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附历年10卷).pdf
福建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历 年10卷)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21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19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18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17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16年福建福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15年福建福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14年福建福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福建福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l C-1 2 0-1 6 S-3 2一、选择题:本题共1 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 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纯棉毛巾 B.铁制剪刀 C.橡胶导管 D.陶瓷用烟2 .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02 B.C 02 C.N a O I I D.N a2C O33.从植物“地不容”中提取抑制新冠病毒的新药一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 N a 2 c Q,溶液。若配 制 1 0 0 g 该溶液,需要称取N&C 0 3 的质量为A.9 5 g B.9 0 g C.2 0 g D.5 g4.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C.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5.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中营养素的含量占该营养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营养成分表项目每1 0 0 g营养素参考值/%能量2 3 0 0 kJ2 7蛋白质6.7g1 1脂肪3 4.7 g5 8碳水化合物5 5.7 g1 9A.食用该巧克力可有效补充能量B.食用1 0 g 该巧克力可提供蛋白质0.6 7 gC.食用5 0 g 该巧克力已超过脂肪日推荐摄入量D.仅食用该巧克力无法满足均衡营养的需要7.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太阳能风扇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 蒸 气 冷 凝 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8.硫辛酸被称为“万能抗氧化剂”,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下列有关硫辛酸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由4种元素组成 D.含 有1个氧分子9.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下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银是活泼金属B.银铅块属于混合物C.PbO中Pb的化合价为+2D.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1 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 H JSO,和 K2soi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D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 7 0 分。1 1.钙是人体必需元素。(1)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钙 元 素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为,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 里 的“钙”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3)人体若缺钙,可服用补钙剂。缺钙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是_ _ _ _ _ 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兀服用主要成分为C a C O:,的某钙片,与胃酸(含有H C 1)反应后钙才能被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2.水 是生命之源。通常所说的水为H Q,而更广义的水还包括矿物中的氢氧基团(0 H)、其他形式的氢(H),它们在高温下才以水分子的形式释放出来。A C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粒的示意图。(1)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A-B-C 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_。(2)参照上图微粒表示方法,画 出“氢氧基团(0 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3)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OH)2Ca3(PO4)2+Ca4O(PO4)2+X。则 X 的化学式为(4)理论上,通过测量外星球矿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换算出矿样中水的质量。若 1.0 g某矿样含氢的质量为8.0 X 1 0%,则含水的质量m(H Q)=_ _ _ _ g1 3 .兴趣小组用稀盐酸清洗铁夹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并进行保护实验。(1)除 铁 锈 的 反 应 属 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铁夹在稀盐酸中浸泡较长时间,有气体产生。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o(3)将清洗过的铁夹进行“发蓝”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其主要成分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该 氧 化 物 的 化 学 式 为。(4)验证废液显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 o(5)用氢氧化钠中和废液中的盐酸,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1 4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它们能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该团队提出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设想:点 燃co2.HjO(1)环节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CO/、N,和 等(填一种)。(2)环 节 电 解 水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环节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 7 3 C),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02,可 将 气 体 样 品 通 入(填试剂名称)(4)环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该设想有利于实现月球基地中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等元素的循环利用。1 5 .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 K NQ,和少量Na Cl、Ca Ck 等)工艺的主要过程示意如下:焰硝水搅拌、加需1热焰硝溶液焰 电 小 灰 本搅拌I l m浑浊液过浓IV溶液放置12天溶液2硝酸钾晶体(1)步骤中,“搅拌”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写一种)。