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2分。)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 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 526374 8A.1 与 2、3、4 互为等位基因,与 6、7、8 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 与 3 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 与 2 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 分别与6、7、8 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2.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甘酸与核甘酸之间通过氢键或磷酸二酯键连接B.不同直径的碱基以不规则的方式沿核昔酸链排列C.碱基对排列在螺旋结构内侧形成DNA基本骨架D.外侧“糖-磷酸”间隔排列的两条链反向平行螺旋3.丝瓜是一年生攀援藤本,一棵植株上能结多个果实。它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在某块丝瓜地中主要生活着两种小型昆虫(甲、乙)。如图为在某年度丝瓜生长期间调查该瓜地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甲的营养级较高B.推 测 79 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C.由丝瓜和这两种昆虫及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D.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标志重捕法4.随着除草剂的使用,抗除草剂的杂草越来越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稻田中使用除草剂时,浓度要适宜B.除草剂诱导杂草发生抗除草剂突变C.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种群基因库D.杂草中抗除草剂基因的出现源于基因重组5.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使用抗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PD-L1蛋白和PD-1蛋白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抗PD-1抗体作用于T细胞而不是作用于癌细胞D.癌症患者体内的PD-1蛋白表达不足会降低机体细胞免疫的能力6.下图是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它是细胞内的“酶仓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的完成不穿膜,也不消耗能量B.图中 过程既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属于特异性免疫C.溶酶体中为酸性水解酶,细胞质中近中性,细胞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是主动运输D.溶酶体内的酶为胞内酶,是由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7.下列有关变异及进化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6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小鼠皮肤细胞的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D.狒猴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8.(10分)关于细胞物质转运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可受同种环境因素的影响B.物质能否通过核孔取决于其分子直径与核孔孔径的相对大小C.改变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囊泡能将物质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但不能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二、非选择题9.(1 0分)蛇属于变温动物,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蛇的舌头上有灵敏度极高的红外线感知细胞,可以感知周同环境温度千分之一度的变化。如图是某毒蛇喷射毒液的一种神经调节机制。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蛇 体 内 (填“存在”或“不存在”)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2)毒蛇分泌毒液过程中的效应器是。(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出现应激反应,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4)毒蛇的头部被剪下后数分钟内,人体靠近,仍然可以喷射毒液,请尝试作出解释。1 0.(1 4分)下 图1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激素;图2表示人体激素的两种作用机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调节使,以减少散热;同时激素(填写字母)分泌量增多,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人 体 的 体 温 调 节 中 枢 位 于.(2)由 图2可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 功能。健康人饭后血糖升高,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增加,激 素D能促进组织细胞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激 素D和性激素的作用机制分别对应 图2中的1 1.(1 4分)已知果蝇有灰身(A)与 黑 身(a)、长 翅(B)与 残 翅(b)、刚 毛(F)与 截 毛 、细 眼(D)与 粗 眼(d)等相对性状。如图甲为某果蝇的四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图乙为其中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IV甲P 长 翅 刚 毛X残翅截毛IF】长翅刚毛IF 长 翅 长 翅 长 翅 残 翅 残 翅 残 翅2刚 毛 刚 毛 截 毛 刚 毛 刚 毛 截 毛&早 3 8 辛 83:6:3:1 :2:1乙(1)根据图甲判断果蝇灰身、黑 身 与 长 翅 残 翅 这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是 否 遵 循 基 因 的 自 由 组 合 定 律(填“是”或“否”),其原因是。(2)将图甲果蝇与表现型为 的果蝇杂交,即可根据子代果蝇的刚毛与截毛情况判断性别。(3)将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若不考虑交又互换,得到的子代中(填“一定”或“不一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雌雄果蝇均发生交叉互换,子代出现 种表现型。(4)将纯合的细眼果蝇与粗眼果蝇杂交得F i,在用雌雄果蝇杂交产生F2时,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含 d 的雄配子有1/3死亡,则 F2中 果 蝇 的 表 现 型 及 其 比 例 为。(5)图乙所示的实验中,亲 本 雌 雄 果 蝇 的 基 因 型 分 别 为;Fz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 2.淀粉酶在食品加工及轻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研究人员从细菌中克隆了一种淀粉酶基因,为了获得高产淀粉酶菌株,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测定|一工程菌|筛选T淀粉酶活性(1)将淀粉酶基因与质粒载体重组时需要使用的酶包括高产菌株(2)大肠杆菌经过_ _ _ _ _ _ _ _ _ 处理后,可作为重组载体的宿主(感受态)细胞使用。(3)为了初步筛选高产菌株,研究人员将得到的3 个工程菌株接种到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后用稀碘液处理,可观察到由于淀粉被分解,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测量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及透明圈直径,结果见下表。工程菌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菌 株 I8.113.01.6菌株n5.111.22.2菌株皿9.517.11.8表中菌落直径(C)的大小反映了,透明圈直径(H)的大小反映了 O根据表中数据,可 推 断 其 中 淀 粉 酶 产 量 最 高 的 菌 株 是 (4)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请从植物育种或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举一实例,并说明制备该转基因产品的基本技术流程。(限 100字以内)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2分。)1、B【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 2、5 与 6、3 与 4、7 与 8 为相同基因,1(或 2)与 3 或 4 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 6)与 7 或 8 可能是等位基因。