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道路工程复习题.pdf
1.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表白: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宜取序号为第 30 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2.圆曲线的三种最小半径分别是指 极 限 最 小 半 径、一般最小半径 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3.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路基的干湿类型可划分为:干燥、中湿、_ 潮湿_、过湿 四类。4.高速公路路缘带起着 诱导视线 及 增长侧向余宽 的作用。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在连续上坡路段,当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安全等受到载重汽车影响时,应设立 爬坡 车道,该车道宽度一般为3.5 米。2.按填挖形式的不同,路 基 通 常 可 分 为 路 堤、路 堑 和半 填 半 挖 三种类型。3.标 准 击 实 实 验 方 法 分 为 轻 型 标 准 和重 型 标 准 两种。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现象重要有:断裂、碎 裂、唧 泥、错 台 和 拱起。1 .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 第 30位 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2.超高的形成从双坡断面到全超高断面要历经准备、双坡、旋转三个阶段。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纵缝涉及纵 向 缩 缝 和施工缝。4.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 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 和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三种。5.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典型代表形式是喇 叭 形 立 交 和苜 蓿 叶 形 立 交。6.放射环式路网图式由 放射干道 和环形干道 组成。7.高速公路路缘带起着 诱导视线 及 增长侧向余宽 的作用。8.在路基路面设计中,路基的干湿类型可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状态四类。9.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规范规定:以双轮组车轮荷载作用下,在路表面轮隙中心处的弯沉 作为路面整体抗变形能力的指标。1 .道路路面的基层(底基层)可 分 为 柔 性 基 层、刚 性 基 层 和半 刚 性 基 层。2 .世界上,兴建高速公路最早的国家是 德国。3 .平曲线上的视距检查方法有两种:一是 最 大 横 净 距 法,二是 视 距 包 络 图 法。4 .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常用的形式是菱 形 立 体 交 叉 和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5 .行车视距根据通视规定的不同分为停 车 视 距、会车 视 距 和超 车 视 距。6 .我国现行 规范规定采用 二次抛物线 作为竖曲线。7 .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 流 制 和分 流 制 两种类型。8 .左 转 弯 匝 道 可 分 为 直 接 式、半 直 接 式 和间 接 式 三种基本做法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缝涉及横 向 缩 缝、胀 缝 和横向施工缝。1 .剥落:指边坡表层土或风化岩层的表面,在大气的干湿或冷热循环下,发生胀缩现象(1 分),使零碎薄层成片状或带状从坡面上脱落下来。(1 分)2 .立体交叉:是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路线在高程不同的平面上互相交叉的交通设施。3 .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成的干密度与由击实实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4 .路面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积当量轴次(1 分)、道路等级、面层和路面结构类型而拟定的弯沉设计值。(1 分)5 .高架道路:是用高出地面6m以上(净高加桥梁结构高度)的系列桥梁组成的城市空间道路。1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之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之为高峰小时,其交通量称之为高峰小时交通量。2 .国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1 分),并经拟定为国家干线的公路。(1 分)3 .路拱: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路面通常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路拱。4 .路基:按照路线的平面位置和纵坡规定,在原地面上开挖或填筑而成一定断面形状(1 分)、符合一定技术规定的土质或石质带状构造物,它既是道路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1 分)5 .