(2)步骤H I 加小灰水(含 K OJ 时,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下图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步骤I V 在较高温度下过滤的目的是(4)步骤V析 出 硝 酸 钾 晶 体 的 过 程 称 之 为。(5)“溶液2”一定含有的溶质有K C1、和(填化学式)。1 6.为做好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和评价,某班级师生讨论并确定如下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 .是否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2 .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学合作3 .是否规范取用药品,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台整洁4 .是否客观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实验成果5 .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你是某小组成员,参与完成下列实验活动。(1)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室可提供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案。A.加热高铳酸钾B.加热混有二氧化镒的氯酸钾C.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你 所 选 方 案 对 应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小组讨论决定选用A方案。(2)进行实验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如下任务同学甲负责选择组装制取气体装置的仪器。她选择了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水槽、试管,还应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仪器,选择、(填仪器名称)。同学乙负责取用药品。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用纸槽小心地把高镒酸钾粉末送至试管(填“中部”或“底部”)后直立试管,抽出纸槽。同学丙负责组装仪器。他 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制取装置,固定试管时注意 到 试 管 口 应 略。你负责排水法收集氧气。开 始 收 集 的 时 机 是。收集到两瓶气体,均呈红色。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将残余物倒入指定容器,用(填仪器名称)洗涤试管;整理实验台,报告老师后离开实验室。(3)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都认为体验到了实验活动的乐趣,但因实验过程存在不足,同意本次活动表现评价为“有待改进”。针对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条实验改进意见是1 7.Z B 是常用的阻燃剂。已知:I.用硼酸(H-B O J 与 Z n O、H20合成Z B,Z B 的组成会受温度等合成条件的影响。H.Z B 受热,先释放出水;当温度高于3 5 0 ,生成Z n O 和艮0 3 固体;继续升温到4 0 0 c 以上,B 2 O 3 熔化为玻璃态物质。(1)Z B 能 起 阻 燃 作 用 的 原 因 是(写一种)。(2)为研究温度对合成的Z B 组成的影响,研究小组在不同温度下制取Z B。实验如下:m (H 3 B O 3)/gm(Z n O)/gV(H2O)/m Lt/实 验 12 81 01 0 09 4X、y分 别 为 和实验2X1 01 0 09 8实验32 8y1 0 01 0 2(3)为检测1 0 2 时合成的Z B 含水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如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进行实验。需 要 不 断 通 入 干 燥 空 气 的 目 的 是。实验时,需要称量获得的数据有:Z B 样品的质量、的质量。(4)为评估1 0 2 时合成的Z B 的阻燃性能,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某温度下,灼烧质量相同的两份干燥的木材粉末(一份经Z B 处理)3 0 min,测量残留固体质量;调整温度,重复实验,得到木材粉末灼烧后固体残留率(w)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w/%0 100 200 300 400 500trc(注:残留固体质量木材粉末质量WX 1 0 0%;残留固体质量已扣除Z B 的残余质量)低于2 0 0 C 时。两 份 木 材 粉 末 质 量 均 保 持 不 变 的 原 因 是。图 中 曲 线(填“a”或 b”)对应的木材粉末是经Z B 处理的,判断的理由是(5)为寻找阻燃性能最佳的Z B 的合成温度,应开展的实验是。1 8.氢能的清洁性备受关注,但电解法制氢也会因消耗电能而相当于有碳排放。点燃(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H4+2 C)2 -。)2+2 凡 0。计算6 4 g C H,完全燃烧生成C O 2 的质量_ _ _ _。(2)理论上,6 4 g C H,与耗电l kW h 制得的上燃烧放出的能量相当。某省电解制氢每耗电lk hh相当于排放5 0 0 g C 0 2,若该省使用电解法制得的出替代甲烷作燃料,(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减少碳排放。化学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l C-1 2 0-1 6 S-3 2一、选择题:本题共1 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 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 0【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1 1【答案】(1).4 0.0 8 .2 0(2)元 素(3).骨质疏松 .CaCO,+2HCl=CaCl2+H2O+CO2 T(121一定条件【答案】(1).2H2+O2 =2 H2O.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0)(4)7.2 X 1 0 4 1 3【答案】(1)复分解反应(2)Fe+2HCl=FeCl2+H2 T(3)F e。(4)p H试纸(或“石蕊溶液”等)(5)HCl+NaOH=NaCl+H2O【答案】(1)氧气#。2(2)2H2。月壤催化剂I通电2H2 T+o2 T月壤催化剂n(3)澄清石灰水(4)CO,+4H2=CH.+2H.O 光照(5).碳(或C).氢(或H)(两空可互换)1 5【答案】(1)加快溶解(或“均匀受热”)(2)K2CO3+CaCl2=CaCO,+2KC1(3)防止硝酸钾析出(4)结晶(5).K N O a .N a C l (或N a N O s)(两空答案可互换)1 6 MnO0【答 案】(1)2KMnO4=K,MnO4+MnO,+O2 T (或 2KC1O3 2KC1+3O,T 或AMnO92H2O2 2H2O+O2 T)(2)酒精灯.集气瓶(两空可互换顺序).底部.向下倾斜.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试管刷(3)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 7【答案】(1)B 2 O 3熔化成玻璃态物质能隔绝空气(2).2 8 .1 0(3).使产生水蒸气全部从玻璃直管排出.含样品的玻璃直管加热前后(4).木材尚未燃烧 .a .曲 线 a对应的固体残留率比b的大(5)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取不同温度下合成的Z B,进行木材粉末灼烧残重实验 1 8【答案】(1)解:设生成C O 2 的质量为X。占燃CH4+2O2 2 H2O+CO216 4464g x16 _ 64g44 _ _ 产 1 7 6 g答:生成C O 2 的质量为1 7 6 g。(2)不利于2021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 0 小题,共 30.0 分)1 .运动员功能饮料含有下列营养素,其中主要用于补充能量的是()A.葡萄糖 B.维生素 C.水 D.无机盐2 .全硼富勒烯团簇(B 40)有分子结构像中国红灯笼(如图)。B 40 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盐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 H 4H C O 3 B.K C 1 C.