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pdf
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 择 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分别用以下4个装置完成实验。下列有关装置、试剂和解释都正确的是中碎瓷片为反应的催化剂,酸性KMn(h溶液褪色可证明有乙烯生成1 L.二所示装置(秒表未画出)可以测量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速率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D.为铜锌原电池装置,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右池迁移起到形成闭合电路的作用2、据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 H,分子。H:与H?属于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以上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n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另一种产物q是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会抑制水的电离B.原子半径:abcc(HSOj)+c(SO32-)c(HSO)C.向 pH=8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值增大D.向 pH=3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a(HSO3)减小5、对 NaOH晶体叙述错误的是A.存在两种化学键 B.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C.存在两种离子 D.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62g白磷中含有PP 键数目为3NAB.22g正戊烷、24g异戊烷和26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6NAC.ImolNazO和 NaHSCh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人D.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2moi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还原产物为N O,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1.5NA7、%与碱金属等单质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化合形成离子型金属氢化物,如 NaH、LiH等,它们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也是良好的野外生氢剂(NaH+H2O=NaOH+H2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氢元素为一1价B.NaH的电子式可表示为Na+:HC.NaAlHU 与水反应:NaAlH4+H2O=NaOH+Al(OH)3+H2TD.工业上用有效氢含量衡量含氢还原剂的供氢能力,有效氢指单位质量(克)的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氢气的还原能力。则 LiAlH4的有效氢含量约为0.218、一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Y 可发生重排反应: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Z 互为同分异构体B.ImolX最多能与3moi氏发生加成反应C.ImolY最多能与2moiNaOH发生反应D.通过调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目标产物9、对下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A.常温下pH=12的 NaOH溶液,升高温度,其 pH增大B.向 0.1101/111503溶液通入氨气至中性时4 m+)4?4 用)(:($0;)C.().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 体 巨 吗 上 册 将 增 大c(OH)c(A)10、下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Us是只能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0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1L反应生成AW)3和 L,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02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3O2+12e+4A13+=2AI2O3B.传感器总反应为:3O2+4A1I3+12Ag=2AI2O3+12AgIC.外电路转移O.OlmoI电子,消耗。2的体积为0.56L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多孔石墨电极移动11、X、Y、Z、W、R 是原了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 倍,Y、R 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 核外电子数的4 倍,Z 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Z、W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W、R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 的强D.X、R 分别与Y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1 2、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C2H50H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个数约为上上1 1.2B.20gD2O 与 20gH2隹 0 含有的中子数均为IONAC.lmolLiAl(NO3)3溶液中含有 3NA个 NO3D.50mLi2moi-L“盐酸与足量MnCh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1 3、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 nCh,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银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 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M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含SOz尾气尾气 MnCOj MnS KMnO,A.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用到的硅酸盐材质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B.用 MnCCh能除去溶液中的AF+和 Fe3+,其原因是MnCCh消耗了溶液中的酸,促进AF+和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C.