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单元:探索乐园》教案.pdf

    • 资源ID:90865399       资源大小:3.78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单元:探索乐园》教案.pdf

    第 十 单 元 探 索 乐 园教材分析“探索规律”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之一,是 隶 属 于 标准(2011)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为了体现 标 准(2011)的理念,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 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分别整理10、2 0以内加减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所谓找规律,是指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的结论。具体来说,找规律可以从许多角度(概念)进行,如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及其他性质等。本单元的课程内容是“探索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强 调“在教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把发展推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内容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 重 对“规律”含义的理解。2.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规律,理清了层次,降低了教学的难度。3.以形式已有经验为基础,由易到难编排,从发现直观而明显的规律到发现抽象而隐蔽的规律,更 体 现“数学味儿”。本单元安排“探索乐园”:一是 落 实 标准张 的“探索规律”的要求;二是探索一些特殊运算和数学问题的模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发现简单情境和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2.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猜想事物的可能情况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3.积极参加找规律的数学活动,对有规律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重点:认清简单的图形以及加法计算的规律,能够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理清并掌握找规律的一般方法。教学建议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利用好教材上的相关素材外,还应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且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观察、猜想、验证,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2.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富有代表性的生成,针对每组数量的不同或每组顺序的不同情况或加法算式的不同情况进入深入分析 从而既可以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3.把握教学的重点,控制好教学的“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课时安排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简单事物中的规律1课时加法计算中的规律1课时总计2课时第一课时 简单事物中的规律教学内容教材96 97页 发现熟悉情境中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或自己创造有规律地事物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有规律排列事物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简单事物的有规律排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能发现熟悉情境中事物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或自己创造有规律地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找规律的活动,在应用规律、创造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水彩笔、各种颜色的图形以及装有“入场券”的信封袋。学具准备: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每年春节的时候,有一台全国人们一起看的节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春节联欢晚会。师:对!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重要日子和重大活动,人们都会以举办联欢会的形式来庆祝。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班里要举办一次联欢会,你有什么建议?(板书:简单事物的规律)生1:好好把教师布置一下。生2:每个人准备一个节目。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联欢会的意义。通过班里举办联欢会的建议,激发学生关心班集体的情感,并自然引出教材中的事例。二、探求新知。(一)课件出示联欢会场景图。师:同学们提的建议都很好。在开联欢会的时候,为了制造一个喜庆的气氛,除了演节目以外,大家还会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亮亮他们班开联欢会的照片。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布置教室的,同学们在做什么?(给学生充分时间观察联欢会场景图,并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发现的机会,使学生了解图中所有的信息)生1:有气球和拉花。生2:气球的颜色有黄色,还有红色。生3:黑板上还写着“元旦快乐”。生4:同学们在表演节目。设计意图:观察、交流图中的信息,既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又为下面的发现规律做铺垫。学生只有看到有什么,才能进一步发现规律。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说得也很好,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气球,你发现了什么?生1:气球有红的,还有黄的。生2:一个黄色气球,一个红色气球的排列。