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pdf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欢迎大家来到聘才网,小编搜集整理了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供大家查阅,希望大家喜欢。1、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7 .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 形 成 1个高度为b的台阶。8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1 种标志。9 .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1 0 .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1 1 .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1 2 .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2、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1 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3、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以极快的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解理断裂通常是脆性断裂。4、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3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5、论述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思路,推导格雷菲斯方程,并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答:只适用于脆性固体,也就是只适用于那些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可以忽略的情况。第二章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一、解释下列名词:(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T m a x和最大正1 2应力o m a x比值,即:m a x(2)缺口效应 绝大多数机件的横截面都不是均匀而无变化的光滑体,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剧变化,如键槽、油孔、轴肩、螺纹、退刀槽及焊缝等,这种截面变化的部分可视为“缺口”,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3)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b n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b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4)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5)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6)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 3 6 o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7)努氏硬度采用2个对面角不等的四棱锥金刚石压头,由试验力除以压痕投影面积得到的硬度。(8)肖氏硬度采动载荷试验法,根据重锤回跳高度表证的金属硬度。(9)里氏硬度采动载荷试验法,根据重锤回跳速度表证的金属硬度。二、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be材料的抗压强度(2)o bb材料的抗弯强度(3)T S材料的扭转屈服点(4)T b材料的抗扭强度(5)。bn材料的抗拉强度(6)N SR材料的缺口敏感度(7)H B W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的材料的布氏硬度(8)H RA材料的洛氏硬度(9)H RB材料的洛氏硬度(1 0)H RC材料的洛氏硬度(l l)H V材料的维氏硬度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薄板:在缺口根部处于单向拉应力状态,在板中心部位处于两向拉伸平面应力状态。厚板:在缺口根部处于两向拉应力状态,缺口内侧处三向拉伸平面应变状态。无论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都因机件上的缺口造成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和应力集中而产生脆性倾向,降低了机件的使用安全性。为了评定不同金属材料的缺口变脆倾向,必须采用缺口试样进行静载力学性能试验。