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22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汇川区2022年九年级第五次中考适应性考试综合理科试题卷(本试题卷分为化学、物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化学部分(第 117题为化学题,共 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Hg:201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2分/题,共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答案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标号涂黑。)1 :“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为保护长江沿线的自然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提倡大力植树造林 B.多兴建水力发电厂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废旧电池就地填埋2.我国的“节水标志 是A33.今年3 月,遵义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水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D.脂肪4.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的试题为“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规范的一项是5.2 0 2 0 年 1 0 月嫦娥五号成功登月,顺利带回月壤,即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土壤”,包含微细的矿物颗粒,岩石碎屑和玻璃质微粒等。月壤中主要含有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等元素。不含任何有机物。其中部分元素信息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铝、铁、钙、钛等都属于金属元素B .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2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 7.8 7 gD.钛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T i A6 .下列物质用途和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氧气作助燃剂可燃性 B.浓硫酸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腐蚀性C.铜丝制作导线导热性 D.小苏打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碱性7.务川名优特产较多,其中冰糖大蒜是一大特色,大蒜中的大蒜素(C 6 H 1 0S 2O)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大蒜素由4 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由1 9 个原子构成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资料:HCOOH浓C O t+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W型管abA.在制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浓度和质量保持不变B.用磁铁来拉动黑色固体进入a 装置,可以证明铁的存在C.d 装置的作用较多,起到安全、环保及初步判断反应的发生与结束D.实验前,在 a 装置的左端添加注射器向装置中推入空气,通过d 装置中是否有气泡,判断气密性9.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一项是A A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加入活性炭B鉴别酒精和白醋打开瓶盖用手轻轻扇动闻气味C鉴别硬铝和纯铝相互刻画D除去N aC l 溶液中少量的M g C 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B.BC.C D.D1 0.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工业生产氯气和烧碱的重要原料。如图所示,2 0 C 时在混合溶液中,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已知曲线上A、B、C、D 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 (0,2 6.5)、B (1 4.0,1 5.0)、C(1 8.8,1 1.7)、D (3 8.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 0 时,5 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约为1 8.0 5 gB.图中所有点的溶液中,Na+与 C 个数比均为2:1C.理论上,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为0D.C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 l、OH、H2O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12题(3)2 分,其余每空1分,共 40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牙膏中常添加碳酸钙作为摩擦剂,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o(2)馒头是人们常选择的早餐,装 馒 头 的 陶 瓷 餐 盘 属 于 (填“金属材料 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3)人们一直积极探索清洁燃料,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获得乙醵(C2H5O H)汽油,其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答一条即可)(4)晚饭后去公园散步,一阵阵花香袭来。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_。1 2 .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水资源。(1)小明同学取了一瓶浑浊的河水,带回实验室净化。其流程如下:蒸馀水属于_(填“纯净物 或 混合物”)净化过程中操作I的名称是_o(2)研究水的组成。图1 图2 图3 图1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两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o如图2所示,点燃a管中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图3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5 0 C时,溶 解 度 较 大 的 物 质 是。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固体,现要提纯氯化钠固体,其方法为:取混合物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趁热过滤。现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NaCl溶液。提供的试剂有:100g 25%的 NaCl溶液、100g 10%的NaCl溶液、足量的NaCl固体和蒸储水。下 列 配 制 方 案 可 行 的 是。(1mL蒸储水=lg)A.16g NaCl固体,84mL蒸储水B.40g 10%的 NaCl 溶液,12g NaCl 固体,60mL 蒸储水C.64g 10%的 NaCl溶液,36mL蒸储水D.40g 25%的 NaCl 溶液,60g 10%的 NaCl 溶液13.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实验一、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二、氢气的制取与性质(1)实验一、实验二中都用于提供热源的仪器是 o(2)实验一 A 装 置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式 为,装置B 中水的作用是。(3)实 验 二 分 液 漏 斗 中 盛 装 的 药 品 是。(4)实验二中判别氢气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宏观证据是 o 由此推测氢气的用途之一是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岩层深处和海底的无氧环境下,硫元素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如黄铁矿(FeS2)黄铜矿等。在火山口附近有硫单质存在,地球表面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以矿物质形式存在,如石膏(CaSO4-2H2O),芒 硝(NazSOblOHzO)等。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CS2)o 火山喷发时,部分硫元素转化成硫化氢气体;部分硫元素转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易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溶于水,分别生成亚硫酸和硫酸。(1)从物质类别和硫元素化合价角度,对硫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根据表中物质组成规律,补充缺项。物质类别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化学式SH2SH2so3Na2sChS O3H2S O4Na2SC)4(2)结合材料中硫单质的性质分析,如果洗去粘在试管壁上的硫,应 选 用 的 试 剂 是。(3)硫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由此可推测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序号)。a.02 b.N a O H c.H2O d.H C 1(5)H 2 s O 3 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气体(与H 2 cC h 类似)。写出稀硫酸与亚硫酸钠(N a 2 s C h)溶液发生复分解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6)某工厂使用的煤中硫的质量分数0.6 4%,该厂每天燃烧这种煤1 0 0 吨,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转化S O z.