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综合练习.pdf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综合练习期末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合成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2.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A.信息的收集 B.加工C.传输和利用信息 D.决策3.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A.文件/服务器模式 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分时/共享模式 D.客户/服务器模式4.从纵向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的最高层是()。A.事务处理系统 B.战略计划子系统C.管理控制子系统D.执行控制子系统5.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A.系统说明书B.系统设计说明书C.系统测试方案D.可行性报告6.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7.C.浏览器/服务器模式D.分时/共享模式ERP的含义是(A.物料需求计划B.企业资源计划C.制造资源计划D.制造资源计划第二代8.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管理职能结构 B.网络结构C.组织机构 D.功能结构9.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oA.系统是什么 B.系统的数据流程C.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 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10.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1 1.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oA.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B.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12.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大部件是()。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B.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D.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13.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A.DFD图 B.系统流程图C.详细调查报告 D.系统分析说明书14.系统设计说明书描述了新系统的()。A.数据模型 B.物理模型C.逻辑模型 D.概念模型15.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是()。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C.自下而匕由抽象到具体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16.系统设计的目的是()。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B.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D.程序流程图设计17.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18.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数据流图C.数据结构图19.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A.程序设计C.代码设计20.模块划分的原则是()。A.耦合小,内聚小C.耦合大,内聚大21.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B.系统结构图D.控制结构图)。B.物理设计D.系统逻辑设计B.耦合大,内聚小D.耦合小,内聚大A.系统总体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C.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D.光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22.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绘制数据流图 B.系统详细调查C.绘制模块结构图 D.现行系统分析23.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发现的。A.模块测试 B.子系统测试C.系统测试 D.白盒测试2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B.系统是什么C.系统怎么干 D.系统如何实施25.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度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26.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修改的维护称为()。A.适应性维护 B.改正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27.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A.系统总体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C.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D.光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二、填空题1.管理信息系统是在_ _ _ _ _ _ _ _ _、系统科学和 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分为五类,即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硬件结构和。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 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从核心业务、管理应用层次、行业和业务职能4 个角度来分类。5.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是网络技术、和。6.管理活动的高、中、基 3 个层次对应着3 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 O7.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关键的一步,可进步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 两个阶段。8.信 息 的 生 命 周 期 可 分 为、收集、传输、存储、维护、使用和退出等过程。9.人们将管理活动分为高、中、基3个层次,即、管理控制层、执行控制层。10.结构化设计的特点是(1)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2)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3)11.计算机语言经历了从、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12.可行性分析包括、经济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13.数 据 流 程 分 析 的 主 要 工 具 是、数据字典和。14.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三、简答题1.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3.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4.简述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5.简述需求分析的目的。6.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什么?7.简述模块测试和子系统测试的含义。8.请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四、应用题1.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某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该系统的数据流程描述如下:(1)首先,根据技术科的验收报告,建立设备台帐;(2)然后,根据技术科的设备检修记录,更新设备台帐;(3)最后,对设备台帐分类汇总,打印报表,输出统计报告。2.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该子系统共有三个加工,(1)首先,根据生产计划、库存台账文件编制采购计划,建立采购计划文件;(2)其次,根据订货合同、采购计划文件,建立合同台帐文件;(3)最后,根据合同分类文件打印合同分类表。3.已知某简化的会计系统的一级数据流图是正确的(如 图1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的错误,并改正。图1 一级数据流图图2二级细化图(凭证管理)4.请指出卜列数据流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赵红人事主管一印人员清单考勤记录财务科工资单人 事 档 案,建立档案计算工资P2打印工资单P3F I:人事档案 F 2:工资库图 3 某信息系统数据流图期末综合练习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B 5.D 6.A 7.B 8.A 9.A 10.D 11.B12.C 13.D 14.B 15.D 16.B 17.C 18.A 19.D 20.D 21.B 22.C23.A 24.C 25.B 26.A 27.B二、填空题1.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2.管理职能结构网络计算结构3.一体化集成4.数据处理方式5.数据库技术开发语言6.结构化决策7.详细需求分析8.需 求 处 理9.战略计划层10.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11.机器语言12.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13.数据流图加工说明14.数据流程分析三、简答题1.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 或 管理宽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人数的多少。管理层次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为确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有效,在系统开发前应充分做好准确工作,主要包括:(1)借鉴同类系统的开发经验;(2)确定系统目标、开发策略和投资金额;(3)收集和整理基础数据。3.