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
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学校五班级数学教案下面是我供应的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 材101T03页。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对本单元的学问有一个完整的生疏,初步形成一个系统的学问结构,进一步提高计算力量,体验归纳整理的数学学习方法。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数学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教学重难点:娴熟把握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挨次,并能娴熟的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回忆本单元有哪几个小节,每小节包括哪些内容,说说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边整理复习边写出本单元学问结构图。(见板书)二、引导同学合作归纳1 .小组合作归纳本单元所学学问点。2.组织同学按挨次分组汇报。3.老师引导同学围绕以下问题汇报,并适时板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意义相同、算理相同、数量关系相同。)(2)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它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去计算。(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挨次是怎样规定的?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几个分数先一次通分,再依据运算挨次依次进行加减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检测训练(小黑板出示)1 .同学X X 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2.同学汇报呈现,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同分母分数的连加(或连减)分母不变分子连续进行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的相同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七课时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3.提高同学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机敏性。教学重、难点:1.提高同学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力量。2.计算结果的化简。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或整数。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何最大公因数。1 5和3 4和9 6和8二、复习一步计算的分数加减法。1 .出水:+-I-+-口算后,问:你觉得哪些题简洁算?为什么?2 .后面两题为什么会算得较慢?你是怎样计算的?同学回答完后,全体写出后两题的计算过程,指名板演。小结:通分时用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得数要化简。1.计算下面各题。+你做对的题占了全部题目的(),你做错的题占了全部题目的(),做错的题是做对的题的()。三、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1.竞赛:计算下面各题。+-+(1)先让同学说出运算挨次。对和要让同学说出不同的算法。(强调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同样适应于分数中的计算)(2)怎样通分?(一步通分或逐步通分均可。)(3)同学计算。(4)评讲:留意化简和简算。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八课时单元测试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六单元生疏众数教学内容:生疏众数;生疏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简析:在学习众数之前,同学已经学过了有关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学问。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众数的有关学问,使同学理解众数的含义,感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不同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材是从单式折线统计图入手,引导同学生疏复式折线统计图,过去同学学过单式折线统计图,懂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生疏众数,理解众数的含义和功能,能找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使同学生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经受运用众数描述数量信息的过程,进展同学的数据统计观念。经受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统计观念。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众数的有关学问以及统计图的学问和技能解决问题,进展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四周环境中有关统计的数据具有古怪 心,能主动参与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众数、统计图与日常生活的亲密相关,生疏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借助数据的统计来表述和沟通。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疏众数,了解众数的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难点:能针对不同问题,正确选择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表z O授课时数:5课时左右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一课时生疏众数教学内容:教 材122T23页 例1及做一做。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分。2.过程与方法:经受数据的分析和对事物进行简洁猜测并做出决策的过程,体会统计学问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学习爱好。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疏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分,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数据。师:为了庆祝六一 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的五班级要编排一个集体舞,每班选1 0人,这 是 五 班 的2 0位候选同学的身高数据。(出示2 0个数据)(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完成小组统计表。2.小组汇报沟通。师:查 找 哪1 0个身高比较接近的几组数据。更加适合于参与集体舞?3.揭示课题:在一组数据中,消灭的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在统计学上,我们称它为众数。(板书课题)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二、引导发觉1.老师引导同学观看发觉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并归纳说明:(1)在一组数据中,消灭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若每个数据消灭的次数相同,则这组数据有众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 能1个,也可能多个。