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
广西梧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巨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诸葛亮 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 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 疏 出师表。(节 选 自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病笃:病重。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股肱:比喻辅佐之臣。(1)下列对乙文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B.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C.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1).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BCD席竭鸳钝以替其咎医以后事效忠贞之节庶:表示期望。彰:表彰。属:通“嘱”,嘱托。效:贡献,献出。(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报先帝时忠陛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召亮于成都继之以死中峨冠w多髯者为东坡场残年余力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公将鼓3(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说明出师北伐势在必行,交代出师后朝政事宜,叮咛后主牢记“先帝遗诏”。B.乙文以时间为线,主要叙写刘备托孤,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以图大志等事宜。C.在写法上,甲文以叙事为主,辅以描写;乙文则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D.甲乙两文,一“表”一“传”,体裁各异,但都表现了诸葛亮忠于蜀汉之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为: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断句为: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故选:D o(2)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A C D.正确;B.有误,“彰”应该解释为:彰显、揭示。故选:B o(3)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A.而:表并列/而:表并列。相同。B.以:把/以:凭借。不相同。C.于:在/于:至上不相同。D.之:至V之:音节助词。不相同。故选:A o(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B D.正确;C.有误,甲文以叙事为主,辅以抒情,乙文则以叙述为主,融以描写。故选:C o(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重要词语有:临,面对;涕零,流泪,落泪;不知所言,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什么。整句的意思是: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句重要词语有:无,无论;巨细,大的和小的(事情);成,全,都;于,由。整句的意思是: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答案:(1)D(2)B(3)A(4)C(5)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 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参考译文】【甲】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己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得很厉害,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将后事嘱托给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如果他不具备作为一个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地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说:“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父亲一样侍奉他。”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等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书了 出师表。(2021广西梧州)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III,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思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 丰乐亭记)注释 掇:摘取。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本:本着,依据。安:安享。幸:有幸。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16.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7.请概括本文和 醉翁亭记在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15.(2分)于 是,就(1分)(2)以为乐(1分16.(2分)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7.(2分)(1)骈散结合,对偶工整;(2)生动形象;(3)简洁凝练。(第(1)点可得2分,(2)(3)点则每点1分)【参考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俯身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树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百姓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妤,让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种丰收之年的快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年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2020广西梧州)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乜。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野芳筐而幽香(发:开放)B.太守谓谁(谓:为,是)C.杂然而尊陈者(前:在前面)D.依偻提携(提携:牵扶,这里指牵扶的人)1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水落画石出者 化顶为鸟 B.宴酣之乐 马之千里者C.行者休干树 皆以美于徐公 D.颓然乎不间者?如土石何1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每段开头分别用“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来标示语意的转变、场景的转移。B.第段描写山间朝暮的阴晴变化和四季景色的迥然不同,突出流连山水的无穷乐趣。C.第段以“太守醉也”照应文题,阐释原文“饮少辄醉”,极言太守实在不胜酒力。D.第 段 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烘 托“太守之乐”,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1 4 .(4分)(1)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2分,大意对即可)(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叙这件事的人。(2分,大意对即可)(2 0 2 0广西梧州)帝 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巴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注释】帝:指汉高祖刘邦。子房:指张良,字子房。饷馈:军饷(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皆言其情此所以为我所禽也(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 断2处)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3)“刘邦论三杰”的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情况;被;(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3)必须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参考译文】刘邦在洛阳南宫大宴娇贵臣,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对我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 把 它(指所攻取的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则妒贤嫉能,他杀害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外一个方面。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夺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心悦诚服。(2019广西梧州)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卜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 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惟手熟尔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多谋善断手不释卷深思熟虑置之不理(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B.