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 方 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4.简述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答案: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5.简述需求分析的目的。答案: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用户的这些想法和要求,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也称为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系统“是什么”的问题,详细需求分析也称系统分析,主要明确“干什么”的问题。6.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什么?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细化,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这过程中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多个模块: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数据交换及其调用关系;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7.简述模块测试和子系统测试的含义。模块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起形成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般有非渐增和渐增式两种策略。8.请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四、应用题F1:设备台帐图42.参考答案订货合同生产计划编制米购计划P1P3/F3:库存台账文件 F2:采购计划文件 F3:合同台账文件建立合同台帐P2打印 八曰八半 合 同 分 类I 士图53.参考答案错 误1:“原始单据”数据流名与一级图不一致:错误2:“凭证文件”的编号应与一级图一致;错误3:“P1.3打印凭证”多余,在一级图中没有描述。图6二级细化图(凭证管理)4.参考答案错 误1:加 工“建立档案”没有编号错误2:加工 建立档案”与文件F 1间的箭头方向不正确,应为向下的箭头(或双箭头)错误3:建立档案、计算工资、打印工资单三个加工之间的箭头多余错误4:“打印人员清单”数据流应改为“人员清单”,将动词去掉。财务科人事主管工资单考勤记录员清单F l:人事档案F 2:工资库期末综合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B.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C.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之一D.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2.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A.控制层管理 B.作业层管理C.战术级管理 D.战略级管理3.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A.扩散性 B.层次性 C.普遍性 D.共享性4.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组织机构B.网络结构C.管理/职能结构D.功能结构5.管理活动的高、中、基 3 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 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6.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o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7.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选项中不包括在内的是)。A.技术可行性分析B.经济可行性分析C.信息可行性分析D.管理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8.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B.系统的数据流程C.系统是什么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9.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是()。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10.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是()。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B.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C.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11.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12.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 B.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D.()。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13.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B.系统是什么C.系统干什么 D.系统如何实施14.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文件/服务器模式 B.客户/服务器模式C.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D.分时/共享模式15.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B.进行网络设计和建设C.进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设计D.进行代码设计16.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现行系统分析 B.系统详细调查C.绘制数据流图 D.绘制模块结构图17.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A.工程流程图的抽象 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 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18.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19.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发现的。A.系统测试 B.C.模块测试 D.20.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C.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21.模块划分的原则是()。A.耦合小,内聚大C.耦合小,内聚小22.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合方式称为()。A.非法耦合 B.控制耦合23.系统实施的依据是()A.系统总体结构C.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资料24.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所编程序的正确性子系统测试白盒测试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D.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B.耦合大,内聚小D.耦合大,内聚大如果两个模块间的通信信息是若干数据项,C.数据耦合 D.内容耦合B.系统代码设计D.系统运行环境则这种耦B.完善己编程序的功能C.保证程序各模块之间的正确连接D.尽可能多的发现已编程序中存在的错误25.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26.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27.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的维护称为()。A.改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28.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错误的维护称为()。A.改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29.在系统评价报告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A.技术性能指标评价 B.经济指标评价C.可移植性评价 D.综合性评价3().CIO 就 是()A.系统分析员B.首席信息官C.系统设计员D.信息中心主任二、填空题1.按照处理方式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2.信 息 一 词 的 英 文 单 词 是。3.管 理 信 息 系 统 是 在、系统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网络技术、和 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5.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o6.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和7.信息是 的数据,8.ERP的含义是9.系 统 测 试 的 正 确 步 骤 依 次 是、和。10.从综合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 结构。11.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12.现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 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两大部分。13.系 统 测 试 的 正 确 步 骤 是、和系统测试。三、简答题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3.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4 .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5 .简述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6 分)6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8.数据流图与模块结构图有何区别?9.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10.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四、应用题1.某商场的供销存管理过程如下,请据此绘制数据流图。该商场对每一批购入的商品根据“入库单”登记在“购入流水账”中,对每一批销售的商品根据“出库单”登记在“销售流水账”中。