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8年电大美学题库题库及答案.pdf

    • 资源ID:90877593       资源大小:3.66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电大美学题库题库及答案.pdf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空1 分,共4 分)1 .席勒在 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 .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3 .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情感的肯定。4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每题重分,共8 分)1 .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 )。A.柏拉图B.鲍姆加登巳黑格尔D.贺拉斯2 .在2 0 世纪8 0 9 0 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 )0A.朱光潜B.蔡 仪 C.宗白华D.李泽厚3 .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4 .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巳唐朝D.宋朝5 .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 )。A.王 维 B.刘 勰 C.宗 炳 D.钟竦6 .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o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思海姆D.克罗齐7 .2 0 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o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8 .被称作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c )0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三、名词解释1、美学一一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 活 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2、阳刚与阴柔一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阳刚之美偏重于动态和力感;阴柔之美偏重于静态和柔感。在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3、审美通感一一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它是指在主体的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4、净化说一一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美育理论。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 无害的快感 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人无关的美。答:错。这种说法只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也在于它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自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自然美与人紧密相关,无法割裂。2、美育与德育一样,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二者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答:错,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差异表现为目的的差异、方式的差异和效果的差异,而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五、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2、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美的感染性是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感、人与物之间的动感和主体的精神性快感。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动感是人与世界、心灵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它指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3、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个方面。4、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答: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直觉。第一,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这是因为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人是开放的存在物,感官就是主体向世界敞开的门户。通过感觉,人与世界展开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且作为特殊感受方式的审美直觉也是美感心理的起点,例如对自然的直接感受是自然美感产生的感性基础。第二,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和基础。审美直觉是对事物感性形式的观照,这种过程就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同构。情感赋予形式以生命,形式使情感得以对象化,情感与形式的契合就是审美意象产生的前提。第三,审美直觉指向意义。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审美感觉、知觉、通感都在对事物形式的观照中贯注了情感,也强化了情感。情感驱动着想象,想象所建构的符号宇宙象征着人类的价值与意义。6、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答: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和预构性的特征。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这种原构性赋予美感以强度。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体验的历史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经验对精神的建构,二是社会经验对精神的建构。审美体验的历构性使美感获得了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审美体验的超构性使美感获得了高度。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审美体验的预构性使美感通往了人的远景。