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北随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

    • 资源ID:90597637       资源大小:4.36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随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

    湖北随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选自 晋 书 王 羲 之 传 )【注释】羲之:王羲之(3 0 3-3 6 1),东晋书法家。冠:超越。修禊:古人游春活动。映带:景物相互映衬。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极:尽情。信:实在、确实。1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I).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1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天大雨,道 不 通(陈涉世家)B.修:茂林修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C.之:名士多居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D.志: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处 处 志 之(桃花源记)1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1 5 .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1 2.C (2 分)1 3.B (3 分)14.(1)即 使(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叙说内心的情怀。(“虽”“丝竹”“以 翻译错误各扣0.5分,共2分)(2)抬头望见广大的天地,低头察看繁盛的万物。(语序不当扣1分,共2分)15.美丽的山水游春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畅叙幽情(内心的情怀)欣赏天地万物。(答对其中任意三项,意近即可,共3分)【参考译文】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以申明他的志趣。文章说: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2021湖北随州)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黄弘、师襄、老聃。炎B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 师说以贻之。(选 自 昌黎先生集,有删减)【注释】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出:超越,胜过。下:低于,此处指不如。不:通“否”。时:指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香远益清,亭 亭 净 植(爱莲说)B.吾从而师之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D.作 师说以贻之 不以物喜,不 以 己 悲(岳阳楼记)1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 5.有人说,“互联网+教育”时代,教 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1 2.(2 分)B1 3.(3 分)A1 4.(4分X I)(2分)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明白)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知”“孰”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2)(2分)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德行有才能。(“是故”“贤”“于”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0.5分)1 5.(3 分)示例-:我认同这种观点(1分),因为互联网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资源,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一“键”在手,学海任游;足不出户,“名师”任求。学习更便捷、高效。所 以 教 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2分)。示例二:我不认同这种观点(1分),因为即使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校依然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仍然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依然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网络学习的引导者(2 分)。(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 到 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郑子、在弘、师襄、老聃为师。郑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 师说送给他。(2 0 2 0湖北随州)【甲】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感日“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 祁 称 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2璧矣。(节 选 自 跋颜真卿墨迹后)【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节 选 自 史林测义)【注释】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见于:表被动。1 2.下 列 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无碰的一项是()(2分)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1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A.宋 祁 称 其“笔力遒婉”B.今披阅遨迹C.见字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D.李希烈反,诏遗宜慰相同的一项是()(3分)基 真 无 马 邪(马说)是以先帝简拔以酒陛下(出师表)使人之所用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寒暑易节,始 一 反 焉(愚公移山)1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2)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1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巧砸的一项()(3分)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参考答案】1 2.(2 分)B1 3.(3 分)C1 4.(4分)(1)(2分)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重”“益”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2)(2分)(颜真卿)为 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达为”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1 5.(3 分)C【解析】【1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r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句意:天下不用姓名称而独称他为“鲁公”。后为奸臣卢杞所忌。颜真卿被派前去晓谕大义,因凛然拒降,终为敌所害。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1 3题详解】A代词,代颜真卿/表诘问语气。B遗迹/送,赠给。C都 是“厌恶”。D谋 反/通“返”,返回。【1 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益:更加。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达:实现。【1 5题详解】C “只能把正直的旨论藏在心里”错误,与原文“观其赴火骂逆,何 其 烈 也 不 符。【参考译文】【甲】史书称颜真卿指严正执法,性格刚直而有礼,不是公正的言论、确当的道理就都不去想。天下人不用姓名称呼他,而只称呼他为“鲁公”。后为奸臣卢杞所忌,他让唐德宗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降李希烈,(因凛然拒降)终被敌人所害。再看他当时怒骂逆贼步入火中时的场面,是何等的壮烈慷慨啊!颜真卿生平喜欢正楷、草书,宋祁称赞他的书法“笔力遒婉”,如今再看颜真卿的遗迹,凝重沉郁,斜中取正,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力透纸背,笔墨纸间感觉到有一股生机勃勃的忠义之气。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 美 玉(的喜爱)。【乙】颜真卿仕历经元、肃、代、德四朝,虽到晚年仍坚持不懈保有爱国之心。因为曾经态度严肃,说些公道话,而被元载、杨炎、卢杞等奸人所嫉恨,被捏造罪名弹劾,或是被贬低、排斥,有七八次之多。(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李希烈造反,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慰李希烈,其他的官员听了都大惊失色。颜真卿拜谢皇命后就启行了。到了李希烈的住所,怒斥朱滔等人的利诱,并责骂李元平身受国家重任却不能完成使命。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准备活埋他,后又堆起干柴,想要烧死他,多种胁迫都不能让颜真卿有丝毫的害怕。经历了二十多个月,最终被绞死在蔡州。哎,自从平原太守(颜真卿)首倡大义,到现在才有能够完成颜公您的遗愿的啊!但是能像颜真卿这样从容就义的,实在太难啊!