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复习提升.pdf
2023鲁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019陕西西安工大附中月考)“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主要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最终溶洞露出地面而成。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天坑”等地貌形成过程的推断,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B.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C.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D.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2.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石灰岩、溶洞、“天坑”B.“天坑”、溶洞、溶洞C.溶洞、溶洞、石灰岩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易错点2分辨外力作用的类型(2020辽宁本溪期中)读黄土高原和埃及狮身人面像图片,完成下面两题。3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4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易错点3 辨别河流的凹岸和凸岸(2019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期末)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面两题。5.在上图所示河流的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A.风化 B.侵蚀C.搬运 D.堆积6.如果在图示的四处进行码头、港口选址,为避免船只搁浅,比较合适的是()A.B.C.D.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喀斯特地貌(2021天津,3)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图例G3黄土口砂岩口页岩 石灰岩如白云岩0 断层1.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A.水热条件较差C.地表植被茂密考点2风成地貌B.岩石的可溶性低D.地质构造较复杂2.(2020课标川,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图甲分别简述图甲所示I、II、III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点3河流地貌(2017课标H,91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B.C.D.5.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考 点4 土壤的形成D.水源缺乏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题。海拔/m6 000-5 0004 000:一 3 000.12 000亨匚磷累积量1 000 1 1 1 500 3 000 4 500 6 000磷累积量/kg/hnf6.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 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考 点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2017江苏单科,910)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A.甲B.乙C.丙D.T8.水库建成后能够()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三年模拟练云桂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是一条客货兼顾的区际干线铁路。云桂铁路于2016年底开通运营。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云桂铁路经过的地区中,最常见的景观可能是(2.该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A.地表崎岖,地基不牢固B.冻土广布C.流沙掩埋铁路D.土质疏松,地基不牢固针对山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 1 m/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距离/cm3.在水平距离50-80厘米段,风速()A.最大 B.平稳C.减小 D.增大4.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5.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C.增加水分蒸腾 D.适应恶劣环境(2022江苏盐城期中改编)嘉陵江的某支流位于我国川东丘陵,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形河谷、槽形河谷、瀑布地貌。其中“V”形河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广布,槽形河谷以上河段河床形成“砂岩(岩性较硬)在上,泥岩(岩性较软)在下”的岩层分布。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6.瀑布下切作用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未来瀑布的位置和落差变化为()A.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小B.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小C.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大D.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大8.图中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形河谷、槽形河谷,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为()A.地形、植被 B.地形、岩性C.流量、地形 D.流量、岩性9.(2021江西南昌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该地黑土侵蚀速度加快,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和冻融作用是导致黑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材料二左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图例力,火 山 脉 河 流-国界O水 域 日 黑 土 区今I 一冲沟I(1)从气候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2)指出松嫩平原风蚀、水蚀和冻融作用发生的季节。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湘江流域的湄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齐全,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美学价值。湘江下游的洞庭湖,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水系来水来沙,在各水系的入湖口处形成了大小、规模、形态各异的入湖三角洲。下图为湘江水系图。(1)推测湄江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描述各水系在洞庭湖的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的过程。等温线高度A B等压面是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同样等温面也是空间中气温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右图示意A B沿线近地面等温面,图 中 所 示 时 间 应 为(白天或夜晚),此时吹(偏东风或偏西风)。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错练1.A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岩是石灰岩,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该区域“天坑等地貌的形成过程为先由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之后随地壳运动,在内力作用下不断抬升,地势升高,最后裸露的石灰岩层在流水的溶蚀等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选A 项。2.A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形成于石灰岩基础上,所以石灰岩形成最早;溶洞和形成“天坑”的溶洞几乎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认为二者同时形成;“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塌陷形成的,故 天坑形成晚于溶洞,A 项正确。3.C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在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易错分析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导致很多学生认为黄土高原上的地表形态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4.B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内陆热带沙漠气候区,远离海洋且降水稀少,故当地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海蚀作用都较弱或不存在,导致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因素是风化和风蚀作用。5.D河流的处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6.B凸岸河流堆积作用强,有大量泥沙淤积,船只容易搁浅;凹岸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陡,水深,船只不易搁浅,故若进行码头、港口选址,比较合适的是。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1.A 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受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由材料可知,甲地位于华北,因此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地水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发育,A 正确;由于两地是同类岩层,因此岩石的可溶性差异不大,B 错误;地表植被茂密与否对地表岩溶地貌的发育影响较小,C 错误;地表岩溶地貌的发育程度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关系较小,D 错误。2.