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册全册语文教案.pdf

    • 资源ID:90886059       资源大小:9.75M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册全册语文教案.pdf

    05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册全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册全册语文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2.学会课文中的1 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 谁 指什么。二、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 目 是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 者 乔 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2 .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指导看图。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范读课文。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 .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2 .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 .出示句子。“水面上.小船.“四周.我们.”4 .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从课文中找出来。四、作业:1 .描红: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 .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2.理解词义 尽情”3.思考: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4.小结这一段。四:作业:1 口头扩词:荡()()()推()()()课()()()墙()()()2区别助词:谁()狼()消()西(推()浪()悄())洒()3添上合适的词语:美 丽 的(凉 爽 的()愉 快 的()尽 情 的()第三课时一、指 名 读 课 文。二、齐 读课文。三、指导背诵.根 据 挂 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第一小节:”倒 映 、环绕(欣 赏 美 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同桌互背练习。四、歌 曲 欣 赏 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五、作业:板书:1.让我们荡起双桨倒映环绕(欣赏)自然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问谁安排(感情)祖国2、学会查 无字词典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1 6个生字,其 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 无字词典 的意思。4.用 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二、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3.学习生字词。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惊 涛 拍 岸 岩 石 理 解 意 味 深 长 聪 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识记词语,描红。四、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 .细读2 5自然段: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读后讨论: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一晒焉)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无字词典指什么?教师范读2-5 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 .细读6-8 自然段。同学自读6-8 自然段。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 结。5.指导朗读,启 发 朗 读。三、细 读 第9段:1 .指名读:2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讨 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 重 要。怎样查”无字词典?四、作 业:1、练读 课文;2、完成书后 三、四题;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 话。板 书:2学会查 无字词典”骄阳似火晒焉涌,撞,崩惊涛拍岸3、我的外公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注视造句。3.理解外公说的两段话,懂得知识的浩瀚,学无止境的道理。知道只有从小虚心好学,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得的人。二、教学时间:2 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时:1.板书课题:3、我的外公2.齐读课题。3.谈话过渡,“我的外公 是怎样的一个人?小朋友学了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a.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b.读好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只读不写的生字。学习读写生字。学生按要求只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说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试读每个自然段。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下面字音:识、似、穗、勤、品;指导长句子划分;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I IIIII三、细读课文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讨论:我的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我一有空就去外公家?满肚子学问是什么意思?过渡:外公满肚子学问该不要学习了吧!(下面再来学习第二段就会知道)小结:(让学生自己讲)?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仿照句子,正确搭配词语。例 子 辛 勤 培 育 辛 勤 辛勤充满敬意充满 充满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抽读生字卡片。读下面的字,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二、细读课文:细读第二自然段。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去外公家看了什么?听了什么?(有波浪线画出看到的,用横线画出听到的)理解重点句子。你觉得外公是怎样一个人?从哪儿看出来?板书:厚厚的、圈圈点点、密密麻麻从上面词语可以看出什么?指导读第四句:理解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这句话把什么比作沧海,把什么比作一粟。这样比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重点句子,看看有几层意思?认真读,练习背诵。三、细读课文第三段:引导看图。图上画的谁和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幅图和课文的那一自然段对应?细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轻声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外公的话。理解外公的话。指名读句子。(第一句)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稻子很可爱。(金黄、沉甸甸、黄澄澄)学习第二句、第三句。“不炫耀是什么意思(不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思考外公为什么是那么可爱的稻谷a、稻谷可爱低头弯腰吸取养分充实自己b、不炫耀自己(品质好)颗粒饱满回报农民。c、我们应该怎样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呢?(吸收知识充实自己)小结:外公借稻子用 颗粒饱满的稻穗去回报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育作比,教育“我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将来报效祖国。三、总结课文1、指名学生读课文2、思考:外公在屋内和我的谈话,对我有什么教育(吸取知识充实自己)四、作业:1、读读写写下列词语2、组词:工()只()以()空()识()似()3、扩词:勤()()()微()()()4、造句:注视练 习 一一、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描红。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3、按课文内容填空。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5、熟记8条成语。6、朗读,背 诵 新三字经节选。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8、学写毛笔字。二、教学时数:4课时三、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教师讲解题目要求。2、指导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3、练习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行间指导,及时纠正。