八.今有如下零件和材料需要测定硬度,试说明选择何种硬度实验方法为宜。(1)渗碳层的硬度分布;(2)淬火钢;(3)灰铸铁;(4)鉴别钢中的隐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5)仪表小黄铜齿轮;(6)龙门刨床导轨;(7)渗氮层;(8)高速钢刀具;(9)退火态低碳钢;(1 0)硬质合金。(1)渗碳层的硬度分布-H K或-显微H V(2)淬火钢-H RC(3)灰铸铁-H B(4)鉴别钢中的隐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显 微H V或者H K(5)仪表小黄铜齿轮-H V(6)龙门刨床导轨H S(肖氏硬度)或H L(里氏硬度)(7)渗氮层-H V(8)高速钢刀具-H RC(9)退火态低碳钢-H B(1 0)硬质合金-H RA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P 5 7】冲击韧度:U形缺口冲击吸收功AK U除以冲击试样缺口底部截面积所得之商,称为冲击韧度,a k u=Ak u/S (J/c m 2),反应了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用a K U表示。P 5 7注释/P 67冲击吸收功:缺口试样冲击弯曲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失去的位能为m g H l-m g H 2o此即为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以AK表示,单位为J。P 5 7/P 67低温脆性:体心立方晶体金属及合金或某些密排六方晶体金属及其合金,特别是工程上常用的中、低强度结构钢(铁素体-珠光体钢),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韧性温度储备:材料使用温度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差值,保证材料的低温服役行为。二、(1)AK:冲击吸收功。含义见上面。冲击吸收功不能真正代表材料的韧脆程度,但由于它们对材料内部组织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冲击弯曲试验方法简便易行,被广泛采用。AK V (CV N):V型缺口试样冲击吸收功.AK U:U型缺口冲击吸收功.(2)F AT T 5 0:通常取结晶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5 0%时的温度为t k,并记为5 0%F AT T,或 F AT T 5 0%,t 5 0o(或:结晶区占整个断口面积5 0%是的温度定义的韧脆转变温度.(3)N DT:以低阶能开始上升的温度定义的韧脆转变温度,称为无塑性或零塑性转变温度。(4)F T E:以低阶能和高阶能平均值对应的温度定义t k,记为F T E(5)F T P:以高阶能对应的温度为t k,记为F T P四、试说明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宏观上对于那些有低温脆性现象的材料,它们的屈服强度会随温度的降低急剧增加,而断裂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化不大。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屈服强度增大到高于断裂强度时,在这个温度以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比断裂强度大,因此材料在受力时还未发生屈服便断裂了,材料显示脆性。从微观机制来看低温脆性与位错在晶体点阵中运动的阻力有关,当温度降低时,位错运动阻力增大,原子热激活能力下降,因此材料屈服强度增加。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有(P 6 3,P 7 3):1.晶体结构:对称性低的体心立方以及密排六方金属、合金转变温度高,材料脆性断裂趋势明显,塑性差。2.化学成分:能够使材料硬度,强度提高的杂质或者合金元素都会引起材料塑性和韧性变差,材料脆性提高。3.显微组织:晶粒大小,细化晶粒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韧性。因为晶界是裂纹扩展的阻力,晶粒细小,晶界总面积增加,晶界处塞积的位错数减少,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同时晶界上杂质浓度减少,避免产生沿晶脆性断裂。金相组织:较低强度水平时强度相等而组织不同的钢,冲击吸收功和韧脆转变温度以马氏体高温回火最佳,贝氏体回火组织次之,片状珠光体组织最差。钢中夹杂物、碳化物等第二相质点对钢的脆性有重要影响,当其尺寸增大时均使材料韧性下降,韧脆转变温度升高。五.试述焊接船舶比钾接船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的原因。焊接容易在焊缝处形成粗大金相组织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错边、咬边等缺陷,增加裂纹敏感度,增加材料的脆性,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七.试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解释为什么有些材料有明显的韧脆转变温度,而另外一些材料则没有?