六、论述题1、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 物感 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 感物 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2、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个体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异的,但美育可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美育对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即能提高人敏锐地发现、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和能增强人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激发人的情感活动,强烈的情感活动形成巨大的动力,推动人积极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形成对美的敏锐的感知能力。例如李商隐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蜡烛是平凡的事物,而诗人丰富的感情作用于它,使它们成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活的形象,当我们欣赏诗句,吟哦诵读,情感的波涛激荡,想象的闸门开启,也在这平凡的事物上面感知到动人的美,这就是美育的作用。同时,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通过美育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美育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 的认识。李商隐诗中的春蚕、蜡烛,凝聚着诗人深厚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思考,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情感的执着和奉献。这是艺术的形象,有意味的形象,是诗人审美地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创造性的结晶。读者在这个鲜活而意味深长的形象里感悟到诗人对世界的审美理解和表达,感悟到诗人的创造力。这个感悟的过程也正是提高审美理解力、创造力的过程。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 空(每 空1分,共4分)1、形 式 感2.自然符号3.人 工 符 号4.强烈性二、单项选择题(每 空1分,共8分)1、B 2、A 3、C 4、A 5、D 6、B 7、B 8、C三、名 词 解 释(每 空4分,共1 6分)1、P 1 0 7 2、P 1 6 1 3、P 1 9 5 4、P 2 5 1四、判 断 正 误(每题6分,共1 2分)1、P 1 0 7错 2、P 2 6 9错五、简 答 题(每 题6分,共3 6分)1、P 1 0 8 2、P 1 2 7 3、P 1 4 5-1 4 7 4、P 1 6 2-1 6 4 5、P 1 9 8-2 0 1 6、P 2 3 9六、论 述 题(每 题1 2分,共2 4分)1、P 1 1 6-1 1 8 2、P 2 4 7-2 5 1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调查题目: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调查结果:武侠小说能看占5 7%武侠小说不能看占3 3%武侠小说可看右不看占1 0%认识: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其实在于一个人的读书观。如若在看武侠小说是能抓住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的描写,以及故事情节的安排等细致地加以分析,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从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那有何不可呢?当然,看武侠小说不能嗜之如命,更不能用猎奇的眼光看书中的刀光剑影。武侠小说的精神与风格,就是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答题要求:1、自拟讨论题目2、讨论方式为小组讨论3、需列出发言提纲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表示对象。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介词,表示行为对象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介词,表示被动。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变成。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助动词,表示被动。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助动词,表示被动。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 何.为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1 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1 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1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助动词,表示被动。1 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动词,遭受。1 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1 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1 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不必为之辞。指示代词1 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代词,这样1 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1 9、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2 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代词,与 以 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2 1、吾知所以距子矣。代词,与 以 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二)或:1、无定代词,不同。(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判断词,正确,对,相同。(四)非:1、动词,非难,不同。2、无定代词,不同。2、指示代词,这,不同。2、形容词,不正确,3、动词,责怪,不同。(五)以:1、连词,表关联,不同。4、副词,表否定,不同。2、副词,将近,不同。3、相同。3、动词,认为,相同。4、介词,凭借,不同。介词,表时间。5、连词,表原因,不同。6、三、说明下面字的意义1、竟:副词,终于。2、少:副词,稍微。3、颇:副词,稍微。4、特:副词,但,仅仅。5、稍:副词,逐渐。6、既:副词,已经。7、第:程度副词,但,只。8、但:范围副词,都。9、曾:情态副词,竟然。作业2一、解释下列名词1,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2、封事:关涉机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 封事。3、檄文:是诏令的一个附件,多用于征召、晓喻、申讨,属军用文书。4.箴铭:用于规戒的文章。5、奏议: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6、编年体: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一种编排体裁。