商品每天入库或出库后,要根据“购入流水账”和“销售流水账”修改库存台账。商场每月将根据“库存台账”制作各种报表。2.已知某系统的一级数据流图(如 图1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的错误,并改正。发货单医药公司订单/销售处理-P1库存处理P2单货备缺货通知F1:药品库存供货厂商图1 级数据流图3.已知某系统的一级数据流图(如 图3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4所示)的错误,并改正。图3 一级细化图储户图4二级细化图(审核)期末综合练习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D 4.C 5.A 6.D 7.C 8.C 9.D 1().B 11.B12.C 13.C 14.B 15.A 16.D 17.B 18.A 19.C 20.B 21.A22.C 23.C 24.D 25.C 26.B 27.B 28.A 29.C 3().B二、填空题1.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3.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5.决策7.经过加工9.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 系统总体测试1 1.逻辑模型2.Information4.数据库技术开发语言6.信 息 用 户 信 息 管 理 者8.企业资源计划10.管理职能(或金字塔)12.业务流程13.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三、简答题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通常,面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无法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要将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每个子系统相对于总系统而言,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降低,减少了分析问题的难度,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3 .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答案:管理层次通俗一点讲,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理下级人数的多少。4 .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1)总体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运行维护阶段,(6)系统评价阶段,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形成系统分析报告。形成系统设计报告。形成用户操作手册形成运行状况报告。形成系统评价报告。5.简述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6.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总体规划的前段工作中,通过初步调查,了解系统的概貌和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新系统目标。在此前提下,再来分析开发新系统的条件是否具备,明确新系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7.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包括编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而设计和安全控制设计。8.数据流图与模块结构图有何区别?数据流图是从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来考虑系统的,而模块结构图则从功能的层次关系上来考虑系统。前者从数据流着眼,后者从控制层次着眼;其次,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去掉各种具体的处理方法,只表述抽象的系统逻辑功能。(2分)而模块结构图正好相反,由一个总的抽象的系统功能出发,逐步加入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后获得一个物理模型。9.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 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0.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四、应用题1.参考答案:入库单/登记购入流 A 水账-出 库 单(登记销售流、-H 水账-+F1:购入流水账/-/修 改 库 存 台*F2:销售流水账2.参考答案错 误1:订单的来源与级不符;错误2:“库存处理”和“客户文件”不应出现在二级流图中;图6二级细化图(销售处理)错误3:“药品库存”文件的编号与一级流图不符错误4:加工P1.2中的名称没有动词改正后,如下图所示:医 药 公 司 订单核订录客户信息、2 格订单阅库Pl.3)一F l:药品库存)3.参考答案错 误1:存折、存单现金的来源与一级流图不符;错误2:“修改”加工的编号不正确;错误3:“修改”加工与“账目”文件之间的数据流方向不正确;错误4:“账目”文件的编号与一级不符。改正后,如下图所示:图7二级细化图(审核)期末综合练习三期末综合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1.从使用者角度看,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A.概念结构 B.功能结构C.管理职能结构 D.网络计算结构2.以下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是().A.网络技术 B.通讯技术C.开发语言 D.数据库技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C.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之一D.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4.从纵向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的最高层是(A.事务处理系统 B.管理控制子系统C.战略计划子系统 D.执行控制子系统5.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6.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C.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D.分时/共享模式7.总体上说,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它们是()。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B.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C.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D.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8.系统分解的原则包括()oA.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B.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C可控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D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9.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是()。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B.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C.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10.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决策 D.过程管理11.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网络结构 B.金字塔结构12.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大部件是()。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B.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D.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13.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C.浏览器/服务器模式D.分时/共享模式1 4.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合成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15.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A.系统说明书 B.评审报告 C.开发合同 D.可行性报告16.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较为成熟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该方法所具有的特征是()。A.充分理解用户需求 B.自顶向下进行开发C.动态地定义系统功能 D.完整的文档资料17.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18.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进行代码设计B.进行网络设计和建设C.进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设计D.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19.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B.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2().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A.DFD图 B.系统流程图C.系统分析说明书 D.详细调查报告21.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A.系统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C.程序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22.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23.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系统详细调查 B.绘制模块结构图C.绘制数据流图D.现行系统分析2 4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绘制模块结构图 B.