(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分与联系:三种量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区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归纳整理并板书):一组数据中,消灭次数最多的这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和一组数据的每一个都有关系,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中位数和一组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和数据消灭的次数有关,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三、检测训练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生疏众数平均数整体水平全部中 位 数 一般水平位置众 数 集 中 状 况 次 数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其次课时生疏众数练习教学内容:教 材1 2 4 T 2 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6题。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正确推断一组数据中的众数状况。能找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过程与方法:经受依据数据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学习爱好。教学重、难点:能依据数据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教学预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这方面的学问。二、强化练习1.同 学X X X完成强化练习;2.老师巡察指导学困生;3.组织全班沟通汇报。三、课堂小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接受哪一个,要依据数据的特点及具体问题来确定。四、指导练习同学X X X完成练习二十四的1-6题,老师巡察指导,最终集体沟通订正。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三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教 材1 2 6 T 2 7页的例2及做一做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生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洁分析与合理推想。2 .过程与方法:在对比、分析的活动中,培育同学观看、描述、分析数据的力量,进展统计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统计思想,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简洁的分析与合理推想,进展统计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亚运会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体育盛事,老师收集了第9 1 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状况(出示例2),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二、引导同学合作探究1.小组同学围绕以下问题争辩沟通,写好答案,预备汇报。问题预设: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状况时一,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需要留意什么?精讲:想要更便利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状况,可以把两国获得金牌状况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画在一张图上。观看两条折线,可发觉:中国从9 T 1届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从1 1-1 3届呈下降趋势,1 4届又呈上升趋势,韩国从9-1 0届上升,1 0-1 1届呈下降趋势,以后始终呈上升趋势。2.在同学汇报的基础上归纳整理:画图方法:描点标数连线。留意: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两种不同的数据,在各点上标明具体的数量。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的状况,而且可以便利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三、检测训练同 学XX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同学绘图的步骤,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例2复式统计图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四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 材1 2 9 T 3 1页练习二十五第1-5题。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进一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正确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2 .过程与方法:在对比、分析的活动中,培育自己观看、描述、分析数据的力量,进展统计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对数据进行简洁的分析和猜测。教学重、难点: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预备:铅笔、尺子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些练习。二、指导练习1.第2题(1)用后一年的销售量减前一年的销售量得到的差最大的销售量最多;第2题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呈现两种彩电全年的变化趋势;第2题从两方面分析:商品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时要多进货,商品销售量呈下降趋势时要少进货;广告效应。2.强调留意的问题:(1)画图时一,依据图例区分折线,不要把两组数据画得相反。(2)假如你是商场销售经理,要精确 把握商机,商品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时要多进货,商品销售量呈下降趋势时要少进货。三、强化练习同学X X X完成,老师巡察指导学困生。四、全课总结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五课时打电话教学内容:教 材1 3 2-1 3 3页。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方法论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体验画图分析、沟通争辩的学习方法,培育同学归纳推理的力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让同学应用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受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难点:运用运筹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有一个重要通知,校长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给3 个老师,每分钟通知1 人,通知这3 位老师最快需要几分钟?说说你是如何打电话的。师:两分钟。在第1 分时,校长通知了第1位老师。(板书:示意图)在第2 分时,校长通知了师2 和师1 同时通知师3(连续完善示意图)师边说边板书:师:打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预设:同时打,不重复通知,通知的每个人都不能闲着,每分钟都给要通知的人员打电话。师:我们通过示意图的设计挂念我们找到了打电话最省时方案o2.师: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假如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个人,请帮老师设计出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师:尽快 是什么意思?(预设:用最短的时间最省时。)二、合作探究1.小组争辩沟通方法。2.组织同学汇报,全班沟通打电话方案。3.老师引导同学发觉规律:2分钟,通话的人数4可以写成:(2 2=2 2),通知的人数:22-1(3人);3分钟,通话的人数8人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2 x 2x2=23)通知的人数:23-1(7人);4分钟,通话的人数16人可以怎么写呢?(2 x 2 x2 x 2=24)通知的人数:24-1 o4.猜一猜5分钟,已知的总人数用算式怎样表式?5.归纳得到:n分钟,通话的人数为:2 n,通知的人数为:2n-l o6.小黑板出示21到210让同学们读并参考,解决思考题。