【题目详解】1 与 2 是相同基因,1 与 3、4 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 与 6、7、8 互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 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 3 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 2 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 1 与 2 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 与 3 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 错误;1 与 5 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 与 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 与 6 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 错误。故选B。2、C【答案解析】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 N 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组成的,这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中每条链上的一个核甘酸以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甘酸上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并排列在主链的外侧,碱基位于主链内侧。2.DNA分子一条链上的核甘酸碱基总是跟另一条链上的核昔酸碱基互补配对由氢键连接,其中腺噤吟与胸腺喀咤通过两个氢键相连,鸟嚓吟与胞嗑腔通过3 个氢键相连,这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在 DNA分子中,A(腺噤吟)和 T(胸腺嗑咤)的分子数相等,G(鸟噂吟)和 C(胞嗑咤)的分子数相等,但 A+T 的量不一定等于G+C 的量,这 就 是 DNA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核甘酸与核甘酸之间通过氢键或磷酸二酯键连接,A 正确;B、不同直径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以不规则的方式即随机沿核甘酸链排列,进而形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B 正确;C、碱基对排列在螺旋结构内侧,使 得 DNA结构更加稳定,其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相间排列形成的长链结构排 在 DNA分子的外侧,C 错误;D、由分析可知,排 在 DNA分子外侧的是“糖-磷酸”间隔排列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的长链,D 正确。故选C。3、B【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形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题目详解】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乙捕食甲,甲的营养级较低,A 项错误;丝瓜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故推测7 9 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B 项正确;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环境,C 项错误;统计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样方法,D 项错误。4、A【答案解析】分析题意:随着除草剂的使用,抗除草剂的杂草越来越多,原因在于除草剂起到选择作用。【题目详解】A、除草剂往往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而使用除草剂时浓度要适宜,A 正确;B、除草剂只起选择作用,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错误;C、杂草不是一个物种,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C 错误;D、杂草的抗除草剂基因的出现最终源于基因突变,D 错误。故选A。5、D【答案解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体液电疫-胞.增 叁.-八也“A 二记次忆免B粉疫胞|(处理)(呈递)(识别)I效应B细胞感应阶段反应阶段迦 抗体f发挥免疫效应-效应阶段插殖记忆T细胞.抗计普鹦f T礴一 蜜鼬f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K _ 八 _ _ I f与靶细胞结合,v 、-二F-感应阶段 应应阶段 效应阶段【题目详解】A、癌变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A 正确;B、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 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B 正确;C、抗 PD-1抗体与T 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C 正确;D、癌症患者体内的PD-1蛋白表达不足,使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 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减少,减缓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会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D 错误。故选D。6、C【答案解析】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题图分析,为细菌;为正在与溶酶体发生融合的囊泡;为细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代谢废物;为线粒体;为内质网。【题目详解】A、图中过程的完成涉及胞吞和胞吐过程,该过程不穿膜,但消耗能量,A 错误;B、图中过程为吞噬细胞杀灭病原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错误;C、溶酶体中为酸性水解酶,细胞质中近中性,细胞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故为主动运输,C 正确;D、溶酶体内的酶为胞内酶,其中的酶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D 错误。故选C。7、C【答案解析】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 21三体综合征)。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题目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 错误;B、小鼠皮肤细胞的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B 错误;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C 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 错误。故选C。8、A【答案解析】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可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随之改变。【题目详解】A、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可受同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影响细胞膜上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进而会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A 正确;B、物质能否通过核孔取决于核孔的选择透过性,而不是分子直径与核孔孔径的相对大小,B 错误;C、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运输,改变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 错误;D、囊泡能将物质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如胞吐,也能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如胞吞,D 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不存在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毒腺囊收缩肌 神经一体液调节 毒蛇头部被剪下后数分钟内,各部分细胞仍然存活,分泌毒液的反射弧保持完整。人体靠近毒蛇舌头红外线感知细胞接受温度刺激,产生兴奋,可以完成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和传导,从而喷射毒液【答案解析】由图可知,蛇喷射毒液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最终依赖毒腺囊收缩肌的活动将毒液喷射出去。