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历年真题专练《我们周围的空气》(含答案).pdf

    • 资源ID:90862977       资源大小:4.38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历年真题专练《我们周围的空气》(含答案).pdf

    【精编】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历年真题精练(含答案)专题一:我们周围的空气一、选择题1.(湖南邵阳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 B.氧气C.稀 有 气 体D.二氧化碳2.(北京中考)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2含量的是()去底的集气瓶7过量红磷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3.(江苏淮安中考)下列物质中,计 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4 .(黑龙江绥化中考)2 0 1 8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焚烧稽秆B.垃圾分类回收C.拒绝一次性筷子D.发展太阳能电池5 .(湖北十堰中考)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6.(天津中考)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7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 O、C O 2、S O 2、N O 2 等C.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要立即读数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 .已知Fe C L 也可以催化山。2 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乩。2 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 C k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锐气的验满C.吸取液体药品B.取一定髭的液体D.固体药品的取用1 0.(重庆中考)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二、填空题1 1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根据下图回答:空气(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用化学式填空:用 于 制 造 化 肥 还 可 以 做 保 护 气 的 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O12.(河北中考)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打 开 弹 簧 夹 后,烧 杯 中 的 水 能 够 进 入 到 集 气 瓶 中 的 原 因是O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三、实验探究题13.(山东青岛中考)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B.排水法收集气体C.测定空气中气气含量(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0实验B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 o 实 验 C 通过 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4.(泰安模拟)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浓硫酸测 定 空 气 中。2的 含 凝AU形 管铁 丝 在 空 气 中 的 变 化C(1)上 述 中 不 能 达 到 实 验 目 的 的 是(2)B中 玻 璃 棒 的 作 用 是C中 的 实 验 现 象 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硬质玻璃管内发生为 ,稀 释 浓 硫 酸B 1氧 化 铁一 氧 化 碳 还 原 氧 化 铁n_ _ _ _ _ _ _ _(填 字 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酒 精 灯 的 作 用 是答 案1.B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约为: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R指的是氧气。2.C 题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能证明空气中含量的现象是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 处,由此现象推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l/5 o 故选C。3.D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及臭氧等。4.A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一主题。5.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故C错误。6.C 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供给呼吸。高原反应是由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引起的,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因此可缓解高原反应,故选Co7.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应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故C错误;稀有气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8.B A 项,向一定量的乩。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 e C L 溶液,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项,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剂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溶剂质量不再变化,故正确;C项,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的质量为0,质量分数为0,故错误;D项,F e C l3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液质量减小,F e C L 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错误。9.D A项,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操作错误;B 项,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操作错误;C项,吸取液体药品,瓶塞倒放,挤压胶头,把胶头滴管内的气体赶出后,再伸入试剂瓶内吸取试剂,故操作错误;D 项操作正确。1 0.C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A 项正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的是红色的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不同,B 项正确;物质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 项不正确;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一般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D 项正确。1 1.0 答 案(1)混 合 物(2)岫C 02*解 析(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氮气可以用于制造化肥还可以做保护气;氧气能供给人类呼吸;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的主要气体。1 2.0 答案(l)4P+50 2 处2 P 2 O 5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3)红磷量不足0 解 析(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022 P A o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外界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3)红磷量不足,不能将瓶内氧气耗尽,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水面上方空间的五分之一。通电1 3.4 答案(1)2 乩0 2 H2 f +02 t 1 :2收集气体更纯(3)量筒内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的容积的(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0 解 析(D实 验 A是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为痛由2 H20 2 H2 f +02 f ,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管 与 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也就是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 为 1 :2。实 验 B中的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使收集的气体更纯。(3)实 验 C是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4 P+5 02=2P205,通过量筒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4)由于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所以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14.答 案 A搅拌,使放出的热量迅速扩散 铁丝生锈且U 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F e203+3 C 0 2 F e+3 c。2 点燃未反应的C O,减少污染 解析 分析A、B、C、D四个实验得出,A实验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生锈,U 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 e A+3 C 0 2 F e+3 C O2;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C O,防止其污染空气。专题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一、选择题1.(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2 .(湖南益阳中考)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O根据化学方程式:3 C u+8 HN 0 3 (稀)3 C u (N 03)2+2 X t +4 H20,推测 X 的化学式是()A.N 2 O 3 B.N O 2 C.N O D.N203.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加热5 0 g 高锌酸钾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锌酸钾的质量B.10 0 g 冰融化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C.10 g 食盐完全溶解在5 0 g 水中,得到6 0 g 食盐溶液D.