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新高考化学复习考点考向12氮及其化合物.pdf

    • 资源ID:90887000       资源大小:2.1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新高考化学复习考点考向12氮及其化合物.pdf

    考向1 2氮及其化合物【20 22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曰的转移(如 a、b 和 c),能将海洋中的N O 2 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 程 I 中N O 发生氧化反应B.a 和 b 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C.过程II中参与反应的n(N O):n(N H:)=l:4D.过 程 I T I I 的总反应为N O/N H;=N2 T+2H 2。【答案】C【解析】A.由图示可知,过程I中 N O 2 转化为N O,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降低到+2 价,N O 2 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由图示可知,过程I为 N O;在 酷 1 的作用下转化为N O 和 H 2 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的 I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O;+2H+e =N O+H2O,生 成 Imo INO,a 过程转移l mo l e,过程II为N O 和 N H;在酶2 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O 和 N2H 4,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陶2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8 NH;=2H 2O+5 N2H 4+8 H+,消 耗 Imo l NO,b 过程转移4 mo i e ,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错误;酹2C.由图示可知,过程n发生反应的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8 NH:=2H 2O+5 N2H 4+8 H+,n(N O):n(N H:)=1:4,C 正确;D.由图示可知,过程H I为 N2H 4 转化为N2和 4 H+、4 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N2+4 H+4 e-,过程I-III 的总反应为:2NC 2+8 NH;=5 N2T+4 H 2O+24 H+1 8 e,D 错误;答案选C。j体 系 构 建)+5HNO3N a NO3+4NO2H N()2Na N()2+2N O0N2-3NH 3 NHS-HZONH 4 C I氢 化 物 单 质 氧 化 物 酸 碱盐|游离态氮元素|化危态知识点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1.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N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固定-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体中2.氮气(1)物理性质:无_色芨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返 溶 于 水。(2)化学性质N=N共价键牢 固,分子稳定M的固定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3M g +N2 点燃 M g 3N,;高温、高压N2+3H 2 催 彳 匕 齐 2NH 3;.一放电或高温一 N2+O2 2 N O o 名师点拨(D N2到 N 0 2 不能一步转化完成。(2)M g 3N2只能干态制取,遇水强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放出氨气。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 O、N2O3、NC h、N2O4、N2O5 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X。、N。(2)N0 和 N O2性质的比较 名师点拨(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 中N O 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 N2O4,因此实验测得N C h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 6。(2)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3)N 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N ONO2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红棕色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2 反应2 N O+O 2=2 N O 2能与H2O反应3 N Ch+H 2 O=2 H N O 3+N O(1)常见的污染类型光化学烟雾N O.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酸雨N Q r 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 N O 3 和 HN O 2,随雨雪降到地面破坏臭氧层N 0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2)常见的N O:尾气处理方法碱液吸收法2 N O2+2 N a O H=N a N O3+N a N O2+H2ON O2+N O+2 N a O H=2 N a N O2+H2ON O2 N O 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 Ch 巨(N O),一般适合于工业尾气中N O(的处理。催化转化法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3 2)或 N O x 与 C 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 2 和 CO 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知识 点 二 氨和镀盐1.氨的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电子式密度气味水溶性(常温)H:N:HH比空气小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体积比约1 :7 0 0)2.氨的化学性质氨水(显碱性)与水反应N H也 与酸反应 南真”治、芦。(1)氨气与水的反应N H3+H2 O N H3 H2 O N H +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4+氨水中含有的微粒:-N-H-3-H,-0-、-N-H-:-、-H,-0-、-N-H 4-、-O-H-,-H-+oN H3-H2。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 H3 H2O=N H3 T +H2 O。(2)氨气与酸的反应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H C 1+NH 3=NH Q、N H3+HN O 3=N H4 N C)3。(3)氨气与盐溶液的反应如过量氨气与A l Cb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3 N H3+3 H2 O=A 1(O H)3 J,+3 N H,。4(4)氨气的还原性性质化学方程式催化氧化催化剂4 N H3+5 O2 4 N O+6 H2O被 C u O 氧化2NH3+3CUO=3CU+N2+3H2O被氯气氧化2 N H3+3 C 1 2=N2+6 HC1或 8 N H3+3 C12=N2+6 N H4 CI被氮氧化物氧化催化剂6 N O+4 N H3=5 N 2+6 H2 O6 N O2+8 N H3t t 1 7 N2+1 2 H2O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常规方法:固+固一。氨气棉花NH4cl 和Ca(OH)2(HjSclMa-2NH4C1+Ca(OH)2=2NH3 +CaCl2+2H2O传 总 两 一 固体+固体 A气体(与用KC1O3或KMnO4l汉 立尸 制。