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中考一模物理试卷.pdf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梁山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 择 题(每 题 有 4 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到答案栏内,每 题 2分共20分)1.(2分)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是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D.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2.(2分)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可以在鼓面上放纸屑,通过纸屑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幅大小B.在研究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 用“水浴法”加热,使蜡烛受热均匀C.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3.(2分)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2分)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 i,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 为t2(不计云层和山峰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A.tl=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 t3B.tl 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 t3C.tl=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lD.tl”、或 =)。QAIIIQB6c1 3.(2分)小刚将“2 2 0 V 1 0 0 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如图所示,他发现发光的灯丝来回振动,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跟(选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灯丝来回振动而不是偏向一侧的原因和 一直在改变有关。rr1 4.(2分)汽 车 G PS导航仪与通讯卫星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1 5.(2分)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轮船的重力,浮力。(选 填“变大”、“变小”、“不变”)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6题4分,17题18题19题每空1分,共19分)1 6.(2分)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1 7.(2分)如图所示,物体A随平板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作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1 8.(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 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 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 透 镜 和 光 屏 三 者 中 心 在;(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 用 此 成 像 特 点 可 制 成 (选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 在 光 屏 上 (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眼 镜(选 填“近视”或“远视”)。1 9.(6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1)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 7 g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k g/n P,小 明 用 这 种 方 法 测 出 的 酱 油 密 度 会 (选 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调整为 就可以减小误差。(2)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o;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i;用 另 一 个 相 同 的 烧 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 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p=(已知水的密度为pQ。(3)针 对(2)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2 0.(4分)在“测 量 小 灯 泡 电 功 率”的 实 验 中(小 灯 泡 标 有“2.5 V”字 样)。甲 乙 丙(1)如图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 电 路 故 障 可 能 是。(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继续完成实验,应将滑片P 向(A/B)端移动。小明根据实验所测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3)小明对本实验进行了拓展思考,以下探究活动用该实验装置中的器材不能完成的是。A.测量小灯泡的电阻B.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C.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四、解 答 题(共 2 小题,满 分 10分)21.(4 分)探测月壤力学性质是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月球上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90cm3,测得其密度为OSg/cn?.己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工,求:6(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g=10N/kg。22.(6 分)多功能养生壶具有精细烹饪、营养量化等功能,深受市场认可和欢迎。图乙是某品牌养生壶简化电路图。p*=lX 1 03kg/m3,C*=4.2X103J/(kgC),g=10N/kg9220V。乙甲项目参数电源电压(V)2 2 0低温挡功率2 7 5(W)中档功率(W)5 5 0高档功率(W)1 1 0 0容 积(L)1(1)开关S i、S 2 处于什么状态,养生壶为高温挡,说明判断依据;(2)求 R i 的阻值;(3)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高温挡将初温是1 2 的一壶水烧开,若养生壶高温挡加热效率为8 0%,求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梁山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每 题 有 4 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到答案栏内,每 题 2分 共 20分)1.(2 分)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是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D.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答案】C【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有惯性,故 A 错误;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 B 错误;C、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C 正确;D、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地面受力发生了形变,而不是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故 D 错误。故选:Co【点评】此题涉及到惯性的影响因素,参照物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2.(2 分)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可以在鼓面上放纸屑,通过纸屑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幅大小B.在研究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 用“水浴法”加热,使蜡烛受热均匀C.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答案】D【分析】声音的产生靠物体的振动,物体的振动可借助其它物体(如纸屑)的跳动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研究蜡烛熔化特点,需要使蜡烛受热均匀;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一般很弱,需要灵敏度高的电流表检测。【解答】解:A、敲击鼓面,鼓面上纸屑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A 合理;B、研究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中,为了使蜡烛受热均匀,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故 B合理;C、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传播路径不容易直接观察,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有利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故 C 合理;D、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而不是让平 面 镜(玻璃板)上有足够的光线。故 D 不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方法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同学逐项分析,判断正误;关键是注意转换法的应用。3.(2 分)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3)(4)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自行车静止时,同样具有惯性,故A错误;B、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把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惯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4.