实验室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配试液就可以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D.MnS(h 溶液-M nCh过程中,应控制溶液pH不能太小1 4、根据下列事实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向 NazSK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得到硅酸胶体:SiCh1+2H+=H2SiC3(胶体)B.向 FeSCh溶液中加入 NH4HCO3溶液得到 FeCOj 沉淀:Fe2+2HCO3=FeCO3 I+CO2 t+H2OC.向 AlCh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氨水:A13+4NHJ H2O=A13+NH4+2H2OD.在稀硫酸存在下,MnCh将 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MnO2+CuS+4H+=Mn2+Cu2+S+2H2O1 5、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 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B-霞T 目标产物)19、碱式碳酸钻 Cox(OH)y(CO3)z 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甲 乙 丙 丁(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加热甲中玻璃管,当 乙 装 置 中(填 实 验 现 象),停止加热;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计算。(2)步骤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 选 用 下 列 装 置 中 的(填 字 母)连 接 在(填装置连接位置)。A B C D(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则该碱式碳酸钻的化学式为乙装置的质量/g丙装置的质量/g加热前80.0062.00加热后80.3662.88(5)含 有CO(A1O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6)COCL-6H2。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钻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HzO的一种工艺如下:过 林 隰 金 骷 微 科 HO怦 II-C o C I,-4 H QCoCO.iWIpH鹿苓|已知: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1(OH)2开始沉淀(PH)2.37.57.63.4完全沉淀(PH)4.19.79.25.2净除杂质时,加 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加入CoC()3调 PH为 5.27.6,贝!J操 作 I 获得的滤渣成分为加盐酸调整PH为 23 的目的为操作n过程为(填操作名称)、过滤。20、NaNO、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毒性较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已知:(HNOJ=5,1 x K-p(AgQ)=1,8 X 10 /(AgNO2)=2.0X 108 设计最简单的方法鉴别NaNO?和NaC两种固体:利用下图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制备已知:2NO+Na:O:=2 N a N O j酸性条件下,NO和NO:均能与MnO1迅速反应生成NO和MM+。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这样安放铜丝比将铜片浸于液体中的优点是 o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干燥剂X的名称为,其作用是上图设计有缺陷,请在F方框内将装置补充完全,并 填 写 相 关 试 剂 名 称。(3)测定产品的纯度。取5.000g制取的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O.lOOOmol.丁 二 酸性KMnO,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1234消耗K M rQ溶液体积/mL20.9020.1220.0019.88 第 一 次 滴 定 实 验 数 据 异 常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填字母序号)。A.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C.当观察到最后一滴溶液滴入待测液中红色慢慢褪去,定为滴定终点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酸性KMnO溶液滴定NaNO、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该样品中NaNO-的质量分数为21、碳、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 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 原子中,核外存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对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A(2)已知:(NH4)2CO3=2NH3T+H2OT+CO2 t与氧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元素有 种。(NH4)2CO3分 解 所 得 的 气 态 化 合 物 分 子 的 键 角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为(填化学式)。0HT CN(3)物质 中 C 原子杂化方式是。HiC(4)配合物Cu(CH3c三N)4BF4中,铜 原 子 的 价 电 子 布 式 为,BFr的空间构型为。写出与BF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5)碳元素与氮元素形成的某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8 个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4 个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面心,4 个氮原子在立方体内),该晶体硬度超过金刚石,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晶胞中C 原子的配位数为 o 该 晶 体 硬 度 超 过 金 刚 石 的 原 因 是。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 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 参考答案一、选 择 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燃或还原性气体生成,但不一定是有乙烯生成,A 错误;B.根据秒表可知反应时间,根据注射器中活塞的位置可知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故可测量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速率,B 正确;C.