共同沟:设立于道路之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设施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称为共同沟。1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1.5 分)并所有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1.5 分)2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在抱负的条件下,(1 分)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2分)3 .极限最小半径:是各级公路对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1.5 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1.5 分)4 .视距包络图:就是在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上每隔一定间隔绘出一系列的视距线,(1.5分)视距线互相交叉而形成的外边沿线作为清除障碍的界线的方法。(1.5 分)5 .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成的干密度与由击实实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3分)1.高架道路:是用高出地面6 m 以 上(净高加桥梁结构高度)的系列桥梁所组成的城市空间道路。(3分)2 .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自身的条件影响时,(1.5 分)具有中档驾驶技术的人员可以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1.5 分)3 .道路网面积密度:是指道路用地总面积(涉及公共停车场、广场)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3分)4.路基临界高度:是指保证路基上部土层(路床表面以下8 0 cm),在不利季节,(1分)处在某种湿度状态(干燥,中湿、潮湿)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地面长期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2分)5.共同沟:设立于道路之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设施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称为共同沟。(3分)1 线控制:在一条主干线上,根据流量的大小、交叉口的间距、车辆行驶的速度,定出信号灯周期、相位及时段转换。(2分)合理拟定各路口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形成一条“绿波带”,以提高全线的通行能力。(1 分)2 .立体交叉:是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路线在高程不同的平面上互相交叉的交通设施。3 .高架道路:是用高出地面6m以上(净高加桥梁结构高度)的系列桥梁组成的城市空间道路。4 .特殊路基设计:对于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路基填挖高度超过规范规定,或修筑在陡坡上的路堤等各种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则必须特殊设计,(2分)涉及路基稳定性分析和验算、防护加固设施的设计等。(1 分)5 .路基临界高度:是指保证路基上部土层(路床表面以下8 0 c m),(1 分)在不利季节,处在某种湿度状态(干燥,中湿、潮湿)时,(1分)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地面长期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1 分)1 .点 控 制:在各个交叉口上,根据流量的大小和交通特点,事先拟定合理的信号周期和各向绿灯时间(2分),逐步做到各相位的变化规律符合路口的流量。(1 分)2 .环形交叉:在交叉口中央设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1分),使各类入环车辆按逆时针方向绕岛作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驶出,这种交叉口形式称为环形交叉。(2分)3 .共同沟:设立于道路之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设施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称为共同沟。4 .一般路基设计:在正常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下,路基填挖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手册允许范围的路基(1.5 分),它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参照规范规定或标准图设计,而不必个别具体论证和验算。(1.5 分)5 .路面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积当量轴次(1.5 分)、道路等级、面层和路面结构类型而拟定的弯沉设计值。(1.5 分)1 .