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来维持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变化会互相影响C.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吸收乳酸来保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仅体现了分级调节2.驱蚊香草为常用绿化及驱蚊的优良植物,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对驱蚊香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实验中各实验组将健壮饱满的驱蚊香草种子放在不同浓度NAA溶液中浸泡3 h,而后取出各组种子并放于25 C恒温箱中,培养至第3 天和第7 天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00州80706050403020100发芽率(X)昌皿门 N 对照组 0.5r/L 5N/L 50 ng/L 100M/L 5001u/l-A.该实验的实验结果不仅受NAA浓度的影响,还受培养时间的影响B.第 3 天时NAA促进驱蚊香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是L 5mg/LC.第 3 天和第7 天的实验结果都能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NAA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培养温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3.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系列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甲 图乙A.a 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图甲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D.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过程4.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B.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C.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D.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 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或选用人口腔上皮细胞B.在用淀粉酶、淀粉为原料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C.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D.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6.成熟筛管细胞内有线粒体,但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可通过胞间连丝与伴胞细胞相通。成熟筛管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下列与筛管细胞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能独立合成代谢所需要的酶B.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运输有机物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其结构能提高运输有机物的效率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之后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一种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Ko是没释放大型肉食性鱼前的理想环境容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罗非f f t种群数(D水 库 中 的 所 有 罗 非 鱼 形 成 一 个,其特征包括数量特征 等,调查罗非鱼的数量可以采用O(2)据图判断,罗非鱼在ac段大致呈_ _ _ _ _ _ _ _ _ _ _ 型增长,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 时间点放入水库的,判断依据是 O(3)在捕食等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更接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8.(10分)+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神经突触 图2某种局麻药的作用机理(1)由图1可知,上氨基丁酸是一种 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抑制了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2)r 氨基丁酸发挥完作用后,会立即被,是一种可逆的神经抑制效应。(3)局麻药和y-氨 基 丁 酸 的 作 用 效 果 (填“相似”或“相反据图分析该局部麻醉药的机理是9.(10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2)提取血细胞时,首先进行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洗涤次数过少,;离心速度 和时间 会使血细胞等一同沉淀。(3)蛋白质分离方法中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4)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10.(10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将获得的幼蚕组织先剪碎,并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短时处理以便获得单个细胞。(2)在培养获得单个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无菌处理以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培养过程中,发现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此现象称为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从而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气体交换。(3)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 要 载 体 协 助,而 载 体 一 般 不 选 择(填“噬菌体”或“昆虫病毒”),原因是o(4)若干扰素基因来自c D N A 文库,在构建过程中(填“需要”或“不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原因是 o11.(15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有关的问题,请回答:花中精油的相劝含量时间/d(D 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储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 储 时 收 集 的 蒸 储 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2)当蒸馈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储过程中,影 响 精 油 提 取 量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蒸 播 时 间 和。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储时间的变化趋势是。(3)如果蒸储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的提取量会,原因是 o(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天左右。(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 由 是 一。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 7.357.4 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 C 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 Cl o【题目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维持,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不一定需要激素的作用,A 错误;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互相影响,B 正确;B、血 浆 pH 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浆中存在的一些缓冲物质,C 错误;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 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识记激素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B【答案解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由图可知,无论是3 天的检测结果还是7 天的检测结果,随NAA溶液浓度的增加,均是先表现了促进发芽,然后表现了抑制发芽,所以均能体现两重性。【题目详解】A、从第3 天或第7 天的实验结果均可看出,NAA的浓度不同导致种子的发芽率不同,所 以 NAA的浓度可以影响实验结果,第 3 天和第7 天的实验结果相比,说明培养时间也可以影响实验结果,A 正确;B、第 3 天时虽然1.5 mg/L的 NAA在图中的实验结果中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强,但不能判断该浓度就是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B 错误;C、无论是第3 天还是第7 天的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既有发芽率高于对照组的也有发芽率低于对照组的,所以能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正确;D、不同组别间的NAA浓度不同,所 以 NAA的浓度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不同组别的培养温度都是25 C,所以培养温度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D 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理解两重性以及最适浓度时促进效果最好是解题的关键。3、D【答案解析】分析图甲: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乙:图 2 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题目详解】A、图乙中a 时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可能发生基因重组,A 错误;B、图甲还缺少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丝的过程,不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B 错误;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从2n变 为 n,则n=l,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由于着丝点分裂,减二后期染色体数暂时增加为2 n,后变为n,则 n=L C 错误;D、图甲过程为着丝点分裂,图乙ab段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表示图甲过程,D 正确。故选D。