2 的装置相同)(净化前置卜用够返干燥(收集装置卜f 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泥试纸置于试管口,(验 满:法 上 试 纸 触 迨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收集所二般在试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尾气处理1 浸湿的棉花,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2)其他方法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NH3H2O=NH3T+H2OL J盾逡、1浓氨水+NaOH(s)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 OFT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的生成浓氨水+CaO(s)C aO 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NH3H2O+C aO=N H3t+Ca(OH)2f-I、14.铁盐及N H,的检验4(1)钱盐的物理性质钱盐都是里色固体,均易溶于水。(2)镂盐的化学性质受热分解N H.C 1 NH|C1-NH3 t+HC1 t钱上卜JHLN H(H C O(一 NH4HC()3 N HC()2 t+I-I2()t+NaOHN H f+OH N H3 f+H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N H4的检验_ _ _ _ _ _ 强 碱 _ _ _ _ _ _ _ _ _ 湿润的红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知 论 _ _ _ _ _ _|无色气体|试纸变蓝色|有NH;知识点三 硝酸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 .硝酸(1)物理性质: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硒田苯、甲基 强酸性硝化反也 有 机fl志1强氧化性-与金属、非金属及颜色反应方六寸27 还原性化合物反应NO2不稳定性八 成.光昭反应:4 H N O3(浓)2 H 2 O+4 N O2 T+O2 T。名师点拨(1)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硝酸分解生成的N t h溶解在硝酸里。(2)硝酸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橡胶塞。强氧化性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还原产物一般为H N C)3(浓)一 N 0?,H N C 3(稀)一 N 0 o能与金属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C u+8 H N O 稀)=3 C u(N C h)2+2 N OT+4 H 2。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u+4 H N O3 C Q=C u(N O3)2+2 N C M+2 H能与非浓硝酸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反应C+4 H N C)3(浓C O2 T+4 N O2 t+2 H 2。能与还原可氧化Fe2+.H2S、SO2、Na2so3、H I等还原性物质。如与性化合-物反应FeSOa 溶液反应:3Fe2+4H+N Oj=3 F e3+NOT+2H2O 名师点拨 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能发生 钝化”,并非不反应,故浓硝酸可以用铁桶盛放。(3)工业制法催化剂N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2反应生成NO:4NH3+5O2 4N O+6H?0。N O进一步氧化生成N 02:2N O+O 2=2N O?。用水吸收 N 02 生成 HNO3:3NO2+H2O=2HNO3+NO。2.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1)转化关系。2,催化剂、Cu,稀溶液NH4CICa(CM)2AHC1NH3纯。2,点燃。2,放 电 i iI N2.NOO2H2,高温、高压、催化剂NH3=:NO2H2OH20Mg,点燃而一Mg3WtlCu,浓溶液HNO3N2O4(2)化合价变化及规律歧化同一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如:3NO2+H2O=2H N O3+NO2NO2+2NaOH=NaNO3+NaNO2+H2Oo归中不同物质中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只靠拢如:A6NO+4NH?5N2+6H2ONO2+N O+2NaOH=2NaNO2+H20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 基础练)1.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B.氨水可作化肥,氮肥还有钱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C.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D.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2 .下列关于物质检验或推断正确的是()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观察到白烟,则该溶液为盐酸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则该物质为钢盐2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能产生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 0;D.向某溶液中滴加N a O H 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 H3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 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卜稀硝酸o6 _融过量铜片四一铜片剩余卜 稀硫酸6bA.实验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 N O 3 被 C u 还原为N0 2B.实验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C.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 so 4=4 C u S O 4+2 N O T+4H 2。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 u 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4.在 1 0 0 mL稀 H N C h 和稀H 2 sC h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4 moL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后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 u?+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15 m o l-L 1 B.0.2 4 m o I L-C.0.3 0 m o l-L 1 D.0.3 6 m o l-L5.资料显示:一定条件下N H 3 能还原C u O。为了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利用下列装置(含药品)进行实验,其中错误的是()1.(2 02 2 江苏扬州一模)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性质稳定,可用作某些反应的保护气B.N H、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C.N H4H C O,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D.N O?呈红棕色,可用于制备硝酸2.(2 02 2 江苏省如皋中学三模)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氨气可用于生产氮肥和处理 N O x等气体,氨水可用于吸收S O 2,N O x可用于制取硝酸,硝酸可洗涤试管上的银镜。N O 2 能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相互作用,反应为2 N O 2+N a C l=N a N C h+C l N O(C l N C)中 N为中心原子,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NO能被F e S C U 溶液吸收生成 F e(N O)H 2 O)5 S O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N H3-H2O(a q)N H4H S O 3(a q)B.N H3 J a N O2C.N O%。