7、诏令: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8、劄子:就是札子,用于臣子给皇帝解答某问题。9、行状: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作立传的资料。1 0、骚赋:摹 拟 楚辞而写的赋。1 1、文赋:散文化的一种赋体,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1 2、纪传体:集中全面地描写历史人物的一种体裁。1 3、骈文:在辞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1 4、对策:皇帝就某一问题要求臣子回答。1 5、颂赞:歌颂赞扬的文章。1 6、古赋:骚赋以外的喊赋。1 7、墓志铭:为了长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1 8、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三、解释下列术语1、传: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2、正义:也叫疏,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3、疏:也叫正义,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4、笺:表识的意思,指读书时有所顿悟用笔标识在一侧。5、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6、章句: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7、集解: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8、曰、为、谓之:用来释义的,而且是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9、谓:被释词置前,解释词放后,常以具体解释抽象,以分体解释总体。1 0、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1 1、貌、之貌:一般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貌,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1 2、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1 3: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1 4、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三、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臣、父、子是名词活动动词,意为做好国君的本份,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像个父母,像个子女的意思。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之:助词;之齐语:名词活用动词,说齐国的语言;傅:名词作动词,作师傅;虽日:名词作状语,虽然每日;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意为 王与谁为善。3、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当:动词一般用法,应当;乃:副词,于是,就;族:宗族 谢:谢意;许 赞许。4、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谢 动词一般用法,推托有病;说:一般用法,游说;来:一般用法,到来;富贵:使动用法,使.富贵;死:一般用法,死亡;然:指示代词,这样。四、给下列各段加上标点,如有错误请分析原因。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日: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五、按姚鼐的分类,下列文章各属于哪一类1、孟子 论辨类;厚墓志铭 碑志类4、答李翊书 书说类滕 王 阁 序 序 跋 类7、荆轲赞 颂赞类9、艺文志序 序跋类11、论 积 贮 疏 奏 议 类13、祭 十 二 郎 文 哀 祭 类2、段太尉逸事状 传状类 3、柳子5、韩非子 论辩类 6、8、黄冈竹楼记 杂记类10、陋室铭 箴铭类12、赤 壁 赋 辞 赋 类14、谏逐客书 奏议类 15、送薛存义序 赠 序 类作 业3一、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的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做了标志。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报 告 了 这 个(情况)。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志。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错误:既:终于。其:代词,他的。所志:所标志的地方。2、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失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民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上进业忧愁,后退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吧。唉!不是这样人,我和谁一道呢?错误:进:在朝廷做官;退:辞官隐居3、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牖。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傩,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是值得宝爱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对内自己空虚而对外和诸侯中构筑怨恨,这样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错误:士:贤士。4、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饕飨而治。今也,滕有仓縻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译文:陈相来看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没听到过道理。贤明的人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如今,滕国有堆满粮食钱财的仓库,存在物的府库,这是损害人民来供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错误:虽然:虽然如此,他还不懂得(贤君治国的)道理。二、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慈母之于弱子也,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有恶病,使之事医。不随师则陷于刑,不事医则疑于死。慈母虽爱,无益于振刑救死,则存子者非爱也。子母之性,爱也;臣主之权,策也。母不能以爱存家,君安能以爱持国?明主者通于富强,则可以得欲矣。故谨于听治,富强之法也。明其法禁,察其谋计。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于外无死虏之祸。故存国者,非仁义也。仁者,慈惠而轻财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诛者也。慈惠,则不忍;轻财,则好与。心毅,则憎心见于下;易诛,则妄杀加于人。不忍,则罚多宥赦;好与,则赏多无功。憎心见,则下怨其上;妄诛,则民将背叛。故仁人在位,下肆而轻犯禁法,偷幸而望于上;暴人在位,则法令妄而臣主乖,民怨而乱心生。故曰:仁暴者,皆亡国者也。