师:像这样一个黄的、一个红的,又一个黄的、一个红的 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我们就说像这样按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所以有规律排列的气球的重复排列是一个黄色气球、一个红色气球。设计意图:选择简单、典型的事物,在交流怎样摆的基础上,了 解“规律”的含义。为发现其它有规律地现象打基础。师:场景图中除了气球是有规律地排列,你还发现了哪些事物也是有规律地排列,能不能说出它们之中重复的部分?生1:拉花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它的重复部分是一个长的拉花、一个短的拉花。生2:唱歌的同学是有规律地排列,它的重复部分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站队的。师:猜一猜,如果图中戴发夹女孩的右边站一同学,你知道是男生还是女生吗?为什么?生:站在戴发夹女孩右边的是男生。应该站队同学是按照一个男生、一个女生有规律地站立的,所以女孩的右边应该是男生。师: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准确地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你能尝试着说一说生活中其他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吗?(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抽象和提升的过程。教学时,注重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的“核心”,这是认识规律的根本。(二)简单应用。(课件出示珠盒图)师:你知道盒子里左边第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全班讨论,再请同学回答)生:根据珠子一白一红、一 白一红的排列规律,盒子外面是红色的,盒子里左边第一颗珠子应该是白的。师:先找出珠子的排列规律,再利用简单推理得出盒子里第一个珠子的颜色,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知道盒子里可能有几颗珠子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说明自己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生1:盒子里只有1颗珠子,是白的。生2:盒子里有3颗珠子,其 中2颗是白的,1颗是红的。因为盒子左边第1个珠子是白的,后面依次是红的、白的。设计意图:通过珠盒图,引发学生的想象,从“看到”到“想到”,从“有限”到“无限”,不断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1题。(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先找出图中的规律(重复的部分),再回答问题。(3)同学之间交流绘画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2 .练一练,第2题。(1)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按自己定的规律涂色。(2)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充分展示不同的规律,只要合理,均给予激励性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四、达标反馈。1、圈 一 圈(后面一个应是什么)。礴 嚼 命6命喻命前含-嗡 曲*申2、接下来应该怎么摆呢?谁来帮帮我!答案: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事物中的规律。谁能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发现事物中的规律?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选择要观察的事物。2.可以从事物的颜色、数量、特点等方面观察。3.只要事物是按照某种顺序依次排列重复出现,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准备地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六、布置作业。1、按规律画一画。2、圈 一 圈(第一行缺少的是哪个图形,请在第二行圈出来)。(1)o v 3、苹果和梨按规律摆放着,有几个水果被毛巾盖着,想想毛巾下面最少有()个水果。B O 86r0口 U S O答案:L 口 2-3.1板书设计简单事物中的规律像这样一个黄的、一个红的,又一个黄的、一个红的.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我们就说像这样按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上课的开始,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气球,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生凭直觉做出判断,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教学找规律内容具有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规律”有无到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交流活动,注意倾听。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就跟着老师一起做。【(拍手一跺脚)3次】同学们猜一猜接下来老师会做什么动作?(学生:拍手),你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吗?(板书:简单事物的规律)(二)师:“规律王国”要举行联欢会,想来参加的小朋友需要自己设计符合要求的入场券。这是老师设计的入场券模板(如下图),请你在创作入场券时使用。你设计的入场券要符合下面两个要求。要求:(1)请你选用自己喜欢的图形、颜色或贴纸创造出不同的规律。(2)请把你的作品完成在入场券上,要有不少于3组的规律才能够入场哦!(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欣赏)设计意图:以制作“规律王国入场券”的形式,组织学生创造出不同的规律,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二、教学资源。用简单事物的规律描述生活中的事物1.选择要观察的生活中的事物。2.可以从事物的颜色、数量、特点等方面观察。3.只要事物是按照某种顺序依次排列重复出现,就是有规律地排列。三、资料链接。(一)如何有规律地生活规律的生活能够让你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都保持比较稳定,但是很多人的生活却过得毫无规律,尤其是年轻人们,也许他们现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者觉得没什么,就是喜欢这样过,可是长期这样,会让身心都失去活力和动力。如何做到有规律的生活呢?先从以下几点开始入手吧。1.正常作息,保 证 睡 眠。有不少人喜欢晚上熬夜,白天又精神不佳。正常的作息是指每天入睡与起床的时间应稳定、有规律,一是在该睡的时候就乖乖去睡,该起床的时候不要赖床,一般晚上11点之前就该入睡,最好是不超过12点,二是成年人应保证每天有7一8小时的睡眠的时间。