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实验题之对课本没有实验装置改进的探究(困难题)①.pdf
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实验题之对课本没有实验装置改进的探究(困难题)一、单选题1.(2 0 2 2 湖北武汉市七一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已知草酸晶体(H2CA-XH20)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为测定该晶体中x的值,将草酸晶体加热完全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供选择的试剂: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各装置中药品足量。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所取草酸晶体的质量为7.2 g,实验后测得甲装置质量增加3.6 g。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所装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B.x的值为3C.将图二所示装置放在丙处,导管连接顺序是a连接bD.图二中所装试剂只能是澄清石灰水二、实验题2.(2 0 2 1 江西江西九年级期末)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金属钙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加热时还能与氮气化合。因此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1)老师指出,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否则会导致。该装置中的U型 管 起 到 的 作 用 是。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为: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第 1 页 共 3 0 页拆除装置,取出产物。(3)步骤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4)写 出 制 备 氮 化 钙 的 化 学 方 程 式。(己知氮化铝的化学式为A 1 N.)(5)数据记录如下:空玻璃管质量m0/g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i/g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1 4.8 01 5.0 81 5.1 5计算得出钙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03.(2 0 2 2 湖 北 武 汉 九 年 级 阶 段 练 习)亚 硫 酸 钠(化学 式 为N a 2 s 0。常用于印染工业作为脱氧剂和漂臼剂,也用于各种棉织物的煮炼,可防止棉布纤维局部氧化而影响纤维强度,并提高煮炼物的白度,感光工业用作显影剂。实验室有某亚硫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碳酸钠和泥沙(泥沙不参与反应),某学习小组对其组成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亚硫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钠、二氧化硫和水。S 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能吸收S O,并褪色。C 0 2不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方案】步骤一、按如图组装仪器,先 打 开a导管口处的活塞通入收,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步骤二、称 量 装 置B、C、D、E的质量;步骤三、加 入2 0 g样 品 于A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待完全反应后继续通一段时间N2,关闭活塞。步骤四、再 次 称 量 装 置B、C、D、E的质量。【记录现象】装置AB (药品为浓 硫 酸)CDE第2页 共3 0页现固体部分溶解,产生大质量增加紫色变浅,且质量增红色木质量增象量气泡0.2 g力 口 6.4g变色亚【讨论交流】(1)请写出装置A中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装置D的作用。(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S O2+2 K M nO,+2 _ _=K2S O,+2 M nS O1+2 H2S O1,实验中装置C中溶液的p 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该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 _ _ _ _o(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将A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将所得固体干燥,得 2.1g 固体比另对滤液蒸发、冷却、称量得到固体N。下列关于此次实验说法正确的有一。a.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装置E中溶液可以是N aO I I 溶液或B a(O i l)2 溶液b.固体M为混合物,固体N的质量为17.5 5 gc.该实验有一个关于环保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4.(2 0 2 2 山东烟台九年级期中)某混合气体由C O、C O?、S O 2 三种气体组成,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三种气体的存在。请回答以下问题:【查阅资料】S O 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 0 2 易与K M nO,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使其褪色;S 0,能使B a(0 H)2 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0 和 C 0,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锯酸钾溶液反应。以下实验中试剂瓶中的药品均足量。溶 满 溶 满 浓溶洒石灰水A B CD E F【解释与结论】(1)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E中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的 物 质。(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 0?的现象是。(3)装置F的作用是尾气处理,具 体 现 象 为。【反思与评价】(4)若装置按C-D-A-B-E-F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 _ _ _ _o5.(2 0 2 2 广 东广雅中学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图装置图回答问题:第3页 共3 0页(1)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并测定氢气的体积,请从上图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填小写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实验室要用同一装置 制 取 和 C 0 2,最好选择 装置组合(填大写字母序号)。(3)有学生对制取C O?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取适量反应后过滤的滤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 H 传感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曲线图(纵坐标为p l l,横坐标为时间)a.请分析图,写出一 段 内 发 生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b.已知试管中,一段有气泡冒出,推 测 一 段 内 的 实 验 现 象。c.将一段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在上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水)。(4)实验室常用C装置来制备氯气(C 1 D,推测其反应原理是A.2KMnO4+16HCl(浓)=2MnC12+2KCl+5Cl2 T+8H2O第4页 共3 0页AB-M n()2+4 H C I (浓)=M n C 1 2+C 1 2 T +2 H 2 O通电C-2 N a C l+2 H2O:=:2 N a O H+C 1 2 T+H2 T6.