H N C h D.A g 嵇 硝 酸 I h3.(2 02 2 辽宁二模)“价一类 二维图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化的良好工具,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氮元素的化合价D NOjNO2CNH3H2O E1-1-1-1-1-1物质类别氢 化 物 单 质 氧 化 物 酸 碱 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E溶液中阳离子方法为:取适量E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若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含有该阳离子B.I m o l F e 与足量D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的体积为2 2.4 LC.A和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无毒的N?D.B的分子式为NR,若将N 2 H 4 看作二元碱,则其与H A O,形成的酸式盐为NR/HSO)4.(2 0 2 2.北京育才学校三模)研究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一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作用下,NO2中有氮氧键发生断裂B.反应I 的的方程式是2NO+Ch=2NO2C.反应H 中丙烯是还原剂D.经反应I I I,。2转化为了。35.(2022北京高三模拟)“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关于如图所示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中上部汇集了固体B.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加热时: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真 喜 1.(2022北京高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 中现象不熊证明a 中产物生成的是Cu与浓H2soa生成SO?a 中反应b 中检测试剂及现象A浓3 3 分解生成N。淀粉-KI溶液变蓝B品红溶液褪色(2 0 2 2江苏高考)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浓N a O H与N H。溶液生成N H,酚酸溶液变红DC H C H B r C也 与N a O 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澳水褪色2.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N?转化为N H、B.侯氏制碱法以H?。、N H 3、C O2 N a C l为原料制备N a H C C)3和N H 4 C 1C.工业上通过N&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H N O3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3.(2 0 2 0全国一卷)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 2 s稀盐酸B.H C 1稀氨水C.N O稀 H 2 S O 4D.C O 2饱和N a H C C h溶液C笔厂气体国r.溶液4.(2 0 1 6浙江高考真题)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E+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 2、C O 2、S O?、N O,C 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NO;KM含 NH;度木工业宸气过量石灰乳气 体 J X r NaOH濡液捕援产物)(81体 1 )无 污 发 码A.固 体1中主要含有C a(O H)2、C a C O 3、C a S O?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 OD.处理含N H 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H 4+N O2=N2T+2H2O5.(20 15全国高考真题)我国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 3 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1.【答案】D【解析】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过程中,在I I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生成一种有毒的烟雾,叫作光化学烟雾,据此可知,A正确;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肥料,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城态氮肥、镀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镀态氮肥、鼠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尿素),B正确;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A或光昭发生分解:4 1处1 0 3-0二 4 N O2T +2H 2O+O2T,C正确;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 a N O2+A g N O3=AgNO2;+N a N O3,生成淡黄色的A g N C h,A g N C h可以与稀硝酸反应,D错误。2.【答案】D【解析】浓硝酸也具有挥发性,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镀固体,也可以观察到白烟,故A错误;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说明含有钏元素,但不一定是领盐,也可能是氢氧化钢,故B错误:含有H S C 3的溶液也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向某溶液中滴加N a 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氨气,则原溶液含有N H4,故D正确。3 .【答案】C【解析】稀硝酸被C u还原为N O,故A错误;C 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 u反应,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错误;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C u+C u(NC h)2+4 H2 so 4=4 C uS C U+2 NOT+4 H2 O,故C正确: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 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4 .【答案】B【解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 CU+2 NC)3 +8 H+=3 CU2+2 NOT+4 H2 O,铜足量,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C 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 so 4各为xm o l、y m o l,则”(NO、):(H+)=x:(x+2 y)=I :4,x+y=0.4 m o l-L xO.I L,解得 x=O.OI6 m o l、y=0.0 2 4 m o 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 1 6 m o l xj =0.0 2 4 m o l,故铜离子的最大浓度 为 蟹 詈1=0.2 4 m o l-L o5 .【答案】A【解析】氯化筱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附近氨和氯化氢相遇又生成了白色固体氯化钱,故不能用于制备氨,选项A 错误;可以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氨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选项B 正确;碱石灰可以干燥氨,选项C 正确;氨极易溶于稀硫酸,该装置吸收尾气中的氨可以防止倒吸,选 项 D 正确。