调查年为2 0 2 3 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 8 0 0 p c u/d,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7 =6%,设计起算年为2 0 2 3 年,则起算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B)p c u/d oA 20 27 B 227 3 C 24 0 9 D 214 42.某主干路一条车道的也许通行能力为190 0 p c u/h,则在考虑道路分类系数=0.8,交叉口折减系数%=0.6,车 道 折 减 系 数=1.8 5 后,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A )。A 16 8 7 B 15 20 C 30 4 0 D 18 243.某路段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记录为:公共汽车15 0 辆/h (1.5),摩托车5 0 辆/h (0.5),普通汽车5 10 辆/h (1.5),小汽车38 0 辆/h (1.0),括号内的数是该种车换算为小汽车的折算系数。则该路段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D )p c u/h oA 135 9 B 10 8 0 C 8 90 D 13954 .某弯道的超高横坡度=6%、纵坡度i=5%,则该路段的合成坡度为(B )。A 7.2%B 7.8%C 5.5%D 11%5 .某路段的停车视距为110 m,则其会车视距应为(C )m。A 110 B 16 5 C 220 D 27 56 .在没有任何交通管制的五路交叉口上,其冲突点将有(C )个。A 5 B 16 C 5 0 D 1207 .某道路网为方格式道路系统,若其边长分别为a=6 0 0、b=8 0 0,则路网的非直线系数为(D )。A 1.7 B 1.2 C 2,4 D 1.48 .对于已建路基的干湿类型,应实测不利季节路床表面以下(A )cm深度内土的平均含水量,再通过计算平均稠度牡来拟定。A 8 0 B 10 0 C 120 D 14 09.对于高速公路,超 过(B )m高的路堤路段应设立路侧防护栏。A 2 B 3 C 4 D 510 .当路基土质较差、水温状况不好时,路面结构中应设立(D )。A面层 B 底基层 C基层 D垫层1.若某路段上运营车辆的车头时距为2.0 8 s,则其一条车道上的也许通行能力为(B )p c u/h oA 220 0 B 17 30 C 36 0 0 D 20 232.某公路的设计车速V=8 0 k m/h,有一弯道半径R=5 5 0 m,根据驾驶员操作及反映时间计算所得的缓和曲线长度为(O m。A 6 0 B 6 2 C 6 7 D 6 93.当两相交公路的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口内的直行车道的设计速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得低于路段的(D )。A 4 0%B 5 0%C 6 0%D 7 0%4 .某城市干道的总长度合计为91.8 公里,城市用地面积为6 2.1平方公里,则其干道网的密度是(A )公里/平方公里。A 1.4 8 B 0.6 21 C 0.918 D 0.6 85 .收费广场中心断面至匝道分岔点的距离一般(C )。A不超过7 5 m B不 超 过 5 0 m C不得小于7 5 m D不得小于停车视距6 .我国路面设计规范中,采 用(B )作为评估土基的刚度指标。A C B R 值 B回弹模量 C抗剪强度 D 抗拉强度7.(C )的颗粒级配较好,内摩擦角较大,又有一定的粘结性,易于压实和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良好的填筑材料。A 砂土B 粘土C砂性土D 碎石土8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胀缝一般采用平缝形式,在胀缝板厚的中央处应设立(A ),以提供传荷能力。A 传力杆 B 拉杆 C 钢筋网 D发针型补强钢筋9 .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当计算N,时,需要将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为同一标准轴的当量作用次数,这里的换算标准是(C )。A 小客车 B 载重汽车 C B Z Z-1 00 D B Z Z-6 01 0.二级区划是在一级自然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K为重要指标,再结合考虑气候特性、地貌类型、自然病害等因素,共 分 为(D )个二级区和1 9 个副区。A 7 B 1 3 C 2 3 D 331.什么是公路?其基本组成有哪些?答:(1)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重要供汽车行驶的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公路是一种线形带状工程结构物,重要承受汽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3分)(3)电力管道(2)其基本组成涉及:线形、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沿线设施。(3 分)2.简述柔性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答:(1)路线、路基、路面要作通盘考虑总体设计(1 分)(2)根据各结构层的功能和交通特点选择结构层次(1 分)(3)适应行车荷载作用进行强度和刚度的组合(1 分)(4)注意各结构层的自身特点,作好层间组合(1 分)(5)拟定适当的层数和厚度(1 分)(6)考虑水温状况的影响保证稳定性。(1 分)3.城市管线工程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哪几类?答:(1)给水管道(1 分)(2)排水管道(1 分)(1 分)(4)电讯管道(1 分)(5)热力管道(1 分)(6)燃气管道。(1 分)4.高速公路中间带的功能有哪些?答:(1)分隔对向车流,防止对向车辆碰撞;(1 分)(2)减少干扰,保证车速;(1 分)(3)减轻夜间对向车灯的眩光;(1 分)(4)清楚显示内侧边沿、引导驾驶员视线;(1 分)(5)防止行车任意转弯调头;(1 分)(6)并可作为设立安全护拦、标志、绿化及其他交通设施之用。