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年《比大小》教案15篇.pdf

    • 资源ID:90895507       资源大小:1.83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比大小》教案15篇.pdf

    20212021 年比大小教案年比大小教案 1515 篇篇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2、投影仪、电视机。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二、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三、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效果分析】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_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2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2.会比较 10 以内的数字大小。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2.数字卡 1-10,符号卡片趣味练习趣味练习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一、复习数字 1-101-10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二、认识二、认识 号和号和 号号1.教师出示数卡 6 和 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1)提问:6 和 7 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放在 6 和 7 中间)(2)小结:“符号放在 6 和 5 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 6 小于 5。.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三、游戏巩固三、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比较两个同类物体的大小。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橡皮泥,泥工板,大盘子,小盘子;大小不同的玩具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 1、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大小、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大小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教师:“今天,我们班里有两位小客人过生日,它们是和“小小”,我们一起去给它们买礼物好不好?”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大和小。2 2、尝试比较、尝试比较老师:小朋友们在买礼物的时候要注意,要买大的礼物,“小小”要买小的礼物。教师可以示范。幼儿自由选择礼物,教师指导。3 3、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幼儿进一步感、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大小。知大小。老师:我们为和“小小”做生日饼,好吗?教师出示橡皮泥,引导幼儿为和“小小”做生日饼,并把大饼放天大盘子里,送给,小饼放到盘子里,送给“小小”。4 4、分享、体验、分享、体验组织幼儿唱生日歌,为“小小”庆祝生日。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让幼儿互相交流一下。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购买好 4 种以上水果若干(如苹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龙果等等)。、果盆 4 个。、水果奖章数个。、图片,卡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让幼儿自选一个水果,跑到相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每次都放对的幼儿获得水果奖章一枚。指导重点:指导重点:、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活动结束:活动结束:小朋友互相探讨,然后一起听音乐,吃点心。幼儿园托班数学活动:幼儿园托班数学活动:小猪住新房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在情境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圆点或数字找到相应数量的小猪。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养成互相谦让的品质。活动准备:美丽的森林场景、数字卡片19、圆点卡片19、小房子 9 幢、小猪大卡片 19 张活动过程:一、童谣小肥猪引入。一、童谣小肥猪引入。师:小猪宝宝,过来让妈妈看看你们长得怎么样?(幼儿围在老师身边一起律动童谣。)二、新房上的秘密。1、师:你们吃得好,睡得香,所以都长得胖胖的,真好,妈妈也真高兴。前几天妈妈在森林里给你们造了许多漂亮的小房子,等会儿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房子上还藏着秘密,看你们谁能发现。2、幼儿自由欣赏新房,寻找房子上的秘密。3、集中交流。(新房上有圆点卡片,它能表示多和少。)4、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找到与圆点表示相同数量的数字卡片。师:圆点上的多和少可以用数字宝宝来表示,那我们一起帮圆点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吧!5、猜猜小房子上的卡片有什么用处,发散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6、交待妈妈设计卡片的用意。师:刚刚呀你们都说了好多好多卡片标记的用处,是的,不同的地方标记有不同的用处,今天呀妈妈用这些卡片就是告诉你们,每幢房子上面圆点或数字是几就住几只小猪。三、三、小猪住新房,小猪住新房,尝试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尝试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巩固对数字的理巩固对数字的理解。解。师:现在我们要去住新房了,你可以请上你的好朋友,住进你们喜欢的新房,等会儿妈妈要来检查的,你们不可以争抢的哦。四、四、根据小猪大卡片上小猪数量的多少,根据小猪大卡片上小猪数量的多少,找到相应的小房子,找到相应的小房子,进一步巩固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师:刚刚我们的小猪宝宝真好,都能和好朋友一起住新房,看,我们还多出了许多房子,那我们邀请远方的朋友一起来住,好吗?我们根据他们上次寄来的照片,帮他们安排好新房吧。(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检查。)五、音乐律动小火车。五、音乐律动小火车。师:房子安排好了,那我们开着小火车去接他们吧!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感知 2 以内数量的关系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2 个物体并说出总数。