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pdf
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4 8分)(1-13题单选题,14-16题多选,漏选扣1分,错选得0分)1.(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D.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2.(3分)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重9.8牛,可以写成1千克=9.8牛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4.(3分)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5.(3分)关于惯性.运动和力,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扔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作用D.一切物体具有惯性6.(3 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 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3 分)如图所示,a、b 两个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勾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i和 F2分别拉a、b 的拉环,FI=F2=5N.若两个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 对 b 的拉力和b 对 a 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a 受平衡力,b 对 a 的拉力是5N,a 的示数为5NC.b 受平衡力,a 对 b 的拉力是5N,b 的示数为10ND.a 和 b 受到平衡力,且示数均为零8.(3 分)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 物体上,使A、B 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水平恒力F 作用在B 物体上,使A、B 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 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 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 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 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 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9.(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积均为O.Olrr?的薄壁空杯,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为9N;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N/kg)()G A*f*z.p V2,A受 到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iV2,B受到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当v1V2或ViP 乙,又 两 管 液 面 相 平(液体的深度h 相同),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P VP Z,-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深度h 相同是本题的突破点.11.(3 分)(2009河南)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 打开,下游阀门B 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阀门8 阀门4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 两侧的压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 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 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 两侧的压力相等【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图中,上游阀门A 打开,下游阀门B 关闭: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侧水深相同,水对阀门A 两侧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故 A 正确、B 错;阀 门 B 关闭,闸室和下游水道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故 C、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实际应用,知道连通器的特点(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是关键.12.(3 分)(2016宁城县模拟)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 为 倒 放(如图乙),则 p 和 p,的变化 情 况 是()A.p 变小,p,变 大 B.p 变小,p,变 小 C.p 变大,p,变 小 D.p 变大,p,变大【分析】瓶子粗细不均匀,上面细下面粗,倒过来后液体深度会发生变化,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也发生变化,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pgh和压强公式p=E具体分析S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由于瓶内水不满,而瓶子上细下粗,所以倒过来时水的深度变大,由公式p=pgh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变大.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但倒过来后受力面积变小,所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即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 为 倒 放(如图乙),则 P 变大,P变大.故 选 D.【点评】该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公式p=pgh和 p=2的能力,这就要求无论题目如S何变化,一定要分析隐含的物理信息,这样才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3.(3分)(2016南开区二模)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玻璃 吸 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分析】衣钩能牢牢地贴在玻璃上,是靠皮碗内外的气压差,即大气压强大于皮碗内气压,把皮碗“压”在了玻璃上.【解答】解:ABC、挂衣钩要固定在玻璃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皮碗,把皮碗内的空气挤出,这样皮碗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玻璃或墙壁上;并且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多,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这时吸盘与玻璃之间产生了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可以克服衣服的重力,使其不会掉下去;故AC正确,B错误;D、如果将挂衣钩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使内外气压相等,在挂衣钩的自重作用下,将 滑 下 来.故D正确.故 选B.【点评】挂衣钩、吸盘,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工作,学习大气压时,注意发现身边的例子.14.(3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运动状态改变,因为人受到力的不是平衡力B.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因为人保持相对静止状态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分析】人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把人和电梯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把人和电梯分割,它们保持相对静止,然后根据运动状态和受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解答】解:A、人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即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受到力的是平衡力,故A错误;B、由题可知,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因为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故B正确;C、人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人给电梯一个压力,电梯发生形变,电梯对人有一个向上的弹力(即支持力),且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则人不受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D、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并没有受到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故D错误;故 选BC.【点评】弹力指物体受到的推、拉、提、压、按的力,选项中的弹力指的是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此题学生往往误认为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是由于把握不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造成的.15.(3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A.以活塞S 为研究对象,水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B.活塞下降的过程中,水的深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强和压力都不变C.活塞下降的过程中,水的深度先下降后不变,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强先减小后不变D.活塞缓慢地下移测力计的读数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分析】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淞 g h,以及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再根据 p=算压力.s【解答】解:A、当圆筒较细部分和较粗部分都有水时,因容器顶部对水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当水全部落在粗筒中时(此时水柱为圆柱形),则水对活塞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故A 错误;BC、活塞下降的过程中,因圆筒的下部较粗,所以水的深度先下降(减小);当水全部落在粗筒中后,水的深度不变;由p=p淞 gh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先变小后不变,因为活塞面积S 不变,根据F=pS可知,压力先变小后不变,故 B错误,C 正确;D、细绳对活塞的拉力等于活塞的重力和水对活塞的压力(即 FMG 活 塞+F Q,活塞的重不变,由上面分析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力先变小后不变,所以,活塞缓慢地下移测力计的读数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故 D 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压力压强间的关系,是一道综合题.16.