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北京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pdf

    • 资源ID:90876397       资源大小:3.27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pdf

    2020-2021学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卡。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和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世界整体是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C.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2.世 界 上()A.气温越高的地区人口越稠密C.内陆地区人口稠密B.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随着纬度增高逐渐增加B.北纬4 0 附近人口较稠密D.人口数量与陆地面积成正比【答案】L A 2.B【解析】1题详解】地球表面海洋占7 1%,陆地占29%。故A正确;无论哪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B错误;由图可知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陆地面积,故C错误;北半球陆地面积并非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故D错误。故选A。【2题详解】由图可知,气温最高的赤道地区人口不如4(T N附近人口稠密;4(T N附近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不稠密;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不成正比,如南极地区,陆地较多,无常住人口。B正确,A C 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 球 根 据 计 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2019年1 1月2 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全国盼雪地图(图左)。11月2 9日北京初雪的消息便刷爆了整个朋友圈。图右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北京初雪这天,地球运行到图左中的()A.-间 B.-间 C.-间 D.-间4 .关于2 7日-2 9日期间地理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期间北京地区的昼夜情况为昼短夜长B.此期间北京地区的昼夜变化情况为白昼变短,夜晚变长C.此期间北京地区的正午影子长度逐渐变短D.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向南移5 .全国盼雪地图中,“缺货中”的省级行政区大部分为我国的()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6 .当北京地区网友感叹初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时候,广东木棉花正上演着“奇花烂漫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红”的壮观景象。“北京看雪,广东开花”现象的影响因素为()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夏季风【答案】3.A 4.C 5.A 6.B【解析】【3题详解】1 1月27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也就是图2中的-间,A正确,B C 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北京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太阳在此期间一直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地表事物的影子长度也逐渐增长。A B D正确,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5题详解】据全国盼雪地图中不同图例的分布可得,“缺货”的省级行政区大部分为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青藏高原以东。A正确,B C D错误。故选A。【6题详解】造成“北京看雪,广东开花 现象的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一般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B 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预计2020年将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结 合“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人少地多”B.北方地区“人多地少”C.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南方突出D.南方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不会发生洪涝灾害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需要保护B.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C.耕 地“减肥”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D.耕 地“减肥”可以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答案】7.C 8.B【解析】【分析】【7 题详解】关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北方地区降水不均匀,耕地广,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南方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经常会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8 题详解】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仍然需要保护,故 A错误。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故B正确。耕 地“减肥”不能根本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错误。耕 地“减肥”不会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下图为“某国两个年龄段人口数量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0岁及以上9.该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时间出现在()A.19801985 年 B.19901995 年C.20002005 年 D.20102015 年10.现阶段,该国的人口发展状况最可能使其()A.资源需求量激增 B.就业率显著下降C.劳动力日益减少 D.环境进一步恶化11.在不久的未来,该国急需()增加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转向以旅游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及设施寻求国际合作实现向国外移民A.B.C.D.【答案】9.B 10.C II.B【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1559岁的人口在19801985年期间是持续增加的,总量开始减少的时间出现在1993年以后,出现在19901995年之间,20002005年间是持续较少的,20102015年也是减少的。故选B。【10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国的6 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在2036年之前是一直是增加的,而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说明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故根据题意选C。