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pdf

    • 资源ID:90881514       资源大小:12.92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pdf

    第 一 单 元 图 形 的 变 换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 页 例 1 和例2。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书 P2)(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例题1: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教学面对称图形。出示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 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 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1.练 习 一 第 1、2 题。五:板书设计:轴 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第 二 课 时 旋 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 页例3 和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 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个点或 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 起来学习“旋 转 板 书 课 题。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宜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 们 起 来,向左平移2 步,向右平移2 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 圈,右转2 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3.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学习例题4:(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 一 数经过多少格。(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第 6 页 2 题,第 9 页 4题。三、板书设计: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教学反思:第 三 课 时 欣 赏 设 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教 学 目 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本第7 页四幅美丽的图案的挂图,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反馈练习:完成第8 页 3 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 页第5 题。六。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反思:第四课n寸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页 第1、2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二)设计图案:做 第10页“实践活动”7题。1、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制作“雪花”:取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教学反思:第二 单 元 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及例1和 例2。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x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 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倍数)齐读pl2的注意。二、新授:(一)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从 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 乘 法 对 一 对 找,如 1x18=18,2x9=18.)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举 错 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定是()。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 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 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的因数,那 2 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报:2、4、6、8、10、16.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 2 去 乘 1、乘 2、乘 3、乘 4、)那么2 的倍数最小是儿?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 小题:找 3 和 5 的倍数。汇 报 3 的倍数有:3,6,9,12 师:这 样 写 可 以 吗?为 什 么?应 该 怎 么 改 呢?改 写 成:3 的 倍 数 有:3,6,9,12.你是怎么找的?(用 3 分别乘以1,2,3,倍)5 的倍数有:5,10,15,2 0,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 的倍数 3 的倍数 5 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四、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 1-4 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17 1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掌 握 2、5 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2、5 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提问。说 出 2 0 的全部因数。说 出 5 个 8 的倍数。2 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学习新课:(一)2 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练 习 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 上 是 0,2,4,6,8。)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 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是2 的倍数。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 2 的倍数,不是2 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偶 数”,奇 数 教 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单数、双数。)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说出5 个 2 的倍数。(要求:两位数。)说 出 3 个不是2 的倍数的三位数。说 出 1 5 3 5 以内的偶数。5 0 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二)5 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 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 出 5 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教师:说一说5 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 的倍数。板书:个位上是0 或者5 的数,都是5 的倍数2、练习: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 0 以内5 的倍数。(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 的倍数?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0。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 的倍数还是 5 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 和 5 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三、巩固反馈:1、在 1100的自然数中,2 的倍数有()个,5 的倍数数有()个。2、比 75小,比 50大的奇数有()。3、个 位 是()的数同时是2 和 5 的倍数。4、用 0,7,4,5,9 五个数字组成2 的倍数;5 的倍数;同 时 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三课时: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 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 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是 3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提出课题,寻找3 的特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那么 3 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生 1:个位上是3、6、9 的数是3 的倍数。生 2:不对,个位上是3、6、9 的数不定是3 的倍数,如 13、16、19都不是 3 的倍数。生 3:另外,像 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 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 的倍数,那么3 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 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二、自主探索,总结3 的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 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 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 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生 1:我 发 现 1 0 以内的数只有3、6、9 是 3 的倍数。生 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 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 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 的倍数个位上 09 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 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3 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 2 1 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生 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 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 9。生 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 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 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 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 3 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 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儿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 l9 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质数和合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3 24 页的内容和例1。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I、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儿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儿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师:要想马上知道73 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 呀)师:这表从哪来呢?(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 到 100这 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3、集体交流方法。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 题。四、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7-30页的内容和例1、例 2。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 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3.培养学生观察和探何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正方体实物。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1、引导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筑用的砖块等,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并 说 明:“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2、谁还能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3、出示反例 教师拿出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四 棱 台),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如果答不出来,教师趁势说明:要判断一个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师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启 发 引 导,探索新知。(-)认识长方体1、巧切萝卡妙引思路。