(2分)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 i,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 为t2(不计云层和山峰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A.t i=t 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t l t 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 l=t 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lD.tlt 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l【答案】A【分析】闪电与雷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据此判断其持续的时间。光传到人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声音传到人的时间可以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求出。【解答】解:因为闪电与雷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它们持续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的,故 tl=t2;因此,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 3,声音的速度为V,又因此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故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光速和声速的了解,尤其对传播时间、速度、路程的认识,应细心分析作答。5.(2 分)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 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答案】C【分析】(1)由于大气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故大气会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如: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钩等等;(2)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3)根据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物体的性质分析;(4)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压强就越小。【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A、光滑瓷砖上的吸盘式挂钩,挂衣钩里面的空气被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挂钩压在瓷砖上,故 A 错误;B、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 B 错误;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 C正确;D、行驶的汽车,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窗外,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摩擦起电、流体压强、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大气压的存在来解释一些现象。一 个“吸”字,包含不同的物理规律,要注意区分。6.(2 分)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i是定值电阻,阻值不变,R2是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 i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增大B.电压表V i示数的减少量与电流表A 示数的增加量的比值不变C.电压表V i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V2与电压V i示数的比值变小【答案】B【分析】两电阻串联,V i测变阻器的电压,V2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AC、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分析电压表V i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化;B、对定值电阻R i而言,厚=支=1-,由数学合比定量分析;11 11D、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V i示数变化,V2测电源的电压,则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2示数不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V i测变阻器的电压,V2测电源的电压,则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1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等于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该比值变小,故 AC错误;B、对定值电阻R i而言,由欧姆定律可得Ri=_-,由数学合比的性质有:Ri11 11AU.所以电压表V8示数的减少量与电流表A 示数的增加量的比值不变,B 正确;1 1D、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电压表V i示数变小,电压表 V2示数不变,故电压表V2与电压V i示数的比值变大,D 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7.(2 分)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哈哈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B.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是地磁场的作用C.用锯条锯木块,锯条发热,是由于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改变了内能D.等火车时要离站台边缘1 m左右标有一条安全线以外的位置,这是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答案】C【分析】(1)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规律;(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斥的原理制成的。(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4)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解答】解:A、哈哈镜是凸面镜或者凹面镜,所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故 A错误;B、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B错误;C、用锯条锯木块,锯条发热,是由于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改变了内能,故 C正确。D、等火车时要离站台边缘Im左右标有一条安全线以外的位置,这是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 D错误。故选:C o【点评】本题考点较多,需要学生对光的反射、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验电器的原理等物理知识熟练运用,考查全面知识。8.(2分)如图甲所示,蜡烛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 在平面镜中()N甲乙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答案】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分析。【解答】解:在图乙中作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所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9.(2分)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p/(k g m r3)C.Mm3物体的质量,A用电器的电功率Wgs)r s物体运动的路程S m:物体所受的压强【答案】D【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横、纵坐标之积,结 合m =p V、s=vt、P=U I、p=E分析判断。s【解答】解: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即p V,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物体的质量,故A正确;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vt,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的路程,故B正确;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UL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用电器的电功率,故C正确;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 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p=E,所S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是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速度公式、电功率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明确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关键。1 0.(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光敏电阻为居民楼门口设计的一种智能照明电路,L为“2 2 0 V 2 2 W”的照明灯,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R 1为定值电阻。R 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会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20V-O o)a bq LL-0 1受控电路控制电路A.受控电路中,导线a 端应连接照明电路的火线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C.如果提高控制电路电源电压,照明灯白天也可能发光D.