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问题-2021年中考物理重点难点解题方法培优(原卷版).pdf
专题1 9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问题一、单选题i.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 与受到的拉力尸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2.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于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事例中利用物质导电性的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B.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是为了增大摩擦C.两个物体只要接触一定会产生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长度与它所受拉力成正比”的特性制成的B.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D.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5.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箭被拉开的弓射出去,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弓具有弹性势能C.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D.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铅垂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6.下表为小明同学做“研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关系的实验”记录数据:拉力F/N00.51.01.52.02.53.04.0弹簧长度L/cm234678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小明同学填写漏掉的数据为5B.由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Lo是 2cmC.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D.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制成了弹簧测力计7.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 8 m,则弹簧的原长to 和劲度系数无分别为()A.Lo=O.lOm,攵=500N/m B.Lo=O.O2m,i=500N/mC.Lo=O.lOm,左=250N/m D.Lo=O.O2m,Z=250N/m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 两根橡皮筋进行探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尸和橡皮筋伸长量,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ljIJl-qianA.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橡皮筋B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度高B.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并列起来一起用,能够测的力最大值为25NC.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串接起来一起用,能够测的力最大值为10ND.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8cm9.为了探究弹簧受到的弹力尸和弹簧伸长量x 的关系,某同学选了 A、B 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用A弹簧制作弹簧秤,其受到的拉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尸=3xB.用A弹簧制作的弹簧秤,伸长量为18厘米时,受到拉力为6牛C.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BD.若要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秤,应该选择弹簧B10.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厂的关系的是()11.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所受重力为G i的祛码,丙弹簧悬挂所受重力分别为G i和G2的祛码,静止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破码后,均可恢复原长,可知Gi:6?为()Ac丙cn一is1223B.D.-2第 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2.在苏州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物体,如图所示,该物体的重力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若在月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物体,弹 簧 测 力 计 的 读 数 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但原长都是10cm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不同拉力下弹簧伸长量的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当拉力为4N 时甲弹簧总共cm 长。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14.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分别受到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都是5N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与拉力成正比。15.如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钉子一个向(选填“左 或 右)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数目的减少,弹簧给钉子的这个力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6.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工具中,工 作 原 理 与 其 它 工 具 不 同 的 是 (填序号)。11 55握力计 弹簧秤 托 盘 秤 案 秤1 7.有一根弹簧,所受拉力厂与弹簧的伸长量A L 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可知弹簧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比。当不受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3cm。若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变为5 c m,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w18.(1)如图甲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0 拉伸到位 置 A,说 明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之 一 是 使 物 体 发 生。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同一根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较大的力尸 2,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0 拉伸到位置8。请你根据两次拉伸弹簧的效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如图乙所示,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钩码在弹簧的上端点沿同一直线分别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力B、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0 拉伸到位置C,然后将两个力撤掉,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F,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0 拉伸到位置Co由此可知,力F 与 力B、居的关系式为:(用F、后、凡表示)。BAO三_=:三三=_=甲 乙19.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 个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工 作 原 理 是,被测物体的重力是 No2 0 .某实验小组用弹簧测力计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测力计最大测量值为5 N,所挂物体的重力分别 为 I N、2 N、3 N。同学们把测量的情况用图表示出来了,发现弹簧的伸长和拉力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若测力计下挂4 N 的物体,可知弹簧的伸长量为 c m。2 1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越长的道理制成的。三、实验题2 2 .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0.511.522.533.5弹簧伸长的长度A c m1234567(1)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 N 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A/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4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 No(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o23.小盛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装置有:弹簧、钩码、铁架台等器材),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没有挂钩码时,在纸上画下弹簧下端的位置标记,之后每挂上一个钩码作一个标记,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实验中所使用的钩码上面标有“50g”字样。实验次数01234567钩码数01234567弹簧长/cm1516.117.218.319.420.522.922.9(1)实验中弹簧受力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分析归纳法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理论推导E.实验研究F.得出结论。你认为“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研究 依次采取的四个有用的步骤是一(填字母)。(2)当挂4 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是_ cm。(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 6、7 两次实验中弹簧的长度没有变化,这是因为_(填下面的选项)A.