2、通过活动,加深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表达对妈妈的爱。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苹果、大红花、帽子、衣服个两样。2、兔妈妈、猫妈妈图片。3、幼儿操作材料。4、送妈妈的礼物,里面幼儿不同数量的物品。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兔妈妈和猫妈妈。今天是兔妈妈的节日,我们来看看兔妈妈有几个?(1 个)也是猫妈妈的节日,猫妈妈有几个?(1 个)一个兔妈妈一个猫妈妈,有几个妈妈?数数。(二)出示实物,感知 2 的数量。今天,小兔和小猫一起去超市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买了什么,而且每样东西有多少。1、出示2 个苹果,数数苹果有几个?(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2、出示 2 朵大红花,数数有多少?3、出示 2 顶帽子,数一数?4、出示 2 件衣服,数一数?(三)给妈妈送礼物。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妈妈送些礼物吧。有几个妈妈,每个妈妈送一样,应该送几个礼物。提供操作材料,幼儿给妈妈送礼物。教师指导幼儿送时说说一个妈妈送一样,两个妈妈送两样。(四)在创设好的环境中找2 数量的物体,加深对2 数量实际含义的认识(幼儿找到了给予肯定及鼓励)。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5 5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有一句诗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节是咱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习惯吃月饼,表示团团、圆圆。师:笑笑吃月饼咯,请看。师:她吃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淘气也有一个同样大的月饼,但他想比笑笑吃得多一些,你会建议淘气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师:同学们的建议可真多,老师把你们的一部分建议写在黑板上,好吧。师:同学们的这些建议是否都合理呢?这就要比一比它们与谁大、谁小?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揭示课题:比大小)【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中秋节吃月饼生活情境引入分数比大小,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使学生感受所研究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唤起其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建议淘气吃月饼的几分之几会比笑笑吃得多,教学资源从学生中来,真实、自然,满足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欲望。】二、操作比较,探究规律。(一)探究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1、比较 和 的大小。师:这么多分数,我们先用哪个和 来比呢?我们就先来比较一下 和 的大小,好吗?师:如果用一个圆来代表一个月饼,(拿起学生桌面的 2 个圆)请用这两个同样大的圆一个表示出,一个表示出,然后再比较他们的大小。开始行动吧。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师:同学们都比了吃的份数,其实,你们所说的1 份就是整个圆的,那这 3 份就是几个 啊?师:通过涂一涂,再看着图来比一比,我们确实发现 大于。是谁的建议,恭喜你!你的建议合理,我代表淘气谢谢你。【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是让学生感知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的方法,充分体验看图比大小的过程,。“我做过了,才不会忘记”。】2、比较十分之几和八分之几分数的大小。先自由想分数,涂一涂,再比大小。师:请看屏幕,这里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都平均分成了(10)份。请每个人想两个十分之几的分数,想好了吗?写在我的学习纸(一)上。师:写好了吗?现在请根据你写的分数涂一涂,再比大小,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又快。师:老师也来写一组分数好吗?(板书:和)不借助图形,你能比较他们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比的啊?【设计意图:提供开放式的练习材料,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效地深化了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样的练习设计,使知识得以应用,方法得以提炼,创新思维也得以诱发,凸显了练习的深度,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观察对比,感知规律。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这几组分数,再看看黑板上的每一组分数,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一组又是怎样比大小的呢?师:不急,把你的发现悄悄的和你同桌说一说。(板书:分母相同,比分子。)4、趣味练习。同学用肢体语言填大于号或者小于号。和 和 和 和 和(二)自主探究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的比较。1、自选材料探究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师:嗯,这一道题目()有点特别,我看到那么多大于号和小于号都在犹豫呢。和 到底谁大?大胆来猜一猜。师:同意四分之一大的举手,同意二分之一大的举手。同意相等的举手。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请每种意见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师:说得好!理由都很充分。你们能否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四人小组每个人学具不同,先独立完成,然后4 人小组讨论交流。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线段)师:现在我最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比的?我选择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比较方法,请一边观察,一边认真倾听,也许这里面就有你的想法。师:不管是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还是比较线段的长短,的确都能一眼就看出 比 大。刚才认为 大的同学,还有同意相等的同学,现在你们想说点什么吗?师: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我们确实发现:比 大。【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分子是1 的分数比大小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提供的学习材料,探究比大小方法。