(3 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分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玻璃管粗细、是否倾斜、是否弯曲以及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会影响大气压的测量值.【解答】解: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错误;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C、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故D正确.故 选BCD.【点评】此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时的细节问题,哪些方面不影响实验数据,哪些影响实验数据,要结合实验方法-平衡法进行分析,方可正确选择.二、实验探究填空题.(31分)17.(6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1)如 图1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2)如 图2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3)如 图3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解答】解:(1)分析可知,小球共受到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三个力的作用,作用点都在小球重心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右,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过小球重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用字母G、F和f表示,如图所示:(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由于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物体还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这样物体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3)水平面光滑,说明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F,注意两个力长度相同,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18.(4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在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相等(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2)实 验 中 是 通 过 改 变 水 平 面 的 粗 糙 程 度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选填 快 或 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 将 匀速 直 线 运 动.生 巾 表3 6 棉 花 表 面 木 板 表 面【分析】(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2)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阻力的大小;(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4)由 第(3)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解答】解:(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在做 斜面小车实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慢;(4)匀速直线运动.【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知道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并能根据所学的其他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本实验中相关的实验现象.19.(6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中,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状态时,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不考虑(填 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3)如图乙的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选填 能 或 不能)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相互平 衡 的 两 个 力 在 同 一 直 线 上.(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物理老师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5)如图丁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CA.沿 杆 子 方 向B.垂 直 于 杆 子 方 向C.竖 直 向 上D.沿杆子的某一方向.【分析】(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虑;(3)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则首先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旋转小卡片可以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或运动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影响实验效果.(5)由题意可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对小球的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得杆子对铁球的作用力.【解答】解:(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虑;(3)如图乙的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后,两条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故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即会发生旋转,直到最终两条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为止.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故 选A;(5)因小球静止,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因小球只受重力和杆子的作用力,则可知重力和杆子的作用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则可知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一定是竖直向上的.故 选C.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不考虑;(3)不能;在同一直线上;(4)A;(5)C.【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首先要搞清二力平衡的条件,明确实验目的,才能够确定好的方案.20.(6分)(2017春文昌校级期中)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二 一 二/土 丁-11 A vB1B2图3(1)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 速 直 线 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红 按 图1所示的方法操作,记录了几次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都是同一木块与木块儿接触)由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0.7 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 有3次是相同的.实 验 木 块 运 动次数 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F/N1 加速0.82 匀速0.73减速0.6(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小明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长方体木块,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图2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0.7 N,方向水平向 右.(填 左,右)(4)拓展探究:如图3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物块B在A的上表面以速度V2开始向右运动,且A、B接触面粗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A.若Vi=V2,A、B之间有摩擦力B.若ViV2,A受到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iV2,B受到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当ViV2或ViV2,A 相对于B 向右运动,B对 A 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即 A 受 到 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错误;C.若 V1VV2,B相对于A 向右运动,B 受 到 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C错误;D.当 V1V2或 V1lX10 3m2=2,5N答: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是2500Pa,压力是2.5N.(2)塑料片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玻璃管的压力(等于玻璃管的重力G)、外力F和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 水,塑料片平衡,即:G+F=F所以 F=F 水-G=2.5N-0.5N=2N答:外力F的大小是2N.(3)倒入液体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po=pgh,塑料片的截面积为S,则塑料片受倒入液体向下的压力为Fo=PoS=p液ghS;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向上的压力F水=2.5N;由于塑料片刚好下落,则塑料片受力为平衡力,即F=F=2.5N所以 P 浓gh0S=2.5N解得 p 液=1.25X103kg/m3答:该液体的密度是L25X103kg/m3.【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压力的相关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计算过程数据较多,一定要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