(2 0 1 9湖北随州)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注释】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一一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兆人:兆民,万民。亏:使受损害。1 3 .请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1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 是()(3分)A.陛下爱之B.若如公意C.我安能亏法D.卒不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若为佣耕,何 富 贵 也(陈涉世家)安 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潭中鱼可百泮头(小石潭记)1 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6 .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参考答案】1 3.(2分)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一 处1分,划三处及以上该题不得分)1 4.(3 分)C1 5.(3分)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是(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 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意近即可)1 6.(2分)严 明 律 法(以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 公 无 私(公正无私)(答对第点即可得满分2分,只答对第点可得1分。意近即可。)【参考译文】隋文帝的儿子秦王俊是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杨素启奏道:“(对于)秦王,陛下十分疼爱他,臣 请 求 陛 下 不 追 究 他 的 罪 过 文 帝 说:“谁也不可违反法律。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我怎么能像你说的那样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最终隋文帝没有答应杨素的请求。(2 0 1 8湖北随州)修 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节 选 自 宋史 欧 阳 修 传 )【注释】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治:处理。废:放下。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1 3.请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1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母学谓曰 第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 .死 雌 小大 之 演(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 至 亦 我 所 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 其 西 南 诸 峰(醉翁亭记)1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修闻而服之终身。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3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参考答案】1 3.(2分)汝 父 为 吏/常 夜 烛 治 官 书/屡 废 而 叹(一 处1分)1 4.(3 分)C1 5.(1)给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2分)(2)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2分)1 6.(3分)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 察 秋 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启 示2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欧阳修幼年时失去父亲,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做官的时候,常常在夜间点着蜡烛办理官府公文,多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什么事情,他便说:是死刑案子,我想寻求保全犯人生命的可能,却没有找到.我 说 :生路可以寻求吗?他 说 :去寻求生路而得不到,被判死刑的人和我就都没有遗恨了.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仍然还有失误造成不该死的人被处死的,然而世间的官吏却常为犯人寻找处死的理由呀.他平日教导别人的子弟,经常用这些话,我都听熟了呀.欧阳修听了这段话,终生照做不忘。(2 0 1 7湖北随州)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土,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 写 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熊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选 自 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姥(m ti):老妇。熊(f i):圆形竹筐。真草:楷书,草一书。抗:抗衡,相当。耽:沉溺,沉迷。1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曹鸣,求市未能得(2)遂携新友命驾期观(3)当举群相送耳(4)使人耽之若是1 5 .“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置人所曾鱼腹中(陈涉世家)D.里其体肤(孟子 两章)1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1 7 .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D.王羲之 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参考答案】1 4.(2分)(1)善:擅 长(善于)(2)就:前 往(去,接近,靠近)(3)举:全(全部)(4)使:假 使(假如,如果)(每小题0.5 分)1 5.(2 分)C1 6.(4分)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2分)(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年看重,都是这类情况。(2分“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1 7.(2 分)B【参考译文】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筋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隼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给人写信说:“东汉张芝临池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2 0 1 6湖北随州)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己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日:“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选 自 颜氏家训 慕贤)【注释】播越:离散。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渍:染。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较:通“皎”,明显。鲍鱼:咸鱼,气味腥臭。肆:店铺。之徒:那样的人。1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较明易习者也?(2)君子必愎交游焉。(3)无发不如己者。1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墨子悲于染丝 战 干 长 勺(曹刿论战)B.如人芝兰之室,久 顾 自 芳 也 可 远 观 也 不 可 亵 玩 也(爱莲说)C.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D.是以与善人居 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1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但优于我,便足贵之。1 7.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B.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D.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参考答案】1 4.(1)学 习(2)慎 重 或 谨 慎(3)以为 友(交朋友)(每 小 题1分,共3分)1 5.C (2 分)1 6.只要比我优秀,便 足 以(或值得)让我看重他。(2分)1 7.D (3 分)【参考译文】我生在动乱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和所结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养育着芝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墨子看见人们染线就叹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2 0 1 5湖北随州)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李白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癖。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注释】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忝:辱没。