(N H4)2H P O4 D.C O(N H2)24.大蒜素(C 6 H 1 0 S 2 O)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由4 种元素组成C.一个分子由1 9 个原子构成 D.属于有机化合物5 .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倾倒稀硫酸D.滴加稀硫酸6 .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B.在空气中容易锈蚀C.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7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化学知识和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消毒餐具,使病毒在高温下失去活性B .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C.将酒精加工成免洗消毒凝胶,使酒精分子停止运动而不挥发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8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B鉴别硬水与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C除去F e C k 溶液中的C u C k 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检验久置的N a O H 是否变质取样,滴加酚醐溶液9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 O?的浓度从0 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为研磨成粉末状钙片、为片状钙片A.对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对比,的反应速率最慢1 0.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甲 费 区 乙 号 与 丙。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了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度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岁/颈咽求烟C.Q M 段对应的反应是 D.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二、简 答 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 4 4.0 分)11.“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月壤含C a A kS iz O g 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氮-3 等物质。C a A kS iz O g 中,S i、0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如图为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氯-3 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 _ _ _ _ _ _ ,核外电子数为(2)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气体成分co2N2Ar02其他体积分数/%95.322.71.60.130.25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 A.将C O 2 转化为。2,提高。2 含量B.将C O 2 分解转化为N 2,提高N 2 含量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1 2 .钢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1)英国学者R 坦普尔论证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广泛利用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并加入“黑土”以降低生铁的熔化温度;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充氧”等炼钢法。“黑土”含有磷酸铁(Fe P O Q,其 中 磷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生铁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 ,获得性能更好的钢。(2)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发蓝”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 或 化学变化。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1 3 .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1)“晒结浮白 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用于煎炼海盐。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约为 g。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将“上等卤水 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 100g、NaCI 39.8g、M g5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 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g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是。(填“有”或“没有)MgCb析出,原因温度/2060100溶解度/gNaCI36.037.339.8MgCl254.861.373.0一 台,二*A一 心、晒 结 浮 白 一淞 一布在摊场1 4.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 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H:OCHaOH图1催化剂图2CH30HX AH:0(1)“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为(2)反应属于 (填基本类型)。(3)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 O 2 和生成的C H 4 的分子数目之比为。(4)我国学者开发促进反应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过程的中间产物 _ _ _ _ _ _ (填化学式)、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O H)和水。(5)该技术路线有利用于实现 _ _ _ _ _ _ (填标号)。A.碳循环利用B.减少碳排放C.减少白色污染1 5.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 CU2(0H)2 c O 3 可改为CU(0H)2-C U C O 3,推测其兼具C u(0 H)2 和C U C O 3 的化学性质。(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 M g 2(0 H)2 c o3 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参照上述方法,碱 式 碳 酸 镁 的 化 学 式 可 改 写 为。该物质兼具_ _ _ _ _ _(填 酸 或 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 g 2(0 H)2 c。3 二 2 X +H20 +C 02 T.X的化学式为(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 N a 2 c C h 3 0 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 2 0.0 分)16.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2)用装置甲制取氧气,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 。