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pdf

    • 资源ID:90865654       资源大小:3.83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pdf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4 9.(6分)如图所示,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选 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所用时间是7 s,这个气泡在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8 X 10%/s,则气泡运动的路程是 m。(3)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观测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为了测 量 方 便 应 使 气 泡 在 管 内 运 动 的 较 (选 填“快”或“慢”).5 4、要想快速知道一盘蚊香燃烧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哪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猜测蚊香的燃烧时间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器材:步骤:实验结果表达式:*5 5.如图4 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4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 s 曝光一次(如图4乙所示).甲_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 s 到达E 处.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三个数据(不需要估读)位置起点ABCDE时间/s00.20.40.60.81.0路程/m014(2)分析在这段时间内赛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知路程和 成正比.*3 2.(6分)下列是“用天平测量罐装啤酒中的啤酒质量”的实验,请给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填写步骤前的字母)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在右盘中加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横梁第二次平衡D.将罐装啤酒放在左盘里E.右盘中祛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示数之和就是罐装啤酒的总质量m,F.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G.将倒出啤酒后的罐放在天平左盘中,称出空罐的质量B hH.罐装啤酒的总质量叫与空罐质量n t 之差就是啤酒的质量如,即 m 3=m i-m 2*4 6.(6分)小敏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小敏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祛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 _ _ _ _ _ _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 0m 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 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与下表中_ _ _ _ _ _ _ 的密度相同.i Q 50g|l l l l|l l l l|l l l l|l l l l|B l l|0 1 2 3 5口甲乙物质名称密度 P/(k g m-3)银10.5 X 103铜8.9 X 103铁7.9 X 103铝2.7 X 10:*5 6.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是_ _ _ _ _ _ c m3;(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 5 g,则矿石的密度是_ _ _ _ _ _ k g/m3;从 图 A到 图 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 (选填:偏大、偏小 或 不变);(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祛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OA.向左调平衡螺母B.往右盘中加祛码C.从右盘中减祛码D.向右移动游码A加水到绿记(犷石浸没水中)(准备补充水)c筒巾倒入杯中至标记7.测金属块的密度:(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平衡标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5 0g的祛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上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6 0c m:水的量筒中以后,水面到达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 m 金属块的r t J Tr1TO-Ji密度是 k g/m 8.小雨要测小铁块的密度,除了一块小铁块(质量小于100g)和足量的水,还有以下的器材可供选择:A.量程为5 00g的 天 平 一 台 B.量程为10k g的案秤一台C.量程为0 5 N的弹簧测力i d 个 D.2 5 0m L的量杯一个E.5 00m L的量杯一个(1)应选择的器材有(填序号);(2)测量时,应先测,再测,最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小铁块的密度。6 650g 1 0 g*39.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 小 矿 石 用 细 线 系 好 后 慢 慢 地 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刚切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I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中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细线、烧杯和水,Io I 4 5、L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右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 左”或“右)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0=k g/m3.实验中,由于小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己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提示:己知水的密度为1.(6分)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 _ _ _ _ _ c m.(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祛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 0 g,则液体的质量为 g.(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 m*2 1.(9 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的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U i?;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 P 泉 水 二 ;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筒中全部倒尽,测出的矿泉水密度误差较大.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 对 步 骤(3)分为两步,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的内容:;.*3 8.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图所示顺序进行了操作: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叱将烧杯中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 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P.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 m i/g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 /c m3植物油的密度P/k g m 3测量值1 52 0(2)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优化实验过程使误差更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并写出计算密度的最后表达式.*57.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 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物块的体积为 m 3,物块的密度 k g/m 3。*58.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下列器材:天平、祛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测量铝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并利用你测得的数据写出密度的推导公式。2 0.(4分)如右图所示:(1)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2)木块的长度为 e m o*2 7.(6 分)下表是小明在探究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测量对象质量m/k g重力G/N比值 g/N k g-1物 体 10.10.9 89.8物体20.21.9 69.8物体30.32.9 49.8(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o(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 值取为9.8 N/k 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 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g 值大小9.7 8 09.7 8 89.7 9 49.7 9 49.8 0 19.8 0 39.8 1 69.8 3 2地理纬度0 2 3 0 6 3 0 3 3 3 1 1 2 3 9 56 4 0 4 0 55 4 59 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g值相同的城市是:。