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酸、碱的性质解析版.pdf

    • 资源ID:90591969       资源大小:6.19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酸、碱的性质解析版.pdf

    酸、碱的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一物理性质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一物理性质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一化学性质2.下列物质的变化属千物理变化的是()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变硬B.用稀硫酸除去铁锈C.用烧碱干燥氮气、氧气D.酚猷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A.烧碱B.石灰石c.熟石灰D.稀硫酸4.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0 2 B.NH3 C.S02 5.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霹匣5分钟刚从瓶中取后的aOH出的aOH饱和饱和表面潮涅表面干燥NaOH溶液石灰水水实验1实验2A.实验l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疮的程度为ABC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D.CO2 6.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晕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A.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B.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c.气球膨胀后又瘛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D.气球比原来更瘦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7.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捚(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盐酸反应C.与氧化铁反应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8.下列关千浓盐酸及浓硫酸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B.浓硫酸是油状粘稠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9.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C.生成无色气体B.无明显现象D.石蕊呈紫色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Cl、CuCl2、Na2S04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向一定量该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堂与所加Ba(OH)2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厂0 Ba(O陨溶液质噩lgA.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a2S04C.b点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lD对应溶液的pH:ab=c 11.酒石酸(C4压0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十,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A.CO2 B.CuO C.NaOH D.Mg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阳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曰定()气球A.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气球诙复原状B.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镁条迅速溶解c.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驴刀贮FM豖为H2个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是()选项中的物质)中的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 紫色石蕊试液浓氨水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 无色酚猷溶液浓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C 饱和庶糖溶液浓硫酸有晶体析出D 硝酸银溶液浓盐酸有蓝色沉淀出现 A.A B.B C.C D.D 14.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说法不正确的是()巨酸郝指示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I A.甲是盐类,但一定不是碳酸盐B.反应)为中和反应C.反应可用千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15.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1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II中曲线1和 曲线2分别表示瓶l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瓶l瓶2图I压强/KPa,尸时间sl A.曲线1说明l体积水约消耗l体积CO2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CO2发生化学反应C.对比曲线l和曲线2可知,CO2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继续向瓶2注入稀盐酸,共注入稀盐酸20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1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胆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气体的质量lg。A加入盐酸的质量gA.该实验证明,溶液中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B.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只有coC.溶液在B点之前的pH大千7,B点以后溶液的pH小千7D.图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1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圆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严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B.固体B可用千人工降雨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D.A-F属千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18.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千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时间水饱和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n小时8.14g 8.32g 8.62g 11.16g 9.36g 2n小时5.74g 5.93g 6.67g 12.53g 8.45g 实验二:敞口放过一段时佪 曰%3 1酸盐岱“J 入0“U J J 20的NaOII溶液2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B.实验二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iC03溶液18.8浴液68.8g 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千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饱和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219.某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铜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将200g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和31.4g滤渣,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晕分数为()A.98%B.31.4%C.68.6%D.49%20.向盛有一定虽铜和CaC03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剩余固体的质量ga N p b|-_二、.0 C稀盐酸的质蛋g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CaC03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aCl2C.混合物中铜的质釐为(a-b)g D.p点时,溶液中溶质有两种二、填空题21.用炉灶清洁剂(主要成分NaOH)清洗炉灶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其原因是22.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这个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浓硫酸能夺取木材、皮肤等物质中的水分,使其炭化,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23.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02+2Na0H=X+H心,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24.(l)某同学向盛有Ca(OH)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氐C03溶液到一定量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为了探究反应后液体的成分,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过滤后的滤液,继续做以下实验:(2)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化学式)。(填(3)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嚣的CO2气体后,再蒸干滤液,得到白色固体,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写一点即可)。25.归纳总结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小军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图1佥 一畛 金图2(l)图2利用微观示意图来说明反应)的发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该图还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7(填“”“一”或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王小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A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李量氯化钡溶液(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驮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千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反思】(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拓展应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而除去(填化学式)溶液30.