睨之久而不去C.而钱不湿D.以钱覆其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已而之细柳军何苦而不平其业有不精(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参考答案】(1)(2)(3)(4)C;D;D;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2019广西梧州)卫南之战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 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选 自 宋史)【注释】泽:宗泽,南宋将领。云:报告。生兵:新兵。1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今日进退等死(等:同样)(2)泽可敌众十余倍于我(考虑)1 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2分)答: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儿十里。宗泽考虑到敌军十多倍于已,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他们出动全部骑兵在夜闻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兵当晚到达,只得到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20 1 8广西梧州)曹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神弗福也B.小信未争C.虽不能骞D.夫大国,难测也福:福气孚:为人所信服察:明察测:揣测,估计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何?战B.再也衰,三而竭C.公将鼓之D.公问其故以伤先帝之明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安陵君其许寡人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 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15.把上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彼竭我盈,故克之【参考答案】1 2、【解析】福,(名词)形容词做动词“保佑”。1 3、【解析】两个而,都表承接关系。1 4、D【解析】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分析不正确。1 5、(1)译文: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译文: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上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2 01 8 广西梧州)滇游日记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己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一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选 自 徐霞客游记)【注释】削陡 峭 陨坠 落 摧崩裂1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有洞率向()无遒此者()1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己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1 8 .阅读选文和 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参考答案】1 6 .东:向东(2)逾:超过1 7 .过了一会儿,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1 8 .选文:侧面描写。三峡正面描写。【参考译文】突然望见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着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没有落脚之地,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够坚硬,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手指插入石缝中,就像平贴在石壁上,不能移动一步,想要向上攀登,又无可抓握的东西,想要下来,却又无平地落脚,有生之年所经历的险境,也不过如此了。过了好长时间,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然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自己想要坠落下来,过了很久,才侥幸攀登上去。(2016广西梧州)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略 无 阙 处(阙,通“缺”)B.虽 乘 奔 御 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C.其间千二百里(间,间隔,相距)D.哀 转 久 绝(绝,极)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B.塞间千二百里。安陵君茶许寡人也。C.至于夏水襄陵。贤干材人远矣。D.春冬考时。辍耕之垄上。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先写三峡的一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动静相生,摇曳多姿。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016广西梧州)(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红(rn)Q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 h u i)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l)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选 自 战国策)【注释】红:织布机。发:打开。简练:挑选。说:游说,劝说。1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家有说人主(2)愚皆秦之罪也1 6 .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1 7 .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2分)【参考答案】1 5.(2分)(1)安:怎么(2)是:这1 6.(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1 7.(2分)有毅力、有恒心,刻苦勤奋,学有所成。(答对两点即可)【参考译文】苏秦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翻出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挑选精要内容反复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让自己取得尊贵的卿相之位的事情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2 0 1 5 广西梧州)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 选 自 送东阳马生序)1 1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吸遇其叱咄不可尊缺C.未尝稍降殍色 不靖辛苦 D.又审无硕师名人与游 审得患失1 2 .下列与“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策之不以其道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艰苦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B.文段先叙无书之苦,继而写借书之难,最后极言求师之艰。C.“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这个细节仅突出天气的寒冷。D.“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中 的“立侍”“俯”“倾”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虔诚和恭敬的求师态度。1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录 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015广西梧州)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 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油1(x(1)深,蓄积多也。”宁国 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池深则民力罢矣。兴 兵 伐 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 自 吕氏春秋)【注 释】陈:国名。池:护城河。15、请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城郭高沟泗深则民力罢矣。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17、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陈国的灭亡给我们哪些警示?(2 分)【参考答案】15.城 郭 高 I沟油1 深|则民力罢矣.16.楚王想要讨伐陈国,派 人 到(陈 国)探 查。17.统治者如果不顾百姓生活,横征暴敛,势必给自己带来灭亡的危险。【参考译 文】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 者)回答说:“(陈 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 为)赚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2014广西梧州)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逾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 雨,道 不 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 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 王”,置入所膏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 胜 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 选 自 陈涉世家)1.