引导学生切第一刀得到一 个 面,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 条 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引导谈话: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2 活动一: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 个长方形(也可以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未成的立体图形。在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 活动二:用细木条核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4 活动三:剪下附页1 的图样。把图样中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量一量所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二)认识正方体1、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2、剪下附页2 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3、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正方体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三、巩 固 深 化,培养能力。1、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一(也可能2 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 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一),正方体是一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的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2.判断。(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 个面、1 2 条 棱 和 8 个顶点。()(2)到有6 个面、12条棱、8 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5)相对的4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3.如 图,这是一个纸巾盒作业: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听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求长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教学重点:1、长正方体的特征。2、棱长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棱长和计算方法。教学用具: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判断:(复习相应的概念)(1)、长方体中至少有四条棱的长度相等。()(2)、长方体中有时最多有8 条棱的长度相待。()(3)、1 2 条棱都相待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4)、长方体的6 个面中至少有4 个面是长方形。()(5)、相交于一个点的三条棱中任意一-条棱都可以看作是长方体的长,其余两条棱的某一条看作宽,另一条可以看作高。()(6)、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等。()(7)、长方体中有时四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8)、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9)、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10)、长方体中有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二、计算: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 4 0 厘米,高 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汇报:你是怎样想的?长方体1 2 条棱,分成3 组,4个长、4个宽、4条高。4 0 厘米=0.4 米 8 0 厘米=0.8 米2.2 x 4+0 4 x 4+0.8 x 4 还 可 以(2.2+0.4+0.8)x 4问:根据是什么?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 0 厘米,宽 5 5 厘米,高 2 0 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长度和?独立计算练一练: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 厘米,宽 是 1 6 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 8 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4 8-1 2=4 (厘米)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三、巩固练习:1 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 2 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2思考:(1)、在下面的硬纸板中,按虚线折叠,哪一个能围成一个表面完整的正方体?为什么?(2)、这是长方体的三条棱:(单位:厘米)13 2后面的面积是()哪两个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是()棱长之和是()4、学雷锋小组为班里做一个节约箱,箱长5分米,宽长4分米,高长3分米。想 想应该怎样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作业: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33-35页的内容和例1及 例2。教 学 目 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 计 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 学 重 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 学 难 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 具 学 具: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二、自主探索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 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可能有以 下 几 种:汇报一:把 长方体纸盒6个面 剪 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第 一 部 分面积为长x宽x 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 高x 2 ,第三部分面积为“长x高x 2 ,得 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x 2+宽x高x 2+长x高x 2 o学 生 汇 报 后,演示这一种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 书:长x宽x 2+宽x高x 2+长x高*2。汇 报 二: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x宽+长*高+宽x高 ,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 2。师:同学们的这种方法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这一种方法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 书:(长x宽+长x高+宽x高)x 2。汇 报 三: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剪成上卜面和四周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2+宽、2),高+长 x宽x 2,并 说 明 长 x 2+x 2 可以表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师:这种方法也很好,请同学看演示。(演示这一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长x2+宽x2)底面周长x高+长x宽x2师:长方体或正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四、实践运用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说 明 至 少 的意思。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 长 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4、选择题。1.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 x 3+3 x 15)/2 (6 x 15+3 x 15)x 2 (6 x 15+3 x 15+6 x 3)x 2单 位:厘 米 2.一种长方体硬纸盒,底面是边长2 分米的正方形,高 4 分 米,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有多大?(2 x 4+2 x 4+2 x 2)x 2 2 x 2 x 4+2 x 4 x 2 2X2X2+2X4X4五、拓展创新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两个火柴盒,现在要将这两个火柴盒包装起来,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包装?学生通过操作、合作、讨论设计出许多包装方案,并说出自己设计包装方案的想法。有的小组同学把面积最大的两个面重叠起来,有的认为这样包装纸装用得最少,而有的则认为有时不单要考虑包装纸的大小,也要考虑包装是否美观、大方,也有的-六、评价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上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七、作业:1、看书2、实际测量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练习六的习题。教学目标: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重点: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用具:火柴盒、尺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二、基本练习: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3、一个长方体的纸包装箱,长3 0厘米,宽和高都是2 0厘米。做10个这样的包装箱,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你想怎样做这道题?(先计算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求出10个的表面积,最后要换算单位。)独立做。4、有一个长方体的铁罩,长6分米,宽4.5分米,高4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罩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罩有儿个面?计算做一个这样的铁罩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也就是计算儿个面的总面积?(计算出五个面的总面积)哪五个面?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方法。方法一:直接计算前后、左右、上面的面积和方法二:计算六个面的表面积减去下面师: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般需要计算六个面的总面积,但像这样有时要跟据实际需要计算它的表面积。三、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审题和方法的多样性)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2、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3、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 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5、装修一间居室,长和宽都是3.6米,高是2.5米,门窗面积10平方米。在居室四壁和顶棚都贴壁布,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居室是什么形状?求几个面的总面积?)四、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五、作业教学反思: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一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38 39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2、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教学用具: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 一定的空间。)(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认识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1 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1 立方厘米。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 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 立方分米。(4)、认识立方米:出示1 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 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 立方米。认识1 立方米的空间大小。1 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 0 0 个暖瓶。1 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 0 张。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6)、比一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7)、练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你想怎样填?)、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3、体积初步认识: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A、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 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 个体积单位,4 个体积单位,)C、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 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 立方厘米的物体。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动手摆一找: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0册教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