4、C【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故可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由于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而丙二酸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故不会使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因此可设置两组实验,对照组中加入琥珀酸、丙二酸、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实验组中加入琥珀酸、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通过比较蓝色的变化程度判断假设是否正确。【题目详解】A.实验可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A 正确;B.线粒体中含琥珀酸脱氢酶,故可选择大白鼠心肌细胞,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B 正确;C.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都要加入琥珀酸,实验组还需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C 错误;D.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而丙二酸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故不会能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因此可通过观察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假设是否正确,D 正确。5、D【答案解析】观 察 D N A 和 R N 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用甲基绿和毗罗红的混合试剂将细胞染色,所选材料必须是无色或近于无色以便于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呈现紫色,故不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A 项错误;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时候需要对样本溶液加热,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的唯一变量就是温度,对样本加热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应该使用碘液来鉴定,B 项错误;测静息电位时,膜外和膜内分别为正电位、负电位,不可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同侧,C 项错误;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而其DNA分子注入细菌体内,如果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具有放射性,不能判断谁是遗传物质,D 项正确。【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高中课本上的几个常考的重要实验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和积累。6、A【答案解析】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只有细胞质,不能合成蛋白质。【题目详解】A、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不能独立合成代谢所需要的酶,A 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筛管细胞与伴胞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故推测其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 正确;C、运输有机物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 ATP直接供能,C 正确;D、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但有线粒体,可以提高运输有机物的效率,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D 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小题7、种群 空间特征 标志重捕法“J”c c 时间点之后罗非鱼种群的环境阻力增大,增长速率变慢使种群数量的最高点没有达到Ko K2【答案解析】据图分析,ab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此时食物、空间充足,无天敌,生物无限增长;c-d种群数量增加缓慢;e 以后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题目详解】(1)所有罗非鱼形成一个种群;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鱼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罗非鱼在ac段大致呈“J”型增长,c 时间点之后罗非鱼种群的环境阻力增大,增长速率变慢,使种群数量的最高点没有达到K o,所以推测在c 点放入了大型肉食性鱼。(3)罗非鱼种群数量在K2附近波动,所以推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更接近K2。【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难 点 是(2)题需要考生分析曲线的斜率,从而得出增长速率降低的结论。8、神经递质 C内流 降 解(灭活或清除)相似 该局部麻醉药在辣椒素的协助下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答案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电位状态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的。通常情况下钠离子在细胞外液中含量高,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当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会使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使得膜电位发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状态。【题目详解】(1)图1显示,Y-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当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C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差变得更大,且依然保持外正内负的状态,因此该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为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2)根据神经递质的作用特点可知,/氨基丁酸发挥完作用后,会立即被降解(灭活或清除),以免持续发生作用。(3)图中显示,该局部麻醉药在辣椒素的协助下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 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因此局麻药和r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似。【答案点睛】熟知兴奋的产生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通过图示辨别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和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无法除去血浆蛋白 过高 过长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 分子的形状【答案解析】1、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3、红细胞的洗涤要点: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题目详解】(1)因为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血红蛋白,经常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来提取血红蛋白。(2)提取血细胞时,首先进行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洗涤次数过少,获得的血红蛋白质中会有较多的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血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3)由分析可知蛋白质分离方法中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4)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分子因为带电性质的差异、分子的形状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答案点睛】熟知蛋白质分离和提纯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胰蛋白酶 抗生素 接触抑制 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噬菌体 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细胞 需要 cDNA文库中的基因是由mRNA反转录而来的,基因中无启动子【答案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要想获得单个动物细胞,需将获得的动物组织先剪碎,并用胰蛋白酶短时处理。(2)在培养获得的单个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无菌处理以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的抗生素。培养细胞过程中,发现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此现象称为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从而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气体交换。(3)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要载体协助,由于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因此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运载体一般不选择噬菌体。(4)若干扰素基因来自cDNA文库,由于cDNA文库中的基因是由mRNA反转录而来的,基因中无启动子,故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储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蒸像温度 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较低 减少挥发(或防止挥发)a 能 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芳香油提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题目详解】(1)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适合用水蒸气蒸储法提取,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蒸储时收集的蒸储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馆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2)蒸储时间和温度会影响产品品质,如温度太高,品质较差,要提高品质,必须延长蒸储时间。(3)蒸储过程中要进行冷却,否则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降低精油提取量。(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较低地方,否则容易挥发。(5)据图分析,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在a 时期最多,故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a 天左右。(6)因为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可以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