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当 天 大 雨 心领神管B.乃 丹 节 帛 曰“陈胜王”罄竹难节C.今 吸 闻 无 罪 不可吸缺D.皆 指 目 陈 胜 有目共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又问令吴广本次所旁丛祠中(之:至 I、往)B.扶苏以数谏故(以:因为)C.当立旨乃公子扶苏(乃:是)D.为天下唱(为:为了)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蕴蓄着反抗的力量。B.陈胜、吴广听从卜者的建议,借鬼神来“威众”,这是迷信的做法,在当时是不可取的。C.“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地位已初步确立。D.这段文字写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失期,法皆斩。(2)扶苏以数谏故。(2 0 1 4 广西梧州)【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 敦 颐 爱莲说)【乙】芙蕖自荷钱 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 矣。迨至苗茗(h d n d a n)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选自李渔 芙蕖,有删节)【注】芙蕖:荷花。荷钱:指初生的荷叶。逸致:情趣。迨:及,等到。1 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先享无学逸致矣所识号乏者得我与B.予谓菊,花 之 隐 逸 者 也 太守谓谁C.陶 后 鲜 有 用/余厚之也久D.星我于花之未开问今号何世1 1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 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 B.孔子云:何陋之有C.予独爱莲考出淤泥而不染 D.渔人甚异之1 2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段都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却不相同:甲文是因莲花的君子之风,乙文则是为莲花的观赏价值。B.甲文重在托物言志,对莲花本身的描写惜墨如金,把更多的笔墨花在莲花的品格上;乙文则重在多角度着力写出莲花的功用。C.甲文运用衬托、比喻的手法,凝练传神地描写了莲的形象;乙文则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具 体 描 绘 了 荷 花 由“出水之日”至“结 实”的美景。D.甲文由表及里、由形象到主旨,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的君子之德;乙文则主要按时间 的 先 后 顺 序 写 了 荷 花“可 目”的特点。1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牡丹之爱,宜 乎 众 矣!(2)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1 4 .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参考答案】1 0、C 1 1、A 1 2、B1 3.(1)(2分)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大 意1分,关 键 词“宜”1分)(2)(2分)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大意1分,关键词“既”、“日”1分)1 4.(2分)示 例: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1分)因 为 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 直,是君子的象征,所以我欣赏它。(1分)【参考译文】芙蕖从荷钱出水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 天美丽。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 姿。因 此,我在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莲 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耸立在水面上。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20 13广 西 梧 州)吕蒙正 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 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 自 宋 司 马 光 流水记闻)【注】吕蒙正:宋代政治家。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 士:中央官员。同列:同僚。量:气 量。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 小 题1分,共3分)(1)不喜计人过(2)蒙正遂止之(3)时人旨服其量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14.与 要 追 究“朝 士”的“同列”相比,吕 蒙 正 的“量”体现在哪里?(2分)【参考答案】12.(3分)(1)过:过失、过错。(2)止:制止、阻止。(3)皆:全、都。13.(2分)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表 述1分,译 出“佯”1分)14.(2分)阻止同僚,(1分)并 用“不问之何损”开导说服同僚。(1分)【参考译文】吕蒙正丞相不喜欢计较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吕蒙正的同僚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就制止他。退朝以后,吕蒙正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固然不如不知道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气量。(20 12广西梧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七里之郢(郭:外城)B.多助之至(至:极点)C.淮非不深也(池:池塘)D.天下咽之(顺:归顺,服从)9 .下列与“以天下之所顺”中 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 B.可以一战C.以刀劈狼首 D.以为妙绝1 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点,指 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选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据事论理,论证严密,层次清楚。C.选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 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D.选文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极具说服力、感召力。1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参考答案】8.(2 分)C 9.(2 分)B 1 0.(2 分)D1 1.(1)(2分)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表 述1分,译 出“域民”1分)(2)(2分)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表 述1分,译 出“故”1分)(2 0 1 2广西梧州)金人破真定府,知府李邈死之。初,邈闻敌至,间道走蜡书上闻,三十四奏,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句。既破,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宗望胁之拜,不屈,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后命之身服,邈愤,大骂,金人挝其口,犹吮血噗之,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面再拜,端坐受戮。后谥思壮。(选 自 续资治通鉴 宋纪)【注释)这句的意思是:连忙派人从小道送蜡书到京城报告这件事。宗望:金兵将领。髀(b i):大腿。挝(z h u d):抽打。噗(x u n):含在口中而喷出。1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破()(2)旬()(3)易()1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将死,颜色不变,南面再拜,端坐受戮。【参考答案】1 2 .(3分)(1)破:攻破。(2)旬:十天。(3)易:换。1 3 .(2分)临死前,李邈脸色毫不改变,向着南面拜了两次(皇帝),端端正正地坐着被杀了。(能译出整句大意,1分;再:两次。1分)【参考译文】金人攻破真定府,知府李邈为此而死难。当初,李邈听说敌人到来,派人走便道封蜡书(表情况紧急)向朝廷传达信息,上奏了三十四次,有关人员都不上报。城被围,李邈一边战一边守,相持四十天。真定城被攻破之后,李邈将要投井徇国,左右的人抱着他,使他不能跳下去。宗望胁迫他跪拜,他坚决不服从,又用火燎其须眉及两只大腿,也无动于衷,于是被羁押到燕山府。金主想让李邈做沧州知府,李邈笑而不答。后来又命令他更换成金国服饰,李邈大怒,大骂,金人掌挝他的嘴,他还要把血吸入嘴里用手指沾着书写蹂骂的文字,金人大怒,于是李邈遇害。将死,脸色没一点变化,面朝南行两次跪拜礼,端坐着接受杀戮。后谥号为思壮。(2 0 1 1广西梧州)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 雎 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 雎 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穆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以头他地耳(撞)B.亦 免 冠 徒 跣(白白地)C.徒以有先生也(只)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9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