(2 0 2 2 江 苏 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 9 克;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将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丙电子拜读数,克5.40-5.38-5.36-5.34-5.32-5.3。1-1-1_ 1 固体称重固体(2.33g)判断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的操作为一 O(3)该 硫 酸 铜 溶 液 的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为。I I.乙方案【实验原理】锌与硫酸铜溶液、锌与稀硫酸的反应。(4)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锌与硫酸铜溶液:;锌与稀硫酸:。【实验步骤】第1 4页 共3 0页硫酸铜溶液(4 0 g)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 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将硫酸铜溶液滴入A中并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处理数据。(5)步骤为_ _ _ _o(6)下列因素中,可能使测得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填字母)。A.若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B.若加入的锌粉中混有少量的铜粉C.若步骤中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节液面即读数D.若步骤中未恢复到室温,即调节两液面相平后读数1 9.(2 0 2 2 江 苏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二氧化碳。(1)仪器a、仪器b的名称分别是、用 A C 组 合 制 备 并 收 集 二 氧 化 碳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B装置也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的优点是。如何验证C装 置 中 二 氧 化 碳 已 收 集 满。第 1 5 页 共 3 0 页(二)工业有多种方法制备二氧化碳,如:(3)煨烧法,高温煨烧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写 出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4)发酵气回收法,发酵生产乙醇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水洗、除杂、压缩,制得二氧化碳。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气体压缩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三)北京冬奥会,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 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北京冬奥会。这在奥运史上也是首次。(5)固 态 二 氧 化 碳 俗 称,能做制冷剂的原因 o相较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类物质,二氧化碳跨 临 界 直 冷 制 冰 系 统 的 优 点 是。2 0.(2 0 2 2 吉 林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滴入CuSO4溶液 滴入几滴稀硫酸加入稀硫酸|I 口 1 静置I I滴有酚酎的 H C 1(1)实验室用锌(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来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选择装置B,还需测定氢气的体积,选择装置G 1 I,最佳的装置组合为B G H,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 (制出氢气)f g (收集氢气)一h (排出水)f i (测定氢气体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 n+H 2 s0 4 =Z n S0 4+H 2 3故 填:b g h i;Z n+H2SO4=Z n SO4+H 2 T;(2)由分析(1)可知:若实验室要用同一装置制取Oz 和 C O2,最好选择装置组合B E,故填:B E;(3)a、结合曲线图、由分析(2)可知:滤液p H 故填:N a2C O3+2 H C l =2 N aC l+H2O+C O2b、已知试管中,一段有气泡冒出,一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所以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c、一段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未反应的氯化钙,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是二氧化碳,在上图中补(4)实验室常用C装置来制备氯气(C L),可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A、由反应原理可知:反应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原理可知:反应发生装置为固液加热型,符合题意;C、由反应原理可知:反应条件需要通电,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装置的改进及创新,并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制取方法,不同装置的特点方可解决。6.(1)燃着的木条置于纸筒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第 4 页 共 3 0 页(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通过小孔扩散到空气中T【解析】(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纸筒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判断是否集满,故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燃着的木条置于纸筒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2)筒有小孔,二氧化碳会逸出到空气中,造成内部二氧化碳减少,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逸出二氧化碳比进入空气质量大,因此造成质量减少,故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通过小孔扩散到空气中。(3)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氢气逸出到空气中,空气进入纸筒,纸筒质量会增加,最终质量为5.3 9 g,正放时,氢气从小孔逸出快,质量增加的快,倒放时氢气在上部聚集,小孔在下部,质量增加速度慢,所以正放是曲线斜率大于倒放时的斜率,所以曲线为【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7.(1)分液漏斗(2)浓硫酸 将燃着的木条平置于c 口,木条熄灭,则已满(3)FeS+H2S04=H2S+FeS04 乙 H2S+2NaOH=Na2S+H20【解析】第5页 共3 0页(1)由图可知a是分液漏斗;(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用于气体干燥剂,故填:浓硫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时应从b口导入,则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置于c 口,木条熄灭,则己满;(3)F e S 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生成硫酸亚铁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F e S +H 2 s O 4 =H2S +F e S 04;为了便于气体导出故应选导管口略出橡皮塞的乙图,故填:乙;硫化氢溶于水形成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 +2 N a O H=N a2S +H2O o8 .