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题库大全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
资源ID:90522282
资源大小:58.78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题库大全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题库大全及答案【名师系列】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这一工作内容属于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成果评价【答案】: D 2、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A.实践性知识B.基础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答案】: C 3、患者女。32岁。四肢小关节疼痛3年,晨僵,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肿,挤压同。实验室查血沉83mm/h,C-反应蛋白57.3mg/L,类风湿因子2731U/ml,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A.不是超敏反应B.型超敏反应C.型超敏反应D.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答案】: B 4、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变化结果,这被称为(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 D 5、一个教师与大约25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 )的课堂中。A.范例教学法B.讨论法C.非指导教学法D.发现法【答案】: C 6、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裴斯泰洛奇【答案】: C 7、有的中学生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B.间接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答案】: B 8、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答案】: C 9、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答案】: A 10、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问题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 导;第三,( )。A.讲究语言艺术B.突出重点、难点C.做好讨论小结D.恰当分配时间【答案】: C 11、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 12、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答案】: A 1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B.社会实践C.实践知识D.学生自学【答案】: A 14、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完形-顿悟说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 15、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答案】: C 16、某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性、情境创造性为( )。A.人本主义学习B.认知学习策略C.联结学习D.建构主义【答案】: D 17、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答案】: D 18、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是 ()A.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观的实现B.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C.形成人的独特性D.促进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答案】: B 19、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答案】: B 20、老师两次用两份不同的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前后两次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这种稳定性称为(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答案】: B 2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泰勒C.裴斯泰洛齐D.斯塔弗尔比姆【答案】: B 22、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A.教员B.领导者C.父母代言人D.心理医疗者【答案】: A 2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答案】: B 24、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 ) 效应的教育方式。A.移情B.从众C.心胸豁达D.期望【答案】: A 2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决定的。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劳动方式【答案】: B 2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编写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时间是( )。A.1901 年B.1906 年C.1905 年D.1903 年【答案】: D 27、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的矛盾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的矛盾【答案】: A 28、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提出普及初等教育要求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前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前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答案】: B 29、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 )是关键。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D 30、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编写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时间是( )。A.1901 年B.1906 年C.1905 年D.1903 年【答案】: D 31、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答案】: A 32、我国实际推行近代学制的时间是( )。A.1840B.1902C.1903D.1922【答案】: C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答案】: C 34、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联合群体D.松散的群体【答案】: A 35、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述B.讲解C.解读D.讲演【答案】: A 36、钢笔字写得好有利于写好毛笔字,这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具体迁移D.一般迁移【答案】: A 37、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答案】: C 38、在室内质控规则中,对随机误差检出敏感的规则是()。A.11sB.13sC.22sD.41sE.10X【答案】: B 3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叫作()A.高原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顶峰现象【答案】: A 4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是( )。A.扩大了教学规模B.提高了教学效率C.有利于因材施教D.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答案】: C 41、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答案】: D 4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答案】: D 43、粒细胞缺乏所指的白细胞是为()。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答案】: C 44、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中介的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无法判断【答案】: C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诸方面包括()A.品德、智力、体力B.德育、智育,体育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答案】: A 46、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答案】: C 4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导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答案】: A 48、怀疑深静脉血栓应该检测的项目()。A.FDPB.PTC.APITD.D-二聚体E.TT【答案】: D 49、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的理由而较执著地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这是一种( ) 。A.认知失调B.功能固着C.态度定势D.情感障碍【答案】: C 50、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的实验室筛选试验,其主要阳性结果可能是()。A.CT、PT、TT及APTT延长B.血小板减少,CT延长,血块退缩时间延长C.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阳性,PT延长D.