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版附答案(典型题).docx
-
资源ID:90467984
资源大小:58.89K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版附答案(典型题).docx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版附答案(典型题)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B.布局结构C.经济基础D.需求结构【答案】: A 2、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性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指标是()。A.蛋白质B.红细胞C.胆红素D.酮体E.白细胞【答案】: D 3、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 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D 4、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教师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开门见山式B.实验式C.导入式D.迂回曲折式【答案】: C 5、长期在课程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CIPP 模式C.表现性评价模式D.目标评价模式【答案】: D 6、分配学生座位,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家长的意见C.听课的效果D.减少课堂混乱【答案】: A 7、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这说明其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的特征B.稳定性的特征C.差异性的特征D.不均衡性的特征【答案】: B 8、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原则【答案】: B 9、心理学称为“危险期”指的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 C 10、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答案】: D 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关系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答案】: A 12、患者女,43岁,因腹痛1天前往医院就诊断。尿干化学分析仪: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细菌121/ul,尿红细胞4.5/ul,尿白细胞8.98/ul。显微镜镜检:红细胞01/HP,白细胞03/HP,细菌偶见。结合三种方法结果。可以判断干化学法亚硝酸盐结果为假阳性。关于亚硝酸盐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A.阴性结果可排出菌尿的可能B.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可呈假阳性C.尿液中含有亚硝酸还原酶导致假阳性D.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E.标本被亚硝酸盐或偶氮试剂污染可呈假阳性【答案】: A 13、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提出普及初等教育要求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前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前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答案】: B 14、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辅导D.检查【答案】: B 15、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A.人才培养B.形成舆论C.教育民主D.普及文化【答案】: A 16、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A.教育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个案实验法【答案】: C 17、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中介的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无法判断【答案】: C 18、根据班杜拉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自我预期B.期待C.自我归因D.成败经验【答案】: D 19、下列表述中,体现了古代雅典教育特点的是( )。A.强调政治道德灌输B.培养强悍的军人C.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D.教育内容单一【答案】: B 20、学习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发现学习【答案】: B 2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答案】: B 22、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 )。A.教育规律B.教育经验C.教育现象D.教育方针【答案】: A 2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期大致为( )。A.20 世纪20 年代以前B.19 世纪80 年代C.19 世纪20 年代D.20 世纪80 年代【答案】: A 24、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水平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答案】: B 2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B.上好课C.抓好课后教导工作D.搞好教学评价【答案】: B 26、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答案】: A 27、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A.消除敏感反应B.消除肌肉紧张C.呈现厌恶刺激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答案】: D 2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沛西·能D.康德【答案】: A 29、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A.人才培养B.形成舆论C.教育民主D.普及文化【答案】: A 30、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始于()A.1995年B.1996年C.1999年D.1990年【答案】: D 31、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 )A.发现问题B.提出假设C.理解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 32、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 B 33、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兴趣小组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教学【答案】: D 3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应有的责任感B.应有的义务感C.积极地社会功能D.应有的道德面貌【答案】: C 35、患者男,30岁。发热待查,需要做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检查。除了常用的免疫比浊法外,在基层医院还需使用下列何种方法检测?()A.化学发光试验B.间接凝集试验C.放射免疫试验D.单向扩散试验E.直接凝集试验【答案】: D 3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行政人员B.技术人员C.专业人员D.职业人员【答案】: C 37、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的中心( )A.礼和乐B.射和御C.书与教D.射与乐【答案】: A 38、最早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博比特C.泰勒D.斯宾塞【答案】: D 39、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 ()A.教育学的研究模式呈现单一化B.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渐疏远C.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D.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缩小【答案】: C 40、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章具体内容属于( )。A.推测与假设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头脑风暴法D.发散思维训练【答案】: A 41、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答案】: B 4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是( )。A.扩大了教学规模B.提高了教学效率C.有利于因材施教D.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答案】: C 43、用来帮助学习差的同学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进行的,这属于一种( )A.合作学习模式B.交互式学习模式C.指导教学学习模式D.程序化训练教学模式【答案】: B 44、患者男,56岁,反复排酱油色尿8个月。HB85g/L,网织红细胞4.5%,Coombs试验阴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55,CD59阴性的红细胞比例增高,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A.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运动性血红蛋白尿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E.冷凝集素综合征【答案】: D 45、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形象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答案】: B 46、儿童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这是在( )A.8 岁前B.10 岁前C.10 岁后D.15 岁后【答案】: C 47、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A.