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docx

    • 资源ID:90694692       资源大小:51.6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docx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二、教学重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三、教学难点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二)、解题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三)、阅读课文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四)、疏通、理解字词1通读全文,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德义:德政与信义。董:督责。苟免:苟且免罪。宜:应当。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立调养。(14)简能:选拔人才。(15)垂拱:垂衣拱手。2粗知句义。3教师巡查解答疑问。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五。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订正练习二五2难句的翻译。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二)、分析课文1第1段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2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3第3段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三)、学生背诵第3段(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二)、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三)、写作特点1论证方法(1)正反对比论证。(2)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2语言特点“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四)、教师总结,课堂答疑。(五)、学生诵读,体会。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等词语。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和了解,便于他们快速走进文本。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异地互动形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3、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词语:世界第一高峰(抽读)2、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正音)3、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抽生填)年,中国登山队决定由、和从北路的8500米处营地突击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成功登上了峰顶。2、交流完成填空,质疑三、再读课文,理解体验学习课文的35节1、抽生读3、4、5小节思考:登山运动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2、交流反馈,并板书3、理解句子: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出示第二台阶图片及补充材料:理解:不可逾越师:面对这些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如何攀登的呢?。4、从3-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用“”划出。6、交流反馈,重点指导。(1)他们双手扣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出示:攀爬的影像资料;板书:抠蹬)抓住动词指导朗读句子;师:面队此情此景,刘连满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2)“快,踩到我的双肩上!”齐读(板书:蹲)(理解“斩钉截铁”;指导朗读)说话训练:队员们犹豫了,心想:。如果当时你在场,除了这种办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异地互动讨论)(3)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接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板书:踩攀(4)此时的刘连满又去了哪里呢?(出示资料,师朗读)师:面对这肆虐的寒风、无边的黑暗、极度的疲劳,他们又将如何克服呢?(4)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板书)(媒体播放当时的情景)指导朗读7、出示最后两句话(齐读)啊,成功了!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8、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他们的登顶靠得是什么?板书:(勇敢、顽强、合作)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师总结2、布置作业把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板书设计设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登第二台阶抠蹬趴蹲踩攀登顶咬屏勇敢顽强协作语文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植物妈妈有办法。2、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教学准备:1、学生了解植物转播种子的方法。2、教师准备课件、苍耳实物、三种植物的大图片各一张和小图片若干张。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趣”植物妈妈有办法TITLE=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分类认识生字。(课件分类出示词语)(1)、认读:蒲公英、降落伞、娃娃、苍耳、山洼、豌豆学生读正确就出示相应的图片,当学生读“娃娃”时,师追问:课文里的娃娃是指(种子)。(2)、认读:旅行、纷纷出发、炸开、绷着跳着这几个词语都表示(动作)。(3)、认:啪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语?再读“啪的一声”。引导学生读得短促:“啪的一声”是指什么声音?(4)、全班齐读生字。植物妈妈有办法TITLE=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回顾课文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那几位聪明的植物妈妈吗?根据学生回答师贴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图片。(二)、角色转换,入“趣”1、小朋友们,这三位聪明的植物妈妈,你最喜欢谁呢?2、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植物妈妈,那么就把自己当作你喜欢的那位植物妈妈,再好好地读读相应的自然段,想想孩子要去旅行,你有什么聪明的办法?(学生选择角色、朗读准备)3、创设交际情景,角色转换,交流感悟,随机学习2、3、4自然段。(1)、说中体会蒲公英妈妈办法的巧妙。情境中师生对话交流:请问你是?(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他胸前贴上蒲公英的小图片作胸牌)蒲公英妈妈你好,你的孩子已经长大要去旅行,你有什么聪明的办法吗?老师故作疑惑,降落伞我见过就是(师出示课件图片),你给孩子准备的降落伞是这样的吗?那你的降落伞是什么呀?(生说完师再出示图片)就是这个吗?哇,多美的降落伞呀,瞧,娃娃们就躲在这儿呢,多神奇呀!蒲公英妈妈你真是聪明,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植物妈妈有办法。