【题目详解】(1)蛇属于变温动物,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温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故体内不存在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2)依据效应器的定义,可知该过程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毒腺囊收缩肌。(3)人体恐惧感的产生是在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该过程存在神经调节。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并且存在反馈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神经调节,故机体发生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4)毒蛇头部被剪下后数分钟内,各部分细胞仍然存活,分泌毒液的反射弧保持完整。人体靠近,毒蛇舌头红外线感知细胞接受温度刺激,产生兴奋,可以完成兴奋在反射弧的传导和传递,从而喷射毒液。【答案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体温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体温调节的原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途径,能分析模式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汗腺分泌汗液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BC 下丘脑 催化和识别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 I 和 II【答案解析】据图分析,图 1 中 A 是促甲状腺激素,B 是甲状腺激素,C 是肾上腺素,D 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图 2 中机制I 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1,进而引起细胞代谢变化;机制n 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内的受体,进而|起细胞代谢变化。【题目详解】(1)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产生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以减少散热;同时B 甲状腺激素和C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据图分析可知,图 2 中受体1具有催化和识别功能,受体2 具有识别功能;健康人饭后血糖升高时,胰 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其(蛋白质类激素)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机制I),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性激素是小分子有机物,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对应于图中的机制H。【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浓度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知识点,准确判断图1 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激素的名称,明确图2 两种机制中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的受体存在部位不同,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1、否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截毛 不一定 4 细 眼:粗眼=4:1 BBXFXF bbXfYf 3/4【答案解析】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 现 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i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 9:3:3:1。【题目详解】(1)已知果蝇有灰身(A)与 黑 身(a)、长 翅(B)与 残 翅(b),根据图甲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判断果蝇灰身、黑身与长翅残翅这两对相对性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刚 毛(F)与 截 毛(f),图甲果蝇为刚毛雄性(XFY),与表现型为截毛的雌果蝇(X,Xf)杂交,即可根据子代果蝇的刚毛与截毛情况判断性别,后代雌性为刚毛(XFXD、雄性为截毛(XV)。(3)将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果蝇,若 AB连锁、ab连锁,则产生的配子为AB:ab=l:1,得到的子代为AABB、AaBb、aab b,出现2 种表现型,若 Ab连锁、aB连锁,则产生的配子为Ab:aB=l:1,得到的子代为AAbb、AaBb、aaB B,出现3 种表现型,因此不一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雌雄果蝇均发生交叉互换,能产生4 种 配 子(AB、Ab、aB、ab),子代出现4 种表现型。(4)将纯合的细眼果蝇(DD)与粗眼果蝇杂交得F1(Dd),在 R 雌雄果蝇杂交产生F2时,雌配子的比例为D:d=l:1,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含 d 的雄配子有1/3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D:d=3:2,因此F2中果蝇的基因型为3/10DD、S/10Dd,l/5 d d,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细眼(D_):粗 眼(dd)=4:1,(5)长 翅(B)与 残 翅(b)、刚 毛(F)与 截 毛(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的实验中,Fi全为长翅刚毛,因此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FXF、bbXfYf o 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BBXFXF.bbXFXF)所占的比例为 1/4x1/2+174x1/2=1/4,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4。【答案点睛】熟悉遗传的基本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Ca2+/氯化钙 细菌的增殖速度 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 菌株 H 示例一:转基因抗虫棉花。从细菌中克隆B t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载体,导入棉花细胞后进行组织培养。经对再生植株中目的基因的检测,获得转基因棉花。示例二:基因工程胰岛素。克隆人的胰岛素基因,构建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检测目的基因,筛选高产菌株并进行培养,生产胰岛素。【答案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取一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一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题目详解】(1)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重组时,需要使用同一种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载体。(2)大肠杆菌经过Ca2+溶 液(氯化钙)处理后能成为感受态细胞。(3)菌落直径越大,表明细菌数量越多,细菌增殖越快,因此菌落直径的大小反映了细菌的增殖速度;淀粉被淀粉醒水解,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透明圈直径的大小反映了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H/C 值越大,淀粉酶产量越高,因此菌株I淀粉酶产量最高。(4)题干要求从植物育种或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举一实例,并说明制备该转基因产品的基本技术流程,可以举例转基因抗虫棉花和基因工程生产人的胰岛素两个方面阐述,举例如下:示例一:转基因抗虫棉花。从细菌中克隆B t 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载体,导入棉花细胞后进行组织培养。经对再生植株中目的基因的检测,获得转基因棉花。示例二:基因工程胰岛素。克隆人的胰岛素基因,构建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检测目的基因,筛选高产菌株并进行培养,生产胰岛素。【答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最后一个小题,需要考生用精炼的语言阐述基因工程的实际应用以及书写流程,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对操作流程熟记于心,并能够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加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