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答案】: B 4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 C 49、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A.教育性原则B.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C.艺术性原则D.平等尊重原则【答案】: B 5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产生的标志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出版C.斯宾塞教育论出版D.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出版【答案】: B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下列表述中正确反映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B.个体在接受环境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C.环境对个体发展起决定作用D.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答案】: ABD 2、选答型试题的种类有( )。A.陈述题B.多选题C.是非题D.简答题【答案】: BC 3、停经后典型的激素变化为A.FSH上升,LH下降,EB.FSH上升,LH下降,EC.FSH下降,LH上升,ED.FSH下降,LH下降,EE.FSH上升,LH上升,E【答案】: 4、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A.神话起源说B.教育生物起源说C.教育心理起源说D.教育劳动起源说E.以上几种都是【答案】: ABCD 5、导致"第四性病"的病原体是A.HIVB.淋病奈瑟菌C.梅毒螺旋体D.溶脲脲原体E.沙眼衣原体【答案】: 6、下列表述中符合传统学校教育特点的有( )。A.等级制教育B.开放式教育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答案】: AC 7、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有( )。A.保护子女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B.为了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C.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安排好寒暑假及节假日活动D.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E.制定家庭计划,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答案】: ABD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A.行为矫正B.克服障碍C.学会调适D.寻求发展E.学会生存【答案】: CD 9、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 )。A.认知B.服从C.认同D.确信E.练习【答案】: BCD 10、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 )A.顿悟B.替代C.强化D.观察E.试误【答案】: A 11、班杜拉认为的观察学习包含的四个子过程为()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 E 、 动机过程【答案】: ABD 12、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A.从做中学B.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C.教育应当脱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D.教育即生活E.学校即社会【答案】: AD 13、从形式上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B.社会德育C.政治教育D.家庭德育【答案】: BD 14、我国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规定的相关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 ABD 15、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包括( )。A.促进发展功能B.满足需求功能C.诊断功能D.指导社会规范功能E.矫正功能【答案】: ABC 16、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A.目的性B.确定性C.序列性D.认知性【答案】: ACD 17、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A.荀子B.威尔逊C.华生D.孟子【答案】: AC 18、学习迁移的理论包括( )。A.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B.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C.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D.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E.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答案】: ABCD 19、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A.班级B.小组C.少先队D.小集团E.团员【答案】: ABC 20、医学伦理学公正原则要求对病人()。A.充满耐心B.细致周到C.一视同仁D.充满爱心E.充满责任心【答案】: C 21、人体分解和代谢酒精的器官是()。A.肾B.胃C.肝D.脾E.肺【答案】: C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请你从下列答案找出错误答案(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答案】: ABD 23、在教育心理学研宄方法中,调查法主要有()A.问卷法B.访谈法C.观察法D.教学经验总结法E.测验法【答案】: AB 24、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LDH同工酶的分离B.是区带电泳C.其疏松的分子结构允许分子量达100万的大分子自由通过D.其透明度特别好,电泳后可直接扫描E.有分子筛效应【答案】: 25、智育的任务有( )。A.传授知识B.发展智力C.形成技能D.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E.培养自主和创造性【答案】: AB 26、关于LE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花形细胞簇的形成需LE因子的调理作用B.中性粒细胞吞噬完整的均匀体形成LE细胞C.若发现游离均匀体和花形细胞簇,可报告LE细胞阳性D.前期LE细胞核呈淡红色云雾状均匀体E.在LE因子作用下可形成前期LE细胞【答案】: C 27、患者女,27岁。不明原因贫血,HB92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3.8%。可排除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答案】: A 28、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E.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答案】: ABCD 29、关于试纸法(硝普盐半定量法)测定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乙酰乙酸的灵敏度比丙酮小B.酮体与硝普盐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棕色化合物,生成量与酮体的含量成正比C.此方法完全不能测出-羟基丁酸D.当血清酮体浓度5mmolL时,难以测出乙酰乙酸的含量E.在酮体中乙酰乙酸的含量最高【答案】: C 30、布鲁纳认为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具体环节包括()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对知识的评价D.知识的储存E.知识的呈现【答案】: ABC 31、元认知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是()A.主体B.材料C.策略D.组织E.任务【答案】: ABC 32、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有( )。A.参与者畅所欲言,不评价和判断方案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D.鼓励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E.师生互动【答案】: ABCD 33、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有(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行为规范学习D.态度与情感学习E.气质学习【答案】: ABCD 34、态度的结构是较复杂的,其构成成分有( )。A.认知成分B.直觉成分C.情感成分D.形象成分E.行为成分【答案】: AC 35、教师的教育研究是 A.解释教育的研究B.改进教育的研究C.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D.为了教育的研究E: 关于教育的研究【答案】: BCD 36、肝病患者DIC诊断时,要求纤维蛋白原测定值()。A.0.5g/LB.1.0g/LC.1.5g/LD.1.8g/LE.2.0g/L【答案】: B 37、将区带电泳和双向琼脂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分析技术称为A.对流免疫电泳B.免疫转印技术C.免疫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E.火箭免疫电泳【答案】: C 38、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E.联结说【答案】: ABCD 39、大多数细菌代谢过程中的能量来源方式不包括()。A.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C.生物氧化D.发酵E.光合作用【答案】: 40、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是A.外毒素B.抗毒素C.细菌素D.抗生素E.侵袭性酶【答案】: B 41、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下列两方面,即( )。A.传统文化B.外来文化C.