(1 分)5.简述交叉口立面设计的环节答:(1)收集资料(0.5 分)(2)绘制交叉口平面图(0.5 分)(3)拟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0.5 分)(4)拟定立面设计图式和等高距(0.5分)(5)交叉口设计等高线的计算(1 分)(6)计算交叉口转角路缘石上各点的设计标高(1 分)(7)勾画交叉口上的设计等高线(1 分)(8)等高线的检查与调整。(1 分)1.对于无中央带和有中央带的公路,超高设立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答:(1)对于无中央带的公路超高的设立方法有:(3分)绕行车道内侧边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绕行车道外侧边沿旋转;(2)对于有中央带的公路超高的设立方法有:(3分)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沿旋转。2.简述高架道路的设立条件。答:(1)凡设立高架干道的道路,其原有等级应属快速路或主干路。(1 分)(2)交通量较大。(1 分)(3)交叉口上直行车辆占路口总交通量的比重较大(8 5%9 5%),沿线交叉口交通状况均属低劣的一般干道。(2 分)(4)在跨越河流或铁路的桥梁引道两端,当交叉口距桥台间距短、车辆多时,宜将引道建成高架桥,以便跨过数个交叉口。(2 分)3.共同沟断面的设计原则是什么?答:(1)共同沟的断面型式与各类管线的布置应满足共同沟安全运营的规定。(1分)(2)共同沟断面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敷设空间、维修空间以及扩容空间的需要。(1 分)(3)共同沟特殊断面的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支接口、分支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材料投入口,以及集水井的断面尺寸的规定。(1.5 分)(4)同沟内的缆线一般布置在支架上,支架的宽度与纵向净空应能满足缆线敷设及维修的需要,支架的跨距应根据计算拟定。(1.5 分)(5)同沟的断面形状应结合道路断面型式、沿线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案等情况因地制宜合 理拟 定(1 分)4.对路面的基本规定有哪些?答:(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1 分)(3)良好的耐久性;(1 分)(5)足够的抗滑性能;(1 分)(2)良好的水温稳定性;(1 分)(4)良好的表面平整度;(1 分)(6)少尘性及低噪声。(1 分)5.改善土基水温状况的措施有哪些?答:(1)加强路基和路面的排水;(1 分)(2)压实土基;(1 分)(3)保证填土高度;(1 分)(4)换土;(1 分)(5)设立隔离层;(0.5 分)(6)设立排水层或其它排水构造物;(0.5 分)(7)石灰稳定土基;(0.5 分)设立隔温层。(0.5 分)1.道路的功能有哪些?答;(1)交通功能(1 分)(2)形成国土结构功能(1 分)(3)公共空间功能(1 分)(4)防灾功能(1 分)(5)繁荣经济。(1 分)2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 分)(2)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规定,以及视觉、心理方面的规定。(1 分)(3)保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1 分)(4)应避免连续急转弯的线形。(1 分)(5)平面线形应具有足够的长度。(1 分)3.简述方格式路网的优、缺陷及其改善措施。答:方格式路网的优点:(1)这种图式有助于建筑物的布置和辨认方向。由于相平行的道路有多条,使交通既分散、又组织灵活,整个系统的通行能力大。(2 分)(2)方格式路网的缺陷:方格式干道系统的缺陷是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较大。(2 分)(3)改善措施:在流量大的方向,如增长对角线道路,则可保证重要吸引点之间有便捷的联系,但因此形成三角形街坊和复杂的多路交叉口,不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1 分)4.高架道路的设立条件有哪些?答:(1)凡设立高架干道的道路,其原有等级应属快速路或主干路。(1分)(2)交通量较大。(1分)(3)交叉口上直行车辆占路口总交通量的比重较大(85%95%),沿线交叉口交通状况均属低劣的一般干道。(1分)(4)在跨越河流或铁路的桥梁引道两端,当交叉口距桥台间距短、车辆多时,宜将引道建成高架桥,以便跨过数个交叉口。(2 分)5.路基常见的病害类型有哪些?答:(1)路堤沉陷(1 分)(2)路基边坡坍方(1 分)(3)路基翻浆(1 分)(4)路基沿山坡滑动(1 分)(5)路基在特殊地质水文条件下的破坏。(1 分)6.简述路面结构分层与组合设计的环节。答:(1)根据道路等级拟定路面等级。(1 分)(2)根据近期和远景交通情况,决定是否分期修建。(1 分)(3)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路基的干湿类型,决定土基是否需要解决及解决的方式。(1 分)(4)按就地取材、因材设计的原则,根据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及环境、交通因素,选择结构层类型和材料组成。(1 分)(5)按应力分布规律和结构层性能的需要,安排结构层的组合。(1 分)1 .如何使横断面布置与道路功能相协调?(1)交通性干道:保证有足够的机动车车道和必要的分隔设施,达成双向分流、人车分 流 以 保 障 交 通 安 全。(2分)(2)商业性大街:保证足够宽的人行道。(1 分)(3)风景游览道路或滨河路:增长绿化用地;布置多条人行道,也可将人行道不对称布置。(2分)2 .