2.保证三餐,定 时 定 量。一 日三餐是保证我们每天体力和精力的重要来源,很多人不重视早餐,殊不知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长期不吃早餐不仅会对胃造成伤害,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管你多忙多累,保证三餐定时定量,不可不吃,也不可吃得过量,保证正常的三餐时间。3.保证适当的运动。运动能够帮助我们调节身心,补充能量。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坚持下去,让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4.每天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工作、学习很忙,生活很累,但是同时也要学会放松自己。规律的生活应有紧有松,互相调节。每天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安静地喝杯茶、听听歌、或者休闲、娱乐、与他人交谈,这些能够对生活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提高生活的质量。5.做好计划和安排。你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等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安排,那么在实施的时候你可以更为得心应手,不会手忙脚乱,你会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这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有条不紊。生活有规律,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维持身体健康,还能延年益寿,其实不难,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吧,坚持下去,慢慢它会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二)月亮和她妈妈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这说是,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第二课时 加法计算中的规律教学内容教 材98 99页 通过计算发现简单的加法中的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2 0以内的数的组成以及加减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计算、发现、总结规律和简单应用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知道两个数交换位置得到的两个算式得数相等,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以图代数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有规律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找出加法计算中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学具准备:教科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小鸡、小熊、小鸡、小熊)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学生猜对,并出示小鸡)师:你们真聪明,是怎么猜到的?为什么?生:这是一组有规律地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小动物的排列,所以小熊的后面应该排小鸡。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看来上节课都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探索乐园中的第二课时。(板书: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一方面检验学生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一)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9 8页(1)算一算两组图)师:观察两组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分别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生1:图上有两个盘子放有鸭梨,其中左边蓝色盘子放有6个鸭梨,右边粉色盘子放有5个鸭梨。一共有多少个鸭梨?生2:左边鱼缸有7条金鱼,右边鱼缸有3条金鱼,一共有多少条金鱼?师:你能根据每组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吗?生 1:6+5=1 1,5+6=1 1.生 2:7+3=1 0,3+7=1 0.师:观察每幅图写出的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比较交流时间,指着比较不规范的或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生:每组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位置不同,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师:5+6=1 1,交 换5和6的位置,写 成6+5=1 1.这样相等的两个式子,我们可以写成5+6=6+5.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述为5加6等 于6加5.你能尝试用类似的式子表述金鱼情景图吗?生:7+3=3+7,语言表述为7加3等 于3加7.师:你能用你刚刚发现的规律,解 决(2)(课件出示教材9 8页(2)吗?、士、一 U用域一域。(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汇报,交流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根据一幅情景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亲自列出算式并观察比较,广泛交流,认 识“加法交换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二)找规律填数。(课件出示教材9 8页上的四组题)师:仔细观察前三组图,每组中三个数有什么关系?请你利用第一幅图说说你的发现。生 1:2+8=1 0.生 2:1 0-2=8.生 3:1 0-8=2.生4:2和8组 成1 0.(教师均予以鼓励,同时使学生体会所表述规律背后的共同规律一数的组成的规律)师:你能用你发现的规律完成第四组的填空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发现数的组成规律,达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感受数学规律的奥秘。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1题。