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一 物质的变化及反应类型.pdf
-
资源ID:90902156
资源大小:621.8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一 物质的变化及反应类型.pdf
题一物质的变化及反应类型课I标I要I求I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5.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6.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7.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名师考点精讲思 傩|导|图|颜 色 改 变)发 光 发 热)(产 生 气 体)(产 生 沉 淀)(化 学 性 质)(物 理 性 质)_._ 形 状 改 变 (物化)状 态 改 变 1无新物质 生 成)厂(发 生 的 条 件)复 分 解 应)-分 解 反 应)置 换 反 应)-(化 合 反 应)吸 热 反 应 放 热 反 应 考|点|扫|描|考 点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 年 4 考1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区 概念没 有 新 物 质 生成有 新 物 质 生成的变化别的变化含义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间隔或运动速率等发生变化,但微粒本身不变宏观:有新物质生成;微观: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现象多表现为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实例水的沸腾水的电解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特别提醒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但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则无明显现象,如动植物呼吸。(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如原子弹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 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 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稳定性等规律总结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方法判断一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体现这种性质时发生的是哪种变化。如果必须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这种性质,则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该性质,则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典 例1 (202()安徽)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D.取泥制坯【解析】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粉碎矿石是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生成;淘洗矿粉是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物质溶解,无新物质生成;取泥制坯是将泥块和矿粉混合,无新物质生成。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答案】A针对训练1.(2019安徽)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A.织布B耕田C.生火 D.灌溉考点2化学反应类型 5 年7 考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C(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符合“多变一”的特征。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 B+C+,符合“一变多”的特征。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AC+B,符合“一换一”的特征。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DAD+CB。(1)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2)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而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5.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说明: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中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H?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a与CuO中的0发生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S+02点 燃”i S02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属于缓慢氧化。6.还原反应高 温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如C+2CuO2CU+CO2T,CUO被夺去了氧变成了铜,发生了还原反应。7.吸热反应高 温化学上把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初中常见的吸热反应:C+CO2-2c0;高 温 高 温 高 温C+2CuO-2Cu+CChT;CaC03-CaO+CChT;3co+F e 2()3-2Fe+3co2。8.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最终表现为放出热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初中化学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缓慢氧化。典例2(2021 湖南郴州)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是()反应前反应后A.化合 反 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一换一”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针对训练2.(2021 浙江台州)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加热氧化汞时,制得并命名了氧气。加热氧化汞发生的化一 学反应为2HgO 2Hg+ChT,该反应属于(B)A.化 合 反 应 B.分解反应C.置 换 反 应 D.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