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3篇).docx
-
资源ID:90859543
资源大小:19.9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3篇).docx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3篇)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着全县残疾人工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23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靠着剧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殊是被贫困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困残疾人的一片诚意、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悄悄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布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跑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殊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剧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剧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肯定要竭尽全力帮忙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逆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气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规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气。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开工作作为实施该规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屡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急躁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阔干部职工节约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忱,参加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矗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当完成学业。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状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与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忙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久是黑暗的。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助,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待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规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效劳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方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规划的顺当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矗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看,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规划的总体目标,依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状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假如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展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治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修理、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阔残疾人通过培训,把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2023元资金开头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进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一、加强学习,提高工作力量。(一)是全面仔细地学习有关政策法规,(二)是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帮扶工作队沟通,学习总结帮扶工作方法;(三)是积极参与了各级部门组织的学习沟通和培训会议。(四)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政策。 二、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一)走得进,呆得住,多与群众沟通,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二)团结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与老党员老干部沟通,了解村情民意。三、结合实际,明确进展思路。(一)积极争取根底设施建立工程,努力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圆满完成了六个自然村秀美乡村建立,四个移民工程建立。(二)结合各级有用技术培训机构,因地制宜进展优质水稻、油菜等种植业、高产油茶,进一步带动贫困户脱贫和一般户创收。(三)在全体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协作下,加强就业扶贫(设置工益性岗位,介绍外出务工)、产业扶贫,今年全村九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四、狠抓党建,谋求进展合力。“两学一做”重温入党誓词,仔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仔细学习党的十八大系列精神,推广“四议两公开”,承受群众监视,狠抓作风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村委活动阵地建立,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三化建立”。五.很抓环境卫生工作,努力推动乡村文明建立,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先锋典范评比、宣传,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六.狠抓综治,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工作,全部自然村进出都安装了地网工程,疫情期间,组织党员干部设卡守卡,常常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一起巡查到深夜,加强宣传防控措拖,提高群众防控意识,确保让群众有一个公正,安全,安康的生活环境。在做好本村疫情防控的同时,自觉申请到疫情爆发重点地区,帮助付家村委会做好设卡守卡,民情安扶,群众生产生活后勤保障,疫情排查,重点人群隔离,疫情宣传,快速稳控了疫情进展。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男,仡佬族,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安顺市第四次党大会代表,关岭自治县林业局林政站站长、普利乡长田村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 立下军令状2023年7月,严泽江响应县里面脱贫攻坚的号召,放下了家中嗷嗷待哺的小孩和患病需要照看的老人,带着未知,来到了离家40多公里的长田村。初来长田,眼前的山村,贫困的村貌,他显得有些绝望,长田村人均纯收入缺乏3000元,无集体经济,属典型的“空心”村,贫困人口283户1284人,贫困发生率37%,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村民居住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甚至还有“清风穿墙过,屋漏无处干”的住房。一种剧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他心头翻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的嘱托不能忘,誓要带着群众转变穷貌。“唯有带着责任和感情,视群众为亲人,真情帮扶,真心带动,才能转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才能带着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民情日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入村半年,严泽江走遍了长田村13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走遍了长田村全部建档立卡户,记住了建档立卡户的信息、房屋状况,劳动力状况、入学状况和致贫缘由等,他了解的甚至超过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因专心用情开展工作,严泽江在村里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严泽江犹如信息储存的数据盘,对建档农户的全部信息如数家珍。走访了一天的严泽江回到村办公室,开头静下心来整理一天的工作撰写民情日记,这是他工作的“记账薄”,他把走过的贫困农户,一一记在本子上,并将需要解决的事项重点注明,因学致贫的是哪几家,因残、因病致贫的又是哪几家。工作中的严泽江不仅表达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更珍贵的是他始终站在贫困群众中,和贫困群众在一起,王万献户因其之子王军瘫痪,严泽江便到县残联帮他协调轮椅,并亲自送到家里,还专心鼓舞他家要振作精神搞进展。詹友坤夫妇,詹友坤为精神病患者,去年送往医院治疗至今未愈,妻子杨和琴是聋哑人,生活困难,严泽江屡次为杨和琴购置生活物资,因学致贫的刘定彬户差点被删除,通过他仔细核实后发觉其孙女考上内蒙古大学,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肯定不能删.。领先垂范 抓好基层组织建立“自从严书记来到我们村后,常常喊我们这些老党员参加村进展的谋划和决策,时常嘱咐我们肯定要发挥好一名老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尽余热,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我们村的建立进展奉献力气”。今年63岁的老党员陈胜睦会后同其他党员谈论说道。今年4月,严泽江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及群众代表大会,对长田村农业产业进展规划和各位党员及群众代表商讨,并恳切地听取意见和建议。严泽江到长田村后,同村支两委班子一道把抓基层党建作为脱贫工作的关键,着力提升村支部引领进展的力量。严泽江还“盯上”村中的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毕业生,将他们作为党员进展对象,纳入村级班子人才储藏库。目前已培育村级后备干部4名,吸纳1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担当文书,为村支两委增加了活力。村支两委一班人在严泽江的带着下,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他们放弃了自家的家务、放弃了休息时间,冒寒冷、顶酷暑,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打牢根底 铺好致富路说起变化,尤其是农业产业进展,根底设施建立方面,长田村村民周仕洪竖起了大拇指:“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村子的建立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村组大路、机耕道、串户路、庭院硬化、土地流转、连片产业、大批扶贫工程等,样样都饱含着严书记的辛勤与汗水啊!”截止目前长田村已完成串户路37414.5万平方米;庭院硬化17500平方米;组组通5.22公里,机耕道16.9公里。严泽江刚刚入驻长田村时,长田村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全部为传统的农业模式,整个长田千亩的耕地全部用于种植传统玉米。他深深意识到,长田村必需马上调整产业构造,进展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唯有如此才能带动群众致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零突破”。在他的发动和带着下,长田村快速成立了自己的村社一体合作社关岭长田村和美康种养殖农夫专业和作社,然后他又屡次发动村干部和群众踊跃进展新型农业产业,创新农业进展模式。在2023年7月底至今,长田村村社一体合作社已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710亩,已种植晚秋黄梨套贵农5号刺梨套紫花苜蓿300亩,种植贵农5号刺梨套种紫花苜蓿110亩,单独种植紫花苜蓿100亩(下步将用于套种黄金蜜桃),种植饲料玉米200亩(下步将用于黄金蜜桃套种紫花苜蓿)。长田村的产业根本实现转型并初具规模。下一步严泽江还规划带着大家种植黄金蜜桃套种紫花苜蓿350亩,进展荒山种植茶叶1000亩。在严泽江同志的大力协调下,长田村还落地了500万元养兔工程一个,该工程的落地实施花费了他不少心思,一开头村支两委干部都怕干,为了消除村支两委的顾虑,他急躁的召集大家开会,并随分管产业的乡领导,先后考察了普定、贞丰、兴仁、册亨的养兔产业,最终还到了四川、重庆等地考察,给大家算账,为大家鼓劲,经过他的发动村干部放下了顾虑,积极投身到养兔场的建立中。夜里,严泽江刚开完群众会,走在回村委的路上,看着点点灯火,他内心深知,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纷繁简单的工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探究和拓展,才能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笑脸多起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他始终斗志昂扬,用信仰和激情全部武装,用产业和收入收击垮贫困,杠起成功旗帜,迈入小康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