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收集乙酸乙酯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不能用N a O H溶液,C 错误;D.在铜锌原电池装置中,C u电极要放入CuSO4溶液中,Z n电极放入ZnSCh溶液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C u电极移动,故应该向右池迁移起到形成闭合电路的作用,D 错误;故答案选B。2、D【解析】A.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故 A 错误;B.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故 B错误;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C 错误;D.H,与 H?都是由氢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D 项正确。故选D。【点睛】准确掌握“四同”的概念及它们描述的对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C【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以上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 在加热时完全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n 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 为 N%,另一种产物q 是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q 为 C C h,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 为 H,b 为 C,c 为 N,d 为 O,以此解答该题。【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 为 H,b 为 C,c 为 N,d 为 O 元素,A、a、c、d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为硝酸镂,则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选 项 A 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bcda,选 项 B 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bc),c(Na+)c(HSO3)+c(SO32-),B 正确;C.当向pH=8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根据图像可知,随着pH 的增大,a(SO32-)增大,a(H S O j)减小,因c(HSO;)此的值减小,C 错误;c(S。,)D.在 pH=3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溶液中c(H+)增大,根据图像可知a(HSCh-)减小,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5、D【解析】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物质类别间的关系分析。【详解】A.为离子键,OH-内氢、氧原子间为共价键,A 项正确;B.NaOH由 Na+、OH构成,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 项正确;C.NaOH晶体中,有 Na+、O ff两种离子,C 项正确;D.NaOH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 项错误。本题选D。6、C【解析】A.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1个白磷分子中有6 个 P-P 键,62g白 磷(P Q 的物质的量为0.5m ol,所以62g白磷中含有的PP 键的物质的量为0.5molx6=3moL故 A 正确;B.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均为C5H3 22g正戊烷、24g异戊烷和26g新戊烷的混合物共72g,即含C5H12的物质的量为Imol。ImolCsHiz中含有4moicC,12moicH 键,共 16moi共价键,所以22g正戊烷、24g异戊烷和26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6NA,故 B 正确;C.lmolNa2O 中含 2moiNa+和 ImolO2,ImolNaHSCh 中含 ImolNa*和 Im olH SO/,所以 ImolNazO 和 NaHSC)4 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不为3必,故 C 错误;D.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2moi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铁和硝酸反应生成Fe(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NOT+2H2O,消耗4moi硝酸,转移电子3m ol,所以消耗2moi硝酸,转移电子为1.5mol;若铁和硝酸反应生成Fe(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3+2NOT+4H2O,消耗8moi硝酸,转移电子6m ol,所以消耗2moi硝酸,转移电子为1.5moL所以转移电子数一定为1.5NA,故 D 正确;故选C。【点睛】白磷和甲烷都是正四面体结构,但甲烷有中心原子,所 以 Im ol甲烷中有4moi共价键,而白磷没有中心原子,所 以 Imol白磷中有6moi共价键。7、C【解析】A、金属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氢元素为一1价,化合价为最低价,容易被氧化,选项A正确;B、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NaH的电子式可表示为Na+:H,选 项 B 正确;C,NaOH和 A1(OH)3会继续反应生成N aA K h,选 项 C 不正确;QD、每 38gLiAlH 失去8moi电子,与 8g氢气相当,故有效氢为二,约为0.2 1,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C。8、B【解析】A.X、Y、Z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 正确;B.X 中苯环和谈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Imol X 最多能与4 moi出发生加成反应,故 B 错误;C.Y 含有酯基,且水解生成酚羟基,则 Imol Y 最多能与2 moi NaOH发生反应,故 C 正确;D.由转化关系可知,Y 在不同温度下,生成不同物质,则通过调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目标产物,故 D 正确;故 选 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酯基水解生成的羟基是否为酚羟基。9、C【解析】A.NaOH溶液是强碱,氢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常温下pH=12的 NaOH溶液,升高温度,溶液中心增大,其 pH减小,故 A 错误;B.O.lmol-LT 的 NaHSCh溶液中通 NH3 至 pH=7,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 c(Na+)=c(SO32-)+c(HS(h-)+c(H2s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 c(Na+)+c(H+)+c(NH4+)=2c(SO32-)+c(HSO3-)+c(OH-),因为 pH=7 即c(Na+)+c(NH4+)=2c(SO32-)+c(HSOJ-)(g)由得 c(Na+)c(SO32-);将式左右两边都加上。