翻译:慈母对于幼子的爱是任何其他的爱都无法超过的。但是孩子有不良行为,就得让他受老师管教;有了重病,就得让他就医治疗。不受老师管教,就会犯法受刑:不就医治疗,就会临近死亡。母子之间的天性,是爱;君臣之间虑的,是近利远害。母亲尚且不能用爱来保全家庭,君主怎能用爱来维护国家呢?明君通晓富国强兵的办法,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慎重地处理政事,就是富国强兵的方法。君主应该严明法令,明察计谋。法令严明,内部就没有动荡叛乱的祸患;计谋得当,对外就没有国破为虏的灾难。所以保全国家不是靠的仁义道德。讲究仁义道德,也就是要博爱慈惠并轻视财利;为人暴戾,也就是心地残忍并轻易杀伐。博爱慈惠,就不会下狠心;轻视财利,就乐善好施。心地残忍,憎恶态度就会在下属面前暴露;轻易杀伐,就会胡乱地屠戮无辜。不下狠心,就会赦免许多该受处罚的人;乐善好施,就会赏赐许多没有功劳的人。憎恶态度表露出来,就会使臣民怨恨君主;胡乱地屠戮无故,民众就会背叛君主。所以仁人处在君位上,臣下就会胡作非为而轻易犯法,以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君主的恩惠;暴人处在君位上,法令就会妄行,君臣就会离心离德,民众就会怨声载道而产生叛乱心理。所以说:仁爱和残暴,二者都能导致国家灭亡。2、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悦近而来远,使近者悦远者来。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日: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日: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 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通拒。障距,拒斥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血食,杀牲祭祀者,必是三臣也,故曰 政在选贤二齐景公筑雍门雍门,齐都城西,为建造路寝路寝,台名,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 政 在 节 财 翻译:叶公子高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政事在于使近者高兴,远者归顺。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政事在于选用贤才。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于说:政事在于节约财力。这三个人走了,子贡问道;三个人间您同样问的是政事,您回答他们的话却不同,为什么?孔子说:叶地附城大而都城小,民众有背叛之意,所以我说政事在于使近者高兴,远者则帧。鲁哀公有三个大臣,他们对外阻挡四邻诸侯的士人到鲁国来,对内结党营私来愚弄君主。使宗庙得不到洒扫,社稷得不到血祭的,一定是这三个大臣。所以我说政事在于选用贤才。齐景公修筑雍门,建造路寝高台,一个早上就赏赐了三个人,每个人都得到可以出三百套马车的户数,所以我说政事在于节约财力。三、标点和翻译下列古文1、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翻译: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讨他欢喜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为小人做事难,但讨他欢喜很容易。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2、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翻译:孔子说:努力学习就接近明智了,尽力行善,就接近仁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刚勇了。知道了这三条,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国家天下的方法了。大凡是治理国家,一般有九条原则。这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关心百姓;劝勉工匠,善待外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树立起符合周礼的道德;尊重贤人,就不至于在某些事情面前迷惑不解;爱护亲族,伯叔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敬重大臣,治理的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前来报答;爱护百姓,他们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会充足;优待远方来的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3、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粼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翻译: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 粼矩之道。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 絮矩之道: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作业4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唐代以前的诗歌或者唐代不讲究格律的诗歌叫作 古体诗;将唐代以后按照诗律创作的诗叫作近体诗;二者主要区别:一是句数,二是押韵,三是平仄,四是对仗。2、什么是平仄?什么是粘对?什么是拗救?平仄是平声和仄声,是个声调的问题;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反称为 对,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局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同的称为 粘二3、什么是三平调?什么是犯孤平?句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字称为 三平调;在五言 平平仄仄平 中第一个字,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个字应用平声,如改仄声,全句除尾句外,只有一个平声,就叫 犯孤平/4、根据首句平仄推演五律、七律平仄式的原则是什么?一句之中平仄交替。同联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主要是第二字)成为 对,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局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同的称为 粘,按照粘对进行平仄推演。此外,偶数句最后一字是韵脚,因此必然是平声,奇数句除入韵首句尾字是平声字外,其余尾字都是仄声,格律上不出现三个平声尾和三个仄声尾。5、分析近体诗的平仄应采取什么步骤?一要根据首句第二字与尾字平仄推出首句平仄句型;二要根绝首句平仄依照 对、粘 规律推出全诗平仄格式;三是找出实际字音与格式不一致的地方。6、什么是对仗?什么是工对、宽对?什么是借对?什么是流水对?对仗又称 骈偶、对偶,两两相对。工对是指意义范畴相一致的词的对仗。宽对指词义并不相同,而只是词性相对的对仗。借对指利用汉字一字多义和同音字特点,巧妙进行对仗,可分为 借义 和借音 两种。流水对指相对的两句是由一个意思连贯而下,也就是一句话分两句说,去掉上句或下句意思便不完整。7、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词调是写词是写词是依据的乐谱。词牌是个汇总词调的名称,来源各不相同。词谱是辑录各种词调,说明词的格律的著作。8、词的用韵、平仄、对仗与近体诗有什么不同?一是词可以同部上去通押,近体诗不能通押;二是词可以异部平仄换韵,近体诗不能。9、在词牌上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词牌来源各不相同;出现一调数名和数调同名情况。