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隋唐的法律制度公元581年公元907年.ppt

    • 资源ID:90818795       资源大小:284.32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隋唐的法律制度公元581年公元907年.ppt

    第八章第八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隋唐的法律制度(公元(公元581年年公元公元907年)年)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一、隋朝的法律制度一、隋朝的法律制度1、隋朝的立法概况、隋朝的立法概况2、开皇律主要内容、开皇律主要内容3、理解隋朝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理解隋朝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二、唐朝的法律制度二、唐朝的法律制度1、唐初立法指导思想、唐初立法指导思想2、唐朝的立法概况、唐朝的立法概况3、唐朝的法律形式、唐朝的法律形式4、唐律的篇章结构、唐律的篇章结构5、行政立法、行政立法6、刑事立法、刑事立法7、民事立法、民事立法8、婚姻、家庭与继承立法、婚姻、家庭与继承立法9、经济立法、经济立法10、唐律疏议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唐律疏议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1、司法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隋朝的法律制度隋朝的法律制度社会背景:社会背景:存在短暂,但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存在短暂,但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特别是在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上为后代提供了特别是在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上为后代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许多经验教训。一、立法状况一、立法状况(一)文帝时期的立法活动(一)文帝时期的立法活动1、开皇律、开皇律 隋文帝时期颁布,共隋文帝时期颁布,共12篇篇500条。条。确定法典的篇目体例:确定法典的篇目体例:名例、卫禁、户婚、名例、卫禁、户婚、职制、厩职制、厩 库、擅兴、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杂律、捕亡、断狱 中国古代刑法典的篇目体例,经过了从简中国古代刑法典的篇目体例,经过了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开皇律十二到繁,从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开皇律十二篇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显示了古代立法技篇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显示了古代立法技术的进步和成熟,这一体例被唐律所沿用。术的进步和成熟,这一体例被唐律所沿用。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开皇律的主要内容1、更定刑名为笞、杖、徒、流、死,确立了封、更定刑名为笞、杖、徒、流、死,确立了封建五刑制度。建五刑制度。夏商西周春秋夏商西周春秋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宫、大辟战国、秦汉开始战国、秦汉开始继续沿用,但劳役刑得到继续沿用,但劳役刑得到广泛使用。文景刑制改革,废除肉刑,为其过广泛使用。文景刑制改革,废除肉刑,为其过渡奠定基础。渡奠定基础。北齐北齐确立死、流、徒、鞭、杖五刑确立死、流、徒、鞭、杖五刑隋隋正式确立死、流、徒、杖、笞正式确立死、流、徒、杖、笞唐唐进一步改进完善,沿用至清末进一步改进完善,沿用至清末 2、将、将“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发展为发展为“十恶十恶”,加强对危,加强对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行为的镇压。害封建统治秩序的行为的镇压。“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始于北齐律始于北齐律3、维护贵族官僚的特权、维护贵族官僚的特权吸收吸收“八议八议”、“官当官当”、“听赎听赎”,确立了,确立了议、当、减、赎制度。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贵议、当、减、赎制度。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意义:意义:开皇律上承汉律的源流,下开唐开皇律上承汉律的源流,下开唐律的先河,承上启下,为唐律提供了直律的先河,承上启下,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接的蓝本,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位。(二)炀帝时期的立法活动(二)炀帝时期的立法活动大业律大业律 隋炀帝时期颁布,内容与开皇律隋炀帝时期颁布,内容与开皇律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三)隋朝的法律形式(三)隋朝的法律形式 律、令、格、式律、令、格、式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诉讼和司法制度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诉讼和司法制度中央审判机关中央审判机关大理寺大理寺刑部刑部中央司法行政机关中央司法行政机关监察机关监察机关御史台御史台地方:按州(郡)、县的行政区划形成一套与地方:按州(郡)、县的行政区划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司法审级,州刺史(郡太守)、县之相适应的司法审级,州刺史(郡太守)、县令兼理狱讼。令兼理狱讼。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取消了州刺史对死刑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取消了州刺史对死刑的处决权,死刑执行必须经过皇帝批准。