1 1题详解】由于该地区的人口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年龄人口少,所以增加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及设施。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读图解答即可。中国的方便面,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新加坡的民用电,三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图 左 为“探究小组调查的世界棕桐油生产国产量占比情况”,图右 为“探究小组的手绘地图报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世界最大的棕桐油生产国()A.位于北温带 B.与中国接壤 C.为赤道上的岛国 D.平原面积较广阔13.新加坡进口棕柳壳用来发电,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可再生资源利用减轻石油的进口压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彻底地消除环境污染A.B.C.D.14.棕相果将三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可 以()A.减少中国方便面消费 B.增加新加坡灯具出口C.解决全球性能源问题 D.实现互利并协同发展【答案】12.C 13.A 14.D【解析】【12题详解】世界上最大的棕檎油生产国为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群岛全部位于热带,故A错误:马来西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中国不接壤,故B错误;马来西亚位于热带,它是赤道上的岛国,故C正确;马来西亚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故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新加坡进口棕槽壳用来发电,可以增加可再生资源利用,减轻石油的进口压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当地的环境污染,并不能彻底消除环境污染,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A正确,B C 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棕楣果将三个国家联系在一起,油炸方便面的油脂多数为棕稠油,不但不能减少中国方便面的消费,反而增加中国方便面消费,故 A错误;棕桐果种的棕桐壳可以燃烧用来发电,为新加坡提供能源,跟新加坡灯具没有关系,故 B错误;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于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化石能源又日益枯竭,越来越多的需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棕檎果可以增加可再生资源利用,缓解全球性能源问题,但不能解决全球性能源问题,故 C错误;棕植I 果将三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区域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实现互利并协同发展,故 D正确。故选D。【点睛】棕相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植1 树上的棕桐果压榨而成,油炸方便面的油脂多数为棕摘油;东南亚和非洲作为棕檀1 油的主要出产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新加坡进口棕相壳用来发电,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檎油进口国,占市场总量的2 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交流和相互合作。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提到,未来的环境、水资源和交通状况,都无法支撑雅加达庞大的人口,加之该城海拔偏低,是全球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因此在2 0 1 9 年 4月 2 8 日发表声明,表示要将首都从拥挤不堪的雅加达迁出,另寻新址。下图印度尼西亚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5.印度尼西亚()A.地处南亚地区,是印度洋中的群岛国家B.大部分位于热带,是典型的高山高原气候区C.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分布在最大的岛屿上D.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火山孕育肥沃土壤1 6.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迁都,原因是雅加达()纬度较低,全年高温多雨地震频发,地质灾害突出地势低平,地面下沉较快人口稠密,交通拥堵严重A.B.C.D.【答案】1 5.D 1 6.D【解析】【1 5 题详解】印度尼西亚地处东南亚地区,是太平洋中的群岛国家,A错误;大部分位于热带,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B错误;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最大的岛屿是加里是丹岛,C错误;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火山孕育肥沃土壤,D 正确。故选D。【16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迁都,原因是雅加达地势低平,地面下沉较快,人口稠密,交通拥堵严重,正确。与纬度较低、全年高温多雨、地震频发、地质灾害突出无关,错误。D 正确,ABC错误。故选Do【点睛】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大部分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2020年春节档电影 冏妈讲述六天五夜的K3火车之旅。K3次列车从北京到莫斯科,是中国铁路开行里程最长的国际旅客列车。下图是K3次列车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K3次列车运行一线()A.穿越终年严寒的寒带地区C,跨过源于里海的伏尔加河18 K3次 列 车()A.车厢内标识多使用中文、法文C.乘客多以黄色和白色人种为主B.向东北经蒙古到俄罗斯D.跨越亚欧分界乌拉尔山B.使用汉语和阿拉伯语广播报站D.使用人民币、日元现金购买食物19.K3次列车抵达中蒙边境,换车轮、挂蒙古餐车。蒙古餐车的木雕隔断上有马头琴、马鞍等符号,菜单以牛羊肉为主。以下能正确反映当地饮食结构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D 丁(J 饮 WP T L L J I 丫;而为上20.K3次列车一年中有8个月需要供暖,供暖时间长主要是沿线大部分地区()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 D.降水较多21.K3次列车沿途的景观,排序正确的是()贝加尔湖蒙古草原 秋明的村庄 弗拉基米尔火车站A.B.C.D.【答案】17.D18.C 19.A 20.C 21.B【解析】【分析】根据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进行分析解答。【17题详解】K 3次列车运行一线未穿越北极圈以北地区,所以没穿越终年严寒的寒带地区,A错;向西北经蒙古到俄罗斯,B错;伏尔加河注入里海,C错;跨越亚欧分界乌拉尔山,D对;故选D。【18题详解】K3次列车从北京到莫斯科,法文主要在法国,列车未经过该国家,A错;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国家,未穿过,B错;阿拉伯国家讲阿拉伯语,未经过。莫斯科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中国是黄色人种,C对。日元主要在日本通行,没有经过日本,D错;故选C。