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部分).doc

    • 资源ID:90850871       资源大小:45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部分).doc

    1.1.1.1.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2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标准技术标书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编号:050100305220130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4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工业以太网设备工业以太网设备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以及本规范使用说明。2.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方(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3.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4.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方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5.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表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明确表示。6.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以太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第 0 页 / 共 24页目 次1. 总则1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23. 使用条件44. 技术要求45.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96. 试验和验收97. 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108. 双方工作安排119. 招标范围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以太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第 17 页 / 共 24页1. 总则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配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本次设备招标范围只包括南方电网内配网通信使用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主设备及其技术督导服务,主设备包括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百兆和千兆光模块、网管系统软件,清册见物资定货范围;分省公司根据招标结果采购以上主设备,并根据主设备技术要求及项目设计要求完成项目施工、集成招标采购,以及线缆、配线架、机柜、网管服务器、PC终端等其他材料招标采购。1.3 投标方提供的配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必须提供国家认证或国际权威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1.4 投标方需通过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工业以太网设备送样检测,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1.5 本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及本招标技术文件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6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7 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8 本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9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1.10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二者配置须保持一致。1.11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1.12 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招标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基本条文。在本招标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按标准号顺序排列标准,如果各标准要求有所不同,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idt IEC 60068-2-1:2007)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idt IEC 60068-2-2:2007)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dt IEC 60068-2-78:2001)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 冲击(idt IEC 60068-2-27:1987)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d: 自由跌落(idt IEC 60068-2-32:1990)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c: 振动(正弦) (idt IEC 60068-2-6:1995)GB/T 2423.1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b: 盐雾(氯化钠溶液)GB/T 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M: 低气压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dt IEC 60529:2001)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GB/T 14598.3-2006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GB/T 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 工作条件 第2篇 