的处决权,死刑执行必须经过皇帝批准。隋朝虽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其法治隋朝虽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其法治却比较完备,尤其开皇律成就更为却比较完备,尤其开皇律成就更为突出,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对唐突出,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对唐以后个封建王朝的法律也有较大影响。以后个封建王朝的法律也有较大影响。三、隋朝法制的破坏及其迅速覆亡的三、隋朝法制的破坏及其迅速覆亡的教训教训v法制的兴废对于国家的盛衰有着极为重法制的兴废对于国家的盛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的作用。v “盖法善而不循法,法亦虚器而已盖法善而不循法,法亦虚器而已”。第二节第二节 唐朝的法律制度唐朝的法律制度社会背景社会背景 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法律成果作为辉煌的时期,是封建古代法律成果作为辉煌的时期,是封建立法的完备时期。立法的完备时期。一、唐初立法指导思想一、唐初立法指导思想(一)礼刑并用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二)法令简约(三)宽仁慎刑二、立法状况二、立法状况(一)武德时期(一)武德时期唐高祖唐高祖v武德律武德律(二)贞观时期(二)贞观时期唐太宗唐太宗v贞观律贞观律v贞观令、贞观贞观令、贞观格、贞观式格、贞观式奠定了唐律基本面奠定了唐律基本面貌貌(三)永徽时期(三)永徽时期唐高宗唐高宗v永徽永徽律和律和永徽律疏永徽律疏 唐高宗永徽年间,以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贞观律律为基为基础编纂础编纂出出永徽律永徽律,此后又对,此后又对500条逐条逐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作疏议。律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合称永徽律疏称永徽律疏,又称为唐律疏议,又称为唐律疏议,是唐朝法典的代表作。是唐朝法典的代表作。(四)开元时期(四)开元时期唐玄宗唐玄宗v唐六典唐六典 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内容涉及国家机关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内容涉及国家机关职掌和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职掌和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综合性行政法典。的一部综合性行政法典。(五)大中时期(五)大中时期唐宣宗唐宣宗v大中刑律统类大中刑律统类 即:将同一性质的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的法即:将同一性质的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的法典形式。典形式。三、法律形式三、法律形式“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式。式以轨物程式。”1、律、律2、令、令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行政管理法规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行政管理法规3、格、格 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管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管理法规。理法规。4、式。、式。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帐籍报表以及各项行政事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帐籍报表以及各项行政事务具体操作管理。务具体操作管理。v律令格式相互配合,互相补充,使统治者在法律令格式相互配合,互相补充,使统治者在法律的运用上,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个周密律的运用上,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个周密的法律体系的法律体系。第三节 唐律的篇章结构一、篇目简介共12篇: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 律、捕亡律、断狱律二、结构(一)律文12篇,502条。(二)疏议编在每条律文和注之后,用来解释律文。(三)问答以问答的方式对律文的疏议作进一步阐释。(四)注对律文比较抽象的地方的解释。注意:疏议、问答、注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四节 行政立法一、大唐六典v行政法典性质的官修政书。v是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二、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三省:中书省最高发令机关,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尚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下设六部。六部:吏、户、礼、兵、工(二)九寺五监三、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州(郡)县乡(坊)、里(村)四、官吏选任制度科举制度v隋炀帝时:科举取士v唐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扩大考生来源;增加考试科目,其中,应“明经”和“进士”二科者最多。v注意:唐代考中只取得任官资格,经过吏部考试才能做官。打破门第观点,为中小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入仕创造了条件。