(3)用装置乙制取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 o(4)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碱石灰中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同时生成碳酸钠,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已知:H2+CUO Cu+H,O o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O)组成的混合物。,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0.3000 0.2000 0.1000-0:I,设计如图1 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1)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氧化钙的作用是。(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 ,证明固体产物有 C u,o。n.探究反应生成cu2。的变化情况。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CU2。的质量(m),结果如图2。(4)由图2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质量的变化趋势是。(5)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应采取的措施是。III.探究反应生成CU2。的原因。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A A假设1.经历2C11O+H2二CU2O+H 2O,%+却20二2(211+%0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A A A _ _假设2.经历C11O+H2 二CU+H2O、Cu+CuO Cu2O%+飙0二2Cu+三个反应。(6)结合探究I I结果计算分析,假 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 合理的依据是(7)若要确认“假设2”是否合理,在探究H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8.“7150灭火剂”(C3H9B3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4)以雾状形式喷射到燃着的金属时,立即点 燃发生燃烧反应:2c3H9B3O6+9O2二3B2O3+9H2O+6CO2。反应能很快耗尽金属物质附近的氧气,生成的玻璃状B2O3覆盖在金属物品表面而隔绝空气,从而有效灭火。若充分燃烧348g“7150灭火剂”,会消耗常温下的氧气多少升?(常温下氧气密度约为答案和解析1 .【答案】A【解析】解: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糖类、油脂,所以运动员功能饮料含有的营养素中主要用于补充能量的是葡萄糖,葡萄糖属于糖类。故选:A。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对人体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 .【答案】A【解析】解:B w 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酸、盐。故选:A o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不同类物质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3 .【答案】C【解析】解:A、N H 4 H C 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A错误。B、K C 1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B错误。;C、(N H D 2 H PO4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C正确;D、C 0(N H 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D 错误。故选:C o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 .【答案】A【解析】解:A、大蒜素中碳、氢、硫、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6):(1 x 1 0):(3 2 x 2):1 6 =3 6:5:3 2:8,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大蒜素是由碳、氢、硫、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个大蒜素分子是由6 个碳原子、1 0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大蒜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o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大蒜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个大蒜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D【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稀硫酸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A、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则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则在空气中不容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铁的后面,不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则该铜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根据题意,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A、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高温消毒餐具,使病毒在高温下失去活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要防止发生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酒精加工成免洗消毒凝胶,酒精分子没有停止运动,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学上研究方向之一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的研究范畴,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酒精具有可燃性、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答案】D【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B、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C、过量的铁屑能与C u C 1 2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I)、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蛛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久置的N a O H 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 o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9 .【答案】B【解析】解:A、从图象对比可看出,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在相同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由此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 A正确;B、从图象对比可看出,钙片的形状不同,温度不同,因此无法比较;故 B错误;C、从图象对比可看出,其他条件相同,只有钙片的形状不同,在相同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由此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 c 正确;I)、从整个图象可看出,在相同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最小;故 D正确;故选:B o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图象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本体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不大。