弹簧太硬了B.弹簧超出了弹性限度C.所挂钩码太轻(4)小盛知道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后,想把此弹簧改装成一个弹簧测力计。于是她在弹簧的(填 上端”或“下端,)安装了一个指针,并在弹簧后面纸上的刻度旁边标示读数,则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至_ N。(5)在一定范围内,该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A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6)当在弹簧上挂一个物体后弹簧的长度是20cm,那么该物体的重力是_ N。24.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2)弹簧在受到4N 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 c m,此时弹簧发生了 形变;(3)该弹簧如果做成测力计,能不能测量8N的拉力?o25.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 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o=6.O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取g=10N/kg)(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表一:实验次数123456钩码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cm6.07.28.49.610.812.0表二:实验次数123456弹力F/N00.30.60.91.5弹簧伸长量Zlx/cm01.23.64.86.0(2)请在图b 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的关系图象;()(3)本实验结论是: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4)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26.小 雨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弹力尸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x/cm051015202530F/N010020030040050060027.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钩码的拉力/N00.511.522.53指针的位置/cm2345678伸长量/cm0123456(1)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像:伸长Wcm(2)根据上面的数据可知:如果把重为 N的重物挂在弹簧下端,弹簧伸长量为3.5 c m;(3)小明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如果把重为5 N 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一定是1 0 c 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理由是:。2 8.小 明利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 与所受拉力厂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对同一弹簧片施加大小不同的拉力尸,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实验次数12345形变量x/c m0.61.21.82.12.4拉力F/N1233.54(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乙中画出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象;()(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拉力尸为2.5N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 为 cm;(3)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 可能还与 有关(至少写出一个猜想)。29.请设计实验证明弹簧被拉长时,伸长量越长,拉力越大。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4)我们可以利用此性质制作。3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贴上0 7.00cm 的刻度尺。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实验数据记录如表:钩码个数012345678910弹簧长/cm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甲 乙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l(X)g 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cm 刻度处;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4.00cm 刻度处,如图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g/cn?;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如图丙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 反 映 这 一 规 律 的 图 象 是。3 1.某同学用一只弹簧秤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关系的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拉力N1234567891011弹簧长度cm6.07.08.09.010.011.012.013.1014.3015.6016.20(1)根据实验数据,该弹簧的原长是 cm;(2)根据实验数据,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 N 的弹簧秤,理由是;(3)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10.5cm,则该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 No3 2.如图所示小宁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用大小不同的拉力拉同一根弹簧,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拉力F/N0.20.40.61.01.21.41.6伸长量AL/cm123456810(1)对比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则伸长量越当这根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o33.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钩码的拉力/N00.511.522.53指针的位置/cm2345678伸长量/cm0123456(1)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像伸长Wcm(2)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3)小明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如果把重为5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一定是10c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理由是:3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 钩 码(图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尸和橡皮筋的长度3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所示:(1)分析右图中B 图像可知:在拉力不超过 N,橡 皮 筋 伸 长 的 长 度 与 它 所 受 的 拉 力 成;(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10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 cm。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选填A”或B”);(3)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 以 钩 码 对 橡 皮 筋 的 拉 力 (大于/等于/小于)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即橡皮筋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其实英国物理学家胡克于1678年就提出(胡克定律):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 成正比,其大小表示为:F =k x,其中人为劲度系数,其大小等于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比值。则根据上述信息:在弹性限度以内,若将本实验中两根粗橡皮筋并联起来后使用,其劲度系数上为 N/m。3 5.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如表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甲弹簧的长度/cm6.06.57.07.58.08.2乙弹簧的长度/cm6.07.08.09.010.011.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 弹 簧 伸 长 的 长 度 比 乙 弹 簧 (大/小);(2)如图所示的A、B 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 程 较 大 的 是(A/B)测力计,精 度 较 高 的 是 (A/B)测力计。3 6.橡皮筋受到拉力也会伸长,为什么市面上的测力计很多都用弹簧制作而不用橡皮筋呢?小青选了一根弹簧和一根橡皮筋,在它们的弹性限度内,分别研究其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下列问题:拉力F/N1234弹簧伸长 文/cm1.22.43.64.8橡皮筋伸长 x7cm1.02.23.64.5:F/N:一:*r I 1 (1 1 1 1 11 2 3 4 5(1)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F 关系的图象;()(2)根据作出的图象得出的结论是;(3)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实际,指 出 用 橡 皮 筋 制 作 测 力 计 的 一 个 缺 陷 是。37.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00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钩码个数022345678910弹簧长度/cm2.002.503.004.004.505.005.506.006.507.00弹簧的伸长00.501.002.002.503.003.504.004.505.00/cm丙。一234567一=一=一=一=一三_一=一=一=一=一三_一_三一=一三_=_一_=_一甲 乙(1)当挂三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请在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2)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3)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_ cm 刻度处;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4cm刻度处,如图丙,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cm3;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g/cn?;利用现有的长度刻度线作为该“密度秤 的刻度线,则该“密度秤 的分度值是 g/cnP;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只要一种即可)。