把生成的S t h 全部用来生产硫酸,理论上每个月(3 0 天 计)可 得 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6 1 7 7 7 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的容器中用加热氧化汞探究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其变化过程如下:(1)上 述 变 化 中 由 分 子 直 接 构 成 的 物 质 是。(2)写 出 变 化 过 程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3)将上述微观变化历程补充完整图2:,图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A.拉瓦锡的上述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上述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在前后不变C.生成物间的质量比为2 0 1:3 2D.整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都保持不变1 6.合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合金的成分不同其性能有很大的差异。不锈钢是含铭1 3%以上的铁合金。某同学想:铭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小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铭是蓝白色金属,和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金属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锦(C r S C U蓝色溶液)。(1)设计实验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取大小相同的铁、铜、珞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其实验现象为:试管A中有少量气泡,试管B中,试管C中开始几乎无现象,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不能准确判断其金属活动性的强弱。(2)该同学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改进方法后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铝(Cr S 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其现象是。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有一种最常见 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铭(1 8%)、银(8%),这种合金在空气中较为稳定,表面不易生锈。其原因可能是。1 7.氢氧化钾的俗名叫做苛性钾,性质和氢氧化钠极为相似,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KOH溶液1NH4clKOH溶液液稀硫酸3操作1一 CuSCU溶液三-KOH溶液现象有蓝色沉淀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无明显现象结氢氧化钾溶液能与硫酸氢氧化钾溶液不能与硫论铜反应酸反应【实验反思】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错误。他取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滴加,溶液呈红色,然后逐滴滴加稀硫酸,直至溶液变成,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 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思维拓展】(1)请 用 另 一 类 物 质 设 计 实 验 证 明 氢 氧 化 钾 和 稀 硫 酸 发 生 了 反 应(只 要 写 方 案)。(2)兴趣小组通过对溶液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现用电脑连接电导率传感器对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进行研究,采集反应数据,得出如图的曲线。该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写出一个具有相同微观变化实质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2分/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答案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标号涂黑。)1.:“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为保护长江沿线的自然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提倡大力植树造林 B.多兴建水力发电厂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废旧电池就地填埋【答案】D【解析】【详解】A、提倡大力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环境。做法合理。B、多兴建水力发电厂,开发水能,促进环保。做法合理。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保护水源,保护自然环境。做法合理。D、废旧电池就地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做法不合理。综上所述:选 择 D。【答案】A【解析】【详解】A、该标识是中国节水标志,选项正确;B、该标识中国节能标志,选项错误;c、该标识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选项错误;D、该标识拒绝毒品标志,选项错误,故选A。3.今年3月,遵义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水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D.脂肪【答案】B【解析】【详解】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故选:B。4.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的试题为“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规范的一项是【答案】A【解析】【详解】A、检查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一端浸在水里,然后用手握住容器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气密性好。A操作规范。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或颗粒,应先将试管横放,将块状固体或颗粒放到试管口,再竖起来,使状固体或颗粒缓缓的滑到试管底部。B操作不规范。C、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瓶塞应倒放桌面,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C操作不规范。D、要求二氧化碳用集气瓶收集。D操作不规范。综上所述:选择A。5.2020年10月嫦娥五号成功登月,顺利带回月壤,即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土壤”,包含微细的矿物颗粒,岩石碎屑和玻璃质微粒等。月壤中主要含有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等元素。不含任何有机物。其中部分元素信息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铝、铁、钙、钛等都属于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2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 7.8 7 gD.钛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T i%【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名称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铝、铁、钙、钛属于金属元素,硅是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B、原子结构示意图,圈内的数是质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 2,选项说法正确;C、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g,故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7.8 7,选项说法不正确;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是T i 2+,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o6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氧气作助燃剂可燃性 B.浓硫酸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腐蚀性C.铜丝制作导线导热性 D.小苏打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碱性【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作助燃剂助燃性。A错。B、浓硫酸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吸水性。B错。C、铜丝制作导线导电性。C错。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显碱性,胃酸是盐酸,小苏打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碱性。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7 .务川名优特产较多,其中冰糖大蒜是一大特色,大蒜中的大蒜素(C 6 H 1 0S 2 O)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大蒜素由4 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由1 9 个原子构成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A.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此选项正确;B.大蒜素由C、H、S、0 4 种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C.