两个数来表示 2、有序数对的含义,特别要留意“有序两字 3、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的状况是很常见的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阅读教材第52页的“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一文 4、你有没有见过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位置的? 如有的电影院分楼上楼下两层,这时就要在电影票上写明是楼上几排几号了;又如在一些大型会场,往往把场地分为A、B、C等区,这时就要在座位票上写明是哪个区、几排几号了 设计意图:教材上的阅读与思索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放在课外解决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示点的位置更应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处理,这里只是供应一种参考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49页习题6. 1第1题口答题改为笔答题;第46页变换甲乙的位置后,要求既在图上画出从甲到乙的路途,又用教材的方法表示出从甲到乙的路途 第 7 页 共 7 页 2、选做题:在下列图中,甲从(4,2)的位置动身,按(2,2)->2,6->(5,6) ->5,1->8,1->8,4->2,4的路途行走,请你在图2中画出这条路途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明确学习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画图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尽量选取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例子,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接受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学生合作沟通等方式相结合,接受文字表述、画图、玩耍的不同方法,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方案的设计,让学生能自觉地投人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力求表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第五篇:人教版四数学第八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月 日 第 课时 教案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案目标: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依次.让学生阅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案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视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洁地问题干脆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接着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如今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意料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支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老师巡察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留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表达.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如今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事实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状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其次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干脆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关心理解. 老师要留意这种方法的表达,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驾驭,主要驾驭运算依次. 1 / 65 4,稳固练习 (1>根据老师供应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削减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依次的> 运算依次为已有学问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如今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意料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依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依次计算. 课后小结: 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月 日 第 课时 教案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案目标: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依次。让学生阅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案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视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置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