还有哪些蒲公英妈妈呢?(老师再请一位同学作蒲公英妈妈进行对话交流)多聪明的妈妈,有了这神奇的降落伞孩子们就可以乘着风去旅行了。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乘着风去旅行吧!(孩子们起立模仿蒲公英的样子飘呀飘)老师随机采访多个学生:蒲公英宝宝,你想去哪儿旅行呢?孩子,你又准备飘到哪儿去呢?刚才有这么多的蒲公英娃娃乘风去旅行,接二连三的,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纷纷出发)朗读指导:蒲公英妈妈,你看到孩子们乘着风纷纷出发,到大自然中去安家,你高兴吗?请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孩子,你带着妈妈给你准备的降落伞去创造新的生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你的心情吗?(多请几个学生读,引导学生读出心中的感受)(2)玩中感受苍耳妈妈办法的奇妙。植物妈妈有办法TITLE=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情境中师生对话交流:请问你是?(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他胸前贴上苍耳的小图片作胸牌)苍耳妈妈你好,你的孩子已经长大要去旅行,请问你有什么聪明的办法吗?真巧,我今天在半路遇到了你的宝宝(师出示苍耳种子),先让大家认识一下你的宝宝好吗?(师出示苍耳种子让学生看看、摸摸、掐掐)苍耳妈妈,我怎么没看见你给娃娃准备的带刺的铠甲呀?(结合苍耳种子认识)原来这就是带刺的铠甲呀,刚才哪些小朋友掐过苍耳娃娃的,你来说说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体会苍耳外壳的坚硬)可是穿上这样一件带刺的铠甲多难受呀,请问你为什么还要给宝宝穿呢?这个办法管用吗?我们来玩一玩,试一试。(让这位学生把苍耳扔在同学和老师的身上,体会文章中的“挂住动物的皮毛”)朗读指导: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把你的奇思妙想读一读吧。还有谁来读一读苍耳妈妈奇妙的办法。(3)、读中明白豌豆妈妈办法的绝妙。情境中师生对话交流:请问你是?(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他胸前贴上豌豆的小图片作胸牌)豌豆妈妈你好,你的孩子已经长大要去旅行,请问你有什么聪明的办法吗?(多请几个学生说)你的办法也挺妙的。激情朗读:豌豆宝宝们,你们的妈妈用这种方法让你们去旅行,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能读出你的感受吗?“啪的一声”是指什么声音?豆荚怎么会“啪的一声”炸开呢?(被太阳晒得很干很脆了)那“啪的一声”该怎么读呢?(引导学生读得轻快、短促)如果加上表情你的妈妈会更放心(再指名读)。如果加上动作那就一定能把你们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看看课文,想想可以加上那些动作呢?(蹦着跳着)先指名读再全班学生边演边读。4小结:这三位植物妈妈可真是聪明,送宝宝旅行各有绝招,那他们到底是靠谁才能让宝宝去旅行呢?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风力吹、动物带、太阳晒(弹力)。植物妈妈有办法TITLE=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三)、拓展延伸写,师巡视指导)。4、交流、修改。5、老师读题目,全班学生读1、5自然段,请三个学生读2、3、4自然段,创编一篇新的文章。语文教案篇4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用“先.再.然后”造句。3、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教学重点:1、自主识字识词。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教学准备:有关课文的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谁来说一下)对啦,是松鼠。(电脑出示图片)同学们反应真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松鼠这一课。(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学生观察)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过渡语: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这篇课文,怎么读呢?可以自己大声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同卓间互相读,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读错的地方互相给予纠正。读书时,遇到生字词,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会,标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读完了再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下面开始读,看哪位同学学得认真,收获最大。2、出示生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生词)学习课文要从字词入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电脑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谁有信心来读一下。(看来同学们真得学得非常认真)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段。同学们学得非常棒。正像课文第一段写得,老师也觉得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动物。现在教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松鼠的?2、学生汇报。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教师相机评价。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几个方面。3、比较句子。刚才同学们都介绍得非常好,(出示课件)看看这两句话,读一读,你学得哪一句更好一些。为什么?4、指导齐读第二句话。5、指导朗诵课文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松鼠的美丽可爱,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丽可爱的样子读出来。(2人,注意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二)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学得非常好,想一想,我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学习的?谁来说一下?是啊,我们是这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先认真读课文,多读几遍,再找出中心句,看看课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文不仅从外形上说了松鼠的可爱,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描写,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像咱们学习第一自然段那样来学习一下。一定要按照要求,仔细认真地学习,一会儿我们看一下哪位同学收获最大。(三)学生自学课文,汇报交流,教师指导。1、分组介绍课文学习情况,要求按顺序说完整。1)第二段主要讲了小松鼠十分机灵,主要从<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话说一下>;(板书:活动)2)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是怎样搭窝的。(板书:住)出示课文,学习有关顺序的“先.再.然后”练习说话。并利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3)第三段主要说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这个简单处理,重点理解三个“它们主要指代什么”)2、相机指导朗读。