三、课堂反馈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打电话时间/分钟通话的人数/人通知的人数/人121243387416155(25)(25-1)n(2n)(2n-l)n分钟,最多通话人数:2 n最多通知人数:2n-l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六课时 单元测试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下册教材第134页 例1、例2o教材简析: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 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同学通过观看、猜想、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猜想、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沟通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 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受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通过争辩、探究、规律推理等活动,查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受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育同学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教学重点:经受观看、猜想、推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授课时数:2 课时左右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一课时找次品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下册教材第134页 例 1、例2O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猜想、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沟通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 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受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通过争辩、探究、规律推理等活动,查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受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育同学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教学重点:经受观看、猜想、推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具预备:天平、瓶装口香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新知1 9 8 6年1月2 8日,美国其次架航天飞机挑战者 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 值1 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缘由是一个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可见,不合格零件的危害有多大!合格的物品称为正品,不合格的零件称为次品,在生活中往往次品与正品相差甚微,有些从外表根本无法辨别。有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呢?今日我们就来争辩解决这类问题。(板书:找次品。)二、学用天平,了解原理1.师:我这里有3瓶口香糖,观看外观有什么特点?其中有一盒少了 3颗。你有什么好方法把这盒少的找出来吗?(小组沟通)老师乐观评价各种方案,例如: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用天平称等。板书:用天平称师:你会用天平称吗?怎样找出少的那瓶?谁来说一说?能不能一边放1个,另一边放2个呢?指名同学说明天平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师:那么任凭拿两盒放在天平上,可能会消灭几种状况?看课件示意图,能否推断次品在哪个盘里?为什么?2.教学例1师:接下来老师这里有5盒钙片,其中一盒少了 3颗,怎样利用天平保证把它找出来,你预备先怎样称?需要称几次呢?请试试用你宠爱的方法把你的想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再和同座说一说。(1)老师巡察指导找的方法。(2)指名同学汇报: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可以结合自己的示意图讲。(3)还有别的称法吗?指名说一说。(4)有没有简明快捷的方式可以记录下来呢?课件演示,老师:你能看懂吗?说一说。5(、3)3(、1)2次师:请你试试用这样的快捷记法把其次种称法表示出来。呈现同学记录方法师:第一次称时次品在是在几个里面找?其次次呢?总共称了几次?谁能说说其次种称法的状况?师:一共几种称法?这两种称法有什么不同?(1个1个称,2个2个称)有什么相同地方?(次数,分法)强调:分 成3份左边、右边、旁边各1份。师:第一种称法称第一次时一,你最期望看到什么状况?为什么?称了几次?那么为什么还要称其次次呢?(考虑全面:不顺当的状况)三、归纳策略,体会最优出示例2:有一些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1)你们预备从几个里面找?同学回答后,师:我们从较少的9个去探寻其中的规律。请用快捷记法把你想的称法记录下来,在小组相互说一说,想到几种就写几种。看哪一组写的多,找得快!老师巡察指导。(2)请同学呈现方法并说明,老师挂念整理称法。(3)课件出示:生1:9(、7)7(、5)4次生2:9(、5)5(、1)3次生3:9(、3)3(、1)2次生4:9(、1)4(、0)3次(4)老师先引导同学观看、比较:有几种称法?哪种称法次数最少?为什么?引导同学观看比较其次次次品所在范围,为什么第三种称法次品所在范围最小?引导同学观看比较第三种称法与其他各种称法每组数量。板书:最好平均分结合板书引导同学小结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四、应用策略,拓展提高(1)有1 2瓶水,其 中1 1瓶质量相同,另 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来?X X X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2)假如有2 7瓶水,其 中2 6瓶质量相同,另 有1瓶比其他的水略轻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来呢?指名同学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重点表述: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找出这瓶水?五、课堂回顾,学问延长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最优?师:这节课我们争辩的是总数可以平均分成3 份的这一类找次品问题,总数不行以平均分成3 份的找次品问题下一课时再连续争辩。板书设计:找 次 品用天平称 分成3 份 平均分最优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日教学主管:年 月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其次课时数学广角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六的第37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生疏找次品这类问题及其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初步培育同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用天平称测次品的方法。娴熟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教学预备:小黑板、自主检测题等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导入练习(一)回顾复习。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回忆一下,谁能说一说我们是如何找出次品的?(组织同学回忆然后汇报。)(二)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练习。(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练习课)二、重点练习,强化提高(一)基础练习。1.课本练习二十六P 1 3 6页的第3题。(1)组织同学自由读题,X X X计算。(2)汇报,集体订正。(3)说一说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组织同学自由说一说,老师准时评价。)2.课本练习二十六P 1 3 6页的第4题。(1)组织同学X X X读题,分析题意。(2)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小明和爸爸今年年龄和是3 4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 4岁。问题是求今年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分 析:今年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理解父子年龄差哪年都一样,都 是 3 4 岁,从而得知本题是已知两者的差,和两者的和,求两者各是多少,用方程做简便。