(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先找规律,再回答。(3)同学之间交流找到的规律,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2 .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明白题意,再自己填写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四、达标反馈。1、找规律,两个叶子上的数的和等于花下面的数。在空白的叶子上应该是哪个数?o o oO15 7 9 122、8+0=口$6“00=05+口=口。口=口8+口=5+口+=+3、在()里,填 上 合 适 的 数。2+3=3+24+5=(3+4=4+3)+()9+2=)+)+6=7+()5+()=()+62.8+5=1 3 5+8=1 38+5=5+89+6=1 56+9=1 59+6=6+93.4+5=5+4 9+2=2+9 7+6=7+6 5+6=5+6五、课 堂 小 结。师:这 节 课,我 们 学 习 了 加 法 计 算 中 的 规 律。谁 能 说 说 你 学 到 了 什 么?不 要 求 学 生 描 述 得 特 别 准 确,只 要 意 思 对 就 可 以。最 后,师生进行概括:1.观 察 图 中 算 式,再 尝 试 计 算。2 .观 察 所 列 算 式,总 结 规 律。3 .利 用 找 的 规 律 解 决 实 际 问 题。六、布 置 作 业。1、按 规 律,?处应该填几?2、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代表什么数?9+5=5+f 0S)+8=3+8 3=()0=()o n=n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 =3+8 =(3 )3.8+4=1 2 4+8=1 2 8+4=4+86+7=1 3 7+6=1 3 6+7=7+6板书设计加法计算中的规律6+5=5+6 o 7+3=3+76加 5等 于 5加 6.7加 3等 于 3加 7.教学反思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渗透加法交换律,二是数的组成中的规律。这两个内容学生前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比的手势。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做动作的同时,可 以 边 说 5、0、5、0、5、0)同学们猜一猜,接下来老师会比什么?生:接下来老师会比。师:接下来呢?生:老师会比0。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知道老师要比的动作呢?生:老师都是以5、0 为一组,这样规律做动作的。师:原来数字之间也是可以有规律出现的,那么数字之间还有其他的规律吗?(板书:加法算式中的规律)(二)游戏:一线生机。师: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线生机。游戏方法:一次只能拿1 3 个紧连的棋子,两人轮流拿,看谁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赢了。生 1 (拿 1颗棋子)。生 2(拿 2 颗棋子)。生1:.设计意图:通过玩游戏,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告诉同学们数字之间还有好多好多其他规律等着我们去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资源。用加法计算中的规律描述生活中的事物1.观察图中算式,再尝试计算。2.观察所列算式,总结规律。3 .利用找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资料链接。(一)杨辉三角下面这个奇特的数字三角形是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编定的一本数学书中介绍的,人们称它为杨辉三角。小朋友们今后会知道,杨辉三角的作用是很大的哟!杨辉三角有什么特点呢?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1)从上往下,第一层 有2个数,第二层有3个数,第3层 有4个数 也就是说,每一层有”层数+1 ”个数;(2)左、右两条边上的数都是1;(3)每一层中间的每一个数都是它肩上两个数的和;(4)如果从正中间画一条竖线,那么每一层上的几个数都是按照左、右对称的关系排列着。小朋友,请你根据这些特点把杨辉三角一直写下去,看谁写得又对又快。()找规律找规律填空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加强对一般性的数列规律的熟悉,主要培养寻找数列一般规律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能力,找规律的类型简直数不清,有的是所给数字间的规律,有的是隔一个数间的规律,还有的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呈某种规律。规律可能有同加、同减、同乘一个数(或一个数列)或者平方。小学的找规律很简单,只有加或减以及乘除。不会有平方这种太过麻烦的解法,但有的时候会碰巧在加减乘除中又出现平方。第十单元单元测试卷一、找规律填一填。(1 6分)1.3、5、7、()、()、()、1 5、1 7.oOoO OoO O3.按规律,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1 3+5=5+|1 2+4=|一|+1 26+7=二 +口 口+口=9+84.按规律,在 里 填 上 合 适 的 数。二、我是聪明的小法官(按规律排列的画“J”,否 则 画“X”)(9分)1.AOAOAA2.AOOOAOOOAOOO3.辛平军号卷裤()()三、看一看,选一选。(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J”)(1 5分)L冷1 I绛|号 寻z 里 里 空 空 空 匚 二 3.ooe oooe ooooCZ Z(o e)4.O A n o A E Z Z U (0D)5,1,8,2,7,3,6,4,_二|(3,5,4)四、按规律涂一涂,画一画。(2 1 分)3-B A t D A O O%5、6.按规律涂色。Q XXX5/0 0 0 0 0-7.有规律地涂一涂。3、4、下一个图形是什么?OoQo伞q瓯 半wW w W5、最后一幅画怎么画?请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里。OOOO O11)(2)、(3)n(4)0六、连一连(把左、右规律相同的两张卡片连起来)。(8 分)CVCVCVon=n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盒 子 里 右 边 第 一 个 图 形 是 什 么 图 形?请 你 画 一 画。(8分)参考答案4.5V7 V1(86v9157 1 3 1 1 1 1 4V V631 3 2 0V79 1 1V2二.1.X 2.V 3.X三 D S洋蜂DD匚二牛I。1 红空空空空匚二3.I3.ooe oooe ooooZ Z Z n(o)4.OADOACOAdZJ(A,o,9)5,1,8,2,7,3,6,4,CZ Z(34)A A 5、OOOOOOOO5.I.H3、口口 口 4、七.1.9+8=1 78+9=1 7 9+8=8+97+5=1 2 5+7=1 2 7+5=5+7

    注意事项

    本文(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单元:探索乐园》教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