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2001)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2002)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2004)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2005)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6:2006)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8:2001)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0:1993)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2004)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2:1995)GB/T 17626.16-200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0Hz150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6:2002)GB/T 17626.29-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9:2000)GB/T 25931-2010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准时钟同步协议DL/T 860.3-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3部分:总体要求 DL/T 1241-2013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DL/T 1241-2013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YD/T 1099-2005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141-2007 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 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287-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RFC 2544-1999 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测试方法RFC 2889-2000 局域网交换设备基准测试方法3. 使用条件3.1 工作环境条件a) 气候环境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气候条件值稳定工作温度-2070相对湿度10%95%(在交换机内部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大气压力70106kPa注:以上为地面以上2m和设备前方0.4m处的温度。b) 应能承受GB/T 2423.3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相对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试验持续时间为48h。c) 盐雾 用于沿海地区的交换机应满足GB/T 2423.18-2000严酷等级(2)要求3.2 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贮存、运输环境温度极限值为-25+70,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装置应不出现不可逆变化。温度恢复正常后,装置的性能应仍符合本部分中的有关要求。4. 技术要求4.1. 本期采购设备类型表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要求备注1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光4电(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不带串口)2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光4电(户外)*户外使用(IP54),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不带串口)3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光4电,支持串口(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 支持2个RS232/RS4854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光4电(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不带串口)5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光4电,支持串口(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 支持2个RS232/RS4856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千兆光、8百兆光、12百兆电)(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个1000M光口,8个100M光口的设备,12 个10/100M自适应以太网电口的设备7三层以太网交换机-2千兆光8百兆光4电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千兆光口、8百兆光口、4个10/100M电口,支持三层路由功能8三层以太网交换机-2千兆光16百兆光4电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千兆光口、16百兆光口、4个10/100M电口,支持三层路由功能9三层以太网交换机-4千兆光、4千兆电、8百兆光、8百兆电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千兆光口、4千兆电口、8百兆光口、8个10/100M自适应电口,支持三层路由功能。10网管软件含支持全网工程设备数量需求(至少850台)的软件正版永久使用许可授权,可满足招标方所建设网络的网管功能和性能需求,投标方所投设备必须满足被同一套网管系统管理。11千兆光模块-短距单模短距(小于10kM)12千兆光模块-中距单模中距(10kM-40kM)13千兆光模块-长距单模长距(大于40kM)14百兆光模块-短距单模短距(小于10kM)15百兆光模块-中距单模中距(10kM-40kM)16百兆光模块-长距单模长距(大于40kM)4.2. 一般性要求1) 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以太网/IP、RS232/485串口、视频监控业务等业务,支持IEC 60870-5-101、IEC 60870-5-104、IEC60870、CDT、DNP、MODBUS等多种电力通信规约业务的透传。2) 满足IEC 61850-3标准。4.3.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2.1设备接口要求a) 电接口:应支持支持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 802.3-2008的规定,电接口应配有屏蔽层b) 光接口:100BASE-FX接口应符合IEC9314-3-1990 的规定,GE接口应符合IEEE 802.3-2008的规定。