(4)X X X 列式计算,找一生上台板演,后全班共同订正。(二)综合练习。1.课本练习二十六P 1 3 7 页的第5 题。(1)组织同学X X X 读题,然后小组合作争辩,画图呈现找次品的过程。(2)汇报争辩结果。(3)至 少 3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来。2 .课本练习二十六P 1 3 7 页的第6 题。(1)指名读题,分析题意。(2)小组争辩,找出方法。(3)沟通订正。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少称2次就肯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推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肯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3 .课本练习二十六P 1 3 7 页的第7 题。这是一道关于集合运算的题目。同学在三班级下册学过用集合圈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引导同学利用集合学问画出下面的图示,再分析题意,就可算出集合圈中表示既参与音乐组又参与美术组的有12+10-19=3(人)。三、自主检测,完善评价(一)自主检测。1.想一想,填一填。(1)有 5 瓶多种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 4 片。假如用天平称,每次称1 瓶,至少称()次才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假如每次称2 瓶,至少需要()次才能找到。(2)从 9 件物品中找出其中1件次品,把 9 件物品分成()份称较为合适。2.认真选一选。(1)10瓶饮料,其中一瓶变质了(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肯定能找出次品。A、3 B、4 C、5(2)与 0.5不相等的数是()。A、5/10 B、1/2 C、1/5(3)一盒饼干,小红吃了它的1/4,妈妈吃了它的1/8,还剩这盒饼干的()。A、1/4 B、5/8 C、1/12(二)评价完善。集体订正,评价。四、课堂总结师:说一说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三课时数学广角单元测试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综合测试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复习因数和倍数复习内容:其次单元内容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通过复习,能娴熟把握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概念,并能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娴熟把握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概念并能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从今日,我们进入期末总复习,本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二、引导同学合作探究1.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题,组长分工,写好需要在小黑板写的问题答案,做好汇报的预备。2.组织同学按挨次分组呈现问题答案,说明解题思路,引导其余同学质疑。3.老师精讲,强调重点、难点。(1)呈现自主学习的成果。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题。全班沟通,汇报呈现。老师适时点拨。同步板书:第1题:偶数:是2的倍数的整数(0是偶数)。奇数:不 是2的倍数的整数。质数:只 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小结:个位是单数的整数是奇数,个位是双数的整数是偶数。是2、3、5、7的倍数的整数是合数。5 0 以内的质数有 2、3、5、7、H、1 3、1 7、1 9、2 3、2 9、3 1、3 7、4 1 、4 3、4 7。第2题: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整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整数。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第3题: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特殊方法: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或互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一般方法:列举法短除法三、检测训练1.同学XX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2.同学汇报呈现,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偶数:是 2 的倍数的整数(0 是偶数)。奇数:不 是 2 的倍数的整数。质数:只 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 个位上是0、2、4、6、8 的整数。5 的倍数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整数。3 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特殊方法: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或互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lo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一般方法:例举法短除法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其次课时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通过复习,娴熟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有关概念;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娴熟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有关概念;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连续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二、引导同学合作探究1 .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5题,组长分工,写好需要在小黑板写的问题答案,做好汇报的预备。2.组织同学按挨次分组呈现问题答案,说明解题思路,引导其余同学质疑。3.老师精讲,强调重点、难点。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5题。全班沟通,汇报呈现。老师适时点拨,同步板书:第1题:单位 T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分数单位是表示把单位 T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的数。第2题:联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并且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用文字表示:被除数除数=被 除 数/除 数(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用字母表示:a b=a/b (b O)区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第3题: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lo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第 4 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除法里的被除数是分数的分子,除号是分数中的分数线,除数是分数中的分母,由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第 5 题:一个最简分数,假如分母中只含有2 和 5 的质因数,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假如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含 有 2 和 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三、检测训练1.同学XX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2.