社会特定要求的和主流文化D.年轻一代的文化E.以上都不是【答案】: CD 42、碱性尿液中不易出现的结晶是A.碳酸钾结晶B.磷酸盐结晶C.磷酸铵镁结晶D.尿酸结晶E.无定型磷酸铵结晶【答案】: D 43、常规方法的特点不包括()。A.费用低廉B.变异系数(CV%)一般应小于3%C.一般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较大的监测能力D.应用安全E.微量快速,便于急诊【答案】: B 44、下列表述中正确反映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B.个体在接受环境影响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C.环境对个体发展起决定作用D.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答案】: ABD 45、初次分离需要L-半胱氨酸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铜绿假单胞菌E.军团菌【答案】: 4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 )。A.阶级性B.道统性C.专制性D.刻板性【答案】: ABCD 47、普通实验室常规测定香草扁桃酸(VMA)使用的方法是A.化学显色法B.荧光分析法C.放射性核素分析法D.生物法E.非核素免疫分析法【答案】: A 48、停经后典型的激素变化为A.FSH上升,LH下降,EB.FSH上升,LH下降,EC.FSH下降,LH上升,ED.FSH下降,LH下降,EE.FSH上升,LH上升,E【答案】: 49、按照学习的内容,林格伦把学习分为()A.技能和知识的学习B.概念的学习C.态度的学习D.语言的学习E.认知策略的学习【答案】: ABC 50、代谢性碱中毒部分代偿时的血气变化A.血浆pH,PCOB.血浆pH,PCOC.血浆pH,PCOD.血浆pH,PCOE.血浆pH,PCO【答案】: B 第三部分 大题(50题)1、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XV=K”,并解释说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X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X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变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一侧面颊挤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答案】:(1)以上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根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牲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的。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3)在以上案例中,马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知道小刚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他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小妮和小刚不同的教学方式,也体现了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的教学特点。 2、下列属于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 )。A.知识的学生B.有意义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技能的学习【答案】: ACD 3、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A.耐心周到B.过分挑剔C.有责任心D.有幽默感【答案】: ACD 4、正常人尿渗透压一般多在下列哪项范围内A.2803200smkgHB.100020000smkgHC.3204000smkgHD.2805000smkgHE.60010000smkgH【答案】: 5、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答案】【答案】:【答案要点】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切实关注并解决好不均衡的问题。(1)改变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看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潜力,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3)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强调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所以,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都不能只把关注的眼光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4)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式,不能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将学生学业成绩当做评定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5)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对其采取忽视的态度。总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既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6、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D.隔辈群体E.遗传【答案】: ABC 7、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E.教育性原则【答案】: BCD 8、智力中等的丽丽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小学阶段,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升入初中后,尤其是进入到初二下学期,她却成绩平平。虽然她很努力,每天晚上十一点后才睡觉,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在平时学习中,丽丽几乎把老师讲过的内容都背了下来,每篇课文后面的答案都背得很熟,因为在小学阶段她就是这样学的,而且成绩很好,所以至今她还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可进入初三后,丽丽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却不断下滑,她自己感到很苦恼。请你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丽丽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并对她提高成绩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抽象,需要学生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帮助理解知识。丽丽虽已初三,但仍采用小学常用的复述策略,而没有学会其它的有效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她所采用的策略显然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学习内容,所以,虽然丽丽很努力,但成绩难以提高。要提高成绩,丽丽应该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注意元认知的运用,使自己的学习始终在自我意识的监控下,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9、患者女,26岁,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大,则说明红细胞()。A.染色异常B.结构异常C.体积大小不均一D.体积增大E.体积变小【答案】: C 10、“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案件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答案】: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是不符合教学改革理念的,都是不能采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人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加以组织。(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4)在选择课程机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 11、体内哪种组织含ALT最丰富A.心肌细胞B.骨骼肌细胞C.红细胞D.肝细胞E.胰腺细胞【答案】: D 12、正常人血清中钙和磷相互的浓度关系是(以mgd1)A.Ca·P=4065B.Ca·P=3540C.Ca·P=2530D.二者不相关E.Ca时P【答案】: B 13、教师收集文献资料可以通过( )。A.阅读有关著作B.浏览新的期刊C.利用工具书D.剪报和卡片E.使用检索工具【答案】: ABCD 14、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答案】:(1)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有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3)“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样的。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5、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頓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真诚与之沟通。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多,故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评价。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16、一位初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讲课较透彻,课后也会细心督促检查学生们学习,学生也付出较大努力,师生满以为成绩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可实际情况不尽人意,付出与目标之间相去甚远。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