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指 名 读 题,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个汉字的部首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3、练习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三、作业:1、写第三课的笔顺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学生认读题R。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2、指导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句启发学生回忆夏天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3、练习: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二、教学第四题:ch 2、指导书写七、大 女 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三、作业第三课时一、教学第五题: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2、指导:学 生 自 由 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并 说 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3、练习自由读同桌互背。二、教学第六题1、审 题。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2 指 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指名试读教师范读。教 师 结 合 插 图 讲 解 意 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 永 不 停 步。)教师再次范读。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指名读。练习背诵。4、反 馈。检查朗读。指 名 背 诵。第四课时一、教学第七题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1、审 题。教师谈话,揭 示 话 题:学会劝 阻。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2、指 导。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 生 了什么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高压线下 放风筝 打谷场上 点燃爆竹公共汽车站 扔香蕉皮 在操场边 喝生水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 会 怎 么 想。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3、练 习。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4、反馈。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二、教学第八题见写字备课5、北大荒的秋天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一h绛紫 透明 波 纹 燃 烧 山岭荡 起 北 大 荒 一碧如洗 清 澈 见 底 几缕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2、读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3、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议。4、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2、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3.提问二、讲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 一碧如洗”。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指名读第二句。“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五彩斑斓什么意思?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练习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2.学习第三自然段。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 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填空:小 河(),如 同(),静静地躺在(一 全 小 鱼()游 过 去,)水面上顿 时 漾 起 了().理解清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指名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3、学习第四自然段。默 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 出 来。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 分 热 闹,超 出 一 般)那 几 句 具 体 写“热 闹 非 凡”i d l 07 6 2 2 2 9大 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练习朗读,指 名 读。练习背 诵。4、学 习 第5自然段。指 名 读 第5自然段。理 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练 读 第5自然段。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 且物产丰厚。5、齐 读 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语气读。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四、作业1.抄写词语。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照 样 子,写词语。4.背诵全文。6、西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 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 诵 全 文。2.学 习 本 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4.理 解 课 文 内 容,感 受 西 湖 的 清 奇 秀 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感 情。二、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三、教学教具:挂图、录音机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 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学 生 背 诵 忆江南,老师后背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二、初读课文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4.感知全文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书:山峦 湖水湖堤 小岛华灯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5.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6.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三、指导朗读1.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2.学生提问。3.教师小结。四、作业1.描红;2.抄写词语;3.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导入:昨 天 我 们 学 习 了 西湖这 课,读 了 课 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复习生字词。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检 查 反 馈,要 求:字 形 正 确;间 架 合 理。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第1自然段1.教师引导:通 过 昨 天 的 学 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2.西湖是什么?第2自然段1.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2.以读代讲,读中作答3.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4.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5.教师启发,引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是什么意思?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6.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学 习 第3自然段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结合课文理解飘逸 掩映 典雅词语。指导朗读。学习第4自然段1.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2.(出示2,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3.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4.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音乐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感觉?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6.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我们循着远眺西湖一近赏湖中一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2.学生朗读练习。自由读课文。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摘抄好词佳句。