造成g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o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 质 上 应 该 是 货 物 的。3 6.据齐鲁晚报今日潍坊报道,2 0 1 2 年暑假期间奎文区一名中学教师和其他七位骑车爱好者用时2 1 天,骑行2 0 0 0 余公里征服了川藏线,站到了充满神秘的高原之城拉萨.下表列出了车手在骑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摩擦力.试指出表中列出的摩擦是有害摩擦还是有益摩擦.如果是有益摩擦,请提出一个增大的方法;如果是有害摩擦,请提出一个减小的方法.摩擦力有益或有害增大或减小的方法示例:由气流所产生的摩擦有害运动员穿紧身衣服鞋底与脚踏间的摩擦力车轮与刹车橡皮之间的摩擦力滚珠轴承与轮轴间的摩擦力53.小欣在学习了力的知识后,为了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奥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一次比赛小欣和小丽都站在水平地面上,两人相持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第二次比赛小丽站在滑板车上,小欣站在地面上,小欣轻而易举的把小丽拉了过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请你帮小欣分析下列问题(1 0 分):小丽小欣小丽小欣甲 乙 第 二 次(乙图)小欣拉绳子的力(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小丽拉绳子的力为什么第二次小欣拉绳子的力比第一次变小了反而还赢了比赛?拔河比赛取胜的“奥秘”是什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为了在校运动会上获得拔河比赛的冠军,请你为班级的拔河队提出至少两种合理化的建议,并说其中的道理。*6.在 研 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长方体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2)比较图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3)比较图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关系。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答案:。(5)小明将甲图中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12.(4 分)在 探 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上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O(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1 5.(6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长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1)在采用如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右图所示。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3)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怎样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简要写出步骤。*2 3.(8分)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A.与压力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序号实验条件测力计示数/N长方体木块的放置表面情况压力/N1平放木板81.62平放木板1 22.43平放木板1 63.24侧放木板1 63.25竖放木板1 63.26平放木板上铺棉布82.47平放木板上铺毛巾84.0(D由序号为1、2、3的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 (填字母);(2)要验证猜想B,应选取序号为 的三次实验;(3)根据表中信息,能否验证猜想D?(填“能”或“不能”);(4)以 上 实 验 主 要 采 取 的 物 理 研 究 方 法 是.2 5.(8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保持木板水平且固定):第 1 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 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方法拉动木块(图乙),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 3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在一起且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方法拉动木块(图丙),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三乙丙实验序号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204.04.02204.038.08.0(1)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目的是:,(2)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是2k 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g取 1 0 N/k g)。(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4)比较1、3 次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28.(8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区 广 耍/r r r r/r r r r r r f甲(木Si长葡)乙(木幔/面)两(名巾表面)1巾改血)(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 做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Ih|=h 2 h 3。(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2)由图 和图 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图a和图d 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4 1.(1 2 分)如下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 填“越大”或“越小”);(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3 3.如右图所示,一个重为1 0 N 的木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木球所受力的示意图.3.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 d是测量_ _ _ _ _ _ _ _ _ _ 的。设 a、b、c、d四个步骤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R、玲、F:,、F o 由四个图中_ _ _ _ _ _ _ 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9.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演示实验,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2 N 的物块,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会直观地观察到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是:。(2)当物块完全浸没时,弹簧秤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3)你认为利用图甲所示的这套器材还可以用于探究以下哪个问题?()(选填字母序号)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深度的关系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D.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 0.(1 0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1)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 A、B、C、D、E”)。(2)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 是 错 误 的(选 填“A、B、C、D、E )。(3)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4 2.(9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J、丛、F.”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 排 开 液 体 的 重 力 大 小 为;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5 2.小敏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敏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 和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2)比较图b与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3)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 和图 来研究。(4)在图d与图e中,保持了 不变,研究 与 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这种研究问题方法叫做 o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中,还有很多实验用到这种方法,请你举一例:45.(4 分)如图所示是一绕0 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R的方向,及动力H 的力臂,分别在图中标出阻力乂的力臂L 以及动力H.5.在 探 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 状态。