五、考课制度考核机关:吏部、皇帝考核标准:德:四善 才:二十七最考核等级:上上至下下共九等六、致仕制度70岁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乞骸骨”第五节 刑事立法一、定罪量刑原则(一)维护贵族官员及亲属的法定特权(一)维护贵族官员及亲属的法定特权1、八议:议故、贤、能、功、贵、勤、宾、八议:议故、贤、能、功、贵、勤、宾2、请、请3、减、减4、赎:以铜赎刑。、赎:以铜赎刑。5、官当: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罚。、官当: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罚。6、免、免:有品级的官员犯徒罪,通过免去官职折抵有品级的官员犯徒罪,通过免去官职折抵刑罚。刑罚。(二)其他刑法适用原则(二)其他刑法适用原则1、老、幼、废疾、笃疾犯罪减免刑罚、老、幼、废疾、笃疾犯罪减免刑罚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废疾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废疾赎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笃疾八十以上、十岁以下、笃疾请、赎请、赎九十岁以上、七岁以下九十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虽有死罪,不加刑。犯罪时未老,废疾,案发时老,废疾、依老、犯罪时未老,废疾,案发时老,废疾、依老、废疾论;犯罪时幼小,案发时长大,依幼小论废疾论;犯罪时幼小,案发时长大,依幼小论 体现宽刑精神体现宽刑精神2、自首减免刑罚、自首减免刑罚注意具体规定注意具体规定3、同居相隐;、同居相隐;相隐范围较之汉律明显扩大相隐范围较之汉律明显扩大 4、共犯区分首从、共犯区分首从注意具体规定注意具体规定为首者(造意者)处刑重,随从者减一等。为首者(造意者)处刑重,随从者减一等。注意几种例外情况。注意几种例外情况。5、二罪上俱发、二罪上俱发并合论罪,重罪吸收轻罪。具体表现为四种。并合论罪,重罪吸收轻罪。具体表现为四种。对官吏犯赃罪不得适用。对官吏犯赃罪不得适用。6、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 “本条本条”与与“例例”的规定不一致的情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下,则依况下,则依“本条本条”断罪。断罪。7、断罪无正条、断罪无正条v出罪出罪“举重明轻举重明轻”v入罪入罪“举轻明重举轻明重”8、化外人相犯、化外人相犯同类相犯同类相犯以其本国法律处断以其本国法律处断异类相犯异类相犯按唐律按唐律处断处断二、刑名(一)法定五刑 笞、杖、徒、流、死,较之隋在排列顺序、流刑里程和居作年限作了调整,进一步规范化。(二)刑之加减 指对犯同一种罪的犯罪主体,由于情节不同,故根据罪行轻重,予以加刑和减刑。注意:一般不得加致死刑,“致死不复加”三、罪名(一)十恶(一)十恶v由北齐由北齐“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发展而来,处刑较重,不发展而来,处刑较重,不得享受八议、请、减、赎、官当、免等特权。得享受八议、请、减、赎、官当、免等特权。v谋反、谋大逆、谋叛、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恶逆、不道不道、大不敬、大不敬、不孝、不睦、不孝、不睦、不义不义、内乱。、内乱。(二)其他主要罪名二)其他主要罪名1、杀人罪、杀人罪七杀七杀谋杀、故杀、劫杀、斗杀、误杀、戏谋杀、故杀、劫杀、斗杀、误杀、戏杀、过失杀。反映了封建刑罚理论的发展,刑杀、过失杀。反映了封建刑罚理论的发展,刑事立法的完备。事立法的完备。2、伤害及保辜期限、伤害及保辜期限v保辜期限:因伤害罪在伤情一时难以预测其后保辜期限:因伤害罪在伤情一时难以预测其后果时,为被告立限,责令其为伤者治疗,限满果时,为被告立限,责令其为伤者治疗,限满后,再因伤情定其应处之罪。在保后,再因伤情定其应处之罪。在保 辜期限内,辜期限内,受伤害人死亡的,伤人者则按杀人罪处刑。受伤害人死亡的,伤人者则按杀人罪处刑。3、强盗、窃盗4、略卖人口罪5、官吏犯赃罪(1)受财枉法赃(2)受财不枉法赃(3)受所监临赃第六节 民事立法一、丁年与行为能力成丁之年:成丁之年:21岁、岁、23岁岁社会等级不同,其权利范围不同:社会等级不同,其权利范围不同:(一)贵族官僚(一)贵族官僚(二)平民百姓(凡人、良人)(二)平民百姓(凡人、良人)士、农、工、商士、农、工、商(三)部曲客女(贱民)(三)部曲客女(贱民)(四)奴婢(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四)奴婢(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二、物权(一)土地所有权官田与私田“均田令”:口分田与永业田(二)其他物权1、山野之物的取得先占原则2、宿藏物与地主均分,古器物送官府,给付一定酬金。3、遗失物无人认领,规官府。4、漂流物所有权属原主,适当补偿。5、孳息物归原主人所有(三)对物权的保护1、土地所有权的保护2、动产所有权的保护三、债(一)唐律中的债的关系1、买卖关系买卖土地、房产、牲畜要订立契约。永业田的买卖需有官府批准的“文牒”契约需到主管部门盖印章,得到政府的认可。2、借贷契约(1)使用借贷和消费借贷借指的是使用借贷,借用的是特定物,返还时必须返还原物。贷一般指“消费借贷”(2)计息与不计息:v不计息之债负债牵掣:强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抵债。行使条件:第一,债权人必须预先报告官府,得到允许第二,牵掣的财产不得超过债务原本。v放债取息出举(举钱,举息)注意:第一,对于计息之债,债务人违期不还,债权人到官府起诉,官府不予受理。第二,严禁违法取利。3、寄存契约第七节 婚姻、家庭、继承立法一、婚姻立法(一)结婚年龄太宗:男二十,女十五以上。玄宗:男十五,女十三。(二)缔结婚姻报婚书有私约 受聘礼具备上述要件之一,婚约成立。(四)离婚1、强制离婚(1)有官府强制离婚(2)义绝:夫妻之间情义断绝,犯义绝者,强制离婚,否则判处徒刑一年。2、协议离婚和离,即双方自愿协议解除婚姻关系。二、家庭立法v严格维护父权和夫权为内容家长制统治地位。(1)子孙在家庭中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2)夫尊妻卑三、继承立法(一)宗祧继承 指根据血缘与辈分关系而继承宗庙世袭的制度。其特点是嫡长继承。(二)财产继承v诸子均分v“户绝资产”家中无男子继承的情况下,女子即使出嫁,也有权继承娘家遗产。第八节 经济立法一、一、赋税立法赋税立法(一)(一)“租庸调法租庸调法”唐初税制,唐初税制,“租庸调租庸调”是唐代对受是唐代对受田农民征派的三种赋税的并称。田农民征派的三种赋税的并称。(二)(二)“两税法两税法”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宰相杨炎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宰相杨炎改行改行“两税法两税法”,因分夏、秋两季缴纳,因分夏、秋两季缴纳而得名。