一杯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4.(江苏南京中考)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 中a、b、c、d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 7%D.d=8%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 在 燃 气 泄 漏 时 及 时 发 现,其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C2H5SH+902 4co2+2X+6H2O,贝 ij X 的化学式为()A.S02 B.COC.H2s D.S0;)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 0213 7反应后质量/g1 53 21未知A.物质Y 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 2 g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变化比为9 4D.物质Z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湖南衡阳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喈误的是()质出g142甲26nr乙 丙 J 一表示反应前的质员 一表示反应后的质京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 :7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 的值是78.(山东临沂模拟)某有机物1.6 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两种产物。将所得的产物全部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甲装置(吸收水分)和盛有足量石灰水的乙装置(吸收二氧化碳),经测定甲装置增重1.8 g,乙装置增重2.2 g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只含有C、H 两种元素B .该有机物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0C.该有机物一定含有C、H、。三种元素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9.(广西南宁中考)关于化学方程式4P+50 2 迫 2 P 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1 0.(河北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谿+8上一q+o o o冬嚣:甲 乙 丙 丁 Q一原子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 :71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 X+Y 2 Z 的叙述,错误的是()A.Z 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 1 2C.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 a g X 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1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A.C2H50 H+2 02 2 C 02+3 H20高温B.C+2 C u O 2 CU+C 02 tC.2 K Mn O 1 K2Mn O.+Mn2O+O2 fD.S 02+2 N a 0 H-N a2S O4+H2O1 3.(天津中考)在反应A+3 B 2 C+2 D中,已知A和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 g B.8.8 g C.6.8 g D.4.4 g1 4.(江苏连云港中考)物质a 和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和 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 是一氧化碳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二、计算题1 5.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图 I 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 0.0 g 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 质量的变化如图n所示。请回答:向图I 装 置 A中 不 断 通 入 氮 气 的 目 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n数据计算:1 0 装产C增沙叫质产2.01.00 30 60 90 120 150时间/s水 垢 中 碳 酸 钙 的 质 量 是,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专项训练微观示意图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C.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四川德阳中考)下图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XD+oo Oo+Oo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3.(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24.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碳原子o氧原子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7 45.(山东聊城中考)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氢原子微原f。辄原子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参加反应的C O?和也分子个数比为1 36 .(北京中考)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氐姮的是()一定条件反应后O氢原子氧原子修 氯 原 子 t甲 乙反应前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7 .(广东深圳中考)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A高效转化为甲醇(C H:Q 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0 0催 化 剂 金 石甲 乙 丙 丁o H0 0 C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H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8 .(湖南衡阳中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9.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定条件子子子原原原碳氧氮O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物质甲由C、H、0 三种原子构成的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 种氧化物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 2 3 81 0.(云南昆明中考)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东.窗-沙乎8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多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C.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1 1.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0 0+曹*o 嚣:甲 乙 丙 丁 犀一氟原产A.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 1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前1 2.(云南中考)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氢原子一定 条 件,“)oo 6 氧原子_ _ _ _ _ 一碳原子反应后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 3 .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氧 原 子。辄 原 子 碳原子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C.图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 2D.该反应中生成两种物质1 4 .(浙江金华中考)“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O 氧原子 O +o o +(f t)求 原子O硫原子A.“”代表非金属单质汞B.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1 5.(广东深圳中考)“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第C Q 切 w甲 乙 丙 丁 O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1 6.(湖北咸宁中考)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o氢原子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2 gB.丙中C、H、0 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答案精解精析l.c A项,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项,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项,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项,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 u+8 H N0 3(稀)3 C u (N03)2+2 X f +4H.0 可知,反应前 C u、H、N、。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 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C u、H、N、0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 2,则2 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3.A加热高锌酸钾属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 0 0 g冰融化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1 0 g食盐完全溶解在5 0 g水中,得到6 0 g食盐溶液;一杯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等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4.A由题图中信息知,甲、乙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1 0 0%-40%-1 0%-42%=8%;将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命名为A时刻、B时刻,贝I:甲乙丙T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分数7 0%1 4%6%1 0%反应至A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量减少1 4%减少3%增加1 7%不变A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5 6%1 1%23%1 0%由 A时刻至B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量减少1 4%减少3%增加1 7%不变B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4 2%8%4 0%1 0%故 a=5 6%,c=23%,d=1 0%。