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立尝试分子是1 的分数比大小的过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小组学生集体智慧。】2、巩固提高:写一写,涂一涂,比一比。师:同样取 1 份,为什么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而小呢?我们再来研究这两组题目,相信你在比较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发现。请拿出我的学习纸。按照上面的要求完成这两道题目。【设计意图:这两道题目是想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分子是 1 分数比大小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借助图形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体验同样取 1 份,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3、观察对比,感知规律。师:通过观察屏幕上这些分数,再看看黑板上这三组分数,他们每组在比大小的时候你有新的发现吗?(板书:分子都是 1,比分母)(三)、欣赏感知。教师操作电脑课件,通过三次圆的变化,让学生发现其中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趣味性的感知题目,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下,进一步体验同样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完成書上 70 頁“练一练”第一題。【设计意图:通过这组综合训练,避免了由对应性巩固训练引起的种种弊端,提高了训练的效能,让学生不能简单地进行模仿性解题,从而在训练中学会观察、比较和决策,根据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较方法。】三、课堂总结,内化规律。三、课堂总结,内化规律。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大家的探索、交流中这节课的新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充分的课堂总结,促进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新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四、深化拓展,升华提高。四、深化拓展,升华提高。1、比较 和 的大小。淘气和笑笑喝水问题。2、比较 和 的大小。广州-武汉-洛阳路线问题。3、比较、和 的大小。哪种颜色牡丹多的问题。(延伸结束)。【黄牡丹占总数的,红牡丹占总数的,白牡丹占总数的。在这个牡丹园里哪种颜色的牡丹多?】【设计意图: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比大小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观察、比较、分析,去选择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来尝试解决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跳一跳,想摘桃”的内驱力。】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6 6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教导小班幼儿参加数学活动,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来判断大小,初步认识如何判定大小,体验参加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不同年龄段的照片。2、大小不同的物品如书 2 本、玩具 2 个、凳子 2 张。3、小、中、大的小熊玩具或图片各 1 个一张。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交流分享。请幼儿比较照片,说一说每张照片中的自己。(引导幼儿说长大了等)二、开拓视野。1、了解比较的参照物。教师出示一只小熊,问幼儿这是大的还是小的?如果幼儿说大,教师再出示一只大一点的小熊,问刚才那只小熊是大的,还是小的?如果幼儿说小,教师则出示比第一只更小的小熊,问第一只小熊是大还是小?教师小结:任何比较都是相对的,一个东西,不能比出大小,只有两个或者更多才能比大小。2、比较大小。教师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幼儿的鞋子进行比较:“老师的鞋子和小朋友的鞋子,哪个大?”(老师的鞋大)请幼儿观察教师身上的哪些物品比幼儿身上的大?(衣服、裤子等)教师出示大小书本各一本进行比较,请幼儿说说哪个大,哪个小?教师出示大小凳子各一张,请幼儿说说哪张大,哪张小?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各一个,请幼儿说说哪个大,哪个小?三、开心游戏。教师准备若干张小卡片,卡片上画有不同的图形,每种图形都一个大一个小,请幼儿随便抽一张,然后老师说出一种图形,手拿该图形的幼儿要上台比较并且说出谁的图形大,谁的图形小。教师将准备好的小卡片发给幼儿,请相同卡片的幼儿两两比较,直至比出最大的。活动应变活动应变比较大小的时候,所选择的物品最好是一样的,方便幼儿比较。活动延伸活动延伸开展比长短、比高矮的活动。区角活动1、语言区:教师将大小相对的教具放在区域,供幼儿比较,复习哪个大,哪个小。2、益智区:将不同大小的物品卡片放在区域,让幼儿进行大小分类。环境创设1、幼儿使用的玩具、图书可以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摆放。2、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对比展示。家园同步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玩比较大小的数学游戏,引导幼儿找一找、比一比家庭成员里面,谁的鞋子大、谁的鞋子小等等。随机教育学会两两比较,引导幼儿将物品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序。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7 7新一轮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改版使用,与老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在对多与少方面的教学内容上实质没有多大的变动,只是在教学多与少的相关问题时,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归类总结,其好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数学思维。可这一来,不少学生在对 多与少的理解时,却容易产生混淆(特别是高年级中的分数复合应用题,混淆就更严重了),现就此问题作以下一些探讨性分析。1.1.简单简单 多与少多与少 的理解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就开始给合图文对多与少问题开始进行相关的训练教学,当然,这类问题对这些小学生来说,也许会答得津津有味,但要真正理解其中数学量的含义,我想应该没有几个学生弄懂。比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学生都知道是用大数减小数),虽然问法不同,含义不同,但在同一个题中都可以用同一个减法算式。