网出+)得c(Na+)+c(NH4+)=c(SO32-)+c(HSO3-)+c(H2SO3)+c(NH4+)结合得 c(SO32-)=c(NH4+)+c(H2SO3),故 c(SO32-)C(NH4+),故 c(Na+)c(SO32-)c(NH4+),故 C 错误;C.酸碱对水的电离都有抑制作用,0.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醋酸的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平衡抑制作用减弱,则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 C 正确;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c(H A)c(H*)_ c(H A )-c(H )-c(H )_ c(H )-c(HF)C(0H J-C(A2)-C(0H)-C(A2-)-C(H+)-C(OH)-KaC3(H-)KJK.,加入少 量 NaOH固体,溶液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该比值将减小,故 D 错误;答案选C。10、B【解析】由图可知,传感器中发生4Ali3+302-2ALO3+6L,原电池反应为2Ag+L=2AgL所以原电池的负极发生Ag-e=Ag+,正极发生L+2Ag+2e-=2AgI,充电时,阳极与外加电源正极相接、阴极阴极与外加电源负极相接,反应式与正极、负极反应式正好相反【详解】A.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L+2Ag+2e-=2AgL故 A 错误;B.由题中信息可知,传感器中首先发生4Ali3+3022AI2O3+6I2,然后发生原电池反应2Ag+h=2AgL+3得到总反应为 3O2+4A1L+12Ag-2AL(h+12AgL 故 B 正确;C.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 C 错误;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阴极移动,即向A g电极移动,故 D 错误;故 选 B。11、D【解析】X、Y、Z、W、R 是原了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 倍,应 为 C元素,Y、R 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 核外电子数的4 倍,即为2 4,则 Y 为 O 元素,R 为 S 元素,Z 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 为 Na元素,W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 A1元素;A.由分析可知:Z 为 Na、W为 A l,原子N a A L 故 A 错误;B.W 为 Al、R 为 S 元素,对应的离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故 B 错误;C.非金属性S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 C 错误;D.X、R 分别与Y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分别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为共价化合物,化学键类型相同,故 D 正确;故答案为D。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结 构H(1)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点睛:周 期 位置(2)核外电子数令隼判断元素推出位置.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通过位置运用递变规律推出性质 元素性质单质性质化合物性质离子性质族片:性质12、B【解析】A 选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 A 错误;B 选项,D2O与 的 摩 尔 质 量 均 为 20g故 20gD2。与 20gH2180的物质的量均为Im oL 且它们每个分子中均 含 10个中子,故 Imol两者中均含1()NA个中子,故 B 正确;C 选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离子个数,故 C 错误;D 选项,50mLi2moi-L“盐酸与足量MnCh共热反应一段时间后,盐酸浓度减小,无法继续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3NA,故 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计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注意题中给没给溶液的体积,二氧化镒与浓盐酸、铜与浓硫酸反应,当盐酸浓度或浓硫酸浓度降低变为稀溶液时就不再反应了。13、C【解析】A.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这些都属于硅酸盐材质,A 正确;B.MnCth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电离产生的CO3”能消耗溶液中的H+,使 AP+和 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促 进 AP+和 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B 正确;C.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配试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Ch含量,C 错误;D.由于Mn(h具有氧化性,当溶液酸性较强时,M n(h的氧化性会增强,所 以 MnS(h溶液-M nO z过程中,应控制溶液 pH不能太小,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o14、C【解析】A 选项,向 NazSiC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得到硅酸胶体:SQ 2-+2H+=H2SiO3(胶体),故 A 正确;B选项,向FeSCh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Ch沉淀、二氧化碳气体和水:Fe2+2HCO3-=FeCO31+CCM+H2O,故 B 正确;C 选项,向 AlCh溶液中加入足量稀氨水生成氢氧化铝和钱根离子:A13+3NH3 H2O=A1(OH)3 1+3NH4+,故 C 错误;D 选项,在稀硫酸存在下,MnCh将 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水、硫酸镒和硫酸铜:MnO2+CuS+4H+=Mn2+C/+S+2H 2O,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5、C【解析】A、Ksp(AgCl)Ksp(AgI),A 错误;B、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可能含有Fe2+或Fe3+,B 错误;C、上层呈橙红色,说明Cb与 NaBr反应生成了 B n和 N aC l,则 BL的还原性强于C,C 正确;D、不是升华,试管底部NH4cl分解生成NH3和 H C L 试管口 NH3与 HC1反应生成了 N H K L 发生了化学反应,D错误;答案选C。