平纵面线形组合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答:(1)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1 分)(2)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的底部,不得与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1 分)(3)直线上的纵断面不得反复凹凸,避免出现使司机视觉中断的线形。(1 分)(4)长直线或长陡坡的顶端避免插入小半径的曲线。(1 分)(5)相邻坡段的纵坡,以及相邻曲线的半径不宜相差悬殊。(1 分)3 .简述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立条件。答:(1)汽车专用公路间的互相交叉,以及汽车专用路与交通繁忙的一般公路相交处。(1 分)(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通往大城市,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重点工矿区的公路相交处;与通往重要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的公路相交处;通往重要交通源的支线起点。(1 分)(3)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快速路与交通量大的重要主干路交叉口应设立互通式立体交叉。(1 分)(4)对于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当现有交通量达成30004000pcu/h,预测交通量达 成 50006000pcu/h,且经路网调整分流也难以收效时,应设立互通式立体交叉。(2 分)4.高速公路中间带的功能有哪些?答:(1)分隔对向车流,防止对向车辆碰撞;(1 分)(2)减少干扰,保证车速;(1 分)(3)减轻夜间对向车灯的眩光;(1 分)(4)清楚显示内侧边沿、引导驾驶员视线;(0.5分)(5)防止行车任意转弯调头;(0.5 分)(6)并可作为设立安全护拦、标志、绿化及其它交通设施之用。(1 分)5.共同沟断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1)共同沟的断面型式与各类管线的布置应满足共同沟安全运营的规定;(1 分)(2)共同沟断面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敷设空间、维修空间以及扩容空间的需要;(1 分)(3)共同沟特殊断面的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支接口、分支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材料投入口,以及集水井的断面尺寸的规定;(1 分)(4)同沟内的缆线一般布置在支架上,支架的宽度与纵向净空应能满足缆线敷设及维修的需要,支架的跨距应根据计算拟定;(1 分)(5)同沟的断面形状应结合道路断面型式、沿线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案等情况因地制宜合理拟定。(1 分)(4)养护费用少、运送成本低;6.简述刚性路面的优点。答:(1)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好;(1 分)(2)稳定性好;(1 分)(3)平整度和粗糙度好;(1 分)(1 分)(5)色泽鲜明、反光能力强,有助于夜间行车。(1 分)1.一般认为:在一定轴型的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弯沉值越大,达成某一破坏状态时的允许通过轴次就会越多;反之则越少。(X)2.锯齿形街沟的设立条件是城市道路的纵坡小于0.5%。(X)3.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是采用以“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进行结构分析和厚度计算的理论法。(J)4.相比较平曲线上视距的两种检查方法:最大横净距法和视距包络图法,最大横净距法的拆除范围更大一些。(J)5.在公路路肩上设立路缘石和急流槽,将路表水沿道路纵向集中在一起,然后通过急流槽排出路基的排水方式称为漫流排水法。(X)1.为了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应在所有的弯道处进行加宽。(X)2.公路路堤应满足最低路堤的规定,保证路床在不利季节处在干燥或中湿状态。(J)3.干道网密度系指道路起、迄点间实际距离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它是衡量道路便捷限度的一个指标。(X)4.配水管道距离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为1.5m。对于大型高压输水干管,距离建筑物最小水平净距为5m,以避免爆管时冲击建筑物的墙体,或因维修开挖而危及建筑物的基础。(V)5.由于行车速度高,高速公路上应全路段满足超车视距的规定。(X)1.错台和拱起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损坏现象。(X)2.单纯采用石灰稳定砂性土的效果往往较差,若采用二灰综合稳定,则效果显著提高。(V)3.滑坡没有固定的滑动面,坡脚线以下的地基无移动现象,滑坡的各部分相对位置在滑动的过程中完全被打乱。(X)4.当降水强度大于设计值时,采用集中排水的方式也许导致路面出现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5.分离式立体交叉布置时,应使次要道路的纵断面设计标高以保持不变或稍有变化为宜;等级较高的道路以采用下穿的形式为宜。(X)1.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传荷能力,在交通繁重的道路上,横向缩缝中宜加设传力杆。(X)2.