本题选 A。5.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改变,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S02o6.B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 20 g-1 5 g=5 g,为反应物;Y的质量增加了 3 2g-2g=3 0 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 0 g;Z 的质量不变,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Q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 的质量为3 0 g-5 g=25 g,故未知的数值为3 7-25=1 2oA项,该反应为:X+Q-Y,故物质Y 一定是化合物,错误;B项,反应后物 质 Q 的质量为1 2g,正确;C项,反应过程中X、Q 的质量变化比为5 g 25 g=l 5,错误;D 项,Z 的质量不变,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7.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x为 7,选项D正确。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是1 2g,乙的质量是1 9 g,故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 2:1 9,选 项 A错误;反应后质量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故甲、乙为反应物,丙可能是催化剂或未参加反应的物质,丁是生成物,故选项B正确;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则丁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C正确。8.C 某有机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肯定含有C、H,是否含。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1.8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 gx=6 2g;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X=0.6 g;则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0.6 g+0.2g=0.8 g一 定 条 件H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0+4H2-C2H5OH+H2OO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3 :8,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A正确C LOH 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故B 正确;题给反应中,只有CO、H20是氧化物,故C 不正确;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上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故D 正确。4.B A 项,题给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此属于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该说法不正确;B 项,从题图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不同的小球,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故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该说法正确。C 项,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故该说法不正确。D 项,从题 图 可 以 看 出,发 生 反 应 前,一 氧 化 碳 和 氧 气 的 质 量 比 是(2 8 X 2)(3 2 X 4)=7 1 6,故该说法不正确。5 .D 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C02+6 H2催化剂 C2H4+4H20O该反应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A错误;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故 B 错误;该反应是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C 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和乩的分子个数比为2 6=1 3,故D 正确。6 .D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 :3;乙为02,一定条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 H3+5 02=4N 0+6 H20,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3,故选Do7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 2 和也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Q H)催 件 界 I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02+3 H2-CH;50 H+H20OA项,该反应中氢气是单质,其余三种是化合物,故错误;B 项,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故错误;C 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3,故正确;D 项,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故错误。8.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两种物质,但是反应前后均存在乙分子,可认为乙分子并未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故反应物只有一种;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3 o9.B根据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0+4H2 -C2 H6 0+/0 A项,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正确;B 项,物质甲是C2 H6。,物质甲的一个分子是由C、H、0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 项,该反应的反应物CO 和生成物H20 属于氧化物,共 有 2种氧化物,故正确;D 项,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 2 X 2)(1 X 6)1 6=1 2 3 8,故正确。1 0.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 A错误;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知,生成物有两种,故 B 错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C 正确;化学反应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D 错误。1 1.A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F2+2 H20 4HF+02O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 1,故 A正确;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B 错误;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氧气生成,故D错误。1 2.D依据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O 仟-C0+H2。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为1 :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保持不变;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 3.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图如下:O氧 原 子。氮 原 子 碳厚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A正确;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故B正确;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故C错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生成两种物质,故D正确。1 4.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和汞,化学方程式为HgS+02 Hg+S 02 o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代表金属单质汞,故A错误;此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 B 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 错误;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又有单质汞生成,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 D 错误。1 5.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N O,乙为CO,丙为CO 2,丁为N2O岫属于单质,故 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可知B 错误;N O 中N的化合价为+2,M中N的化合价为0,故 C错误;C0 和 CO 2 均由C 和 0 组 成 故 D 正确。1 6.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0 2+3 H2 定条件CH30H+H20OA项,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B 项,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 2 (1 X 4)1 6=3 1 4,故正确;C 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不 是 2 1,故错误;D 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历年真题专练《我们周围的空气》(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