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四).pdf

    • 资源ID:90876508       资源大小:2.21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四).pdf

    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4)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消毒柜里的紫色光是紫外线B.电影幕布粗糙不平,是利用了漫反射C.小孔成像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D.绿叶呈绿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2.晚 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C.所成的像是实像 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3.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 0可能是入射光线 B.0 B可能是折射光线C.0C必定是反射光线 D.B 0必定是入射光线AnLAUD.-如图:太阳光的色散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5.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 中“天在清溪底”属于A.光 的 直 线 传 播B.光 的 反 射C.光 的 折 射D.光的色散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蓝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C.上衣呈蓝色,裙子呈红色 D.上衣呈蓝色,裙子呈黑色8.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匀速转动,在转动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与 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则C.4=60%02=605D.0605,%=30。9.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10.晚上看天上的星星,会看到星星忽闪忽闪的,像“眨眼睛”似的,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四种解释,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星星发光是忽明忽暗的B.太空中星球繁多,不时地有其它星球挡住被观察的星星射向地球的光线C.星星发光是不连续的D.大气层中的空气疏密不均匀而且不稳定,使光的传播方向不断改变1 1.现象L粗糙的木质黑板上,教室里每个同学都能够看清黑板上的字。现象2:长期使用后,木质黑板变得光滑,小明向黑板望去,看到一片反光。对此,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只有现象2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现 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只有现象1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制规律1 2.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为反射角B.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D.纸 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1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 看不见 和 又看见了 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14.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可将激光笔入射点位置不变,逆时针转一定的角度;入射点位置不变,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入射角不变,但向左平移一段距离;入射角不变,但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可行的办法是()A.B.U15.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水池底部有一射灯S,当水面在。处时,光从水中射向池内壁,在P处有一个光斑。现将池内的水放掉一部分,则当水面由。处降到b的过程中,池壁上的 光 斑 将()A.向下移动 B.向上移动 C.静止不动 D.向上向下都有可能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点不断的向左移动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点不断的向右移动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点不断的向左移动1 7.如图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AB两部分组成,可以绕接缝ON翻折。入射光线经纸板A入射到。点,关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板B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反射光线B.纸板B在任何位置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C.反射角r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小D.反射角r和入射角,始终相等1 8.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1 9.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吸收了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B.在漆黑的夜晚,红苹果能发出红光C.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吸收太阳光D.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反射太阳光20.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在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C.光斑从。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D.光斑跳到。点左侧某一点后保持不动2 1.如图所示,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则反射光消失C.验 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笔D.验 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中曾误的是()A.区 域I为红色 B.区域H为白色c.区域n为黑色 D.区域Ui为绿色2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鱼和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C.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实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24.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所用物理原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一一光的直线传播B.海市蜃楼一一光的反射C.一叶障目一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一光的直线传播25.一 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甲所示,根据此图中红、蓝光折射的情况做下列判断:直线M N左半侧由红色绘成,右半侧由蓝色笔绘成,分界点为O,如图乙所示,将三棱镜放在M N上后,透过三棱镜(人眼视线如图丙所示)观察到的应是下列中的26.一束光垂直照射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k 审i水A.从入射光线到反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变B.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C.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90D.顺时针旋入射光使得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折射角也变至302 7.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天花板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2 8.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铅Kn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 2cm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29.小明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为了探究像与物之间的关系,在对蜡烛A和B的选择中,合理的是()A.长度和粗细均相同 B.长度和粗细均不相同C.长度不同,粗细相同 D.长度相同,粗细不同3 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详解】A.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紫色光不是紫外线,故A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B.粗糙的幕布可以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使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绿叶呈绿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绿光,吸收了其它色光造成的,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2.A【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物体放出或者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深色玻璃透光性差,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详解】A、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故B错误;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不管是远离玻璃窗还是靠近玻璃窗,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A.3.B【详解】(1)假设A0是入射光线,若0 B为反射光线,0C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不可能;若0 C为反射光线,0 B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不可能;(2)假 设B0是入射光线,若0 A为反射光线,0C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不可能;若0 C为反射光线,0 A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不可能;(3)假设CO是入射光线,若OB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若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可见,CO 一定是入射光线,OA、0 B可能是反射光线也可能是折射光线.故ACD错、B正 确.故 选B.【点睛】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B【详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A错误;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研究首先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然后牛顿总结前人的研究,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故B正确;C、阿基米德原理说明物体受到液体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发生偏折,所以太阳光的色散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多了解掌握著名的物理学家及其主要成就,作为物理常识,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5.A【详解】红外线对温度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感知,由于海水中的鱼的体温高于它周围水的温度,所以给鱼拍照时,要选用红外线照相机。