答 案(1)I 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HI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曲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解 析(1)首先明确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湖沼沉积数量越多,湖沼面积越大。然后分析图甲中三个阶段湖沼沉积与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可知:I 阶段湖沼沉积数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数量呈减少趋势,说明风沙活动有所减弱。II阶段湖沼沉积数量保持高水平状态,说明湖沼面积达到最大;风沙沉积数量先少后多,说明风沙活动先弱后强。m 阶段湖沼沉积数量快速下降,说明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数量整体上升但波动明显,说明风沙活动在剧烈波动中增强。由此可归纳得出,湖沼面积越大,风沙活动越弱;反之,湖沼面积越小,风沙活动越强,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此消彼长。必须明确题目要求回答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根据图乙中毛乌素沙地气温、降水的变化可知,19952013年该地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气候逐渐湿润,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可以减弱风沙活动,因此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毛乌素沙地中的各种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结合上题可知,19952013年毛乌素沙地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逐渐湿润,但同期湖沼面积减小,说明湖沼面积减小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可以推理得此19952013年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增强,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增加,导致地表水分因蒸发和农作物蒸腾作用增强而减少,因此湖沼在年降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出现面积减小。(4)本题属于开放性论证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其次是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论述观点。如赞同“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的观点,可以从降水增加、气候趋向湿润和植被增多等自然条件改善方面说明;技术进步、生态治理与保护等人类活动也有利于减弱风沙活动。如反对“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的观点,可说明历史上自然条件的改善并未使沙地消失,同时人类活动如绿化、发展农业会导致蒸腾量加大,使气候更加干旱,风沙活动增强。3.C 由图文材料中的“坡度骤减”及图例和比例尺可判断贺兰山东坡坡度较大,河流、沟谷众多;从图文信息中无法判断岩石是否裸露;降水集中有利于洪积扇的形成,但其不是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故选C。4.B 结合图中比例尺推断该区域实地范围较小,特别是有洪积扇的部分,这么小范围的局部地区内,其降水和风化物粒径大小差异不明显。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形成甲地洪积扇的河流较长且主要流经低山,地势起伏小,流速较慢,使得大部分砾石在河床沉积。故选B。5.B 由材料中大多数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推断大多数洪积扇土层浅薄,因而耕地较少。故选B。6.C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而根据材料“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可知,大气温度低有利于磷的积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的积累,因此A、D错误;山坡2 000-3 000米处生物生产量应高于海拔4 000米处,B 错误;山坡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说明该处土壤含水量较低,C 正确。7.A甲地两侧等高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位于峡谷处,大坝建设工程量小,成本低,A 项正确。8.B 读图可知,水库水位60米,建成后上游水位升高,河流落差变大,不会改善航运条件,A 项错误;建成后可抬高甲地河流落差,加快流速,利于开发河流水能,B 项正确;对径流总量影响不大,不会消除地质灾害,C、D错误。三年模拟练1.B 云桂铁路主要经过云贵高原地区,最常见的景观可能是喀斯特地貌景观。2.A 喀斯特地貌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地表崎岖,多地下河、溶洞,地面易塌陷,地基不牢固,给铁路建设带来不利影响。3.C 根据风速流场剖面图可知,在水平距离50-80厘米段,受石方格沙障影响,风速整体减小,C项正确,B、D 项错误;遇到沙障前,风速最大,A 项错误。4.B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减小,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B项正确;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A项错误;提高了地表粗糙度,C项错误;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D项错误。5.D石方格沙障可以分布在不适宜林木生长的地区,即石方格沙障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D项正确。6.B瀑布下切作用最强的季节应该是水量最大的季节。根据材料可知,嘉陵江的某支流位于我国川东丘陵,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瀑布下切作用强,B正确。7.C由图可知,该瀑布落差较大,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与较深的水潭,说明该地流水侵蚀作用强烈。瀑布产生明显溯源侵蚀,未来瀑布位置将向上游移动,使得瀑布高差增大;瀑布高差增大,河水下泄速度加快,下蚀作用增强,水潭与岩腔进一步发育,落差进一步增大,故选C。8.B读图可知,“V”形河谷和槽形河谷均出现在嘉陵江支流上,结合图示比例尺可知,两处河谷位置差别不大,流量和植被状况不存在明显差异,可排除A、C、Do因此两处河谷形态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为地形、岩性。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支流下游河道较上游窄,因此下游河水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更强,且河床岩性较软,强烈冲刷下形成“V”形河谷;上游河道较宽,河水流速较慢,且砂岩岩性较硬,下蚀作用相对较弱,侧蚀作用相对较强,易导致河道进一步变宽,进而形成槽形河谷。B正确。9.答 案(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植物生长迅速,积累大量有机质;冬季寒冷漫长,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在土壤中得以保留,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一年一熟,寒冷时期长,使土地得到休养。(2)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冬季;水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冻融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解 析(1)由材料可知,松嫩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夏季温热多雨,植物得以迅速生长,以积累大量有机质;寒冷漫长的冬季,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保留在土壤中,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由于夏季较短,冬季漫长,作物生长期短,形成一年一熟的熟制,可使土地得到休养,土壤肥力得以保持。(2)松嫩平原冬季寒冷干燥,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风蚀作用强烈。春季大量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丰富的降水,使得水蚀作用强烈。春季白天气温较高,冻土融化,夜晚气温较低,土层冻结,冻融作用强烈。知识归纳东北黑土的成因分析低温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保存。我国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夏秋多雨,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冬季漫长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壤上部,形成土质肥沃的黑土。10.答 案(1)当地有大量的石灰岩分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降水里大。(2)各支流在上游山区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洞庭湖时,由于地形平坦,再加上湖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入湖三角洲。夜 晚 偏 西 风解 析 第(1)题,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两个,一是物质条件:有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二是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多雨。第(2)题,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流水的堆积作用,而堆积的物质来源和堆积的原因我们也要进行分析说明。各支流在上游山区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洞庭湖时,由于地形平坦,再加上湖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在湖口大量沉积,形成入湖三角洲I。第(3)题,据图可知A位于陆地,B位于湖泊。根据AB沿线近地面等温面图可知,近地面同一高度,A的气温比B低,即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根据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可知此时为夜晚。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湖泊,进一步分析可知陆地气压高于湖泊,空气由陆地流向湖泊,即风向为自西向东,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所以此时会吹偏西风(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