(谁还学习了这一段,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你能把这一段读一下吗?>)四、总结归纳。1、同学们学习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通读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讨论: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几个方面?全文可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2、今天我们从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丽可爱,关于松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谁来说一下?五、拓展延伸1、把这种美丽可爱的小松鼠介绍给你的朋友。2、学习课文描写松鼠的方法,把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下来。教学反思:1、开课时,我采用了激趣的手法,让孩子们说说你心目中的松鼠是怎么样的',然后,带着你心目中松鼠的形象的感觉去读课题,这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朗读自然而然的就变了,虽然不敢说我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激趣,但确实孩子们的朗读有变化了。2、对于松鼠的生活习性,我大胆的采用了让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发现孩子的阅读能力其实是很强的,他们完全能读明白松鼠有些什么生活习惯,并且,在自读自悟中,他们还发现了松鼠生活习性中,令他们觉得好玩的地方和他们欣赏的地方:松鼠太聪明太可爱了。语文教案篇5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复习积累本单元学过的词语。2、能照样子写重叠形式的词;能区分并正确选用意思相近的词。3、能判断句子完整与否,把意思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初步学会在中心词前添加修饰语,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4、能发现顺序混乱的一段话中的问题,初步学会按方位顺序整理一段话。教学重点:第4、5、6、7题。教学难点:第6题中的(1)、(4)的判断,第7题。教学过程:一、第一题。1、读拼音,写词语,校对。2、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3、用上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4、这个单元的3篇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你也很喜欢?你报,大家听写,校对。二、第二题。2、照样子写词语,校对。3、用这些词说一句话。4、比一比,谁能说出更多的叠词。三、第三题。1、读懂题意。2、填入合适的词语,鼓励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填得恰当。3、填入这些词语,词组变得怎么样了?四、第四题。1、第1组:雄伟、雄壮“雄伟”、“雄壮”都有气势大、有气魄的意思,但两者形容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读读句子,体会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校对,说说这样填的理由。2、第2组:“排列”、“陈列”“排列”和“陈列”都有摆放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两者的不同。排列按次序放,与有没有人没有关系。陈列指把物品摆出来,供人观看。同前一组这4句话。3、读一读这4句话。4、这些词还可以说什么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完成57题。教学过程:一、第5题。1、读懂题意,明确填词的目的。2、填入恰当的词语,答案要力求多样。3、交流。(1)注意用词的贴切、生动。(2)注意“的”、“地”的正确使用。1、读懂题意。2、回忆学过的几种完整句的句式。(1)谁(什么)干什么?(2)谁(什么)怎么样?(3)谁(什么)是(有)什么?3、判断哪几句是完整句。4、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1)说说句子补充完整。(2)补充句子。A、可在词组前补,也可以在词组后面补。B、可以仿照课文补充,最好能自己开动脑筋补充句子。(3)交流。三、第7题。1、读懂题意。2、读这段话,给句子编号。说说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2读这段话,同桌讨论哪几句话顺序有问题,再全班交流。4、想想应该怎么改?交流。5、按正确顺序读一读,划出表示方位的词。6、小结:我们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个物品,都要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这样才能让人听明白。语文教案篇6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1课前导入:同学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2.板书:16.信箱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1.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3.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1.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a.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b.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四总结全文,谈感受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五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语文教案篇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二、整体感知1、学生齐声读一遍。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3、教师范读一遍。三、课文研读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我们来看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大家知道,词往往用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看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在什么地点做些什么?京口北固亭,怀古2、学生再默读一遍。结合课后注释,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典故)?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有几个典故?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3、老师再做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语文教案篇8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二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三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谈话,板题。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导入3、4自然段。二、观看钱江潮录像,感受壮观。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七、结束语板书观潮闷雷滚动出白线潮头怒吼贯江面山崩地裂城墙现

    注意事项

    本文(【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docx)为本站会员(柒****a)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