提升练1.【答案】A【详解】A.氮气具有稳定性,可用作某些反应的保护气,故 A 正确;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可用作制冷剂,故 B 错误;C.碳酸氢嵌含有氮兀素,所以可用作氮肥,与其受热分解的性质无关,故 C 错误;D.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可用于制备硝酸,故 D 错误;故选Ao2.【答案】A【详解】A.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与过量二氧化硫溶液反应生成NH4Hse)3,A 正确;B.NH3与 NO反应,可能发生归中反应生成N 2,不可能生成生成NO2,B 错误;C.NO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C 错误;D.稀硝酸为氧化性酸,与 A g反应生成N O,不会生成氢气,D 错误;故选Ao3.【答案】C【分析】根据示意图可判断A 是氨气,B 是 N2H4,C 是 NO,D 是硝酸,E 是镂盐,据此解答。【详解】A.E 为核盐,钱盐在溶液中不一定都易分解,且产物也不一定产生氨气,所以该实验方法不能检验钱根离子,A 错误;B.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 O,但气体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不能计算其体积,B 错误:C.氨气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C 正确;D.若将N2H4看作二元碱,则其 与%SO4形成的酸式盐为N zZ IH S O J,口错误;答案选Co4.【答案】B【详解】A.由分析知,紫外线作用下,N O 2反应生成NO和0,N 0 2 中有氮氧键发生断裂,故 A 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反 应 I 的化学方程式为3N+0 3=3 N 2,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03是氧化剂,G 4 为还原剂,故 c 正确;D.反应皿 中。与氧气结合生成 3,则反应m 的方程式为0 2+=3,0 2 转化为了 03,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5.【答案】A【解析】加热氯化馁分解,在中上方HC1与氨气化合生成氯化镁,A 正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加热时氯气逸出,酚酿溶液褪色,冷却时氨气溶于酚肽溶液,溶液显红色,B错误;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加热可分解,则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C 错误;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脸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是可逆反应,D 错误。真题练1 .【答案】A【详解】A.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遇淀粉溶液变蓝色的碘,则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故 A符合题意;B.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品红溶液褪色能说明铜与浓硝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 B不符合题意;C.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镂溶液共热反应生成能使酚酰:溶液变红的氨气,则酚配溶液变红能说明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镀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氨气,故 c不符合题意;D.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醇不能与浸水反应,则 2 澳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能使溟水褪色的丙烯气体,则漠水褪色能说明2 澳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o2 .【答案】A【详解】A.自然固氮是将N 2 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不一定是转化为N H j,比如大气固氮是将N?会转化为N O,A错误;B.侯氏制碱法以H 2 O、N Eb、CO?、N a Cl 为原料制备N a H CCh 和 NH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 O+N H 3+CO 2+N a Cl-N a H CO 3 1+N H 4 Cl,B 正确;C.工业上通过N%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H N O 3,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催化剂4 N H3+5 O 2-4 N O+6 H2O 2 N O+C)2=2 N O 2、3 N O2+H2O=2 H N O 3+N O.4 N O 2+O 2+2 H2O=4 H N O 3,C 正确;AD.氮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J 自然界的“氮循环”,D 正确;故选A 3.【答案】B【解析】能够发生喷泉实验,需要烧瓶内外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产生压强差可以通过气体溶于水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发生反应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据此分析。A.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C.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D.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故选B =4.【答案】B【解析】工业废气中CO?、S O?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 CCh、Ca S Ch,气 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N O,C O,气 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 a N Ch,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 aN C h与含有N Hq+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 O、N 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 O o A.工业废气中C C h、S O 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 aC C h、C aS C h,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 a(O H)2、C aC C h、C aS O3,正确;B.由分析可知,气 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N O、C O,气 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 aN C h,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错误;C.气体2含有C 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 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 O,防止污染空气,正确;D.N aN C h与含有N 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 H4+N O 2=N 2 f+2 H2 O,正确;故选B。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该物质能够与很多金属反应,根据选项B最符合,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新高考化学复习考点考向12氮及其化合物.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