宏观上,体心立方中、低强度结构钢随温度的降低冲击功急剧下降,具有明显的韧脆转变温度。而高强度结构钢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冲击功都很低,没有明显的韧脆转变温度。面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一般没有韧脆转变现象。微观上,体心立方金属中位错运动的阻力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位错运动阻力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在低温下,该材料处于脆性状态。而面心立方金属因位错宽度比较大,对温度不敏感,故一般不显示低温脆性。体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还可能与迟屈服现象有关,对低碳钢施加一高速到高于屈服强度时,材料并不立即产生屈服,而需要经过一段孕育期(称为迟屈时间)才开始塑性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迟屈服现象。由于材料在孕育期中只产生弹性变形,没有塑性变形消耗能量,所以有利于裂纹扩展,往往表现为脆性破坏。第四章 金属的断裂韧度2.名词解释低应力脆断:高强度、超高强度钢的机件,中低强度钢的大型、重型机件在屈服应力以下发生的断裂。张开型(?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作用于裂纹扩展面,裂纹沿作用力方向张开,沿裂纹面扩展的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K?:在裂纹尖端区域各点的应力分量除了决定于位置外,尚与强度因子K?有关,对于某一确定的点,其应力分量由K?确定,K?越大,则应力场各点应力分量也越大,这 样K?即可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称K?为应力场强度因子。“I”表 示I型裂纹。小范围屈服:塑性区的尺寸较裂纹尺寸及净截面尺寸为小时(小1个数量级以上),这就称为小范围屈服。有效屈服应力:裂纹在发生屈服时的应力。有效裂纹长度:因裂纹尖端应力的分布特性,裂尖前沿产生有塑性屈服区,屈服区内松弛的应力将叠加至屈服区之外,从而使屈服区之外的应力增加,其效果相当于因裂纹长度 增 加r y后对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影响,经修正后的裂纹长度即为有效裂纹长度:a+r y。裂纹扩展K判据:裂纹在受力时只要满足K I 9K I C,就会发生脆性断裂.反之,即使存在裂纹,若K I?K I C也不会断裂。新P 7 1:旧8 32、说明下列断裂韧度指标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K?C和K C答:临界或失稳状态的K?记 作K?C或K C,K?C为平面应变下的断裂韧度,表示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K C为平面应力断裂韧度,表示在平面应力条件下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它们都是?型裂纹的材料裂纹韧性指标,但K C值与试样厚度有关。当试样厚度增加,使裂纹3 9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_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尖端达到平面应变状态时,断裂韧度趋于一稳定的最低值,即为K?C,它与试样厚度无关,而是真正的材料常数。3、试述低应力脆断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答:低应力脆断的原因:在材料的生产、机件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可避免的宏观裂纹,从而使机件在低于屈服应力的情况发生断裂。预防措施:将断裂判据用于机件的设计上,在给定裂纹尺寸的情况下,确定机件允许的最大工作应力,或者当机件的工作应力确定后,根据断裂判据确定机件不发生脆性断裂时所允许的最大裂纹尺寸。4、为什么研究裂纹扩展的力学条件时不用应力判据而用其它判据?答:由4 1可知,裂纹前端的应力是1个变化复杂的多向应力,如用它直接建立裂纹扩展的应力判据,显得十分复杂和困难;而 且 当0时,不论外加平均应力如何小,裂纹尖端各应力分量均趋于无限大,构件就失去了承载能力,也就是说,只要构件一有裂纹就会破坏,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这说明经典的强度理论单纯用应力大小来判断受载的裂纹体是否破坏是不正确的。因此无法用应力判据处理这一问题。因此只能用其它判据来解决这一问题。5、试述应力场强度因子的意义及典型裂纹K?的表达式答:几种裂纹的K?表达式,无限大板穿透裂纹:K?a;有限宽板穿透裂纹:a a K?a;有限宽板单边直裂纹:K?a f ();K?a f ()当b?a 时,b b受弯单边裂纹梁:K?6 M a f();无限大物体内部有椭圆片裂 纹,远 处 受3/2(b?a)b2均匀拉伸:K?a?a 2(s i n?2c o s 2?)1/4;无限大物体表面有半椭圆裂纹,远c?a0?处均受拉伸:A点的K?7、试述裂纹尖端塑性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答:机件上由于存在裂纹,在裂纹尖端处产生应力集中,当。