GE接口可以使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ZX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c) 支持不少于2个100M光口;支持不少于4个100M电口;d) 支持不少于2个RS232/485串口(可选);4.2.2功能要求1) 数据帧转发交换机应支持电力相关协议数据的转发功能,如DL/T 634.5104(idt IEC 60870-5-104)、DL/T 860(idt IEC 61850)相关协议的数据帧转发。2) 数据帧过滤交换机应实现基于MAC地址的数据帧过滤功能。应支持对CRC校验错误帧的过滤功能,支持对源MAC地址错误帧的过滤功能。3) 链路层检测支持IEEE802.1AB2009规定的链路层检测协议(LLDP),实现网络拓扑自动生成的功能。4) 生成树a) 快速生成树协议支持IEEE802.1D2005和IEC62439-12008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且协议数据包传输的最大跳数应不小于50。b) 多生成树协议支持IEEE802.1Q2005规定的多生成树协议(MSTP)。5) 网络风暴抑制a)支持广播风暴抑制、组播风暴抑制和未知单播风暴抑制功能。默认设置广播风暴抑制功能开启。网络风暴实际抑制值不应超过抑制设定值的110%。b)风暴抑制值宜可由用户设定,宜支持广播风暴、组播风暴和未知单播风暴的抑制值独立设置。c)网络风暴抑制最小粒度宜不超过64kbits/s或者1pps。6) 虚拟局域网VLANa) 支持IEEE 802.1Q定义的VLAN标准;b) 至少应支持基于端口或者MAC地址的VLAN;c) 支持统一VLAN内不同端口间的隔离功能;d) 单端口应支持多个VLAN划分;至少应支持4094个VLAN划分;e) 交换机应支持在转发的帧中插入标记头,删除标记头,修改标记头;支持VLAN Trunk功能;f) 其他具体要求参见YD/T1099中7.6规定。7) 组播功能a)支持GMRP动态MAC地址的配置组播功能b)支持静态MAC地址的配置组播功能c)支持基于IGMP-Snooping(RFC 4541)动态组播功能8) 链路聚合支持IEEE802.1AX2008规定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实现静态链路聚合和动态链路聚合功能。至少应支持4个链路聚合组,每个组最少链路数量不应小于2个。链路聚合功能开启过程中不应丢失数据。9) 组网功能支持星形、链形、环形、双环形等基本拓扑的物理层组网,并支持基于基本拓扑的混合组网。10) 镜像支持单端口镜像和多端口镜像,镜像端口在不丢失数据的前提下应保证系统要求的转发速率。11) 通信安全支持用户密码保护、加密认证和访问安全、基于MAC地址的端口安全等。12) 宜支持自动掉电光路切换功能13) 宜支持自动掉电通知功能14) 优先级交换机应支持IEEE 802.1p流量优先级控制标准,提供流量优先级和动态组播过滤服务,应至少支持4个优先级队列,具有绝对优先级功能,应能够确保关键应用和时间要求高的信息流优先进行传输。4.2.3性能要求1) RJ45端口:10/100BaseTX自适应,全/半双工模式,自动极性转换;2) 光纤接口:100BaseFX单模端口(ST/SC/LC可选),光口支持大于5公里的远距离传输; 3) 采用光纤冗余环网方案,当发生光纤断点时,环网恢复时间通过每个交换机不超过50ms。4) 吞吐量:设备转发二层以太网帧时,单对端口间的稳态吞吐量必须达到线速。设备端口总吞吐量达到线速。5) MAC地址缓存能力不低于4k; 6)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12年(主机及各介质模块);7)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接口的性能指标至少应满足IEEE802.3-2008的规定。8) 平均存储转发时延时延应小于10µs。9) 应避免队头阻塞,不堵塞端口帧丢失为0。4.4. 三层以太网交换机4.3.1设备接口要求a) 电接口:应支持支持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 802.3-2008的规定,电接口应配有屏蔽层b) 光接口:100BASE-FX接口应符合IEC9314-3-1990 的规定,GE接口应符合IEEE 802.3-2008的规定。GE接口可以使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ZX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c) 支持不少于2个千兆光口、8个百兆光、4个100M电口;4.3.2 功能要求1) 应支持4.2.2节要求的全部功能;2) 应支持IPv4协议(RFC791),基于IP的子网划分功能(RFC950)及IP广播(RFC922)功能;有限广播不能转发。3) 宜支持IPv6感知(IPv6 Aware)功能。包括基于IPv6的业务流分类、优先级标识、QoS队列调度、用户接入线路(端口)标识、组播以及防攻击功能。(可选)4) 应支持地址解析协议(ARP,RFC826)和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RFC903)。5) 支持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v4,RFC792)。必须有能力发送ICMP目的地不可达消息并且能选择一个与不可达原因最接近的编码。必须实现ICMP Echo服务器功能。6) 支持ICMP路由器发现消息协议(RFC1256)。7) 宜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RFC2131)。8) 支持直连路由功能。9) 支持静态路由功能。10) 支持路由信息协议 (RIPv2,RFC2453)。11) 支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v2,RFC2328)。12) 支持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RFC3768)。13) 支持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并兼容IGMPv1(RFC1112)、IGMPv2(RFC2236)和IGMPv3(RFC3376)。支持的组数量应不小于256。4.3.3 性能要求1) 设备的背板应支持线速三层完全无阻塞交换,投标方应说明所投设备的交换结构和包交换方式;2) MAC地址缓存能力不低于16k,路由地址缓存能力不低于16k。3) 背板带宽不小于8Gbps,三层交换包转发率应达到线速转发。4)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12年(主机及各介质模块)。5)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接口的性能指标至少应满足IEEE802.3-2008的规定。6) 平均存储转发时延时延应小于10µs。7) 应避免队头阻塞,不堵塞端口帧丢失为0。4.5. 网络管理系统1) 本次厂商所投标的所有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应支持接受本厂商所投标的网管系统统一管理,且网管系统配置中应包含至少管理850台以上交换机设备的软件许可,如需另行单独报价请在报价清单中明确。2) 本次厂商所投标的网管系统应支持安装在windows系统的小型PC服务器上。3) 支持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功能,自动生成网络拓扑结构、设备整体运行状态监视和展示、设备端口状态监视和展示、设备配置等功能,网管系统应具备管理全网设备的能力。4) 支持网络管理协议SNMP V1/V2/V3。5) 支持开放实现第3方统一网管所需的拓扑管理、设备配置管理等MIB库信息文件,并免费配合招标方完成第3方统一网管功能的实现。