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控制电路总功率将增大【答案】C【分析】(1)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断开开关时,切断火线,更换灯泡更安全;(2)天暗时自动点亮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由图可知此时电磁铁磁性的变化,进一步判断控制电路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即可判断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3)如果提高控制电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达不到电磁铁的吸合电流时灯泡发光。(4)据(2)的分析,结合公式P=U I 即可判断。【解答】解:A、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接在火线上,所以受控电路中导线a 端应连接照明电路的火线,故 A正确;B、天暗时自动电灯亮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即衔铁断开,由图可知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弱即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他选择的光敏电阻阻值大小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故 B正确;C、如果提高控制电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在白天时,电路的电流很大,动触点一定被吸下,照明灯L 一定不发光,且到晚上时,由于电压高,电流大,也可能导致动触点被吸下,照明灯L 也可能不发光,故 C错误;D、据(2)的分析可知,光敏电阻阻值大小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光照强度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会减小,所以电路的电流会变大,故 据 P=U I 可知,该电路的电功率会变大,故 D正确;故选:Co【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磁铁磁性与电流的关系、安全用电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关键是会分析电路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二、填 空 题(每 空1分 共11分)11.(3 分)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1cm,数据中 的 准 确 值 是 1.72m,如果改用cm 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172.4 cm。【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倒数第二位与分度值对应;(2)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解答】解:(1)由身高1.724m,可知数字2 是倒数第二位,即厘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2)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8.72m,如果改用cm 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172.4cm。故答案为:1cm:1.72m;17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测量数据的估读、记录方法,关键是由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找出刻度尺的分度值。12.(2 分)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 两点,已知AB=B 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 i,做功功率Pi;在 BC段重力做功W 2,做功功率P 2,则 W1=W2,Pi 功或 =)。Q Aic【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已知AB=B C,根据W=G h可知这两段物体做的功相等;因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下落运动,所以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经过相同路程的时间关系,再根据功率公式得出它们的功率关系。【解答】解:由题AB=BC,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根据公式P=可知,物体在A B 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 P1VP2。t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键是知道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是加速下落,从而得到A B和 BC段的时间关系。13.(2 分)小刚将“220V100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如图所示,他发现发光的灯丝来回振动,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跟电动机(选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灯丝来回振动而不是偏向一侧的原 因 和 电 流 方 向 一直在改变有关。rr【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由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可以分析灯丝发生的现象,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2)照明电路中使用的是交流电,电流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据此分析灯丝来回振动的原因;【解答】解:(1)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发光的灯丝来回振动,说明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2)照明电路中使用的是交流电,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故小灯泡的灯丝在磁场中受力是变化的,故小灯泡的灯丝将抖动;故答案为:电动机;电流方向。【点评】此题考查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所受力的方向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14.(2 分)汽车GPS导航仪与通讯卫星之间通过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 度 为 3.0X 108向$: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 率 最 高 的 是 射 频 信 号。视频r j v w w v w v w i 射频【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知道电磁波的作用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能从图象上理解频率的意义。【解答】解:汽车G P S 导航仪与通讯卫星之间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频率是指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即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分析题目所提示的图象,不难看出,音频信号的振动最慢,射频信号振动最快,故可判断振动最快的是射频信号。故答案为:电磁波;3.0 X l()8;射频。【点评】理解频率的定义,并能从图象上区分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的大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 5.(2分)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轮船的重力 不 变,浮力 不 变。(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轮船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根据重力的变化判断出浮力的变化。【解答】解: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因为轮船始终漂浮,所以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6船,故答案为:不变;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漂浮条件,知道轮船漂浮行浮=6)是解此类题目的突破口。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6题4分,17题18题19题每空1分,共19分)1 6.(2分)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光垂直射到水中,传播方向不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同时也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解答】解: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折射光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 。17.(2 分)如图所示,物体A 随平板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作出物体A 的受力示意图。【分析】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态的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或者不受外力的作用,重为G 的物体,随平板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则物体G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即物体的重力和平板车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解: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的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其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点评】能否正确分析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1 8.(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 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8.0 c 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 度;(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照相机(选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能(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远视 眼 镜(选 填“近视”或“远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通过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前要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这里的水透镜就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形 成“远视眼”,是因为从水凸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后,使透镜更凸度变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O c m。