y趋于材料的屈服应力时,在裂纹尖端处便开始屈服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塑性区。影响塑性区大小的因素有:裂纹在厚板中所处的位置,板中心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塑性区较小;板表面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塑性区较大。但是无论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塑性区宽度总是与(K I C/。s)2成正比。1 3、断裂韧度K I C与强度、塑性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断裂韧度随强度的升高而降低。1 5、影响K I C的冶金因素:内因:1、学成分的影响;2、集体相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3、杂质及第二相的影响;4、显微组织的影响。外因:1、温度;2、应变速率。16.有 1 大型板件,材料的。=1200M P a,K I c=115M P a*m l/2,探伤发现有20m m长的横向穿透裂纹,若在平均轴向拉应力900M P a下工作,试计算K I及塑性区宽度R 0,并判断该件是否安全?解:由题意知穿透裂纹受到的应力为。=900M P a根据。/。的值,确定裂纹断裂韧度K I C是否休要修正因为。/。二900/1200二,所以裂纹断裂韧度K I C需要修正 对于无限板的中心穿透裂纹,修正后的K I为:?K I?)?0?()(,177(?/?s)l?K I?塑 性 区 宽 度为:?R 0?比较 K 1 与 K I c:22?s?因为 K l=(M P a*m l/2)K I c-115(M P a*m l/2)所以:K l K I c ,裂纹会失稳扩展,所以该件不安全。17.有一轴件平行轴向工作应力150M P a,使用中发现横向疲劳脆性正断,断口分析表明有25m m深度的表面半椭圆疲劳区,根据裂纹a/c可以确定u =1,测试材料的。=720M P a ,试估算材料的断裂韧度K I C为多少?解:因为。/。=150/720=K I C=Yo c a c l/2对于表面半椭圆裂纹,Y=/u二?3?150?25?10 所以,K I C-Y。c a c l/2-(M P a*m l/2)第五章金属的疲劳1.名词解释;应力幅。a:。a=l/2(。m a x-。m i n)p 95/p l 08平均应力 o m:o m=l/2(o m a x+o m i n)p 95/p l 07应力比 r:r=。m i n/。m a x p 95/p l 08疲劳源:是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一般在机件表面常和缺口,裂纹,刀痕,蚀坑相连。P 96疲劳贝纹线:是疲劳区的最大特征,一般认为它是由载荷 变 动 引 起 的,是 裂 纹 前 沿 线 留 下 的 弧 状 台 阶 痕 迹。P 97/p l l 0疲劳条带:疲劳裂纹扩展的第二阶段的断口特征是具有略程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花样,称为疲劳条带(疲劳辉纹,疲劳条纹)p l l 3/p l 32驻留滑移带:用电解抛光的方法很难将已产生的表面循环滑移带去除,当对式样重新循环加载时,则循环滑移带又会在原处再现,这种永留或再现的循环滑移带称为驻留滑移带。P1 1 1 K: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而且与当时的裂纹尺寸有关。AK 是由应力范围。和 a复合为应力强度因子范围,A K=Km a x-Km i n=:Y o m a x V a-Y。m i n Va=Y A o Y a.p l 0 5/p l 2 0d a/d N: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即每循环一次裂纹扩展的距离。P1 0 5疲劳寿命:试样在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作用下直至发生破坏前所经受应力或应变的循环次数p l 0 2/p l l 7过载损伤:金属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水平下运转一定周次后,其疲劳极限或疲劳寿命减小,就造成了过载损伤。P1 0 2/p l l 72.揭示下列疲劳性能指标的意义疲劳强度。-1,o-p,T-l,o-l N,P99,1 0 0,1 0 3/p l l 4。-1:对称应力循环作用下的弯曲疲劳极限;o-p:对称拉压疲劳极限;TT:对称扭转疲劳极限;o T N:缺口试样在对称应力循环作用下的疲劳极限。疲劳缺口敏感度q fP1 0 3/p l l 8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缺口敏感性,常用疲劳缺口敏感度来评定。Qf=(Kf-l)/(k t-1).其中Kt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且大于一,Kf为疲劳缺口系数。Kf=(o-l)/(a-l N)过载损伤界P1 0 2,1 0 3/p l l 7由实验测定,测出不同过载应力水平和相应的开始降低疲劳寿命的应力循环周次,得到不同试验点,连接各点便得到过载损伤界。疲劳门槛值A Kt h P1 0 5/p l 2 0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的I区,当A K W A K t h时,d a/a N=O,表示裂纹不扩展;只有当 K A K t h时,d a/d N 0,疲劳裂纹才开始扩展。