例如:小明有8 个苹果,小东有5 个苹果,小明比小东多几个?小东比小明少几个?其解答都是用同一个算式:8-5=3(个)。2.2.一般一般 多与少多与少 的理解的理解进入中年级后,多与少的教学内容就更进了一步,我认为在此阶段,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几方面的难度。第一、在数字上稍偏大,学生会列算式,但容易算错;第二、条件比原来要多了,也就是说不像低年级学习时的只有两个量,而现在出现了第三个量,运算过程也多出了一步;第三、给出的条件开始有了转弯,这种新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学生一时还不易掌握。例如:(1)甲有 1200 元钱,乙有 8500 元钱,甲比乙少多少元?乙比甲多多少元?(像这样只有两个量,学生都知道是用大数减去小数,只是计算难度稍大一点)。(2)小红有70 元钱,小华有85 元钱,小西有 80 元钱,小红比小华少多少元?小华比小西多多少元?(此类给足条件的应用题,只要学生多加细心,找准了谁和谁比、问题也会迎刃而解)(3)甲有 7 个桔子,比丙少 3 个桔子,而丙比乙又多 5 个桔子,甲比乙多多少个?(给出的条件有了隐性条件存在,学生就容易产生思维上的混乱了。解答方法:首先求出丙的 7+3=10(个)、然后求出乙的 10-5=5(个)、最后用甲的个数减去乙的个数 7-5=2(个),因此,读懂题意是首要,找出乙的个数是关键)。3.3.复杂复杂 多与少多与少 的理解的理解小学高年级的多与少教学,其复杂之处就在于分数应用题方面了,很多学生就会直接求出,如: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乙或甲-乙,这样的求法就不对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就是未能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8 8课题:课题:比大小内容: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时:课时:2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少年宫正在举行少年演讲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是郑强和李明。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 分,李明的得分是 9.90 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为什么?板书:9.879.901、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他的成绩是 9.96 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2、第四位选手是王平。我们一起来关心他的成绩:评委说,王平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们猜猜他可能得多少分呢?3、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三、巩固与应用1、四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 千克、35.56 千克、35.80 千克、37.80 千克。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2、第 10 页练一练第 1、2、3、4、5 题。四、拓展与总结。1、第 11 页 6、7 题。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9 9一、设计意图:一、设计意图: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一组物体的相对大小,但是对于系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体大小的语言能力还存在个体明显差异。在操场玩耍时能指认出哪个是大球,哪个是小球,个别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说:这个是大球,大部分幼儿不愿开口或者合着同伴说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因此我开展本次活动,本设计以系列生活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玩游戏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简单分类。二、活动目标: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2、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表述物体的大小。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三、活动准备:三、活动准备:课件四、活动过程:四、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小朋友夏天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幼儿一起回答:西瓜 教师引出 PPT 上的第一张幻灯片:两个西瓜(一)两个西瓜入场,初步感知大小的变化。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小朋友 喜欢吃什么水果?苹果、橘子、梨子引出第二张幻灯片:苹果(二)脑子转一转:在我们看的动画片中,回忆回忆,都有哪些动画 人物,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动画人物?老师:小嘴巴闭起来,转动脑子想一想,举手回答,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幼儿:米奇、喜羊羊、海绵宝宝、天线宝宝、蜘蛛侠、奥特曼、大黄鸭老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动画人物?引出幻灯片老师:这是什么呀?它们谁是妈妈?谁是宝宝呢?幼儿:举手回答老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以为客人,小朋友鼓掌欢迎它出场。老师:这是什么呢?它两个谁是老大?小朋友向他两个学习一下,笑一笑哇,我们小朋友都和他们一样,非常的开心。看谁在跳舞呢?是海绵宝宝在跳舞吗?老师遇见了一个问题:老师总是分不清他们谁是哥哥了,谁能告诉我呀?(三)找一找:熊爸爸和熊宝宝的熊掌丢了,帮熊爸爸熊宝宝找一找 他们的熊掌提问:这上面有几个熊掌?幼儿上来自己操作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熊掌。(四)游戏送礼物:大大和小小难得来我们这做客,我们送些礼物给他们吧。(初步认识大小标记,知道从一堆东西中先找到同类的两种物体再进行大小的分类。)1、认识大小标记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作为礼物,要送到大大小小的家里去。你们看,大大的家有一个门牌号,它的身体大大的,它叫大标记。小小的家也有一个门牌号,它的身体是小小的,叫小标记。”2、师:我们一起来找找哪些礼物是送给大大的,哪些礼物是送给小小的。送给大大的礼物放在大标记的篮子里,送给小小的礼物放到小标记的篮子里。3、教师与幼儿一起指认礼物送给谁。(五)结束活动老师:我们礼物可真多,我们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好不好。五、活动延伸: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大衣服小衣服。