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阳性,BT延长E.BT、PT、TT及APTT延长【答案】: A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地方的教育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答案】: ACD 2、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 ()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灵活性E 、 独立性【答案】: ABC 3、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有( )。A.社会B.儿童C.知识D.家长【答案】: ABC 4、从内容来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B.家庭教育C.政治教育D.社会教育【答案】: AC 5、巴甫洛夫提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A.消退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泛化与分化律E: 准备律【答案】: AD 6、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 )A.顿悟B.替代C.强化D.观察E.试误【答案】: A 7、普通实验室常规测定香草扁桃酸(VMA)使用的方法是A.化学显色法B.荧光分析法C.放射性核素分析法D.生物法E.非核素免疫分析法【答案】: A 8、教育策略的特征包括 A.指向性B.调控性C.整体综合性D.灵活性E: 层次性【答案】: ABCD 9、空腹低血糖可分为以下几类,除了A.内分泌性低血糖B.特发性餐后(功能性)低血糖C.肝原性低血糖D.肾源性低血糖E.长期饥饿【答案】: B 10、学生失范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有()A.“差异交往说”B.“控制缺乏说”C.“心理缺陷说”D.“挫折一侵犯说”E.“手段?目标说”【答案】: AB 11、关于试纸法(硝普盐半定量法)测定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乙酰乙酸的灵敏度比丙酮小B.酮体与硝普盐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棕色化合物,生成量与酮体的含量成正比C.此方法完全不能测出-羟基丁酸D.当血清酮体浓度5mmolL时,难以测出乙酰乙酸的含量E.在酮体中乙酰乙酸的含量最高【答案】: C 12、教学设计的特征包括()A.指导性B.操作性C.预演性D.隐含性E.难控性【答案】: ABC 13、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A.教师的道德形象B.教师的文化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D.教师的教学形象E.教师的外部形象【答案】: ABC 14、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 )。A.为全体人民服务B.公平性C.大众性D.公益性E.免费服务【答案】: ABC 15、元认知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是()A.主体B.材料C.策略D.组织E.任务【答案】: ABC 16、下列哪种疾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浓度均升高A.垂体腺瘤B.甲状腺性甲减C.甲状腺腺样瘤D.异源性TSH综合征E.Graves病【答案】: A 17、关于糖代谢说法不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调节血糖B.无氧酵解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C.调节血糖激素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糖原的合成、分解、异生均在肝细胞内完成E.受神经、激素和器官调节【答案】: C 18、患者女30岁,因呕吐,水样便伴食物中毒症状就医,经体检与问诊后。医生初步认为与吃海鲜有关。采集呕吐物,经培养,在TCBS平板上中等大小的绿色菌落。该菌最可能是()。A.肠炎沙门菌B.产气荚膜梭菌C.副溶血性弧菌D.霍乱弧菌E.鼠伤寒沙门菌【答案】: C 19、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所采取的检查监督方式有()。A.自检B.互检C.班干部检查D.班集体检查E.班主任抽检【答案】: ABC 20、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A.提高性的B.矫正性的C.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D.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E.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答案】: AC 21、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D.隔辈群体E.遗传【答案】: ABC 22、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不一定E.都一样【答案】: AB 23、下列表述中符合传统学校教育特点的有( )。A.等级制教育B.开放式教育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答案】: AC 24、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A.时间管理策略B.环境管理策略C.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D.学习工具管理策略E.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ABCD 25、下列属于学生人身权的范畴有( )。A.身心健康权B.名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答案】: ABCD 26、教师的教育研究是 A.解释教育的研究B.改进教育的研究C.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D.为了教育的研究E: 关于教育的研究【答案】: BCD 27、下列选项中属于班级规章制度的是( )。A.学生守则B.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C.班级值日生制度D.班级公约【答案】: ABCD 28、道德情感的主要表现有( )。A.想象的道德情感B.直觉的道德情感C.思维的道德情感D.伦理的道德情感E.现实的道德情感【答案】: ABD 29、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 )。A.教学大纲B.专业知识C.课程D.教材【答案】: AD 30、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控制E.操作熟练【答案】: ABC 31、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具有的特征有(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合法权益B.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和物权C.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D.按过错责任追究E.受害人过错承担与加害人的责任共同分担【答案】: ABC 32、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是指A.非特异性结合阶段及肉眼可见阶段B.特异性结合阶段及非特异性反应阶段C.特异性结合阶段及特异性反应阶段D.非特异性结合阶段及非特异性反应阶段E.非特异性结合阶段及特异性反应阶段【答案】: B 33、血液保存液CPD-A中的"A"代表的是A.添加了腺嘌呤B.添加了肌苷C.添加了次黄嘌呤D.A型配方E.添加了铵【答案】: A 34、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有( )。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练习功能D.强化功能E.调节与维持功能【答案】: ABD 35、元认知的结构包括A.元认知态度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体验D.元认知监控E: 元认知情感【答案】: BCD 36、人体分解和代谢酒精的器官是()。A.肾B.胃C.肝D.脾E.肺【答案】: C 37、分离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选用()。A.血平板B.沙保培养基C.巧克力色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E.疱肉培养基【答案】: C 38、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答案】: ABCD 39、下列表述符合谈话法优点的是( )。A.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C.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答案】: ABCD 40、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A.发展性研究B.评价性研究C.基础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E.应用性研究【答案】: ABD 41、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学习产生的变化是持久的B.学习具有先天遗传性C.学习产生的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引起的D.变化的既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部的心理结构【答案】: ACD 42、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 )。A.荀子B.孟子C.华生D.威尔逊【答案】: BD 43、智育的任务有( )。A.传授知识B.发展智力C.形成技能D.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E.培养自主和创造性【答案】: AB 44、专家和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吸引学生注意力B.教材的呈现C.课堂规则的执行力D.教学策略的运用E.在课堂练习方面【答案】: ABCD 45、学生申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A.提起申诉的人必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B.必须计对特定的被申诉人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D.在规定的期限内E.以上说法都对【答案】: ABC 46、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道德领域D.动作技能E.美学领域【答案】: ABD 47、用于检测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指标是()。A.PTB.FIBC.TTD.FDPE.抗Fa活性【答案】: 48、下列哪项属于细胞免疫反应()。A.血清病B.Arthus反应C.溶血反应D.GVHRE.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答案】: D 49、抗血清的鉴定不包括()。A.敏感性测定B.特异性鉴定C.效价测定D.纯度鉴定E.亲和力鉴定【答案】: A 50、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E.