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 维修电工技术(第4版)第二章教学课件 .ppt
-
资源ID:90588707
资源大小:269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职 维修电工技术(第4版)第二章教学课件 .ppt
中职 维修电工技术(第4 版)第二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 第二章 维修电工基本操作v 第一节 钳工和焊接基本操作v 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v 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v 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v 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路图v 第六节 电工应用识图第一节 钳工和焊接基本操作1.1 钳工基本操作v 钳工基本操作包括划线、錾削、矫正、弯 曲、锉削、锯割、钻孔、攻丝套扣等。v 对维修电工的要求是: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主要是掌握常用钳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学会常用钳工量具的使用方法。第一节 钳工和焊接基本操作1.2 焊接基本操作v 焊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件,按一定的形式和位置要求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电工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和锡焊两种。1.2.1 手工电弧焊v 又称电焊。它使用交流电焊机,通过电弧对工件局部加热,使连接处的金属熔化,再填充金属,使工件连接在一起,是安装和维修大型电气设备时采用的一种加工方法。1.2.2 锡焊v 锡焊是维修电工常用的焊接方法,所用工具是电烙铁。对锡焊的要求是根据焊接对象,选择适当功率的电烙铁。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 实现连接的方法有多种,有绞接、焊接、压接和螺栓连接等,用于不同导线的连接。常用的连接工具有电工刀、剥线钳、钢丝钳、压接钳、电烙铁等。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导线接头处的电阻要小,不得大于导线本身的电阻值,且稳定性要好;接头处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原导线机械强度的80;保证接头处的绝缘强度不低于原导线的绝缘强度;导线连接处要耐腐蚀。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2.1 绝缘层的处理2.1.1 电磁线绝缘层的处理v(1)普通漆包线绝缘层的处理v(2)绕包线绝缘层的处理2.1.2 4m 以上电线绝缘层的处理v 线芯截面在4m 以上的塑料单芯电线v 线芯截面在4m 以上的塑料多芯电线2.1.3 4m 以下电线绝缘层的处理2.1.4 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处理2.1.5 花线绝缘层的处理2.1.6 橡套电缆绝缘层的处理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2.2 铜芯导线的连接2.2.1 单股铜导线的连接v(1)绞接法v(2)缠绕法 2.2.2 7 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2.2.3 7 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2.3 铝导线的连接 由于铝极易氧化,并且氧化膜的电阻很高,铝导线连接的方法有螺钉压接法、管压接法、电焊法、气焊法多种。2.3.1 螺钉压接法2.3.2 管压接法2.4 电磁线的连接 普通的漆包线经过绝缘层剖削以后,都可以参照单股铜导线的连接方法,截面较小的漆包线采用绞接法连接,截面较大的采用缠绕法连接。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2.5 导线与接线螺钉的连接 低压线路与低压电器、照明器具通常是通过接线柱实现连接,常用的接线柱有针孔式、螺钉平压式和瓦型式三种。2.5.1 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柱的连接v(1)单股芯线与针孔式接线柱的连接v(2)多股芯线与针孔式接线柱的连接2.5.2 导线与平压式接线螺钉的连接v(1)小载流量导线与半圆头接线螺钉的连接v(2)导线与圆柱头接线螺钉的连接v(3)导线通过接线鼻与接线螺钉连接2.5.3 导线与瓦型接线柱的连接第二节 导线连接的基本操作2.6 导线绝缘强度的恢复 导线连接完成后应恢复其绝缘强度,在连接处进行绝缘处理。对于低压供电线路,通常采用20mm 宽的黄蜡带和黑胶布作绝缘材料,对连接处进行绝缘缠绕。操作方法如下:v(1)将黄蜡带从导线左边距连接处约40mm 处开始缠绕,黄蜡带与导线保持约55 的倾角,每圈重叠带宽的1 2v(2)缠绕一层黄蜡带后,用黑胶布接在黄蜡带的尾端,按另一倾斜方向缠绕一层黑胶布,其重叠部分仍为带宽的1 2v(3)缠绕时,绝缘带应紧缠导线,绝不能露出芯线。v(4)处理220V 供电线路连接处时,先缠绕一层黄蜡带,再缠绕一层黑胶布,也可只缠绕两层黑胶布。v(5)处理380V 供电线路连接处时,必须先缠绕1 2 层黄蜡带,再缠绕一层黑胶布。