同学汇报呈现,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位 1 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a b=a/b (b O)真 分 数1/2,4/9假 分 数1,4/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有限小数(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无限小数(含 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三课时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通过复习,娴熟把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法则,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娴熟把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法则,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连续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加法和减法)二、引导同学合作探究1.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5题,组长分工,写好需要在小黑板写的问题答案,做好汇报的预备。2.组织同学按挨次分组呈现问题答案,说明解题思路,引导其余同学质疑。3.老师精讲,强调重点、难点。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5题。全班沟通,汇报呈现。老师适时点拨。同步板书:第 1题: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第 2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第 3题: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通分方法:1.求出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原来分数化成以这个最小公倍数为分母的分数。第 4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同一级运算,依据从左往右的挨次。第 5题: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归纳整理: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计算。运算挨次:从左到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三、检测训练1.同学X X 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2.同学汇报呈现,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进行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通分方法:1.求出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原来分数化成以这个最小公倍数为分母的分数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同一级运算,依据从左往右的挨次。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四课时复习空间与图形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通过复习,娴熟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连续复习空间与图形。(板书课题:空间与图形)二、引导同学合作探究1.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题,组长分工,写好需要在小黑板写的问题答案,做好汇报的预备。2.组织同学按挨次分组呈现问题答案,说明解题思路,引导其余同学质疑。3.老师精讲,强调重点、难点。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1、2、3、4题。全班沟通,汇报呈现。老师适时点拨。同步板书:第 1题:长 方体的特征: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2)有8个顶点。3)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4)相邻的两条棱相互(相互)垂直。正方体的特征:(1长 方 体 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2)长方体有1 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8个顶点。相同点:棱数、面数、顶点数不同点:正方体1 2条棱相等,长方体4条4条相等。正方体每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长方体的面是长方形。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第2题: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第3题:容积指的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体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两者的区分在于物体有厚度。计算方法一样。1升=1立 方 分 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 0 0 0毫升第4题:按要求画出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画的方法:首先找到与中心点在一条线上的点,然后依据方向、度数要求将它旋转,一条边一条边的旋转。三、检测训练1 .同学X X 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2.同学汇报呈现,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空间与图形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 b+a h+b h)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S=6 a?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v=a b 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长(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 h容积的计算方法v=a b h(从内测量)l L=l d m 3 1 m L =l c m 3 1 L=1 0 0 0 m L课后小记:教研组长: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年 月 日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第五课时复习统计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通过复习,娴熟把握众数的统计意义;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有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娴熟把握众数的统计意义;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难点:经受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复习提高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日我们连续复习统计。(板书课题:统计)二、引导同学合作探究1.分小组争辩合作探究,做好汇报的预备。2.组织同学按挨次分组呈现问题答案,引导质疑。3.老师引导全班沟通,强调重点、难点。同步板书:第1题: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第2题:联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区分:平均数和一组数据的每一个都有关系,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中位数和一组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和数据消灭的次数有关,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第3题:横向条形统计图、纵向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第4题:归纳整理:1.条形统计图较简洁比较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状况。2.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留意画出网格图。三、检测训练1 .同学X X X完成检测训练部分,老师巡察指导。2.同学汇报呈现,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统 计平均数 平均水平 全部中位数一般水平位置众 数 集 中 状 况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