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1010教学内容:教科书 17 页,练习二 5、6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德育结合点:德育结合点: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2、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学具:3 只猴、4 个梨、3 个桃、2 根香蕉教师准备“猴吃水果图”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图”的电脑课件)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抱来一堆水果。有梨、桃子、香蕉。他们围成一圈,要分水果吃。2、数画面中的水果。让学生观察画面,师提问:画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个。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引导。数水果的数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3、示象形图。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水果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说说。根据学生所说的让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如第 17 页的象形图,并标上数字。4、认识符号“=”的含义(1)提问:有几只猴和几个桃?每只猴能吃到 1 个桃吗?(2)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表示每只猴能吃到 1 个桃的图案。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前面所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并用课件显示教科书第 17 页中的“3 只猴对 3 个桃”的图。(3)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有 3 只猴和 3 个桃,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能吃到 1 个桃。”(4)教师在两个 3 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 等于 3”。5、认识符号“”的含义a)让学生根据问题:有几只猴和几根香蕉?每只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吗?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b)学生汇报,师生总结:有 3 只猴和 2 根香蕉,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有 1 只猴吃不到香蕉。c)教师在 3 和 2 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 大于 2”。6、认识符号“”的含义。a)用前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学。b)师提问: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梨吗?你怎么知道?c)生自己总结:有 3 只猴和 4 个梨,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少,每只猴都能吃到一个梨,还有一个。d)教师在 3 和 4 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 小于 4”。6、扩展活动学生认识了各个符号后,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2、34 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学生说的也许不是教师心里的答案,但对学生的想法应予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情况,想1-5的排列顺序,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3 在 2 的后面,所以 32,3 又在 4 的前面,所以 34。7、认识符号“”、“”让学生对着“”、“”每个人发挥想象,他们象什么,同桌或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怎样记住“”、“”。指名说说。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或许他们想的是你所没想到的。同时要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教师不要横加干预。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 5让学生先看图,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再在()里填上数,然后根据“”、“”的含义在不等号两边的方框里填数。2、练习二 6教学内容:教科书 17 页,练习二 5、6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德育结合点: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2、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学具:3 只猴、4 个梨、3 个桃、2 根香蕉教师准备“猴吃水果图”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猴吃水果图”的电脑课件)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抱来一堆水果。有梨、桃子、香蕉。他们围成一圈,要分水果吃。2、数画面中的水果。让学生观察画面,师提问:画面上有哪些水果,各有多少个。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引导。数水果的数量是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3、示象形图。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水果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说说。根据学生所说的让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依次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如第 17 页的象形图,并标上数字。4、认识符号“=”的含义(1)提问:有几只猴和几个桃?每只猴能吃到 1 个桃吗?(2)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表示每只猴能吃到 1 个桃的图案。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前面所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并用课件显示教科书第 17 页中的“3 只猴对 3 个桃”的图。(3)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有 3 只猴和 3 个桃,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能吃到 1 个桃。”(4)教师在两个 3 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 等于 3”。