【点睛】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的分析进行了结合,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审题时应全面细致,如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可能含有Fe2+或Fe3+,体现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严谨性,加热盛有N H 4a固体的试管,体现了由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16、C【解析】A 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 项错误;B 项,反应4Fe(s)+302(g)=2Fe2O3(s)的 A S c(H+),溶液显碱性,所以可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进行鉴别。分别取等量的两种固体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至溶解,然后分别滴加酚配试液,溶液变红的为NaNCh,不变色的为NaCl;(2)在装置A 中 Cu与浓硝酸发生反应,产生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4CU2+2NO2T+2H2O;这样安放铜丝,可通过上下移动铜丝控制反应是否进行,所以使用铜丝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装置B 中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在干燥管中盛放的干燥剂X 的名称为碱石灰,其作用是吸收B 中挥发出的硝酸和水蒸气;NO及 NO2都是大气污染物,随意排入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故上图设计的缺陷是无尾气吸收装置。可根据NO、NO2都会被酸性KMnO 溶液吸收,产物都在溶液中,为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气管末端安装一个倒扣的漏斗,装置为酸性KMiA溶液(3)A.酸式滴定管用蒸饵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的浓度偏小,根据c(待测)二,,产。、,*己分析可知,造成V(标准)偏大,A 可能;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对 V(标准)无影响,B 不可能;C.当观察到最后一滴溶液滴入待测液中红色慢慢褪去,就定为滴定终点,此时溶液中NCh未反应完全,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小,C 不可能;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D 不可能;故合理选项是A;在反应中NCh-被氧化为NO”MnOj被还原为M/+,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NO2+2MnO4+6H+=5NO3+2Mn2+3H2O;消耗KMnCh溶液体积V=,=2().()0mL,消耗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是n(Mn04)=0.1mol/Lx0.02L=0.002mol,则根据方程式 5NO2+2MnO4+6H+=5NO3+2Mn2+3H2O 可知,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n(NaN02)=0.002molx=0.005mol,则原样品中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n(NaN()2)总=0.005molx=0.02mol,其质5M O rnl22SmL量 m(NaNO2)=0.02molx69g/mol=1.38g,则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xl00%=69.0%。2.05【点睛】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硝酸的性质、物质的鉴别方法、尾气处理、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以及物质含量测定等,注意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现象分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在滴定误差分析时要把操作引起的影响归结到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大小上进行分析判断。2 1,电子云 2 3 H2ONH3CO2 sp2、sp sp 3d4sl 正四面体 CC14 SO?4 该9.2 xlO31晶体和金刚石均为原子晶体,该晶体中的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故硬度大 一a凡【解析】(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基 态 C 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Is22s22P2,Is和 2s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相反,2p上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故答案为:电子云,2。(2)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基态电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原子轨道全空、半充满和全充满时较为稳定,第 V A 族 的 N 最外层的轨道半充满,Ne最外层的轨道全充满,都不易失去最外层电子,F 的原子半径小于O,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比O 困难。故第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元素有N、F、N e,共 3 种。(NHQ2CO3分解所得的气态化合物里,CO2为直线型结构,键角为180,NH3和 H2O的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NH3中有一对孤电子对,H2O 中有两对孤电子对,所以键角H2OVNH3,由。中 HOH 的键角为104.5,NHj中 HNH 的键角为107。18 ,所以三种分子的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2ONH34si,BF4-的中心原子B 的价层电子对是4 对,为 sp3杂化,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等电子体是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微粒,所以与BFJ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CLSCV、故答案为:3d)4si,正四面体,CCh.SOro(5)晶胞中每个C 原子和4 个氮原子相连,所 以 C 原子的配位数为4。该晶体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该晶体和金刚石均为原子晶体,该晶体中的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故硬度大。3x12+4x14 92在一个晶胞中有3 个碳原子和4 个氮原子,所 以 1个晶胞的质量为-=-g,该晶胞的边长为a p m,即9 2x 1031axlOl(cm,所 以 1个晶胞的体积为(axW10)3=a3xl0-3km3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a、&【点睛】解答晶体密度的题目时,要首先找出在一个晶胞中有几个原子,就可以求出一个晶胞的质量。求晶胞的体积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