痛:忧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隐化:委婉语,指死。1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卜与倩公一面B.季梁为大贤C.娘生紫阳先生D.以写别意尊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贤 能 为 之 用(隆中对)寒暑易节,娟 一 反 焉(愚公移山)属 予 作 文/记 之(岳阳楼记)1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1 4.下 列 各 句 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3分)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痛。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A.B.C.D.【参考答案】1 2.(3分)B 1 3.(3分)(倩公)胸怀壮志却没有成功,期望有一天能成功(应得老练、成熟)。(落 实“就”“期”的意义,大意正确即可)1 4.(3分)C【参考译文】谢安四十岁时长期隐居在会稽上虞的东山;桓温曾多次征召谢安出山,谢安终于答应。曾经和支公一起游赏山水,友情甚笃,古代圣贤,默契有佳,正说的像他们一样。我和倩公相见,不辱没古人,你回到汉东,我很是伤心。汉东这个地方,出了很多贤士,神农以后,季梁最为有成就。而后,沉寂了多年,到了盛唐,才有紫阳先生。先生六十归隐,继而奋起的,只有倩公了。倩公胸怀壮志却没有成功,期望有一天能成功。况且你能重义信守,有贤德善写文章。就好像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名噪一时。我生平写作文章,把自己的所作送与你。想念至亲却要远行,流泪作别。现在战争已经快结束了需要建设人才。我就是现在的贾谊,老天有眼,重见天日,希望我们在新松之山快乐的相见!写了这首绝句小诗,以表别后之情。(2 0 1 4湖 北 随 州)岳飞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巴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 者,立 斩 以 徇 咒 卒 夜 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 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 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 东南 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位如儒生。每辞官叱必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 选 自 续 资 治 通 鉴 宋 纪)【注 释】休 舍:休 息。课:督 促。注 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束 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革。徇:示众。统制:当时的武官名。蹙 额:皱眉愁苦的样子。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恂恂:谦和的样子。辞 官:这里指辞谢升官。1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典 何:“天下何时太平”或:或 者。B.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以:用来。C.凡有所举 举:行动。Do东南民力强矣 竭:用尽。1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1)飞妻问劳其家。译文:(2)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译文:1 3 .岳飞是古代名将,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4分)【参考答案】1 1.(4 分)A1 2.(5分)(2分)译文:岳飞的妻子慰问犒劳死者的家人。(2)(3分)译 文: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1 3.(4分)号令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礼贤下士;不重名利。(答对二点即可)【参考译 文】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岳飞的部队每次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命令将士下陡坡跳战壕,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岳 飞 的)儿子岳云曾经练习下陡坡,马失蹄了,(岳 飞)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里有拿百姓一缕麻用来绑草垛的人,(岳 飞)立刻斩杀了他来遵循(法 令)。士兵们晚上休息,百姓开了自家的门愿意接纳他们,没有敢进入的兵卒。(岳飞部队的)军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士兵有疾病,(岳 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各个将士到远方戍边,(岳 飞)派遣妻子问候慰劳他们的家属;死于战事的士兵,(岳 飞)为他们哭泣而且养育他们的孤儿,或者把儿子和他们的女儿婚配。大凡有颁奖犒赏,平均分配给军官小吏,一点都没有私心。(岳飞)擅长用少数人攻击很多人。(他)想要与所举动的时候,就全部招集各个统制来一起谋划,决定了计谋以后再战斗,所以只有胜利没有失败。所以敌人说他们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调配军粮,一定会皱着眉头说:“东南的百姓的力量,消耗凋敝的很严重。”(岳飞)喜欢贤明识礼的士人,浏览经史典籍,高雅地放歌喝两口酒,恭顺得象书生一样。他每次推辞官职,一定说:“将士们效力,岳飞有什么功劳呢?”(2 0 13 湖北随州)【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 自 孟 子 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 自 墨子贵义)2 3 .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通 意义2 4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2 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2 6 .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的观点。(3分)2 7 .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参考答案】2 3 .“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2 4.A(3分)2 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2 6 .万事莫贵于义(1 分),舍鱼而取熊掌(1 分),舍生而取义(1 分)2 7 .正 义(或 是“有 利 于 人 民 和 国 家 的 大 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参考译文】【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了。(如果)现在对别人说:送给你帽子和鞋子,但要砍断你的手和脚,你愿愿意做(这件事)吗?这人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珍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意做(这件事)吗?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下比不上生命珍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残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珍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2 0 1 2湖北随州)破釜沉舟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谴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放铜 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 庐 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 王 离 。涉间不降楚(1 1),自烧杀。(选自 史 记 项 羽本纪)【注 释 工 卿子冠军:这里指宋义。宋义是上将军,为军中之冠,故称“卿子冠军”。“卿子”是尊称之词。河:指发源于山西的漳河。陈 余:秦将。复请兵:又要求增援。釜:饭锅。甑(z n g):蒸镭工具。庐舍:房屋。必死:决死之心。无一还心: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九 战:经过多次战斗。九:泛指多数。甬道:走廊,过道。苏角:秦将。王离:秦将。(1 1)涉间:秦将。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乃谴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将:破釜甑 破: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加示士卒必死A、臣?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1 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 战,绝其甬道,大破之。译文:_1 1、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答:_【参考答案】8、(1)率领,1分.(2)砸破,摔破,把砸破,1分。9.D ,2 分。1 0.这样楚军一到就把王离的军队围住,与秦军相遇,经过多次战斗,截断了秦军的通道,把秦军打得大败。评分标准:准确译出“绝”“破”各1分,意思明确1分 计3分。1 1、示例:面对困难,我们要下定决心,毫不退缩,勇往直前。评分标准:意思接近、言之成理即可,3分。【参考译文】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黄河,援救徒鹿。战争只有一些小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2 0 0 8 湖北随州)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随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