5、认识符号“”的含义a)让学生根据问题:有几只猴和几根香蕉?每只猴能吃到一根香蕉吗?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摆一摆。b)学生汇报,师生总结:有 3 只猴和 2 根香蕉,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有 1 只猴吃不到香蕉。c)教师在 3 和 2 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 大于 2”。6、认识符号“”的含义。a)用前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学。b)师提问: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梨吗?你怎么知道?c)生自己总结:有 3 只猴和 4 个梨,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少,每只猴都能吃到一个梨,还有一个。d)教师在 3 和 4 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 小于 4”。6、扩展活动学生认识了各个符号后,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2、34 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学生说的也许不是教师心里的答案,但对学生的想法应予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情况,想1-5的排列顺序,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3 在 2 的后面,所以 32,3 又在 4 的前面,所以 34。7、认识符号“”、“”让学生对着“”、“”每个人发挥想象,他们象什么,同桌或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怎样记住“”、“”。指名说说。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或许他们想的是你所没想到的。同时要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教师不要横加干预。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 5让学生先看图,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再在()里填上数,然后根据“”、“”的含义在不等号两边的方框里填数。2、练习二 6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11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1小组讨论:9.87 和 9.90 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2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 10 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 9.90 和 10 之间。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三、练一练三、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 9.8 和 10.1 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第 4 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四、数学游戏:四、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五、作业五、作业练一练 第 9 页 2、3比大小教案比大小教案 1212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二、预计教学时间:二、预计教学时间:1 1 节节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三、教具学具准备三、教具学具准备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三、教学活动三、教学活动(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1、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二)动手操作,学习“”、“”、“=”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 3 种水果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3、学习“3=3”(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 只猴子要吃 3 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4、学习“32”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 比 2 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5、学习“34”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6、区分“”和“”(1)区分两种符号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3)5 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三)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课本第 18 页做一做第 1 题。引导学生看图后说说书中是怎样比长短的?(用数格子的方法)2、填空(1)左边摆 2 个梨,右边摆 1 个苹果,填()()(2)左边摆 4 朵花,右边摆 3 个梨。填()()(3)左边摆 3 个苹果,右边摆 5 朵花。填()()3、完成书练习二第 21 页第 5 题4、在里填数。=6、在里填数。【提高练习】【提高练习】7、完成书练习二第 22 页第 6 题8、5【拓展练习】【拓展练习】9、这里有 1、1、2、3、4、5、=、”“”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说:称秆 鸭子 耳朵 红旗 小棒。生配合回答 15 各数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2、5、3、1、4。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 个梨、1 个桃、1 根香蕉,够不够?(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1教学“”(猴和桃比)。(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 3 只猴和 3 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 等于 3”。2教学“”(猴和香蕉比)。(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 32(板书32)。(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 2。“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比大小》教案15篇.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