故选Ao6.B【解析】【分析】首先明确“天在清溪底”反应的物理知识与形成原理,然后与下面的四个选择项中的物理知识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详解】天在清溪底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即天为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成像在水中,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故选Bo7.D【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色光.【详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蓝光照上就反射蓝光,呈现蓝色;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蓝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故选D.8.C【分析】根据题意和由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旋转前后的反射光路图以及所成的虚像的图即可解答.【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平面镜旋转30。,则相当于入射角增大30。,由于原先入射角为0 ,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为60。,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即为60(如下图),由以下两图的 虚像 的位置知道: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也为60。,由以上分析知道,只有C正确,故选C.9.B【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为最左边和最右边折射光线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光线在原来光线的内侧,故 B正确.10.D【分析】地球周围大气层上疏下密,当光线斜射到大气层时,类同于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不断发生偏折。【详解】当星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的运动且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像人眨眼睛一样,故选D。11.B【详解】光照到粗糙的木质黑板上时发生漫反射,所以教室中每个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长期使用,木质黑板变得光滑时,光照到光滑黑板上,黑板光滑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处于镜面反射光区域的同学就会看到一片反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它们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选Bo12.B【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 中 a为入射角,故 A错误;B.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这样才能在两块板上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故 c 错误;D.纸板B 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故 D 错误。13.A【详解】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所以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又看见了的原因是光的折射,故选A。14.C【详解】入射点不变,逆时针转一定的角度,入射角变小,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会离目标更远;入射点不变,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射中目标;由图可以看出要使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可以让反射光线平行向左移动,即入射角不变,入射光线向左平移一段距离,所以正确错误;综上,正确,故选C。15.A当水位在。时,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P 处有一个光斑,当水面由a 处降到b 的过程中,入射点逐渐降低,到 b 时,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壁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下移动,故选A。16.D【详解】B C.由于水面是水平的,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故 BC不符合题意;A D.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点左侧。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故 D 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17.D【详解】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B 绕接缝ON向前后、向后翻折时,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A选项错误;B.只有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一平面上时,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故B选项错、巨1天;C.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D.由C选项可知,D选项正确。故选D。18.A【详解】A.露珠放大了叶子的纹理,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A符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形成 倒影 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月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浓密树荫下呈现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19.D【详解】A.苹果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所以我们看到苹果是红色的。故A错误;B.苹果不是光源,不能发光。故B错误;C D.在苹果树下铺设银色地膜,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0.C【详解】A B.由于水面是水平的,所以入射角不变,从而折射角也不变,故AB错误;C D.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点左侧。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1.D【详解】A.光屏表面粗糙,光沿光屏表面传播时,发生漫反射,光屏能显示光路,故A项错误;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在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反射光并没有由消失,证明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B项错误;C.验 证“光路可逆”时不须用两个激光笔,用一个激光笔做实验,在光屏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即可完成实验,故C项错误;D.验 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为0。,故D项正确。故选D。22.B【详解】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 么I区为红色,绿色玻璃只能透过绿光,那么III区为绿色,同种强度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在一起是黑色,所以I 区为黑色,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23.C【详解】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空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故A选项错误;B.由于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空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故B选项错误;C.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选项正确;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选项错误。故选Co24.A【详解】A.凿壁偷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B【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红、蓝光的折射本领的大小,由图甲知白光经色散后,红光靠上,蓝光靠下,即蓝光的偏折程度更大一些,据此判断。【详解】由甲图可得: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弱,蓝光的偏折程度稍强;M N经棱镜折射后,红光的偏折程度较弱,偏离原光线较近;蓝光的偏折程度较强,偏离原光线较远;且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像的位置会偏高,且蓝光偏离原位置更大一些,故B图符合折射规律。故选:B26.B【详解】A B C.入射光垂直入射界面时,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即入射角为0,那么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即反射角也为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方向相反,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和入射光一致,均垂直于界面,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0 。故 AC错误,B 正确;D.入射角为3 0 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30。,光从空气入射到水中时,光线发生偏折,折射光靠近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小于30,故 D 错误。27.B【详解】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那么入射点。点在水平方向上会右移,反射光线在水平方向上也会右移,那么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A 项不合题意;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那么入射点。点的位置不变,反射光线的位置也不变,那么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选项B符合题意;C.只将平面镜绕。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也会绕。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C 项不合题二 d忌;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那么入射角会变小,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也会绕。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反射光线能够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D项不合题意。28.D【详解】A.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 A 错误;B.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 D.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会改变,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远离平面镜,它的像也远离平面镜向左移动;当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靠近平面镜,铅笔的像也靠近平面镜向右移动,故 D正确,C 错误。故选D。29.A【详解】小明同学应该选取两根长度和粗细均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A符合题意。故选A。30.B【详解】海市蜃楼是因为空气中气体成分分布不均匀,光发生折射形成的;A.凿壁借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海市蜃楼的成因不同,故A 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折筷,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与海市蜃楼的成因相同,故B项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海市蜃楼的成因不同,故C 项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与海市蜃楼成因不同,故D 项不符合题后、0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四).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