板书:6西湖山峦 湖水(远眺)湖堤 小岛(近赏)华灯琴声(夜游)七、泉城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第1 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 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二、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读课题。2.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四、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2.认读生字词。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汇注 悬崖 昼夜 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五、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 的 晶 莹 剔 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指名读这句话。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济 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六、练习1.朗读课文2.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第一自然段。2.问:济 南7 2泉,最著名的是哪些?二、继续讲读课文1.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指导朗读。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2.自学第3,4 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默读3,4 自然段。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 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学生自学。检查。看图填表。学生练读。3.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跑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的突泉样子的句子。“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那句话描写了总勺突泉的神奇景象?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的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L总结。2.朗读全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指导背诵1.分段指导背诵。回忆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2.练习背诵全文。三、识记生字字行,知道书写L指名读生字。2.记住字形。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四、作业1.抄写生字2.抄写词语。3.组词。4.背诵全文。板书:练习二教学要求:1 .按笔顺正确描红。2.区别四组声母易混淆的音节。3.读一读,初步认识对子。4.熟记8 个成语。5.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词语。6.朗读、背诵古诗。7.观察四幅图,整理图序后练习写一段话。8.写毛笔字。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L审题。指名读题目。教师让学生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出示第一个字及其笔顺。请同学先说说一般的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然 后 仔 细 地 观 察 汇”字的笔顺,再照样子数空。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让学生说说汇字右边的笔顺3.练习。指导学生坐端正,握好笔在方框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想边想笔顺。教师巡回指导。4.反馈。指名学生到黑板描红,表扬认真的同学。指导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3个字的描红。注意学生写字的姿势,对不正确的姿势予以纠正。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教师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指名读,出示卡片:指名说说这两个字在读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平舌音,翘舌音。请同学小声读读,注意生母的发音。请同学正确读出词语。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三组词语。3.练习。分组出示卡片。用各种方法反复读。4.反馈。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有错误及时纠正。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让学生自由试读课文。集体读,教师指导,读正确,读通顺。出示小黑板: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让学生思考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采用师生对读的方法进行朗读。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简单的对对子。教师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读其他三组,师生、学生之间对读。教师出示填空题,让学生自己练习。3.练习。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反复地练读。4.反馈。请同学个别读,同座位对读。二、教学第四题。1.审清题目。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识要写的4个字,并了解这4个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指导书写拔”。讲解要求;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指导书写 杭 堆 济。3.练习。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和书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要保持安静。4.反馈。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矫正。三、教学第五题。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2.指导。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座位练习背诵。指名读。4.反馈。四、教学第六题。L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读正确。指名试读,教师正音。教师范读,学生想诗意。全班范读,要求读通顺。教师结合图意讲解诗意。教师再次范读。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座互读;指名读;练习背诵;指名试背,全班背诵。4.反馈。第三课时一、教学第七题1.审题。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小羊吃青菜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2.指导。指导观察四幅图并调整图序。指导观察第一幅图,出示问题: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上还画了什么?指导学生观察2 4幅图,问题同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理清思路: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指导说话。知道学生说第一幅图,说出内容就给予鼓励。指导学生说24幅图。让学生自己练说,然后选择一副图交流。教师按图的顺序清同学们交流,逐一指导。指导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说说。3.练习。让学生自练说话。同座相互练说,要求评出对方的优缺点,教师巡回指导。4.反馈。请同学到讲台说说,总结全班练说情况。9、蓝鲸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只要还造句。3.学习课文打比方,作表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4.理解蓝鲸的样子,生活习性和用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实现感情。二、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大海无边无际,波浪滚滚。海面上,雪白的海鸥在盘旋。可是你们知道吗?海底更是一个奇异的世界。那里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海洋里最大的哺乳动物一蓝鲸。二、自读课文,了解自然段段意。1.出示自读要求。画出生字词,读好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思考自然段段意。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三、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范 读 课 文(放录音)2、课文向我们介绍蓝鲸的哪几方面?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教学字形。用熟字换去偏旁的方法记忆:饭用部件组合方法记忆:浮 舌 吞 速重点提醒。吨 迅2、指导书写。吨 浮 左 窄 右 宽 迅 速走之旁要包围得当。五、作业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 习字本上描红、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读词语。2、多音字组词。二、讲读课文1.讲读1.2 自然段。指读1、2 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蓝鲸大)细读第1 自然段。从那儿可以看出蓝鲸很大?指导读第1 自然段。(强调最大)过渡:读了这一段,我们知道蓝鲸很大,可蓝鲸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学了第2 自然段我们就明白了。