而得名。二、二、手工业管理立法手工业管理立法u产品规格产品规格u责任制责任制三、商业管理立法三、商业管理立法u主管市场的官吏主管市场的官吏“市司市司”u度量衡器由官府度量衡器由官府“平校平校”四、对外贸易管理立法四、对外贸易管理立法西、北邻国有限制;南方海路通商各国,较为宽西、北邻国有限制;南方海路通商各国,较为宽疏。疏。第九节第九节 唐律疏议的特点及地位唐律疏议的特点及地位一、主要特点1、体例完善,结构严谨、体例完善,结构严谨v体例完善,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体例完善,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面。(1)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各种社会关系呈)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各种社会关系呈现,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现,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2)吸取了近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法制建设)吸取了近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法制建设经验。经验。v结构严谨:名例篇与其他各篇内容之间彼此照应,篇目按照各种社会关系的轻重缓急来排列次序,反映了立法者的主旨。(二)用刑持平1、从主刑来看,都是采用一罪一刑,而不是采用一罪数刑的办法。2、从处决死刑的方法看,历代律典规定,对死刑犯人处决的方法很多,唐律仅规定绞、斩两种。3、刑罚加减以从轻为原则。4、加役流刑的设立针对可杀可不杀而不杀的死刑犯,实行加役流。(三)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三)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四)依礼制刑,礼法合一(四)依礼制刑,礼法合一(1)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2)其次,从唐律的条文来看,皆)其次,从唐律的条文来看,皆“一准一准乎礼乎礼”二、唐律的历史地位:二、唐律的历史地位:u(1)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不仅对唐朝封建法制秩序的封建法典,不仅对唐朝封建法制秩序的形成以及保证经济的恢复、政治的稳定形成以及保证经济的恢复、政治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漫长的封建法制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发展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为唐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立法提供了样本。为唐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立法提供了样本。u(2)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第十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一、司法机关(一)(一)中央司法机关中央司法机关1、大理寺、大理寺最高审判机关最高审判机关2、刑部、刑部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3、御史台、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最高监察机关v 三司推事三司推事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台中丞共同审理的制度刑部尚书、御史台中丞共同审理的制度v皇帝对司法权的严格控制对司法活动进皇帝对司法权的严格控制对司法活动进一步干预。一步干预。(二)(二)地方司法机关地方司法机关行政长官兼理行政长官兼理司法司法 皇帝对司法权的严格控制和行政皇帝对司法权的严格控制和行政机关对司法活动进一步干预。机关对司法活动进一步干预。二、诉讼制度二、诉讼制度(一)起诉(一)起诉1、举劾和告发;举劾和告发;2、告诉:自诉、越诉、直诉、亲属代诉、告诉:自诉、越诉、直诉、亲属代诉(二)审判(二)审判1、案件管辖、案件管辖2、审理案件的要求、审理案件的要求u审判以原告诉状为准;审判以原告诉状为准;u采取五听的审判方式,同时也以众证定罪;采取五听的审判方式,同时也以众证定罪;u“罪从供定罪从供定”,禁止任意刑讯;,禁止任意刑讯;u规定回避制度;(换推)规定回避制度;(换推)3、判决、判决u司法官判决须司法官判决须“具引律、令、格式;具引律、令、格式;u司法官对于应该司法官对于应该“言上言上”或或“待服待服”的案的案件不得擅自判决。件不得擅自判决。u死刑奏报制度死刑奏报制度4、执行执行 徒、流刑应送配所,死刑的执行须报奏徒、流刑应送配所,死刑的执行须报奏皇帝批准,死刑执行季节一般在秋冬。皇帝批准,死刑执行季节一般在秋冬。三、监狱管理三、监狱管理 “大理狱大理狱”州、县都设有监狱州、县都设有监狱监狱制度较为完备,由囚粮、囚衣、入监狱制度较为完备,由囚粮、囚衣、入视等制度。视等制度。四、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四、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御史台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国家各级官御史台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国家各级官吏是否遵守法律。吏是否遵守法律。其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其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纠察中央及京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纠察中央及京城的各级官吏;察院的监察御史纠察地城的各级官吏;察院的监察御史纠察地方官吏中的违法行为。方官吏中的违法行为。

    注意事项

    本文(隋唐的法律制度公元581年公元907年.ppt)为本站会员(wuy****n9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