3 8.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物理学有关的现象。(1)因为在烈日下暴晒,液化石油输气管道容易发生爆裂,造成事故,所以必须埋在地表下,由此小明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如 图 1 甲所示,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竖直固定,常温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在玻璃管壁上标记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50 的热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回到原来标记位置如图1 乙所示;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80 的热水中,重复操作,如 图 1 丙所示。回答问题:在实验中,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大小是由_ _ _ _ _ _ _ _ 来反映的。得到的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 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_ _ _ _ _ _ _;(2)橡皮筋的弹性性质与弹簧是否类似?由此小明对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用相同的力拉,如 图 2 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A x,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2 乙所示。当橡皮筋B 上测力计的示数为3 N 时,橡 皮 筋 B 的伸长量为 cm;如果把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选填A”或B”)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把相同的两根橡皮筋B 并起来制成测力计,如 图 2 丙所示,此测力计可以测量的力的最大值为_N。39.小华想探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弹簧伸长量指:弹簧受力拉伸后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差值,伸长量用AL表示)(1)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弹簧、弹簧测力计、50克钩码若干个、还要有;(2)实 验 步 骤(可 画 图 或 文 字 表 述);(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40.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巳知)、铁架台以外,还 需 要 的 测 量 仪 器 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不符合猜想的数据是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I23456弹簧伸长量 /cm00.300.601.101.201.501.80(2)去除不符合题意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仲长量与它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3)由 图 像 可 验 证 小 明 的 猜 想 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 认 为 小 华 的 实 验 (选填“合理”或 不合理”),理由是。41.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一根轻质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她先用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钩码总重/N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弹簧的伸长量/cm00.51.01.52.02.533.33.3(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 跟所受拉力成正比;(2)小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应为如图所示的_ _ _ _ _图(填序号);0 1.02.0 3.04.0 5.0 6.00 1.0 2.0 3.04.0 5.0 6.0B432101.0 2.0 3.04.0 5.0 6.0C(3)若作用在该弹簧上的外力为1.7 N,那么根据实验得出的规律可知,此时弹簧长度为一m;(4)若用题目中的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则其称量范围是 N。4 2.如图所示,用弹簧下挂钩码的方法,探究竖直悬挂的弹簧发生形变与外力的关系。每只钩码重0.5 N,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实验次数123456悬挂钩码数/只012345弹簧总长度/c m6.0 06.8 07.6 08.4 09.2 01 0.0 0(1)实 验 用 到 的 测 量 工 具 是,弹簧形变的大小是用 表示的;(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每受到1 N 的外力,弹簧伸长。实验得到的结论是:(3)画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图。()外力N43.为研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将弹簧竖直悬挂,用刻度尺测得弹簧原长&=6.0 c m;在弹簧下端加挂钩码,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改变钩码数量,多次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12345钩码质量m/g3 06 09 01 2 01 5 0弹力0.30.60.91.21.5弹簧总长度L/cm7.08.09.01 0.01 1.0弹簧伸长量/x/c m1.02.03.04.05.0(1)请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尸跟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象:()(2)根据上述图象,你可以得到的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是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所以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 的;(3)若小明同学在进行该实验的过程中,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原长L o,则他得到的RAx图像可能是 图 丙 中 的(选 填 A”或 B”)。鉴于此原因,使用弹簧测力计称重前校正“0”点时应将其4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弹簧进行研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尸和弹簧伸长量 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甲(1)分析图乙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2)当在两根弹簧上悬挂重力为5 N 的物体时,弹簧A的伸长量为_ c m;(3)分别用这两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则用弹簧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弹簧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45.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她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钩码总重/N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N;(2)使 得 弹 簧 伸 长 的 力 是;(选填“钩码的重力”或“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或“弹簧对钩码的拉力”)(3)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应该是图乙中的_ _ _ _ _ _ 图所示。图甲 A图乙t,1L/m10 203 04*0 5 06*0 1C46.小华为研究弹簧的性质,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 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 取 10N/kg)图b心a图一:表实验次数123456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cm6.07.28.49.610.812.0表二:实验次数123456弹力F N00.30.91.21.5弹簧伸长量A x/cm01.22.43.66.0(1)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2)请在图b 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跟弹簧伸长量A x 的关系图象;(3)分 析 表 二 中 的 数 据 能 得 出 的 结 论 是,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于是他又找来纸板标上刻度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4)利 用 以 上 实 验 器 材 你 认 为 还 可 以 探 究 什 么 问 题;(5)如图甲所示,小华认为,利用以上器材还可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一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小明研究后表示反对,这个装置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6)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请你判断出她们改进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7)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8)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 能)平 衡;(9)小红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所示),你 认 为 能 否 用 小 红 的 装 置 进 行 实 验 (能/不能)。U47.