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l)做出假设:(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A B 1飞讼的让色石反试纸C l)E(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S02不与浓硫酸反应)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4)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装罣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熘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E的作用是(5)结论:原假设,此过程中反(填”成立”或“不成立“)。三、综合题31.根据物质X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溶液X的pH7(填、”或=”)。(2)写出浅绿色溶液溶质的化学式:(3)无色溶液X与Ba(OH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4)无色溶液X还可以用千金属除锈。请写出无色溶液X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3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畔酸|稀盐酸|稀邸稀盐4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畸溶液.铁甲乙丙丁(1)图甲两种物质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2)图乙中,要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最好加入的指示剂是,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3)图丙反应的现象是(4)图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实验完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支试管的液体倒入大烧杯中,滴入酚猷试液后,得到无色溶液,对千无色溶液的成分(酚猷除外),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氯化钠、氯化钙、猜想二:氯化钠、氯化钙、稀盐酸猜想三: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猜想四: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讨论】小明认为猜想三不正确,理由是。小红认为猜想四不正确,她的理由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实验】小明取少量液体千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二成立。小红对此提出了疑义,她的理由是。小红设计了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正确。实验步骤是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滤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证明猜想二成立。四、推断题33.(I)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雪同学用下列方法鉴别,试回答下列问题: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千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铁粉,观察到A中有气体产生,则A是溶液(写化学式)。她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可行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A.石蕊试液B.二氧化碳C.氯化铜溶液D.碳酸钠固体(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N0 3)2、NH忒l、(NH4)2SO小Fei0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固体混合物A三加入少噩无色酚酥试液呾江苤往一巨加入适蛋BaO初溶液应后,过溃和稀硝酸,充分反应,过淀I匠加入适量稀硫酸I蓝色溶液I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垒!aOH溶液气体B的化学式为。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符号)。混合物A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溶液E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34.A-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不同类型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C、F常用千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BE(1)A的化学式为(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E的一种用途是(4)D所属的物质类别为五、实验探究题35.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阳,试根据题目。(任写一个反应即可)要求回答下列问题:b A B c D E(l)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同时由于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填“c端”或“d端”)通入。(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较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N如HcINH寸H20+C02个;2Nil HcINa-f:.O 3+H20+CO2个他不选用碳酸氢按制取CO2的理由是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36.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下列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酚驮溶液、石蕊溶液以及硫酸铜溶液,然后邀请珊珊和小恒同学为同学们演示了下列两个实验:(1)(实验活动1)珊珊同学先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千试管中,再将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用吸管向溶液中吹气,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请你写出此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原因是;出现上述现象(2)(实验活动2)小恒同学也取少最两种无色溶液千试管中,再将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溶液显红色;用吸管向溶液中吹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推测小恒所取药品为(3)(提出问题)初心同学取少量小恒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结束后他绘制了此过程中离子的变化趋势图,你认为)离子应为目液离数溶中子。加入稀盐酸的质蛋lg(4)(深入交流)小成同学结合初心同学的实验,认为可以另外选取一种足量的无色溶液加入到小恒同学得到的溶液中,观察到现象,也能确定溶质的组成。(5)(总结归纳)从上述实验中同学们了解到碱能与应。发生反37.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涤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l)I、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诸分析紫薯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蒸熘水白醋肥皂水颜色红色绿色紫色红色绿色(2)II、进行实验。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填化学式)。(4)(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推断与猜想)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5)(进行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CuO 气体一爹A.,、B酸c E 清灰澄石水习警D是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装置B的作用是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中的现象,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猪想二成立的结论。(6)(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A.牙膏B.食醋C.肥皂水D.烧碱38.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A、B、C三个学习小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基千证据进行推理分析。?4y日门回UA液酸猷化盐酚氧容有氢内滴的令稀9 卿”肖于们Z溶液B c(I)(A组)探究中和反应,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猷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图A),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对。小东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千试管中,实验现象I结论有气泡产生1稀盐酸过量(2)(B组)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向试管中加入澄消石灰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图B)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小方认为溶质是们NaOH;小欢认为溶质是NaOH、Ca(OH)2;小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实验步骤小华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实验现象1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1小华猜想正确(3)(C组)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小迎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图C)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小迎得出结论: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从观察角度解释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4)(反思交流)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气体的是(填字母代号)。A.小苏打与稀盐酸B.氯化钠与稀硫酸C.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六、计算题39.