(1)放出 N a+O H H20(3)由红色褪为无色 低 于Co2+2 N a O H =N a 2 c O 3 +H20 N a O H、Na2cO3先取少量试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质中有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献,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质中有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解析】(D 将适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刚停止沸腾的水中,观察到水重新沸腾,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故填:放出;(2)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和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故填:N a+、O H H20;(3)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成中性,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就呈中性,溶液颜色刚好由红色褪为无色,故填:由红色褪为无色;(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 瓶中压强会减小,A 瓶中的压强比B 瓶中的压强大故观察到U 形管内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故填:低于;c o?+2 N a O H=N a 2 c O 3+出0;B 瓶中若氢氧化钠过量,那么反应后B 瓶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N a z CCh 和N a O H;先取少量试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质中有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献,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质中有氢氧化钠;故填:先取少量试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质中有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酣,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质中有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9 .强催化剂 CUS+2 0 2 -Cu S O4(3)5 0 0(4)B 溶液变为蓝色(5)延长加热时间生成物无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即可)第6页 共3 0页【解析】(1)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2)硫 化 铜(Cu S)在硫杆菌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CUS+202-Cu S 0 4(3)设硫酸铜质量为x,生成氧气质量为y,催化剂2CUS04+2 H2 O -2 Cu 】+0 2 T+2 H2 s O 41 2 8 329.6 g x1 2 8 _ 9.6 g解得x=2.4 g电解前硫酸铜溶液的质量:4 8 8.O g+9.6 g+2.4 g=5 0 0 g(4)实验开始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后点酒精灯,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净试管内的空气,以免氢气和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故选B。从已知“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可知,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证明固体产物有Cu Q。(5)从图中可知,过了一段时间后,加热时间越长,C u Q 的质量越小,所以为了所得固体产物不含0 1 2 0,应采取的措施是延长加热时间。在冶金工业中,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主要生成物为水,与传统碳还原相比,主要优点在于生成物无污染。1 0.(1)-1(2)搅拌反应物 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3)作安全瓶,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 吸收多余的C 10”防止污染环境(4)将装置C置于冰水浴中(5)2 N a O H+2 C l O2+H2O 2=2 N a C l O2 1+02 T+2 H2O【解析】(1)HQ中 H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0 元素的化合价为T;(2)根据题给信息,装置A中持续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是搅拌反应物、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3)装置B的作用是作安全瓶,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 10”防止污染环境;第 7 页 共 3 0 页(4)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为了使C装置中有N a C l O z 晶体析出,改进的措施是将装置C置于冰水浴中;(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 N a O H+2 C l O 2+H 2 O 2=2 N a C l O 2 +02 T+2 H2O 1L (1)增大铁粉与C L 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F e+3 c l 2=2 F e C 13(2)受热易升华(3)A 中长玻璃管中液面上升 适当加热D处(4)吸收多余的C L 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与F e C h反应(5)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x2 F e +3 c l 2=2 F e C b 固体增力口量112 3 2 5 2 13X(3g112 K 12(/a)213=(b.a)g,213-【解析】(1)B 中石棉绒可以增大铁与氯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B中反应为铁和氯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F e+3 C l 2=2 F e C 13;(2)氯化铁受热易升华,故可在C、E处收集产物;(3)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由于通入了气体,且反应加热,装置内压强增大,A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长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由于氯化铁受热易升华,故可适当加热D处,使氯化铁升华,使实验继续进行;(4)氯气有毒,未反应的氯气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氢氧化钠能与氯气反应,故 G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氯化铁极易与水反应,故 F装置的作用是: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与F e C k 反应;见答案。12.(1)设所用盐酸的质量是xL i O H+H C 1=L i C l +H2O2 4 3 6.54.8 g 7.3%24 _ 4.8。36.5=7.3%r解得尸100答:设所用盐酸的质量是100g。C a C O 3+2 H C l=C a C 12+H 2 O+C O 2 T(3)吸 收 C O?中 的 H C 1 气体,防止影响实验(4)C 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促进氨水挥发(或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促进一水合氨分解出氨气,或第 8 页 共 3 0 页氢氧化钠吸收了浓氨水中的水,促使氨水快速分解。)(5)加3 在水中溶解度比C O?大,先通入氨气后溶液呈碱性,利于吸收更多C O z(6)控制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解析】(1)详细过程见答案;(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12+H2O+CO2 T;(3)盐酸具有挥发性,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混有氯化氢,故用碳酸氢钠来吸收C O?