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消防月知识竞赛题库9.pdf
2022消防月知识竞赛题库1、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A )。A.热效应B.磁效应C.机械效应D.电效应2、消防法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D )。A.人身保险B.财产保险C.养老保险D.火灾公众责任保险3、下 列(B )火灾隐患不属于当场整改并督促落实的。A.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B.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C.消防设施管理、值班和巡查人员脱岗的D.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4、在火灾扑救初期,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灾现场实际,在火势蔓延方向设置水枪阵地及水帘,(D )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A.打开B.拆除C.反复启闭D.关闭5、造 成 1 0 人以上3 0 人以下死亡,或 者5 0 人以上1 0 0 人以下重伤,或者5 0 0 0 万以上一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 )。A.重大火灾B.特别重大火灾C.一般火灾D.较大火灾6、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B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B.一定的点火能量C.引燃温度D.引燃能量7、A B C 类干粉灭火器又称为(B )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固体物质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A.碳酸氢钠B.磷酸镀盐C.七氟丙烷D.二氧化碳8、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C )为核心,以消防法规、消防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为补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刑法B.行政处罚法C.消防法D.安全生产法9、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疏散要求,以 下(C )表述错误。A.制定安全疏散计划B.分组实施引导C.寻找场所未着火房间躲避D.安全疏散时要酌情通报情况,做到有序疏散1 0、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制定的部门不同,划 分 为(B )。A.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C.规范和标准D.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1 1、消防法规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B )。A.考核上岗B.持证上岗C.培训上岗D.定期上岗1 2、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C )。A.氟化钾B.金属钠C.黄磷D.纸张1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通知消防控制室,火灾现场需启动消火栓灭火的设备是(D )。A.感烟探测器B.手动报警按钮C.声光警报器D.消火栓按钮1 4、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 理(D ),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业房间。A.安全信息B.通讯信号C.设备信息D.火灾报警信号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发出声光警报信号,疏散火灾现场人员的设备是(C)oA.感烟探测器B.手动报警按钮C.声光警报器D.消火栓按钮16、造 成1 0人以上3 0人以下死亡,或者5 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 者5000万以上一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A.重大火灾B.特别重大火灾C.一般火灾D.较大火灾17、下 列(B)火灾隐患不属于当场整改并督促落实的。A.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B.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C.消防设施管理、值班和巡查人员脱岗的D.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18、起阻止火势蔓延作用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C)小时A.1B.2C.3D.41 9、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C )oA.火焰B.温度C.引火源D.热源2 0、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的温度降低到(A )以下。A.燃点B.闪点C.沸点D.自燃点2 1、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2 2、在众多灭火剂中,(B )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灭火剂。A.C 0 2B.H 2 0C.七氟丙烷D.泡沫2 3、燃烧是可燃物与(A )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 光 和(或)发烟现象。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2 4、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 理(D ),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业房间。A.安全信息B.通讯信号C.设备信息D.火灾报警信号2 5、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称 为(A )。A.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局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C.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D.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2 6、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所具有的灭火作用是(B )。A.冷却作用B.窒息作用C.稀释作用D.分离作用2 7、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C )为核心,以消防法规、消防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为补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刑法B.行政处罚法C.消防法D.安全生产法2 8、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受灾人员可通过下列(A )方式逃生。A.疏散楼梯B.普通电梯C.跳楼D.货梯2 9、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D )。A.流动性B.蒸发性C.热膨胀性D.高度的易燃易爆性3 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D )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进行疏散。A.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B.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C.该场所的管理人员D.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3 1、当 建(构)筑物内某一个被监视现场发生火灾时,(D )探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立即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A.火灾报警装置B.火灾警报装置C.火灾报警器D.火灾探测器3 2、常用的简易灭火工具不包括(A )。A.消火栓、灭火器B.水桶、水盆C.泥土、拖把D.锅盖、棉被3 3、下 列(C )不属于企业防火检查的内容。A.灭火器配置及有效情况B.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C.企业工作人员出勤情况D.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情况3 4、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B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B.一定的点火能量C.引燃温度D.引燃能量3 5、下 列(C )情况下不会产生电火花。A.电气设备漏电B.电路短路C.使用防爆电气和设备D.电气开关启闭时3 6、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3 7、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C )为核心,以消防法规、消防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为补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刑法B.行政处罚法C.消防法D.安全生产法3 8、常开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D )功能。A.自检B.复位C.现场警报D.信号反馈3 9、地下车库等存在较多易燃液体的场所,宜 采 用(D )灭火系统。A.湿式系统B.雨淋系统C.预作用系统D.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4 0、常闭防火门平时在(D )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火灾发生时能起到阻止火势及烟气的蔓延。A.报警器B.释放器C.顺序器D.闭门器4 1、下 列(B )火灾隐患不属于当场整改并督促落实的。A.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B.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C.消防设施管理、值班和巡查人员脱岗的D.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4 2、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所具有的灭火作用是(B )。A.冷却作用B.窒息作用C.稀释作用D.分离作用4 3、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称 为(A )。A.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局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C.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D.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4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发出声光警报信号,疏散火灾现场人员的设备是(C )OA.感烟探测器B.手动报警按钮C.声光警报器D.消火栓按钮4 5、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依法向(C )申请安全许可。A.公安机关B.人民防空办公室C.公安机关D.城管大队4 6、当 建(构)筑物内某一个被监视现场发生火灾时,(D )探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立即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A.火灾报警装置B.火灾警报装置C.火灾报警器D.火灾探测器4 7、下 列(B )火灾隐患不属于当场整改并督促落实的。A.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B.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C.消防设施管理、值班和巡查人员脱岗的D.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4 8、地下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困难,主要体现在人员密集、疏散路线长、障碍物多、(D )oA.通道宽B.能见度高C.通道窄D.能见度低4 9、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为了火灾调查人员发现、分析到真实、有效的火灾痕迹及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C )。A.公正性B.公平性C.准确性D.公开性5 0、建筑消防设施发生故障,系统停用时间超过(C ),在上报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的同时,应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A.8hB.12hC.24hD.4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