小凯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拉伸得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于是他想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为此他准备了铁架台、弹簧、刻度尺、质量已知的钩码一盒来进行实验:(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如图甲所示,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o,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乙所示,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端,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为/,将弹簧的长度I和钩码的质量,小记录在表格中;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仿照步骤再做5 次实验,将每次测量的弹簧的长度/和钩码的总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利用公式/=/-/(,计算每次弹簧伸长量,并计算所对应弹簧弹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利 用F=验证 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请你画出钩码的受力示意图;()并 分 析 说 明 弹 簧 弹 力 大 小 的 测 量 依 据。4 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尸和橡皮筋伸长量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甲乙(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 c m,橡皮筋B 的伸长量为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串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4)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o4 9.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 时,有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先用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钩码总重/N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弹簧的伸长量/cm00.51.01.52.02.53.03.33.3(1)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利用该结论可制成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 No(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如甲图所示的_ _ _ _ _ 图。(3)如图乙所示,在秤钩下挂一个容积为100mL、重为0.5N的容器,然后在测力计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只要在容器中加1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测力计上,密度为0”刻度应标在原刻度 N 处,此“密度秤 的最大测量值是_g/c n?(g=i()N/kg)。要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可采取的措施是乙甲5 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弹簧的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00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 0 g),并记录实验数据:甲 乙 丙(1)当挂3 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所示,请在下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钩码个数012345678910弹簧长度/cm2.002.503.004.004.505.005.506.006.507.00弹簧的伸长/cm00.501.002.002503.003.504.004.505.00(2)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3)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 度 秤 他 找 来 一 个 质 量 为 100g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_ _ _ _ _cm刻度处;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4cm刻度处,如图内,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cn?;该“密度秤 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一g/cn?;小明想增大该 密度秤 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只要一种即可)。5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尸和橡皮筋的伸长量A 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_ _ _ _ _ _ _ _ _ (选填“正比”或 反比”);(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cm;(3)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4)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设计了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 3 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3 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对应液体的密度分别记在下 表 中(g 取 10N/kg):液体种类酒精植物油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62.72.8液体密度p(xlO3kg/m3)0.80.91.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该液体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对应原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位置(即空桶的重力)(写出计算过程)若小强在该空小桶中装满酱油,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若要使该密度计的分度值减小,提高精确度,请提出一条改进意见:。5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与弹簧长度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格空格处应填 o实验次数123456弹力F/N00.30.60.91.21.5弹簧长度 cm3.04.25.46.69.05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如图甲所示),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力F,并记录力尸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x,作出的尸-x 图线如图乙所示:乙甲(1)由图乙可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弹簧的长度增加 cm;弹簧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 cm;(2)图 乙 中 图 线 不 过 原 点 的 原 因 是;(3)该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测 量 范 围 是。54.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 与所受拉力F 大小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次数1234567形变量x/cm0.61.21.82.12.42.83.2拉力F/N1233.544.55(I)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在满足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尸成正比关系范围内,拉力尸最大为 N;(2)分析可知,当拉力为2.5N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是 cm;(3)请分析当拉力一定时,若要使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变大,可 以 改 变 弹 簧 片 的。55.小平同学爱好锻炼身体,在学校科技创新大赛中,他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通过仪表读数显示拉力的大小),图甲是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间的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o是10。,就 是一根长度为10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品 是2 0 C,电源电压U是3 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N800A77006005004(x)30020.00 1 2 3 4 5 6 7 8 9 10A cm(1)作用在拉环上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电压表示数的大小来反映,当作用在拉环上的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 V:(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尸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2 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 o56.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了各自的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 符 号 表 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AZ=Z-Z.(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拉 力(钩 码 总 重)F/N01.22.43.64.86.02橡皮筋伸长的长度A L/c m00.61.22.43.03橡皮筋的总长度L/c m5.66.26.87.48.08.6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氏=cm;请将表格中第2行 的 数 据 补 充 完 整;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答:o57.小 明利用)钩码、弹簧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写出弹簧长度L 与弹簧所受拉力厂的关系式:。钩码重G/N0.511.522.533.5拉力F/N0.511.522.533.5弹簧长度L/cm1012141618202258.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厂的关系式:A/=F/N24681012A/cm12345659.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的猜想: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小丽的猜想:橡皮筋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他们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7N00.51.01.52.02.52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