中的H C 1 气体,防止影响实验;(4)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选择C,这是因为C装置既能够控制浓氨水的滴加速率,也能够防止生成的氨气从分液漏斗中逸出;固体烧碱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促进氨水挥发(或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促进一水合氨分解出氨气,或氢氧化钠吸收了浓氨水中的水,促使氨水快速分解。)打 开 K2通 入 阳 3 一段时间后,才 打 开 K,通 入 C O,原因是:N H3在水中溶解度比C O?大,先通入氨气后溶液呈碱性,利于吸收更多C 02 i(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不会因为瓶内气压增大导致活塞脱落造成实验失败。13.(1)甲和丁A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CO+CuO=Cu+CO2 反应温度不够高 6.4ga7.2g【解析】(1)证明生成铜绿的条件除存在O z 和也0外,还必须有C 0 2。为 证明必须有C O?”需要进行实验甲和丁,这两个实验中,控制变量二氧化碳,其它因素均相同;(2)铜绿受热分解为固体A、C O?和 H z O,符 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符 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则步骤I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铜绿受热分解为固体A、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铜元素,故生成的黑色固体A为氧化铜,步骤H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若步骤I I 所得铜中含有少量C u Q,可能的原因是反应温度不够高,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彻底;解:假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全部为铜,设得到铜的质量为xCO+CuO=Cu+CO28 0 6 48.0 g x第9页 共3 0页80 _ 8.0g64 xA=6.4 g假设得到的全部为氧化亚铜,设得到氧化亚铜的质量为yCO+2CUO=CU2O+CO21 6 0 1 4 48.0 g y160 _ aog144-yy=7.2g故 6.4 g a N a 2c O 3 N a C l N a2S 04 N a 2c O 3+H C 1 =N a H C O3+N a C l第10页 共3 0页【解析】(1)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酰变红,加入氯化镁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无氢氧根离子,酚酰变为无色,故填: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2)氯化钏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钠,故反应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3)根据题干资料可知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实际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表示为:2H+C O g =H20 +C 02 T;(4)分析:根据将实验I 和实验n中的上层清液各取少量,混合在一起后,得到无色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A中含有酚微试液、生成的氯化钠,以及可能有剩余的氯化镁、氯化钢或硫酸钠,加到实验i n 中的试管,只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实验n i 中的试管中含有剩余的碳酸钠,显碱性使酚酷变红,而由于溶液只变红说明无沉淀生成,因为氯化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碳酸镁或氯化钢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馔沉淀都会是溶液变浑浊,则A中不可能含有的氯化镁和氯化钢,无法证明硫酸钠是否剩余。故实验H I 的原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碳酸钠,故填:N a C L N a 2c O 3;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硫酸钠,故填:N a C l;N a 2s O 4;(5)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a2C O3+H C 1 =N a H C O3+N a C L1 6.(1)氢氧化钠溶液A C 0+C u 0=C u+C 0 2”,皿-x 1 0 0%偏大22(m2+m3+m4-m。(4)D E【解析】(1)步骤I V 中发生的反应是C 0 还原氧化铜,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铜,测定装置B 再次增加的质量为0,而 C增加了,则 C中装的药品是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I V 中硬质玻璃管里的固体是氧化铜和铜,通入C O,加热,发生反应是:C 0+C u 0=C u+C 0 2。(3)步骤in 中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铜和氧化铜,总质量是叱;固体混合物中的水和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的水都被B 吸收,B 中装的是浓硫酸,两部分水的质量是肥;C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叫;则样品总质量是:m2+m3+m -ml;设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x,C U 2(甥2 co 3=2 CUO+%T+H20X m 4222 x 111 111叫/=二 解 得:产 法 叱 则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为:-X 1 0 0%=山皿Xni4I/mz+ma+014-mi 22(mz+ms+nu-mi)1 0 0%;如果不用D装置,空气中得二氧化碳进入C中,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大,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变第 I I 页 共 3 0 页大,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偏大。(4)A、m?是硬质玻璃管和铜、氧化铜,o k是是硬质玻璃管和铜,n h-n fe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错误;B、步骤m中装置C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i、步骤I V 中装置C再次增加的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5,实验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叫+n u,错误;C、步骤H I 中装置B 增加的质量m 3是原样品中的水和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的水之和,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ACU2(OH)2co3=2CUO+CO2 T+H2O的水:4 4 1 8 ;样品中水的质量为m 厂若,错误;9nu22ni4 22【)、m 2 是硬质玻璃管和铜、氧化铜,他是是硬质玻璃管和铜,u h-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也等于C 0 还原氧化铜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叱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誓;m a是原样品中的水和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的水之和,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缪;步骤I I I 中装置C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加,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智;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可表示为m z-m。