联结说【答案】: ABCD 第三部分 大题(50题)1、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A.型变态反应B.型变态反应C.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E.非变态反应【答案】: A 2、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頓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真诚与之沟通。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多,故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评价。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3、我国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规定的相关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 ABD 4、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答案】:(1)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有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3)“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样的。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A.耐心周到B.过分挑剔C.有责任心D.有幽默感【答案】: ACD 6、一位初二学生,学习基础差,考分低,几次考试成绩均未超过60分。任课教师大多认为他是低能儿。数学期中考试时,面对一个个试题,他无从下手,却在卷面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0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0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自尊心再见了零分。”监考老师见到这张试卷,便对他讽刺挖苦。他一恼之下,竞把试卷揉成-团扔在地上,监考老师为此把他揪到办公室,-路上他还与监考老师扭打起来。然而,他的班主任在处理此事时却与监考老师不同。他仔细看过这张试卷后,就请这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又帮助他改正错别字,标上标点符号,整理成下面这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做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也是一个有用的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了,零分。”读完这段话,班主任对这位学生说:“你写了一.首诗,一首很好的诗。这首诗写得很形象,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孩子听了,露出了会意的微笑。接着班主任又说:“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你不甘心落后,要与零分再见。你要鼓起勇气和信心。把学习搞上去。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跟老师谈,老师们都乐意帮助你。”班主任的一番话,温暖了这位学生的心。他既激动又感动,从此发奋,。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请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这位班主任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1)这位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当做发展中的人来看待:(2)这位班主任老师具备可贵的爱心:(3)这位班主任老师熟悉学生心理:(4)这位班主任老师懂得育人的原则和方法:(5)这位班主任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娴熟掌握了教育的技巧;(6)这位班主任老师沉着、冷静,有着高超的教学机智。 7、林红是高中一年级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此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问题: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答案】:(1)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2)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8、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 )。A.教学大纲B.专业知识C.课程D.教材【答案】: AD 9、王刚以中考第五的省份免费进入市重点一中,升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3名,他不服气,努力学习,尤其是临近期中考试更是废寝忘食,希望通过期中考试挽回名誉,然而好运并没有光顾他,期中考试成绩排到31名尤其是数学一塌糊涂,数学老师找他谈话:“你怎么回事呀?我就怀疑你中考的成绩是不是真的?”他沮丧极了,原有的自信与兴趣消失殆尽,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之所以是自己笨的缘故,渐渐的开始讨厌上学。请用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并回答下面:(1)导致王刚这种状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2)有什么好办法重新唤起他学习的热情?【答案】:导致王刚这种状况的可能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任务难度和学习动机的搭配不当。在耶克斯-多德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理论中,任务难度越简单,应当控制较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任务难度越难,应当控制较低水平的动机。而在案例中,摸底考试属于任务难度比较低的考试,应当控制较高水平的动机,但学生往往不太重视,即动机控制的较低;期中考试属于任务难度较高的考试,应当控制较低水平的动机,但王刚废寝忘食,动机水平太高,所以学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师不适当的评价,伤害了王刚的自尊心,多次的失败,也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尤其自我的成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1)唤起王刚学习热情的主要方法有几下几点: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 10、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答案】:(1)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有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3)“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样的。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1、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A.5.5mmolLB.3.5mmolLC.4.5mmolLD.4.0mmolLE.5.0mmolL【答案】: B 12、正常人血清中钙和磷相互的浓度关系是(以mgd1)A.Ca·P=4065B.Ca·P=3540C.Ca·P=2530D.二者不相关E.Ca时P【答案】: B 13、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的理论分析该案例。【答案】:(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学生掌握了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并不代表他具备了维修电路的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老师交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答案】【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明白了利用“比”的方法可以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方法。 15、张明同学是某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从初中开始他越来越讨厌上学,不爱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为什么呢?因为他各门主科考试总是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其实在小学,张明同学还是相当优秀的,他曾连续三年获得过学校的三好学生,在市里举行的小学数学竞赛中还曾获得过二等奖,而且兴趣广泛,爱好音乐和体育,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却排在班级的第23名,从此以后,张明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各科学习成绩下滑,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的有关学习动机方面的知识对此案例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答案】:分析:(1)一次偶然的摸底调验成绩不好,张明同学对此进行了不恰当的内部归因,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2)张明同学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人了习得性无力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3)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建议:(1)采用各种措施帮助张明同学自己认识到学习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2)纠正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的做法,注重对张明同学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并且利用他对音乐和体育爱好,巧妙实现动机迁移。(3)采用有效措施,消除张明同学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根据结合案例和展开情况以上各点给01分) 16、林红是高中一年级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此学校的,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