(2)如上图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a 处已挂着2 个 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 处,挂上 个0.5N的钩码。*13.(6 分)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 _ _ _ _ _ _ _ 位置平衡,一 古 叶 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色(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3)如上图,将右边的一个钩码向左移动2 个格,要使杠杆平衡,则左边的两个钩码向 移动 个格。实验次数动力F/N动力臂/m阻力F2/N阻力臂乙/m11.00.242.00.1221.50.10.5*16.(8 分)小康组在做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2)在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后,小康又将弹簧测力计由/处 移 到 C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4 0cm,fl4=30cm,如=20cm,若钩码重仍是1.5 N,则这个力的方向是,测力计示数为 N。24.(8 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完整.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1234L i /m0.10.150.20.2F./N0.50.51.5L2/m0.0 50.0 50.10.1F 11.534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所示的两组钩码.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两端同时减掉 个钩码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31.如下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 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0 E 4 0 c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 B处应挂_ _ _ _ _个同样的 仇于1升 D fr ft-U-J 1X1 1 1 p钩码.出 出 IF(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沿 C点向右下倾斜 寸Q 耳Q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 力 F的大小将,原因是.14.(3分)小明利用定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请你在下面空白处帮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4 7.“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同一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2)请在方框中画出进行第一次实验的装置图(每个钩码重2 N).次数物理量123钩码重/N468钩码上升高度/m0.10.10.1绳端拉力/N1.82.43绳端上移的距离/m0.30.30.3机械效率7 4.1%8 3.3%(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4.针 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小车重量G/N小车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 F/N小车移动距离S/m有用功W/J总功W/J机械效 率 n1较缓4.00.20.91.20.81.087 4%2较陡4.00.31.21.21.21.4 48 3%3最陡4.00.11.51.21.6(1)请你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4)如果该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和 不变,只改变。10.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 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次数钩码重G/K钩码上升高度h/n有用功WW/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 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n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1.1050.55(1)比较第1 次实验和第2 次实验,可得结论:(2)完成第3 次实验中的数据计算,并填在表格中;(3)比较第2 次和第3 次实验,你又发现了什么?(4)实验时,如何提拉弹簧测力计?35.小红学过机械效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她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将第三次实验的数据在表中补充完整.(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斜面越陡,斜面机械效率越*4 3.(7 分)小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 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物体移动距离S/m有用功W有 用/J总功w 6/J机械效率 n1较缓5.00.11.60.50.50.86 3%2较陡5.00.152.20.50.7 51.16 8%3最陡5.00.253.00.5(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 _ _ _ _ _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 1 次 实 验 测 得 的 机 械 效 率 为;(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 次实验是用_ _ _ _ _ _ 图做的;第 4次实验是用_ _ _ _ _ _ 图做的;(选填“a、b”或 c”)(4)分析第1、2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 轮 组 的 机 械 效 率;物理量钩码钩码上测力计测力计机械总用升的高示数F/N移动距效率实验次数G/N度 h/m离 s/mn140.11.80.3260.12.40.38 3%340.11.40.55 7%440.21.41.05 7%(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2.(8分)如图所示,是(1)实验中通过观察-/I 木 飞 s 一 J一 、,M:“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 c m /s)表二(钢 球 质 量 为 1 0 0 g)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 /c m序号钢球撞击速度v /c m.s-l木块滑行距离s/c m11 0 01 0181 0220 02021 64 033 0 03 03249 01 9.(6分)小明组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第一次: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第二次:将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1)在实验中,他们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物体动能大小的;(2)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填“甲”、“乙”)。*4 4.(5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 A 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 两个小球的 的大小;(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o34.(7 分)现代社会汽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汽车刹车后还需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叫停车距离(如下图所示)发现情况 开始刹车时 车辆停止时一.-S A a:反 应 距 离 一I-制动距离-停年距离-(2)研究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速度越大,反应距离、和 就越大;(3)司机驾驶该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以上潮湿水平公路上行驶时,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需 s 时间;(保留两位小数)(4)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司机提出两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驾驶汽车时;*48.(4 分)小锐组的同学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祛码、木块(祛码和木块的质量不同)等器材,探 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如下图所示。(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得出的结论是:_O(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象,5 X甲乙丙18.(6 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不要塞的 太 紧),加热使水沸腾。(1)水沸腾后会出现的现象是。这个过程中,燃料的 能转化为水蒸气的 能,又通过做功,把水蒸气的能转化为橡皮塞的 能。(2)观察实验装置发现试管外面装有金属网,这个金属网的作用是*59、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 作 用 在 小 卡 片 上 的 两 个 拉 力 方 向,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 手 后 小 卡 片(选 填“能”或“不能)平衡。设 计 此 实 验 步 骤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探 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最 好 最 后 验 证.C.大/、不等的二力能否平衡 D.方向不相反的二力能否平衡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能否平衡B.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二力能否平衡甲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