系统详细调查C.绘制数据流图 D.现行系统分析2 5 .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2 6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B.程序流程图设计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D.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2 7.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B.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C.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2 8.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度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o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D.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29.CIO 就 是()oA.系统分析员 B.系统设计员C.首席信息官 D.信息中心主任3 0.在系统评价报告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A.技术性能指标评价 B.经济指标评价C.可移植性评价 D.综合性评价二、填空题1.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应用层次分类可分为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和 管理信息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管理和技术两个领域,是介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3.、和开发语言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4.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从核心业务、数据处理方式、行业和业务职能4 个角度来分类。5.ERP的含义是 o6.管理活动的高、中、基 3 个层次对应着3 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 o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位于 之间。8.信息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需求、收集、存储、维护、使用和退出等过程。9.从综合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 结构。10.执行控制子系统的任务是确保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正常、有序地进行。11.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其目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即:明确”12.可行性分析包括、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13.数 据 流 程 分 析 的 三 种 工 具 是、。14.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三、简答题1.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的含义。2.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3.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上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4.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5.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6.简述需求分析的目的。7.简述系统划分的原则。8.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9.试述如何对系统进行测试。1 0.什么是系统切换,请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四、应用题1.请根据以下业务流程描述,画出某仓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该系统的业务流程描述如卜:(1)仓库管理员依据物资到货通知单,建立物资台帐;(2)领料人员向仓库管理员提交物资领用申请,库管员查询库存台帐并打印领料单;(3)月末进行物资盘点,生成并打印“物资收支存报表”。2.请根据以卜描述画出某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该系统的数据流程描述如卜:(1)教学秘书将学生成绩单录入,形成学生成绩文件;(2)打印成绩单,交给学生;(3)依据学生成绩文件,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文件;(4)将分析报告打印出来,交给主管校长。3.请指出卜.列数据流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人事主管王强人事档案由人员清单考勤记录建 立 档 案 (计算工资I P2财务科打印工资单P3F 1:人事档案 F 2:工资库图 1 某信息系统数据流图4.已知某简化的会计系统的 级数据流图是正确的(如图2 所示),请指出其二级数据流图(如图3 所示)的错误,并改正。图2 一级数据流图打印单据期末综合练习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D 6.C 7.A 8.B 9.B 10.B 11.B12.C 13.C 14.D 15.D 16.C 17.A 18.D 19.C 20.C 21.D22.B 23.B 24.A 25.D 26.C 27.D 28.B 29.C 30.C二、填空题1.战略型2.计 算 机 科 学 综 合 性3.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4.管理应用层次5.企业资源计划6.结构化决策7.用户和操作系统8.传 输 处 理9.金字塔10.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11.系统是什么12.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13.分 层 的 数 据 流 图 数 据 字 典 加 工 说 明14.数据流程分析三、简答题1.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的含义。答: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首先,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般可分为战略计划层(高层)、管理控制层(中层)和执行控制层(基层)。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也分为三层。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第三,下层的系统处理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下层系统为上层提供数据,形象地说,下层 较“宽”、上层越来越“窄,综合上述三点就组成的纵横交织的金字塔式的结构。2 .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答案: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3 .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答:结构化开发方法有6个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运行维护阶段,(6)系统评价阶段,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形成系统分析报告。形成系统设计报告。形成用户操作手册形成运行状况报告。形成系统评价报告。4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5.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答: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1)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2)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3)进行数据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补充完善,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把上述分析过程和结果以文档形式保存。6.简述需求分析的目的。答案: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用户的这些想法和要求,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也称为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系统“是什么”的问题,详细需求分析也称系统分析,主要明确“干什么”的问题。7.简述系统划分的原则。答案:主要有:(1)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2)使数据冗余较小;(3)便于系统分阶段 实 现(4)适当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5)充分利用各种资源。8.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答: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9.试述如何对系统进行测试。答案: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的。因此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它们分别对应着程序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1)模块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2)分调。也称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般有非渐增和渐增式两种策略;(3)总调。也称系统测试,它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用以发现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的错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 0.什么是系统切换,请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答案:所谓系统切换就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的,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四、应用题1.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