6) 交换机应支持系统日志生成功能,系统日志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正常流量统计、异常流量统计、用户行为、配置改变、网络拓扑改变、告警信息。7) 交换机应支持统计功能,统计信息至少应包括:设备资源利用率、带宽利用率、端口转发包数、丢弃包数。8) 交换机应具有容错、纠错和隔离错误的能力。当发生错误操作或输入不合理数据时,应能进行信息提示并仍能有效运行。9) 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10) 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用户认证、权限分级、操作审计、日志记录等功能。11) 网络管理系统应采用开放式软件架构,可根据网络需要进行灵活的软件升级和部署。12) 应支持告警信息上传,至少应支持端口掉线、电源失电告警。13) 交换机应支持Web页面配置,配置范围至少应包括VLAN、优先级、网络风暴抑制、链路聚合、端口镜像、组播配置、生成树协议配置、静态路由配置(三层交换机)。4.6. 工业环境适应性要求4.5.1 电源要求1) 当电源断电或故障时宜能够提供硬接点输出,宜能够提供网络告警,即将断电告警上传网管。单电源故障时,宜将告警上传网管。2)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电源要求 支持-48VDC、24VDC、12VDC、110VDC、220VAC/DC可选,电压容差为-20%+20%。 支持冗余电源,支持无缝切换,双电源必须独立; 2光口4电口配置,整机功耗不大于10W。3) 三层以太网交换机电源要求 支持-48VDC、220VAC/DC 、110VDC供电电压可选,电压容差为-20%+20%; 支持冗余电源,支持无缝切换,双电源必须独立。 电源功耗不大于50W。4.5.2 外壳防护等级1) 三层以太网交换机防护等级不低于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规定的IP30;2)户内使用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应符合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中IP30要求,户外使用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应符合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中IP54要求。4.5.3 绝缘要求绝缘试验应在交换机可以运行但未通电情况下进行。应满足DL/T 1241-2013 中5.7绝缘性能要求。经过绝缘试验后,交换机应仍能正常工作。投标方应提供设备的测试数据。4.5.4电磁兼容和抗电磁干扰(EMSC&EMSI)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及抗电磁干扰应满足GB/T 17626系列标准中的要求: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应达到4级B类,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应达到3级A类,工频磁场抗扰度应达到5级A类,阻尼振荡波抗扰度应达到3级B类,直流电源暂时中断抗扰度应达到中断10ms/A类要求。投标方应提供设备的具体电磁兼容指标、测试数据。5.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5.1 主设备硬件要求(1)、投标设备必须选用高质量的工业级元器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12年。(2)设备应采用外壳密封,能满足防尘、防雨、防异物要求;(3)、二层工业交换机设备可采用卡轨式或壁挂式安装,三层工业交换机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安装。(4)散热方式应采用自然散热、无风扇;(5)前面板应具有电源指示灯、以太网接口状态指示灯及指示灯标识。5.2 软件要求投标方须提供最新版本的软件,该软件必须是经过严格测试,可靠性和稳定性须得到充分验证。今后推出新软件版本时,投标方应承诺免费更新软件版本,并提供相应的新版本软件功能说明书及修改说明书。投标方应说明目前所使用软件的实际运行时间以及升级完善的计划进度表。6. 试验和验收本项目的试验内容应包括:工厂验收、现场验收两部分组成,只有都完全通过招标方委托的测试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参与的验收测试后,方能认为本项目的设备验收合格。6.1 工厂试验(FAT)6.1.1工厂验收试验应按照招标方确认的试验大纲进行,包括功能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单个设备的试验可由投标方自行完成,并向招标方提交试验报告。全系统的试验必须由招标方在场见证。6.1.2功能试验a) 该试验主要是对本标书中所描述的设备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测试,检查是否满足所规定的要求;b) 试验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系统启动、功能及网管功能等。6.1.3稳定性试验设备通过验收试验后,网络互联后,进行72小时的连续运行。6.1.4在工厂验收试验期间,投标方应提供所需的检验、维护、测量、试验和记录的设备。6.2 现场调试和现场试验(SAT)6.2.1现场调试a) 设备运到现场安装完毕,招标方会通知投标方人员到场参加设备调试。b) 在调试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元器件损坏或不正常工作情况,投标方应负责更换。6.2.2现场试验a) 现场验收应在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设备准备投入试运行时进行,必须按南方电网配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验收测试,并出具书面测试报告。b) 现场验收应在工厂系统试验完全完成的基础上进行。c) 在验收开始前二周相应的安装调试单位应提出SAT验收大纲供招标方认可,投标方予以配合。7. 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7.1 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确保其不受污损。7.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7.3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需方的订货号、发货号。7.4 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7.5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 191-2008)。7.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7.7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7.8 订购的新型产品除应满足本招标技术文件外,投标方还应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7.9 投标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投标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招标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投标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投标方应积极配合。