【19题详解】由于蒙古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所以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比较干旱,再加上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所以形成了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饮食也以牛羊肉为主,故选A。【20题详解】读图可知,K3次列车经过俄罗斯纬度较高的地区,大部分时间气气温较低,因此,一年中有8个月需要供暖。故选C。2 1题详解】读图可知,K3次列车沿途的景观依次是蒙古草原,贝加尔湖,秋明的村庄,弗拉基米尔火车站,也就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俄罗斯有关知识。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于2020年3月2 6日首次以视频方式举行。此次峰会旨在推动全球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峰会,结合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经验,发表重要讲话,发挥了中国重要的引领作用。下图为G20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有关本次G20会议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视频会议召开C.视频会议不利于交流23.G20 成 员()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均为内陆国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位于低纬地区A.B.B.各国都在晚8点参会D.只有发达国家参与C.D.24.要想查看G20成员所在地区,可以选择()A.中国政区图C.电子地图B.欧洲西部地图D.世界地形图25.G20特别峰会的召开,说 明()疫情无国界,应加强全球合作,团结协作应对挑战各国共享抗疫研究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面消除疫情影响后,再迅速恢复各国间经贸往来各国疫情蔓延程度不同,需“各自为政”、“以邻为壑”A.B.C.D.【答案】22.A 23.B 24.C 25.A【解析】【22题详解】关于此次G20国峰会,此次峰会是用视频会议举行,故A正确。各国因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导致地方时不同,故B错误。视频会议同样有利于交流,故C错误。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参加,故D错误。故选Ao【23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G20成员国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和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都是临海国或岛国,主要位于中纬地区,故选B。【24题详解】地图的种类很多,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地图,如想要知道G20国的位置,应该查找世界政区图或是电子地图,故选C。【25题详解】G20国峰会的召开,表明了疫情无国界,应加强全球合作,团结协作应对挑战各国共享抗疫研究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面消除疫情影响后,再迅速恢复各国间经贸往来和各国疫情蔓延程度不同,需“各自为政”、“以邻为壑”是错误的,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介绍,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雪龙”号分别于2019年10月9日、10月2 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198天,冰区航行4900海里,顺利完成业务化观测、考察站基本建设、“绿色考察”等四项任务在内的南极考察的所有任务,于2020年4月2 3日上午,回到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读 图“南极地区”,完成下面小题。26.我国科学考察船在南极地区实施科考的时间选在2019年 12月至2020年 2 月进行,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A.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B.生物活动比较活跃 C.能提供丰富淡水资源 D.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27.南极科考必须使用破冰船才能到达南极大陆,原因是南极地区()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高,气候寒冷C.此时为最寒冷时期 D.降水以降雪形式降下28.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地区 B.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C.动物有海豹、鲸、鸟类和鱼类 D.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9.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考察站,长城站的经纬度大致为()A.北纬 58 3 8、西经 61 49 B.南纬 66 3 4、东经 64 07C.南纬 62 13、西经 58 58 D.北纬 61 1 9、东经 120 2630.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关于南极科考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于研究北极熊的习性 B.利于研究气候变化C.便于利用南极的资源 D.便于将来定居南极【答案】26.D 27.B 28.D 29.C 30.B【解析】【26题详解】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月一次年 3月,此时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1 2-次年2月且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较长,便于科学考察。选择此时科考与地质灾害、生物活跃及淡水资源丰富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 7 题详解】南极大陆孤独的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高,气候寒冷,9 5%的陆地表面都被冰雪所覆盖,所以需用破冰船才能到达南极大陆,B正确。造成南极大陆寒冷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而不是地形原因,A错误。南半球的南极大陆最冷月为7月,出发月份为1 0 月,并不是最寒冷时期,C错误。南极大陆降水稀少,降雪量极小,不足以因此来使用破冰船,D错误。故选B。【2 8 题详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狂风。年平均风速为1 7-1 8 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 0 0 米/秒。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A正确。南极地区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海豹、鲸、企鹅、鱼类等无数的海洋生物,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BC正确。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属于寒带气候,D错误。故选D。【2 9 题详解】图中中心为南极洲,此图表示南半球,长城站的纬度在南极圈以外,故长城站的纬度为62。1 3 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由图可知,长城站的经纬度为(62。13 5,58 58rW)o C正确,ABD错误。故选C。【3 0题详解】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保护、和平利用南极,研究全球的气候变化。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科考不是为了利用南极的资源,也不是将来某天定居南极,且南极气候恶劣,并不适合人类定居。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二、综合题(共4 0分),请将答案填入对应题号的横线上。