因此,A Kt h是疲劳裂纹不扩展的A K临界值,称为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4.试述疲劳宏观断口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新书P96 98及PPT,旧书P1 0 9 l l l)答:典型疲劳断口具有3个形貌不同的区域疲劳源、疲劳区及瞬断区。(1)疲劳源是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疲劳源区的光亮度最大,因为这里在整个裂纹亚稳扩展过程中断面不断摩擦挤压,故显示光亮平滑,另疲劳源的贝纹线细小。(2)疲劳区的疲劳裂纹亚稳扩展所形成的断口区域,是判断疲劳断裂的重要特征证据。特征是:断口比较光滑并分布有贝纹线。断口光滑是疲劳源区域的延续,但其程度随裂纹向前扩展逐渐减弱。贝纹线是由载荷变动引起的,如机器运转时的开动与停歇,偶然过载引起的载荷变动,使裂纹前沿线留下了弧状台阶痕迹。(3)瞬断区是裂纹最后失稳快速扩展所形成的断口区域。其断口比疲劳区粗糙,脆性材料为结晶状断口,韧性材料为纤维状断口。6.试述疲劳图的意义、建立及用途。(新书P 1 0 r i0 2,旧书P 1 1 5 1 1 7)答:定义:疲劳图是各种循环疲劳极限的集合图,也是疲劳曲线的另1种表达形式。意义:很多机件或构件是在不对称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因此还需要知道材料的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以适应这类机件的设计和选材的需要。通常是用工程作图法,由疲劳图求得各种不对称循环的疲劳极限。1、?a?m疲劳图建立:这种图的纵坐标以?a表示,横坐标以?m表示。然后,以不同应力比r条件下将?m a x表示的疲劳极限?r分解为?a和?m,并在该坐标系中作A B C曲线,即l?a(?m a x?m in)l?r为?a?m疲劳图。其几何关系为:t a n?m(?m a x?n iin)l?r 2(用途):我们知道应力比r,将其代入试中,就可以求得t a n?和?,而后从坐标原点0引直线,令其与横坐标的夹角等于?值,该直线与曲线A B C相交的交点B便是所求的点,其纵、横坐标之和,即为相应r的疲劳极限?r B,?r B?a B?m B。2、?m a x(?m in)?m 疲劳图建立:这种图的纵坐标以?m a x或?m in表示,横坐标以?m表示。然后将不同应力比r下的疲劳极限,分别以?m a x(?m in)和?m表示于上述坐 标 系 中,就 形 成 这 种 疲 劳 图。几 何 关 系 为:t a n?m a x2?m a x2?m?m a x?m in l?r(用途):我们只要知道应力比r,就可代入上试求得t a n?和?,而后从坐标原点。引一直线0 H,令其与横坐标的夹角等于?,该直线与曲线A H C相交的交点H的纵坐标即为疲劳极限。8.试述 影 响 疲 劳 裂 纹 扩 展 速 率 的 主 要 因 素。(新书P107 109,旧书 P1231 25)dac(?K)n?答:1、应力比r(或平均应力?平的影响:Forman提出:dN(l?r)Kc?K残余压应力因会减小r,使因会增大r,使da降低和?Kth升高,对疲劳寿命有利;而残余拉应力dNda升高和?Kth降低,对疲劳寿命不利。dN2、过载峰的影响:偶然过载进入过载损伤区内,使材料受到损伤并降低疲劳寿命。但若过载适当,有时反而是有益的。da3、材料组织的影响:晶粒大小:晶粒越粗大,其?Kth值越高,越低,对dN疲劳寿命越有利。组织:钢的含碳量越低,铁素体含量越多时,其?Kth值就越高。当钢的淬火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和贝氏体等韧性组织时,可以提d a高钢的?Kth,降低。喷丸处理:喷丸强化也能提高?Kth。dN9.试述疲劳微观断口的主要特征。答:断口特征是具有略呈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花样,称疲劳条带(疲劳条纹、疲劳辉纹)。疲劳条带是疲劳断口最典型的微观特征。滑移系多的面心立方金属,其疲劳条带明显;滑移系少或组织复杂的金属,其疲劳条带短窄而紊乱。疲劳裂纹扩展的塑性钝化模型(L a i r d模型):图中(a),在交变应力为零时裂纹闭合。图(b),受拉应力时,裂纹张开,在裂纹尖端沿最大切应力方向产生滑移。图(c),裂纹张开至最大,塑性变形区扩大,裂纹尖端张开呈半圆形,裂纹停止扩展。由于塑性变形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减小,裂纹停止扩展的过程称为“塑性钝化二图(d),当应力变为压缩应力时,滑移方向也改变了,裂纹尖端被压弯成“耳状”切口。图(e),到压缩应力为最大值时,裂纹完全闭合,裂纹尖端又由钝变锐,形成一对尖角。1 2.试述金属表面强化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答:表面强化处理可在机件表面产生有利的残余压应力,同时还能提高机件表面的强度和硬度。这两方面的作用都能提高疲劳强度。表面强化方法,通常有表面喷丸、滚压、表面淬火及表面化学热处理等。(1)表面喷丸及滚压喷丸是用压缩空气将坚硬的小弹丸高速喷打向机件表面,使机件表面产生局部形变硬化;同时因塑变层周围的弹性约束,又在塑变层内产生残余压应力。表面滚压和喷丸的作用相似,只是其压应力层深度较大,很适于大工件;而且表面粗糙度低,强化效果更好。