10、在词牌后面加令、近、弓1、慢、偷声、减字、摊破等字后,与本调是什么关系?他们与词的字数多少有关,令 是词牌通称,许多词牌尾加 令 字与原调并无区别;词牌尾加 引、近 的词,字数比原调多;力口 慢 字的则增加更多。词牌上加 摊破 的不仅比本调字数有所增加,而是个别句子还分为两句;加 减字、偷声 则字数比本调有多减少。二、根据下列平仄式,每种续写出十韵,如发生错误则分析原因。(甲)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T)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三、分析下列律诗的平仄,(用0表 示 平 仄 不 拘)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如 有 失 粘、失对和拗救请指出城阙辅三秦,与君离别意,海内存知已,无为在歧路,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天 涯 若 比 邻。儿女共沾巾0 仄 仄 平仄 平 平 仄 仄,仄 仄 平 平 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尾联出句的第三字 在 拗,平 平 仄 平 仄,平 仄 仄 平 平。第 四 字 歧 救)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烽 火 连 三 月,白头搔更短,晚 情李商隐深居俯夹城,天意怜幽草,并添高阁迥,越鸟巢干后,城 春 草 木 深。恨 别 鸟 惊 心。家 书 抵 万 金。浑 欲 不 胜 簪。春 去 夏 犹 清。人 间 重 晚 晴。微 注 小 窗 明。归 飞 体 更 轻。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0仄 平 平 仄,0平 平 仄 仄,平 平 仄0平,0仄 平 平 仄,0平 平 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0仄仄平平0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0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无 题(李 商 隐)相 见 时 难 别 亦 难,东 风 无 力 百 花 残。春 蚕 到 死 丝 方 尽,蜡 炬 成 灰 泪 始 干。晓 镜 但 愁 云 鬓 改,夜 吟 应 觉 月 光 寒。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青 鸟 殷 勤 为 探 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0仄 平 平 仄 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0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0仄仄平平仄,平 平0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 仄0仄平平0仄 平 平 仄 仄 平C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白日放歌须纵酒,即从巴峡穿巫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最爱湖东行不足,青春作伴好还乡。便下襄阳向洛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0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水面初平云脚低。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绿杨阴里白沙堤。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0平平仄仄,0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0,仄仄平平0仄平。平 平0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0仄仄平平。电大论文答辩须知一、答辩程序(一)主持人宣布论文答辩会开始(二)介绍答辩主持和成员(三)主持人宣布答辩注意事项:1.保持会场安静,不要在场内议论、喧哗。2.手机调成振动,接打电话到场外进行。3.答辩过程要严肃认真,仪态大方、态度端正。4.学员应提前30分钟达到,迟到、缺席当放弃答辩处理。(四)答辩过程1.秘书宣布答辩人分组名单和下一个答辩人姓名。2.答辩人介绍论文。尊敬的各位答辩老师:大家好!我是X X专业,我的名字叫我在某某单位 我参与答辩的论文题目是3.答辩老师提问一般三个问题,要求认真听清题目,做好记录,没听清时可以请老师重复一下问题。然后下去准备并整理答题材料(大概十五分钟)4.学生答辩每一组最后一名同学介绍完论文,由该组的第一名同学来答辩。注意:认真记下答辩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按意见修改终审不过。5.答辩完注意拿回论文并当场填写答辩记录,填好后交给秘书。注意:务必用黑色笔填写答辩记录,不要带走论文。(五)答辩结束,答辩老师对学员论文成绩进行评定。二、答辩中常见的问题(一)态度不端正,报侥幸心理不把答辩当回事,认为论文通过了,答辩只是走过场,一定会通过。故答辩过程很随意,信口开河。从而导致答辩不过,毕业延迟。(二)缺少自信、过度紧张怯场,头也不敢抬,回答教师提问,声音小得可怜,显得没有自信。本来是常识性的问题,由于过度紧张,竟回答不上来,或者说得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让人无法理解。(三)不坦诚、不认错、钻牛角尖有的学生生怕别人找出论文的缺点,从而影响论文的成绩。所以当教师提出缺点的时候,他千方百计为自己辩解,不肯认错。有的本来是无关大局的小毛病,承认了也不影响大局,可由于他不愿做丝毫让步,致使答辩偏离正常轨道,在牛角尖里绕圈子。结果,在教师的步步追问下,答辩者越辩越说不清,最后是一败涂地。(四)随口便答、回答空洞、脱离实际对于老师所追问的问题,也要慎重对待,认真思考,切不可不加思索,随口便答,容易犯常识性错误。老师经常会要求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例举一两个例子来分析,有的同学就脱离实际,回答毫不沾边,无法进行下去。(五)拘泥于问题顺序有的同学因为第一个问题刚好自己没有准备,结果影响了自己的心态,给后边的答辩带来了阴影,甚至由于开答失利,以致整个答辩出现全盘皆输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不要拘泥于问题顺序,可先回答自己准备得最充分的问题,然后回答经过思考以后可以作答的问题,最后尝试回答“难题”,或者老实承认自己回答不了,向答辩老师虚心请教,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六)仪态欠佳答辩场上,仪态庄重大方,会给人好感。有的学生恰恰不注意这一点,有的男生衣着不整、穿背心、拖鞋,有的女生浓妆艳抹、奇装异服;有的同学讲话时摇头晃脑,抓耳挠腮,甚 至 翘 起“二郎腿”,斜身靠在椅背上 这些欠佳的体态,会给老师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三、答辩应注意的其他细节(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学员参加答辩,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认真记录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二)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三)回答问题要注意声音洪亮、吐词清晰、语速适中等。(四)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开场向老师问好,答辩结束说谢谢指导。(五)认真听取答辩老师的意见,若观点有异,一定要先诚恳地接受,再婉转提出自己观点的来源出处,争取更多胜算。(六)练好普通话。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电大美学题库题库及答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