3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魅力中国之多彩贵州】在 10月 1 日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 0周年大会上,盛装亮相的 多彩贵州”彩 车(图1)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吸引了全世界的日光。图2 是贵州省简图。欢庆市四川省253 0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i二M 南木做轴勺炉N?岭/U驾r飞心品 jQ讷耐 吊厂由/朗德m泰/,货盛令济温图例 行政中心,桥梁景点 水 电 站煤矿A-河流H-省界250 020 0 01 50 01 0 0 0-50 0_ I o图1(1)读 图1,描述贵州省的纬度位置_ _ _ _ _ _,位于(低/中/高)纬度;从海陆位置上看,贵州属于(临海/内陆)省区。资料:“多彩贵州”彩 车(图2)展示了贵州的发展变化和催人奋进的精神。贵州以前是一个比较偏远贫穷的省份。近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感触最深的就是交通的变化,高铁,公路很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另一个从后发赶超的角度来说,大数据产业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国前三,都不断鼓舞着贵州人民。1 1.黄果树瀑布1 3.侗族风雨桥1 2.山水造型屏风1.天眼望远镜造型取景框1 4.侗族鼓楼9.苗锈银饰片2.梵净山薜菇石3.贵州山水艺术造型4.斜拉桥及高铁6.遵义会议会址7.毛体“贵州”8.仿苗族银饰版浮雕图 2(2)贵州以前是一个比较偏远贫穷的省份,主 要 是 由 于 其 位 于 (地形区),地表崎岖不平,交通落后。(3)大数据产业特点是高耗能,其成本将近50%是耗电,一部分是机柜本身的耗电,另一部分是空调散热的耗电。贵阳海拔为,年均温仅1 5,可减少机器设备散热消耗的电能。此外请结合资料分析贵州 省 是 如 何 为 大 数 据 产 业 提 供 充 足 电 力 的.(4)“多彩贵州”彩 车(图 2)以贵州天眼望远镜造型为主要形态,艺术化处理为镂空框格,形成圆形“取景框”,寓意贵州人民对团结、团圆,圆满美好生活的期待。“取景框”中,融入艺术化贵州山水元素、民族元素,并突出黄果树瀑布,增强彩车识别性,其中民族元素的代表是序号 o(5)贵州景点众多,其中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现了贵州发展始终坚持党的引领。(6)下文为贵州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些错误表述,结合图1,从中挑出两处并将原文抄在横线上。贵州省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流,属外流河。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当地人们出行不便,近十年来贵州一座座宏伟的大桥横空出世,将一个个交通节点打通,著名的楠木渡特大桥横冷沅江之上。贵州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山清水秀,著名的景点梵净山位于黄果树瀑布的东北方。错 误 1:,错误2:【答案】.2 4 N-2 9 N .低.内陆,云贵高原.5 0 0-10 0 0 米.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地表崎岖落差大,水能丰富建水电站.1 3 .遵义会议会址 .错 误 1:贵州省地势东高西低 错误2:河流多自东向西流.错 误 3:著名的楠木渡特大桥横跨沅江之上错误4:贵州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解析】【分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以高原为主,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贵州位于2 4 N至 2 9 N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0-3 0 为低纬度、3 0-6 0 为中纬度,6 0-9 0 为高纬度);从海陆位置看,贵州属于内陆省区。(2)结合所学知识,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众多,交通落后。(3)本题考查贵州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优势,据图分析贵阳的海拔位于5 0 0-1 0 0 0 米之间;且贵州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火电,同时贵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加上地表崎岖落差大,水能丰富,建水电站,进而为大数据产业发提供充足的电能。(4)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其中民族元素的代表是序号1 3,侗族的风雨桥。(5)贵州景点众多,其中遵义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现了贵州发展始终坚持党的引领。(6)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进行判断,贵州的地势为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因此错误1:贵州省地势东高西低;错误2:河流多自东向西流;错误3:著名的楠木渡特大桥横跨沅江之上;错误4:贵州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点睛】本题考查贵州的区域地理特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贵州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3 2.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伊犁河谷,薰衣草香。新强伊犁河谷素有“西域湿岛”“薰衣草之乡”“丝路明珠”之美称。北京某中学学生对该地展开研学活动。下图为伊犁河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第一小组以“西域湿岛”为主题进行了探究。学生们查阅资料:新强距海远,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位于新疆西北部的伊犁河谷地区,却降水较多,有些地方年降水量达到400800mm,处处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身在其中仿佛置身江南水乡。(1)探究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主要原因。结合上图,将框图中的内容填写完整。第二小组以“紫色经济”为主题进行了调查。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2019伊 犁 国际旅游谷第八届薰衣草国际旅游节期间,薰衣草观光客达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亿元;另外,以薰衣草为主的芳香产业链吸纳了当地1.5万人就业。下图为伊宁气候资料图和学生制作的植物挂牌。薰衣草习性:耳光、耐军、怕涝,排水良好温度:53 5 c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用途:观 赏,鳏 花、干花:衰衣草深加工杳水、精油等:杀菌止痛等裕用价值.(2)分析伊犁河谷适合薰衣草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一一;一 ;一一第三小组以“丝路明珠”为主题进行研究。查阅资料了解到,伊犁河谷地区绿洲广布,自古人们以种植庄稼和果木为主,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3)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伊犁河谷地区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的主要原因是一_(双项选择)。A.地表水较丰富,水源充足B.绿洲农业发达,食物充足C.山脉阻挡冬季风,气温高1).沿途城镇较多,住宿便利【答案】.西北-东南.天山.大西洋.暖湿.迎风坡.汇入.内流河.温度适宜,大部分时间气温在5-30之间。.日照时数多,光照充足。.伊犁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B、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疆的知识。