细读第2 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蓝鲸很大。(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帮助理解句子和词语。)第一句:把大蓝鲸比作什么?“简直突出了什么?(惊讶)指导用惊讶的语气读句子。这一句用什么方法写蓝鲸的大?(打比方)第二句:“30多米”大约有几个教室长?体会一下170多吨300头黄牛的这里重量。指导读句子,突出几个数字。这一句用什么方法写蓝鲸的大?(列数字)第三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蓝鲸的嘴巴特别在哪儿?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导读句子。指名说说这一句的写作方法。第四句:鲸须是蓝鲸嘴里的皮,可以过滤食物。鲸须就有3米多长,就像个大型的扫把,这说明了什么?(大)小节第二自然段,板书。观察图画,练习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说蓝鲸的个子很大吗?2.讲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逐句理解。看图理解第一句,理解蓝鲸名字的由来。蓝鲸的行动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它的行动很快?指名朗读第三句。这一句写蓝鲸干什么?(看图)看图理解。你觉得蓝鲸呼吸怎样?自学第4 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3.讲读第4 自然段。自由读第4 自然段。说说蓝鲸干什么?蓝鲸吃东西有什么特点?默读2、3、4 句,边读边圈出描写蓝鲸吃食的动作的词。齐读第五句。这一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食量大的惊人?指导用惊讶,惊奇的语气读第五句。小结第4 自然段。三、课堂练习。找出课文中用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句子读一读。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读生字,说出结构和偏旁。饭 吨 浮 迅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并助组词。二、讲读第5 自然段L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蓝鲸的很多特点,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蓝鲸对人类有很大用处呢。2.自由读第5 自然段。什么叫 濒临灭绝?怎么会濒临灭绝?你喜欢蓝鲸吗?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三、总结课文。1 .总结。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词语练习。1.用”只要就”造句。2.讲解。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什么样的条件,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4.填空练习。我们只要(),眼睛就不会近视。小钢只要看到谁有困难,就()。造句练习。2.抄写词语。板书10、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 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 诵 课 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时间:两 课 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 天 我 们 学 习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二、学 习 第 一 首 古 诗 山行1.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 写 的七言绝句,意 境 清 新,最 为 后 人 传 颂。3.解题。“山行 就是在山上行走。过 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 么 景 色 呢?三、学 生自学课文。L轻声读课 文,读对字 音。画出生 字。2.再读课 文,边 读 边 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径飘2.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3.指名读课文。4.回答问题:深秋季 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 景。五、理解诗 句。1.讲读第一 句:理解远山 石径 斜回答问题:为什么称为 寒山?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看 图,说说诗人在 弯 弯 曲曲的山路上走 着,往 远 处 看到了什么?读第二 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3.读第三行 诗。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4.读第四行诗。理解“霜叶 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1.背诵 山行 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第二首诗 枫桥夜泊1.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2.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3.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质疑。4.理解每句话。理解一二句。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回答问题。姑苏在什么地方?到是什么意思?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5.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7.指导书写。三、作业。L用钢笔描红。2.背诵课文。3.抄写词语。11、石榴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三、自学检查。1.重音要读准:枣 庄 郁 郁 葱 葱 喇 叭 子 儿 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 叶夏天 花秋天 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教师枣庄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2.学习第2自然段。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朗 读 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五、作 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2.仿写句子。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 鼓着劲儿吹。六、板 书:石榴春 天 叶 _ _ _ _ _ _ _ _ _夏 天 花 _ _ _ _ _ _ _ _ _秋 天 果 _ _ _ _ _ _ _ _ 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 .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 石 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2 .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4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5 .学习第4自然段。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体会“晶莹的意思。6 .齐读这一自然段。7 .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三、作业:1 .背诵课文3、4自然段。2 .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板书:11石榴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样子:有的有的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练习3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描红。2.查字典,查到部首在部首目录”中的页码。3.读一读,了解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4.在田字里正确描红、仿影、临写。5.熟记8 条成语。6.朗读背诵诗歌 晨牧。7.练习将最近读的一本书介绍给同学们。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 .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 .指导。出示第一个字 讯”及其笔顺,让同学们观察了解先左后右的一般规则和这个字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让学生说说“讯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3 .练习。指导学生那个在田字格描红,要求边写边想笔顺。4 .反馈。指名到黑板上描红,表扬好的。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二、学习第二题。1 .审题。教师讲清题目要求。2 .指导。教师打开字典,翻到“部首目录,告诉同学们里面有些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到部首目录指导学生读“部首目录,指导里面的部首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出示写有部首的卡片,然学生认一认教会学生这些部首的名称。出示“月,让学生数一数它共有几画,让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到部首。出示“乙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查的?学生自己查字典。3.练习。学生自己查字典,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指导。4.反馈。第二课时一、教学第3题。1.审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册全册语文教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