+等+誓 或 等+誓+警,正确;E、m o 是是硬质玻璃管和铜,装 置 A 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样 品 中 铜 元 素 的 质 量 为 正 确。故选D E。1 7 CaCO3+2HCl=CaC12+H2O+CO2 T 除 去 I I C 1 气体(3)降低N aH C()3溶解度(4)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 N aH C O 3=N a2C O 3+C O2 T+H2O 固体减少量1 6 8 1 0 6 6 2x 1 3.5 6 g-1 3.2 5 g1 6 8 _ x-6 2-=0.31 gx=0.8 4 g故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兰 黑 冷1 X I 0 0%=9 3.8%u.o o g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9 3.8%。【解析】(1)甲装置中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T;(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3)丙装置中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镀,碳酸氢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使用冷水的作用是: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4)见答案。第1 2页 共3 0页1 8.s o f、(2)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 l?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3)4%(4)Z n+C u S O C u+Z n S O,Z n+H2S 01Z n S 0.1+H2 t(5)检查装置气密性(6)ABC【解析】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钢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 u S 0,+BaC 1 2=BaS 0“I +C u C L,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S O 和 Ba:(2)判断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实质就是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剩余,具体操作为: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 CL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解:设硫酸铜的质量为心 则Cu S 04+Ba Cl2=Ba S 04 i+Cu Cl21 60 2 3 3x 2.3 3 g该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鬻x 1 0 0%=4%(4)乙方案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 n+Cu S O 尸 Cu+Z nS 0“Z n+H2 s o 产Z nS O i+lL t (5)该实验涉及到气体的产生,故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步骤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该实验的原理是,让硫酸铜溶液与mg 锌粉先反应,然后用稀硫酸溶液处理剩余的锌粉,根据产生氢气的体积,换算成与硫酸反应的锌粉的质量,所以测得的氢气体积偏小会引起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A.若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生成氢气偏少,会导致测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B.若加入的锌粉中混有少量的铜粉,则计算得出的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锌的质量偏大,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C.若步骤中E管液面高于D 管,未调节液面即读数,由于E管液面高于D 管,故 D 管内压强大于大气压,读出氢气体积偏小,会导致测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D.若步骤中未恢复到室温,即调节两液面相平后读数,由于未冷却到室温,会引起读数偏大,会导致测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综上所述,A、B、C 符合题意。1 9.(1)分液漏斗 锥形瓶(2)Ca CO3+2 HCl=Ca Cl2+CO2 T+H20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 处,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第1 3页 共3 0页 C a C O 3=C aO+C O 2 1(4)分子之间的间隔(5)干 冰 干 冰 升 华 吸 热 绿 色 低 碳,节能【解析】仪 器 a、仪器b 的名称分别是分液漏斗、锥形瓶。(2)用 AC组合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C)3+2HCl=CaC12+CO2 T+比 0。B 装置也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B 装置含有多孔隔板,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 B 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从长管通入,空气从短管排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则验证C 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 处,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3)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3CaO+CO2 T。(4)发酵气回收法,发酵生产乙醇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水洗、除杂、压缩,制得二氧化碳。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气体压缩过程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主要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5)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则能做制冷剂的原因干冰升华吸热。氟利昂类物质排放会破坏臭氧层,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不产生污染性物质,节约能源,故相较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类物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优点是绿色低碳,节能。20.(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硫酸钠、氢氧化钠蓝色沉淀慢慢消失 H2SO4+CU(OH)=CUSO4+2H2O2【解析】(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被消耗,溶液不再显碱性,所以加入酚酸溶液时的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若测得试管清液的pH=12,说明溶液显碱性,存在氢氧化钠,向试管中滴加的几滴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还没有来得及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所以没有观察到难溶性的氢氧化铜溶解,所以试管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氢氧化钠;故填:硫酸钠、氢氧化钠;(3)丙同学将试管中物质过滤,所得的滤渣的成分是氢氧化铜沉淀,将滤渣放在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蓝色沉淀慢慢消失,这说明酸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0H)CUSO4+2H2O第1 4页 共3 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