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缺陷是: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容易产生开裂。当沥青面层较薄时,将形成反射裂缝。(J)3.路基的冻胀经常发生在春融季节,随着着气温回升而形成。(X)4.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V)5.高架道路的设立条件是:凡设立高架干道的道路,其原有等级应属主干路或次干路。(X)1.某十字形交叉口,每个信号周期中一次绿灯的时间为40s,一次黄灯的时间为5 s,信号周期(=90s。左转车占本面的10%,右转车占本面的30%,4=2.3s,t.=2.5s,匕=0.95。假如十字形交叉口各方向的进口道均设立一条专用的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和右转车道,试计算该十字形交叉口总的设计通行能力。(10分)解:(1)直行车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2分)3600 x0.95 40-2.3902.5+l)=611(pc/)(2)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2 分)611-p,-pr 1-0.10-0.30=1018(pcw/i)(3)求专用左转车道上的通行能力:(2 分)N、=N6./3、=1018x0.10=101(pcu/h)N、=101=5439.25(pcu/d)(2)计算设计年限末(2025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3分)N2O2S=N w。x(1+y,/2=5439.25x(l+7%),2O25-2O2O)=7 628.83(pcu/d)最终取 7 629pcu/do80240 x615?=39.994(m)a i o 39247;=(H+A/?)tan+q=(615+0.434)t a n +39.994=141.09(m)L”h=a 180 R+L,=18 39r24x 180 x615+80=280.26(m)Eh=(7?+A)sec-y-/?=(615+0.434)sec-!-615=8.68(m)Jh=2Th-Lh=2 x 141.09-280.26=1.92(m)(3)推算平曲线各主点的桩号;(6分)Z H =2一 八 二 K15+098.36-141.09414+957.27且2A-2H Y =Z H +LS=K14+957.27 +80=K15+037.27YH=H Y +(Lh-2 LS)=K15+037.27+(280.26-2x80)=K15+157.53H Z =YH j=K15+157.53+80=K15+237.53=K15+237.53-=K15+097.402(1分)2.某双车道二级公路竣工通车第一年的交通量及相关资料(双向)如下表所示,其面层材料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材料,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 0 2 3,交通量年增长率为 1 1%,并已知:At.=1.1,As=1.0,=1.0,77=0.5,试按上述条件计算路面的设计弯沉值。(1 2 分)序号汽车车型前轴重单后轴重后轴数后轮组数后轴距作用次数次/日1尼桑C WA 5 274.0 K N75.0 K N2双 3 m8 0解:(1)计算路面竣工通车第一年的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尼桑 C WA 5 2:由于后轴轴距 3 m,所以G=1 +1.2(租-1)=1 +1.2(2-1)=2.2 (3分)/p(=1 r7 4 7 6=l x 6.4 x 2 1 0 x(产+2 2 x 1 x 2 1 0 x(产1 0 0 1 0 0=3 6 2.71 +1 3 2.1 8 =4 9 4.8 9(次)东风E Q 1 4 0:由于后轴轴距 3 m,所以G=?=2 (3分)PN =Z C C必铲=i r=l x 6,4 x 8 0 x(),3 5+2 x l x 8 0 x()4 3 51 0 0 1 0 0=0.8 6+74.9 4 =75.8 0(次)所以,N=4 9 4.8 9+75.8 0=5 70.6 9 (次/日)(1分)分)(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3N f)T x36 5e I,y(1 +11%)J x36 5=-x 57 0.69 x 0.511%=2 3 6559 9.46(次)取 N,=2 3 65600次(3)计算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2分)I,=6007 V*2-A -A -A=6(X)x 2 3 6560(产 x l.l x l.0 x l.0=3 5.06(0.01m m)3.某 公 路(V=40k m/h),有一变坡点,其桩号为K 5+2 9 0,变坡点的标高为13 6.500m,在该变坡点处的竖曲线半径为2 500m,并已知 =+3.0%,?2=-2.5%。规范规定:当 V=40k m/h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L m i n=3 5m。试完毕以下的设计与计算:(1)拟定竖曲线的类型;(2)计算竖曲线的要素;(3)拟定竖曲线的范围;(4)计算竖曲线变坡点的设计标高。(11分)解:竖曲线类型的拟定:(2分)由于 0所以,应在该变坡点处设立凸形竖曲线。(2)竖曲线要素的拟定:(3分)L=R-(o=2 500 X0.055=13 7.5(m)68.7 5(m)2 2E二且丝=0.9 45加)2R 2 x 2 500竖曲线范围的拟定:(2 分)竖曲线的起点:(K 5+2 9 0)-68.7 5=K 5+2 2 1.2 5竖曲线的终点:(K 5+2 9 0)+68.7 5=K 5+3 58.7 5(4)计算竖曲线变坡点的设计标高:(4 分)桩号x 值(m)y 值(m)坡线标高曲线设计标高(m)(m)K 5+2 9 068.7 540.9 4513 6.50013 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