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1 导线穿墙处理(1)根据配线的需要选择穿墙套管,(2)按配线要求在墙上标划出穿墙孔位置,(3)根据穿墙套管的管径,钻打墙孔。(4)进户瓷管必须每线采用一根弯头瓷管,户外一侧弯头要向下。(5)穿墙套管置于穿墙孔后,应用水泥等填封管墙之间的空隙,使穿墙管固定。(6)导线穿墙的两侧要采用绝缘子,使导线固定。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2 固定件的埋设3.2.1 木榫的埋设v(1)木榫孔的錾打v(2)木榫的削制v(3)木榫的安装3.2.2 膨胀螺栓的埋设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3 夹板配线 夹板分瓷夹板和塑料夹板两种,其配线方法相同。夹板配线方法简单,布线费用少,安装维修方便,适用于干燥、无机械损伤、用电量较小的场合。夹板配线的操作步骤如下:v 1 定位和划线v 2 固定夹板v 3 导线穿墙处理v 4 敷设导线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4 瓷瓶配线 瓷瓶配线是利用瓷瓶支撑导线的一种配线方法。瓷瓶较瓷夹板高,机械强度大,适用于用电量较大而又比较潮湿的场合。用电量大、跨度较大的车间、厂房多采用瓷瓶配线。瓷瓶配线的步骤:v 1 固定瓷瓶v 2 敷设导线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5 槽板配线 常用的槽板有木槽板和塑料槽板,槽板配线适用于办公室、生活间、学校、图书馆等照明配线。v 1 固定槽底板v 2 敷设导线v 3 固定盖板v 4 槽板配线的电器安装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6 塑料护套线配线 塑料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保护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具有防潮、耐腐蚀、价格低等优点。v 1 划线定位v 2 线卡的固定v 3 敷设导线第三节 室内配线的基本操作3.7 线管配线 把绝缘导线穿在管中实现配线称为线管配线。线管配线有防潮、耐腐、导线不受机械损伤等优点。但其安装复杂,维修不便,造价较高。线管配线操作步骤简述如下:v 1 选择线管 v 2 线管落料v 3 弯管v 4 接管 v 5 线管的固定v 6 线管的接地 v 7 线管穿线 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4.1 电子元器件安装和焊接的注意事项(1)在安装和焊接前,对所用的电子元器件要明确其规格型号,应符合使用条件。(2)焊接前,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各引线脚要认定,必要时要作出记号,以示区别。电解电容器要分清正负极引线。(3)电子元器件安装中需要引线脚弯曲时,弯曲处距离壳体不应小于5mm,以免引线齐根折断。(4)电子元器件在安装之前,焊脚要刮净,并用松香水或无腐蚀性焊剂上锡。(5)根据电子元器件引线的粗细,选择适当功率的电烙铁来焊接。(6)在保证焊锡熔化情况下,电烙铁与电子元器件的接触时间应尽可能短。(7)杜绝假焊和虚焊。(8)在维修中改焊电子元器件时,要注意不触动其他元器件和导线。改焊后,应对改焊过的地方用酒精棉清除污垢、焊剂等,改动过的导线、元器件都要复位。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4.2 电阻的检测4.2.1 电阻值的正常测量v 测量电阻的阻值,使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电阻档,先进行调零再将万用表的两只表笔与被 测电阻两端线相接,万用表指针即可反映出被测电阻值。4.2.2 电阻的检查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4.3 电容器的检测4.3.1 几千PF O 1F 小容量电容器的检测 使用万用表大电阻档,如500 型万用表的X 10k 档,将电容器两端线分别与万用表两表笔相连,根据检测现象,可判定电容器质量:v 正常电容器:表针稍摆一个小角度后复位,对调两个表笔位置重复测量,仍出现上述现象,说明电容器正常。v 短路电容器:表针指零或摆动幅度较大,且不复位,说明电容器短路或严重漏电。v 开路电容器:表针完全不动,对调两表笔位置测量,仍然不动,说明电容器开路。v 对于几千PF 小容量电容器,如使用万用表X100k 档检测,指针摆动明显,判断结果更可靠。4.3.2 0 1F 1F 电容器的检测v O 1F 1F 电容器的检测可以参照上述检测方法进行,使用万用表的X10k 档。不同的是测量正常电容器时,指针的摆动角度有明显增大,并能复位。短路和断路现象与上述相同。4.3.3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v 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都较大,都在1F 以上,与一般电容器不同的是有正极和负极之分。使用时,电容器的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检测时用万用表的lk 档。v(1)电解电容器好坏的判定 v(2)电容量的估算 v(3)电解电容器的极性判定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4.4 二极管的检测4.4.1 二极管好坏的判定v 检测锗二极管时,万用表置1k 档。v 正常二极管:万用表黑表笔与二极管正极相连,红表笔与二极管负极相连,呈正接,电阻值应在3K 以下;黑表笔与二极管负极相连,红表笔与正极相连,呈反接,指针应基本不动。