【详解】(1)地形角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伊犁河谷北部的博罗克努山脉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南部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天山山脉。降水角度:伊犁河谷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暖湿气流在河谷处汇集并受到地形抬升,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图中可以看出伊犁河发源于东部的山区,受地势影响,自东向西流,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伊犁河属于内流河。(2)从伊宁的气温曲线图可知,伊宁大部分时间的气温均在5-30之间,温度适宜薰衣草的生长;从光照时数来看,伊宁的年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光照充足,利于薰衣草生长。伊宁河谷有伊犁河,灌溉水源充足,利于薰衣草种植。(3)地表水充足,水源充足属于自然条件,故 A 错误。伊犁河谷伊犁河流经,水源充足,绿洲农业发达,食物充足,故 B 正确。山脉阻挡冬季风,气温高,属于自然条件,故 C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伊犁河谷沿途城镇较多,住宿便利,故 D 正确。故答案选择B、Do【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阅读材料与信息获取。3 3.大国风范之助邻邦,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 0 2 0年2月底,话 题“浙江1 0万只鸭子可出征巴基斯坦灭蝗”冲上网络热搜。应巴基斯坦的要求,中国政府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制定了蝗灾防治工作方案。图左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图,图右为巴基斯坦示意图。3图 帝博修 匚二 皓 带 沙 演3*图 自 勿 修 得 阜 风3忸例 遨 博 中 海 r 修 口 a得 大 网 售3候j*海洋 性 r*/H M 9 R o/。虫*生人活动0(1)蝗虫是迁徙性害虫,这次蝗灾最早起源于洲东部,向东到南亚的巴基斯坦等国家,主要影响洋西北部、一(纬线)附近地区。(2)蝗灾会对巴基斯坦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降水一,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东部平原得益于印度河的灌溉水源,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一。(3)中国治理蝗灾经验丰富,自古就有“牧鸭治蝗”的生物防治办法。但经过考察,针对目前巴基斯坦大规模的蝗灾,中国专家提出了飞机喷洒农药的紧急治理方案。与飞机+农药的方法相比,“牧鸭治蝗”等生物防治法的优势有()(双项选择)。A.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环境 B.起效快、效率高C节省饲料,产生经济效益 D.适合大规模防治【答案】(1)北回归线(2).较少.棉花 A C【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图和巴基斯坦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农业发展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 问1详解】读图可以看出,这次蝗灾最早起源于非洲东部,然后向东迁移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主要影响的是印度洋的西北部及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小问2 详解】读图可知,巴基斯坦西部高原、山地地区有山羊的符号,可以推测巴基斯坦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降水较少。东部平原有印度河穿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小问3 详解】牧鸭治蝗 的生物床措施有利于保护环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鸭子吃蝗虫可以节省饲料,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牧鸭治蝗 起效慢、效率低,不适合适合大规模防治,故 A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故选AC。34.大国风范之谋共赢,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品质优良的玫瑰是肯尼亚的主打产品。新鲜的肯尼亚玫瑰从采摘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1-2天。中国已经成为肯尼亚增长最快的玫瑰消费市场。图左为肯尼亚简图,图右为奈瓦沙湖畔玫瑰园景观图。(1)关于肯尼亚描述正确的是(双项选择)()。A.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北临印度洋B.赤道穿过中部,地跨南北半球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当地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2)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其中奈瓦沙湖畔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并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分析奈瓦沙湖畔成为肯尼亚玫瑰产地的有利条件。请将序号表示的内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赤道附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 丰富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方便海拔奈瓦沙湖畔成为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_ _ .明永乐十三年,郑和下西洋回国后,带着麻林国(肯尼亚)国王赠送的“麒麟”回到了南京(见图),“麒麟”适宜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3)适 宜“麒麟”生活的气候区是(填写字母),该气候特是()。(3)B【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肯尼亚简图和奈瓦沙湖畔玫瑰园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地势、气候特点、人口与人种、经济发展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 问 1 详解】读图可知,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南临印度洋;赤道穿过中部,地跨南北半球;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当地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BC正确,AD错误。故选BC。【小问2 详解】奈瓦沙湖畔成为青尼亚玫瑰产地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位于赤道附近,海拔高,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火山灰,土壤肥沃。人文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距离首都近,市场广阔;靠近机场,空运便利;智能控制,技术先进。【小问3 详解】A 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南林气候,B 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C 为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D 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据材料可知,“麒麟”适宜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非洲稀树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