7.10 投标方应遵守本招标技术文件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GB/T1900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已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7.11 设备的各种元件,应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家的产品。7.12 质保期间,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投标方应免费为招标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8. 双方工作安排8.1 招标方职责8.1.1 审查投标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审议并确认工程进度、设计联络会议、验收试验计划等;8.1.2 提供与其他设备之间连接的接口要求;8.1.3 确认投标方提供的工厂试验验收(FAT)大纲;8.1.4 参加工厂验收试验(FAT);8.1.5 组织现场验收试验(SAT)。8.2 投标方职责8.2.1 提供符合本标书要求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提供设备安装调试的现场技术督导服务。8.2.2 提供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连接光缆(包括配件)、专用电缆及其插头插座等。8.2.3 负责在投标方地点举行的设计联络会。8.2.4 负责提供工厂验收试验(FAT)大纲,并经招标方确认。8.2.5 负责工厂验收试验(FAT)。8.2.6 负责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在现场安装后的通电检查,系统联调。8.2.7 参加现场验收试验(SAT)。8.2.8 负责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8.2.9 负责供货范围内设备在投运、试验验收、试运行和保修期内的故障排除。8.2.10 负责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包装运输。8.2.11 提供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技术文件、图纸(电子化的CAD图纸)和使用手册。8.2.12 提供维护时需要的专用工具和试验仪器仪表。8.3 项目管理合同签定后,投标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投标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8.4 资料管理投标方应提供监控系统所有设备的图纸、技术文件、用户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并对所提供的全部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资料和图纸应提供电子版一套,书面材料3套。具体包括:a) 全部硬件设备的配置和构成图及设备、材料清单;b) 技术说明书,包括型号、技术特性和性能参数等;c) 设备布置和电缆连接图;d) 设备的安装手册或说明书;e) 详细的端子图;f) 设备安装尺寸、开孔、固定连接图等;g) 设备防护措施及环境要求;h) 运行操作手册;i) 维护诊断文件,主要有维护诊断设备使用手册、故障检查及维修说明;j) 全部设备的出厂检验资料。投标方负责在合同签字生效后1周提供设备的初步设计文件,经设计联络会讨论确认后,在设计联络会后1周内提交最终设计文件和全部图纸(电子化CAD图纸)。8.5 设计联络会与培训8.5.1 设计联络会为了同步时钟系统的设计方案,协调有关设计接口工作,交换必需的设计配合资料,协调工程进度,各工程需要召开一次设计联络会。设计联络会议内容为:a) 会议将讨论投标方提供的详细设计计划和进度表;b) 双方将讨论和澄清合同文件中的技术条款和细节;c) 双方将冻结硬件配置、设备容量、供货范围调整等;d) 讨论工厂验收(FAT)计划;e) 讨论现场安装计划要求;f) 讨论现场验收(SAT)计划。8.5.2 培训8.5.2.1 投标方负责对招标方技术人员及运行、维护人员的现场培训;8.5.2.2 培训内容为系统结构、设计原理、设备接口、现场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等;8.5.2.3 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应能熟悉系统的运行,并能进行一般的维护。8.6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8.6.1 产品投入运行后12年内,投标方确保有备品备件供应。8.6.2 投标方应派代表到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和运行,并负责解决合同设备制造及性能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详细解答合同范围内招标方提出的问题。8.6.3 在产品质保期内有制造质量的设备,由投标方负责修理或更换。对非投标方责任造成的设备损坏,投标方有优先提供配件和修理的义务。8.6.4 对招标方选购的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配套设备,投标方有提供技术配合的义务,并不由此而增加任何费用。8.6.5 售后服务要求8.6.4.1 硬件维护a) 投标方应负责自现场验收合格之日起起三年的免费保修;b) 投标方应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制定相对固定的技术负责人及联络电话、传真号码、e-mail地址等;c) 保修期内硬件故障时,所提供的替代硬件设备的性能应等于和高于原产品的性能;d) 48小时内故障应得以解决。8.6.4.2 软件维护a) 自工程投运之日起三年,投标方应免费提供系统软件升级、培训、设计联络、技术服务,优惠提供有关扩建工程的软件扩容服务;b) 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制定相对固定的技术负责人及联络电话、传真号码、e-mail地址等;c) 在用户发现软件故障时,投标方必须在用户提出维护要求的4小时内作出响应,24小时内提交故障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48小时内故障得以解决;d) 对于用户提出的软件性能提高、功能增加等改进要求,如属“招标书”或“合同”的范畴,投标方应在2周内予以解决;如属“招标书”或“合同”以外的功能开发,也应提供优惠服务。8.6.4.3 其它服务要求投标方应在设备寿命周期内提供定期现场维护巡查服务,对重要设备的完好性进行系统检查。9. 招标范围投标方应确保供货范围完整,以能满足用户安装、运行要求为原则,在技术规范中涉及的供货要求也作为本供货范围的补充,若在安装、调试、运行中发现缺项(属投标方供货范围)由投标方补充。本招标技术文件所采购的物资包括:(1)、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百兆和千兆光模块;(2)、网管系统软件;(3)、保障设备功能完整性所必须的特殊专有配件或材料。

    注意事项

    本文(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部分).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