(2)表面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他们除能使机件获得表硬心韧的综合力学性能外,还可以利用表面组织相变及组织应力、热应力变化,使机件表面层获得高强度和残余压应力,更有效地提高机件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1 3.试述金属的硬化与软化现象及产生条件。金属材料在恒定应变范围循环作用下,随循环周次增加其应力不断增加,即为循环硬化。金属材料在恒定应变范围循环作用下,随循环周次增加其应力逐渐减小,即为循环软化。金属材料产生循环硬化与软化取决于材料的初始状态、结构特性以及应变幅和温3 9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一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度等。循环硬化和软化与。b /o s有关:o b /。s ,表现为循环硬化;o b /o s 也可用应变硬化指数n来判断循环应变对材料的影响,n l硬化。退火状态的塑性材料往往表现为循环硬化,加工硬化的材料表现为循环软化。循环硬化和软化与位错的运动有关:退火软金属中,位错产生交互作用,运动阻力增大而硬化。冷加工后的金属中,有位错缠结,在循环应力下破坏,阻力变小而软化。第六章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一、名词解释1、应力腐蚀: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2、氢脆:由于氢和应力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4、氢化物致脆:对于WB或VB族金属,由于它们与氢有较大的亲和力,极易生成脆性氢化物,是金属脆化,这种现象称氢化物致脆。5、氢致延滞断裂:这种由于氢的作用而产生的延滞断裂现象称为氢致延滞断裂。二、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O S C C:材料不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应力。2、K Is c c: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3、d a/d t:盈利腐蚀列纹扩展速率。第七章 金属的磨损与耐磨性1.名词解释磨损:机件表面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接触疲劳:两接触面做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在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劳损伤,导致局部区域产生小片金属剥落而使材料损失的现象。3.粘着磨损产生的条件、机理及其防止措施-又称为咬合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摩擦副相对滑动速度较小,因缺乏润滑油,摩擦副表面无氧化膜,且单位法向载荷很大,以致接触应力超过实际接触点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1 种磨损。磨损机理:实际接触点局部应力引起塑性变形,使两接触面的原子产生粘着。粘着点从软的一方被剪断转移到硬的一方金属表面,随后脱落形成磨屑旧的粘着点剪断后,新的粘着点产生,随后也被剪断、转移。如此重复,形成磨损过程。改善粘着磨损耐磨性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摩擦副配对材料选择原则:配对材料的粘着倾向小互溶性小表面易形成化合物的材料金属与非金属配对2 .采用表面化学热处理改变材料表面状态进行渗硫、磷化、碳氮共渗等在表面形成一层化合物或非金属层,即避免摩擦副直接接触又减小摩擦因素。3 .控制摩擦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减小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能有效降低粘着磨损。4 .其他途径改善润滑条件,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氧化膜与机体结合力都能降低粘着磨损。第八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蠕变: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等强温度(T E):晶粒强度与晶界强度相等的温度。蠕变极限:在高温长时间载荷作用下不致产生过量塑性变形的抗力指标。标与常温下的屈服强度相似。持久强度极限:在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强度-持久强度极限。1.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网络程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3.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4.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讲解课后题及答案5.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答案6.我有一个梦想教案7.会计分录练习题及答案8.面试问题及答案公务员9.教学计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