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3)当从水凸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后。使透镜凸起程度变小,会聚能力较弱,将像成在光屏的后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光屏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屏前移,所以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凸透镜。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远视眼镜。故答案为:(1)6.0;同一高度;(2)照相机;能;(3)远视。【点评】本题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掌握凸透镜的成像的儿种情况是重点。此题不仅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考查了对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1 9.(6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mL5 0 -甲 乙(1)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 7 g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 油 的 密 度 为 1.1 2 5X 1 03 k g/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选 填“偏大”或“偏小”),只 需 将 上 述 步 骤 调 整 为 工 就 可 以 减 小 误 差。(2)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o: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i;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 满 酱 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 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p=.%-%.,水(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ml -mO(3)针 对(2)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 方 便 操 作。【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已知烧杯和酱油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烧杯中酱油的质量;已知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根据p=与得到酱油的密度;小明的方案中“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会使得酱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内,从而使密度出现很大的误差。(2)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3)要考虑整个过程中对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有影响的地方。【解答】解:(1)量在天平的标尺上,1 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 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8.2 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 1=5 0 g+1 0 g+2 g=6 2 g;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m 2 -m 2=6 2 g-1 7 g=4 5 g,酱油的密度为p=4 g=j j2 5g/cm3 =1.1 2 5 X 1 03k g/m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V 4 0 c m3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p=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V(2)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6。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i。由 p=&可 求 得,V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 2。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些1=也M=也 即 用 小P水(4)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故答案为:(1)I.1 2 5 X 1 03;偏大;B C A;(2)装满酱油;上 2用水;(3)烧杯m4 -m0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误差分析、合理安排实验步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能力,应注意总结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2 0.(4分)在“测 量 小 灯 泡 电 功 率”的 实 验 中(小 灯 泡 标 有“2.5 V”字 样)。(1)如图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灯 泡 断 路。(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继续完成实验,应将滑片P向 A (A/B)端移动。小明根据实验所测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3)小明对本实验进行了拓展思考,以下探究活动用该实验装置中的器材不能完成的是D .A.测量小灯泡的电阻B.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C.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若电流表示数为0,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2)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由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可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P=U I 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由 R=苧分析;可将电流分别串联在电路不同处;可分别将电压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2)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图中电压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2 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8.5 V,应增大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A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3)A.由 R=U可知,电压表测出电压,电流表测出电流,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故IA能完成;B.将电流分别串联在电路不同处,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故 B能完成;C.分别将电压表并联在各用电器两端,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故 C能完成;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 D 不能完成。故选D。故答案为:(1)灯泡断路;(2)A;0.5:(3)D o【点评】本题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考查故障分析、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四、解 答 题(共2小题,满 分10分)2 1.(4 分)探测月壤力学性质是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月球上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9 0 c m 3,测得其密度为0.8 g/c m 3.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工,求:6(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g=1 0 N/k g【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知道月壤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该月壤样品的质量;(2)根据G=mg求出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解答】解:(1)由 p=可得,该月壤样品的质量:Vm=p V=0.8g/c m3 X 90 c m5=7 2 g=0.0 7 2 k g ;(2)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6月=26地=且1 =*0.0 7 2 1 乂 1 0 N/k g=0.1 2 N o6 6 6(3)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为0.1 2 N。【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的应用,要注意该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即为月壤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2 2.(6分)多功能养生壶具有精细烹饪、营养量化等功能,深受市场认可和欢迎。图乙是某品牌养生壶简化电路图。p *=l X 1 03k g/m3,C*=4.2 X 1 03J/(k g ),g=1 0 N/k g 甲 乙项目 参数电源电压(V)2 2 0低温挡功率 2 7 5(W)中档功率(W)550高档功率(W)1 1 0 0容 积(L)1(1)开关S i、S 2 处于什么状态,养生壶为高温挡,说明判断依据;(2)求 R i 的阻值;(3)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高温挡将初温是1 2 的一壶水烧开,若养生壶高温挡加热效率为8 0%,求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电功率公式判断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