1 0 .【答案】B【解析】解:A、P Q 段透光强度在减小,说明发生反应,说明生成的乙是沉淀;故 A正确;B、P Q 段透光强度在减小,说明反应要生成沉淀,如果甲为N a O H,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所以甲不能是N a O H;故 B错误;C、Q M段透光强度在增大,说明发生反应;故 C正确;D、E对应的液体含有没有反应完的甲,F点对应的液体含有生成的丙,所以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故 D正确;故 选:B o依据题干中“液体越浑浊,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强度越小”进行分析,Q点透光强度为0,说明Q点生成沉淀量最大,P Q 段透光强度在减小,说明发生反应,Q M 段透光强度在增大,说明发生反应。本题是信息题,要依据题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太阳能1 1 .【答案】7:1 6 1 2 2 H 2。2 1 1 2 T+02T燃 着 的 木 条 B2 f f iO J 2 2【解析】解:(1)S i、0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8 x2):(1 6x8)=7:1 6;氨-3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即为2,中子数=3-2 =1;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 2;故答案为:7:1 6;1,2;(2)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分解后的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题中告知了反太阳能应条件为光催化,故答案为:2 H 2 O F 2 1 1 2 T+。2 3(3)“火星低层大气 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大为95.32%,所以“火星低层大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火星低层大气”和空气;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A、C()2中含有氧元素,可以转化为。2;故 A正确;B、CO2中没有氮元素,它分解不能转化为K;故 B错误;C、寻找水和开发水循环技术都可以解决人类生存需要水的问题;故 C正确;D、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含有金属元素,用来冶炼金属是可以的;故 D正确;故答案为:燃着的木条;B。(1)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计算;依据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进行分析计算;(2)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3)依据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空气主要成分的差异及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进行分析。本题是信息题,要依据题中信息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分析。12.【答案】+5 Fe203+3C0-2Fe+3C02含碳量 化学变化 隔绝氧气和水【解析】解:(1)在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3)+x+(-2)x 4=0,x=+5故填:+5;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0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高 ifi成 铁 和 二 氧 化 碳,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Fez。?+3C02Fe+3c。2;故 填:Fe203+高 温3C02Fe+3C0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获得性能更好的钢;故填:含碳量;(2)“发蓝”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隔绝氧气和水。(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炼铁的原理以及炼钢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根据防锈的原理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工业上炼铁和炼钢的反应原理,明确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 3.【答案】蒸 发 结 晶1 5 0生产等量的海盐,后 者 消 耗 燃 料 更 多3.8没 有20时溶液中的氯化镁未达到饱和状态【解析】解:(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2)1000g“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蒸干后,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约为1000g X15%=15 0g;故填:15 0;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降低,生产等量的海盐,消耗的燃料比用“上等卤水”消耗的燃料更多,所以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故填:生产等量的海盐,后者消耗燃料更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 6.0g,所以会有3 9.8 g-3 6.0g =3.8 g氯化钠析出;该温度下,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 4.8 g,此时得到的溶液中氯化镁未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没有氯化镁析出,故填:3.8;没有;20汽时溶液中的氯化镁未达到饱和状态。(1)根据结晶的方法来分析;(2)根据溶质的质量_ 溶液的质量乂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根据能源消耗来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点燃14.【答案】C H 4+2。2=C O 2+2%0 分解反应 1:1 C A B【解析】解:。)“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 H4+里2O2 C O2+2H2O 0故填:C H4+2O2 C 02+2H2O 0(2)反应中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催化剂(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O 2+4 H 2二-(2出+2出0,参加反应的C O 2和生成的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故填:1:1。(4)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过程的中间产物C O、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 H 3 O H)和水。故填:C O o(5)该技术路线有利用于实现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故 填:A B o(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4)催化过程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过程的中间产物C 0、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O H)和水。(5)该技术路线有利用于实现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答案】M g(OH)2-M g C C 3碱M g O过 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C a(OH)2+N a2C O3=C a C O3 I+2N a OH【解析】解:(1)碱式碳酸铜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