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0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千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显为2g(杂质不溶千水也不与酸反应)。(l)样品中Fe203的质量为g。(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簸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0.某兴趣小组同学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分五次加入到139.6g硫酸铜溶液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0 20 20 20 20 沉淀质星g4.9 9.8 m 19.6 19.6(l)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吸水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白色片状是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碱性是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屈千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无新物质生成,屈千物理性质;B、物质的颜色、状态、熔沸点等都腐千物理性质;C、物质的酸性、碱性都属千化学性质;D、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在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变硬,生成了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B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生成氯化铁和水,属千化学变化;C用烧碱干燥氮气氧气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屈千物理变化;D酚猷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分析】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进行判断。【解析】【解答】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不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不符合题意;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性物质,常用于建筑材料不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不符合题意;C.消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碱性不太强,可用千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符合题意;D.稀盐酸是一种常见的酸,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但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显碱性的物质,碱性不能太强,不能具有强的腐蚀性。【解析】【解答】A.氧气不和浓硫酸、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其干燥。故A符合题意;B.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会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气体,会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会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说明此气体不与硫酸、氢氧化钠反应。【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实验2中,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水强,软塑料瓶变瘛的程度为ABC,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通过对比A、C或A、B瓶的现象都能够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是因为A瓶变瘛比B、C都更明显,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大千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三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塑料瓶的变化分析D、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析】【解答】A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石灰水,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的成分氢氧化钙反应,消耗锥形瓶内气体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使气球变大;打开止水夹后,U型管内水在大气压的影响下左侧升高右侧降低,故A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消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变大;打开止水夹后,U型管内水位左侧升高右侧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C.由千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消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变大,操作中锥形瓶内压强未再变大,故气球膨胀后打开止水夹前不会瘛下去;打开止水夹后,U型管水位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由千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消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变大,而不会变船,故D不符合题意。【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的成分氢氧化钙反应,消耗锥形瓶内气体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使气球变大;打开止水夹后,U型管内水在大气压的影响下左侧升高右侧降低分析。【解析】【解答】A.因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锥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CO2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因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锥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因氢氧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锤性质相似,则LiOH不能与Fe203反应,故C符合题意;D.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锥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析】【解答】A、稀盐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无味,符合题意;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B、根据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分析C、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色,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D硫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石蕊遇碱性溶液变蓝,遇酸性溶液变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Na2S04与Ba(OH)2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a2S0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加入Ba(OH)2溶液后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的溶质中肯定含有HCl,故不符合题意;C.a点时HCI与Ba(OH)2完全反应生成BaCh和H心,b点时Ba(OH)2和CuC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BaCl2,所以b点烧杯内溶液中只含BaCh一种溶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知,a点时HCJ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CuCh,溶液的pH7,所以对应溶液的pH:abc,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氢氧化钡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之后,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解析】【解答】A、酒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与酒石酸不反应,符合题意;B、酒石酸显酸性,氧化铜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C、酒石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显碱性,氢氧化钠能与酒石酸反应,不符合题意;D、酒石酸显酸性,镁屈于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有气体生成,压强变大,冷却至室温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此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镁条活泼,与酸反应剧烈,镁条迅速溶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点燃不纯的氢气时,会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M贮2H口M豕:ti+Hi个,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分析;B、根据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分析;C、根据不纯氢气燃烧会发出爆鸣声分析;D、根据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结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解析l【解答】A、石蕊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氨水显碱性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千水能使右蕊由紫色变为蓝色,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使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猷试液变色,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减少,导致饱和庶糖溶液中水分子加速运动到空气中,饱和庶糖溶液析出晶体,符合题意;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硝酸银溶液中,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及酚驮遇碱性物质变化,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分析。