v 短路二极管: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与二极管正、负极相连,指针趋于零点,红、黑表笔互换位置,指针仍指零点,表明二极管已短路。v 断路二极管: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与二极管负、正极相连,指针若不动或基本不动,表明二极管已断路。v 检测硅二极管时,用万用表10k 档进行如上操作。正常硅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应小于10k,反向测量指针基本不动。如用1k 档测量其反向电阻,指针应不动。4.4.2 二极管极性的判定v 二极管极性标记不清时,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来判定。将万用表置1k 档,两只表笔与二极管两端相连测量电阻值;表笔对调再测量一次。其中测得电阻值较小时,为二极管正向电阻,这时黑表笔相连的二极管接线端为二极管正极,红表笔相连一端为负极。测得电阻值较大时,黑表笔所接为负极,红表笔所接为正极。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4.5 三极管的检测4.5.1 PNP 型锗材料三极管(1)三极管好坏的粗略判定v 正常三极管:v 短路三极管:v 断路三极管:(2)三极管管脚的判定v 判别b 级:v 判别e、c极4.5.2 NPN 型硅材料三极管 通常用万用表10k 档进行检测。(1)三极管好坏的粗略判定v 正常三极管:v 短路三极管:v 断路三极管:(2)三极管管脚的判定v 判定b 极:v 判定e、c极:第四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4.6 晶闸管的检测 晶闸管可看作由三只二极管所构成,用万用表1k 电阻档,可对晶闸管进行简易检测。4.6.1 晶闸管好坏的粗略判定 4.6.2 晶闸管管脚的判定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路图5.1 电力工程电路图v 电力工程电路图反映的是电气工程的技术信息,由于其表达对象、提供信息类型及表达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电力工程电路图。常见的电力工程电路图有电气系统图、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图三种。5.1.1 电气系统图5.1.2 电气原理图5.1.3 电气装配图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路图5.2 电路图的组成 电力工程电路图一般由电路、技术说明和标题栏三部分组成。电路是电路图的主体。5.2.1 电路v 将所需的电源、电气设备和控制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构成闭合回路,以实现电气设备的预定功能,这种回路的总体叫做电路。v 电力工程的电路通常分为两部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v 电路是电路图的主要构成部分。5.2.2 技术说明 电路图中的文字说明和元件明细表等,总称为技术说明。5.2.3 标题栏标题栏是电路图的重要技术档案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路图5.3 电气符号5.3.1 图形符号v(1)基本符号v(2)一般符号5.3.2 文字符号v(1)基本文字符号v(2)辅助文字符号5.3.3 回路标号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路图5.4 连接线v 在电力工程电路图中,各种图形符号的相互连线统称连接线,在图中起着连接各种设备、元件图形符号的作用,代表电气工程中的各种导线。连接线是构成电力工程电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5.4.1 导线的一般表示方法v(1)导线的一般符号v(2)导线根数的表示法v(3)导线特征的表示法v(4)导线换位表示法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路图5.4.2 连接线的分组和标记5.4.3 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v(1)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 v(2)连接线的中断表示法5.5 图纸画法的其他规定第六节 电工应用识图6.1 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6.1.1 识图的基本方法v(1)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识图v(2)结合电工基础理论识图v(3)结合电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图v(4)结合典型电路识图第六节 电工应用识图6.2 识图的基本步骤v(1)阅读图纸说明v(2)阅读标题栏v(3)读系统图v(4)读电气原理图v(5)读电气安装图。v(6)读展开接线图v(7)读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第六节 电工应用识图6.2 识图举例6.2.1 电力系统示意图6.2.2 6 10 O 4kV 配电变电所电气系统图6.2.3 单相照明配电线路6.2.4 三相四线制照明配电线路6.2.5 电动机起动控制电气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