【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为碱,碱能与某些盐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该选项说一定不是碳酸盐是不正确的,该选项符合题意;B、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为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C、反应为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指CO2和S02)的反应,少量氢氧化钙溶千水得澄清右灰水,可用千检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会使石蕊变蓝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B、根据酸和碱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D、根据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分析。【解析】【解答】A、20mL水注入容量瓶后,若二氧化碳不溶解到水中,则此时瓶内气体相当于被压缩,压强会变大,而曲线1显示压强没有变化,说明20mL水正好溶解20mL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减小的体积等千加入水的体积,相当千二氧化碳减少体积由水的体积补充,使得内部体积不发生变化,保待在等压条件下,不符合题意;B、曲线l只能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减少,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对比曲线1和曲线2,曲线2变化明显,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D、继续向瓶2中注入20mL稀盐酸,不一定生成与最初瓶内一样体积的二氧化碳,故瓶内的气压不一定能恢复到起始气压,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溶解度及气压变化,来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曲线情况和化学反应特性,来进行分析解答;C、按照对比实验的原则,来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实验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来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A点之前没有气体生成,则是稀盐酸与碱发生反应;通过图示分析可知,AB段有气体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四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无法共存;所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过盘的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A点之前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原有)和氯化钠(生成),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有:Cl和0才,此选项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的pH都大千7,B点之前,溶液还未反应完,pH大千7;B点之后完全反应,但滴加过量的盐酸,所以pH小于7,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B点之前,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则B点对应的溶液中只有氯化钠一种溶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首次根据加盐酸产生气体确定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一定没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然后根据OA段不产生气体确定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然后才产生气体。【解析】【解答】A、C是水,F是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说法不符合题意、;B、B是二氧化碳,可用千人工降雨,说法不符合题意;C、D是一氧化碳,E是氧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法不符合题意;D、A是氢氧化钠属于碱,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C是水、F是过氧化氢都属于氧化物,E是氧气属千单质,共三类物质,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所以A是氢氧化钠,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所以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C是水,根据图中反应关系可推知:F是过氧化氢,E是氧气,代入验证,推理符合题意。【解析】【解答】A.浓硫酸敞口久置千空气中,其浓度会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实验一知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小千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产生了Na2C03,溶液G)中加入50g7.3的稀盐酸后,溶液质量是68.8g,则没有物质逸出,盐酸是和先与溶液G)还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盐酸的蜇不足,和Na2C03反应只能产生碳酸氢钠,而不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液G)的溶质还有氢氧化钠,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因为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可能大于氯化氢的蒸发量,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千水的质量变化,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浓硫酸能吸收空气的水分。B、根据实验一中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数据对比,结合实验二中溶液G)到溶液)的变化,进行分析。C、根据水蒸发的量,氯化氢气体的挥发量进行分析。D、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解析】【解答】稀硫酸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00gx8%=16g,2 2 一xx+一x于16g设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郊18 解得:x=68.6gy=131.4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Z:Cu(OH)3十印0今CuSO春立098郊z 68.6g 郊郊z 6R.6g z=68.6g 氢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68.6g+31.4g=I OOg: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68.6g l叩故答案为:C。正于200gx10(丹喝e【分析】(I)200g含氢元素的质董分数为8的稀硫酸“,可知,硫酸溶液的质揽为200g,氢元素的来源于硫酸溶质和水。所以先用乘法计算出氢元素的质址。(2)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可知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列出方程组分别计算出硫酸溶液中硫酸和水的质星。(3)根据反应是恰好完全反应,可知硫酸是完全反应完。根据硫酸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铜的质量。(4)滤渣来自氢氧化铜样品,最后计算出样品中的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A、铜不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M点后固体依然减少,所以碳酸钙还有剩余,所以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CaC03,不符合题意。B、M、N点时,均发生碳酸钙和盐酸反应,M点碳酸钙过址,N点碳酸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生成的氯化钙,不符合题意。C、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所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符合题憩。D、P点时,盐酸过蜇,则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氢两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析】【解答】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人的皮肤。【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属于碱有强腐蚀性分析。【解析】【解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答案为:挥发性、腐蚀性、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分析】根据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可解答【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02=Na2C03+H心。(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反应前有1个硅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2Si03o【分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进行分析X的化学式。【解析】【解答】向盛有Ca(OH)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氐C03溶液到一定晕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是碳酸钾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沉淀,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O(OH炉比co,=2区)H+caco,L。(1)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钾过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生成的氢氧化钾,过蜇的碳酸钾,化学式为KOH、K丈03。(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则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后,再蒸干滤液,得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碳酸钾,碳酸钾含有钾元素,故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作钾肥。【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分析(2)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3)根据化肥的种类分析【解析】【解答】(1)图2利用微观示意图来说明反应)的发生,该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叶2NaO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酸、碱的性质解析版.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