一个大蒜素分子由6+10+2+1=19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生 孚、1 0 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lO O%,硫元素的210 210质量分数为:4-X 1 0 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x lO O%,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210 210正确。故选Co8.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资料:HCOOH 呻鼾-COt+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制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浓度和质量保持不变B.用磁铁来拉动黑色固体进入a 装置,可以证明铁的存在C.d 装置的作用较多,起到安全、环保及初步判断反应的发生与结束D.实验前,在 a 装置的左端添加注射器向装置中推入空气,通过d 装置中是否有气泡,判断气密性【答案】A【解析】【详解】A、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由于生成水,因此浓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来拉动黑色固体进入a 装置,可以证明铁的存在,故选项说法正确;C、d 装置的作用较多,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可以判断反应是否结束,最初可以检验是否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气体不纯爆炸,起安全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前,在 a 装置的左端添加注射器向装置中推入空气,如果d 装置中有气泡产生,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o9.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一项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加入活性炭B鉴别酒精和白醋打开瓶盖用手轻轻扇动闻气味C鉴别硬铝和纯铝相互刻画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h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B、打开瓶盖用手轻轻扇动闻气味,酒精具有酒香味,白醋具有醋酸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C、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硬铝是铝的合金,故相互刻画,留下划痕的是纯铝,不符合题意;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符合题意。故选D。1 0.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工业生产氯气和烧碱的重要原料。如图所示,20时在混合溶液中,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已知曲线上A、B、C、D 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26.5)、B(14.0,15.0)、C(18.8,11.7)、D(38.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约为18.05gB.图中所有点的溶液中,Na+与 C个数比均为2:1C.理论上,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为0D.C 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 l、O H、H2O【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设 20时,氯化钠的溶解x_度为X,则-X100%=2 6.5%,短36.1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1g氯化钠,故x+100g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约为18.05g。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和氯气,由于氯元素转化到了氯气中,溶液中钠离子数目不变,氯离子数目减小,故反应过程中其中一点可以使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为2:1,但不是所有的点,符合题意;C、氯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和氯气,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被消耗,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为0,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C 点既有氯化钠又有氢氧化钠。所以C 点处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12题(3)2 分,其余每空1分,共 40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牙膏中常添加碳酸钙作为摩擦剂,碳 酸 钙 中 碳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2)馒头是人们常选择的早餐,装 馒 头 的 陶 瓷 餐 盘 属 于 (填“金属材料 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3)人们一直积极探索清洁燃料,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获得乙醇(C2H5OH)汽油,其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答一条即可)(4)晚饭后去公园散步,一阵阵花香袭来。从 微 观 的 角 度 解 释 能 闻 到 花 香 的 原 因。【答案】(1)+4(2)无机非金属材料(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微粒在不断运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小 问 1详解】化合物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x3=0,x=+4,故填+4。【小问2 详解】陶瓷餐盘的材料是陶瓷,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无机非金属材料。【小问3 详解】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含硫、氮,燃烧后不生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填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小问4 详解】分子在不断运动,远处的花开放后,具有花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花香味,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12.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水资源。(1)小明同学取了一瓶浑浊的河水,带回实验室净化。其流程如下:明研操 作I水样滤渣蒸储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净化过程中操作I 的名称是(2)研究水的组成。图1图2图3 图 1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两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如图2 所示,点燃a 管中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图 3 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50C时,溶 解 度 较 大 的 物 质 是。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固体,现要提纯氯化钠固体,其方法为:取混合物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趁热过滤。现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NaCl溶液。提供的试剂有:100g 25%的 NaCl溶液、100g 10%的NaCl溶液、足量的NaCl固体和蒸储水。下 列 配 制 方 案 可 行 的 是。(1mL蒸储水=lg)A.16g NaCl固 体,84mL蒸储水B.40g 10%的 NaCl 溶液,12g NaCl 固体,60mL 蒸储水C.64g 10%的 NaCl溶液,36mL蒸储水D.40g 25%的 NaCl 溶液,60g 10%的 NaCl 溶液【答案】(1).纯净物.过滤点燃(2).2:1.2氏+02 至叁 2H2。(3).KNCh#硝酸钾.蒸发结晶.AD#DA【解析】【小 问 1 详解】蒸储水不含其它物质,属于纯净物;净化过程中操作I 实现了固液分离,其名称是过滤;【小问2 详解】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 图 1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两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如图2 所示,a 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故点燃a 管中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点燃雾出现,即为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 H2O;【小问3 详解】如图所示,5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固体,现要提纯氯化钠固体,其方法为:取混合物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现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NaCl溶液。(1mL蒸馄水=lg)A、16g NaCl固体,84mL蒸储水,即为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 6 g,溶剂水的质量为8 4 g,故溶液质量为16g16g+84g=100g,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 x 100%=1 6%,故符合题意;16g+84gB、40g 10%的 NaCl溶液,12gNaCl固体,60mL蒸储水,其溶质质量为4 0 g x i0%=4g,故氯化钠总质16匕量为:4g+12g=16g,溶液总质量为 40g+l2g+60g=112g,溶质质量分数为7 7;-x 100%16%40g+16g+60g故 B 不符合题意;C、64g 10%的 NaCl溶液,36mL蒸储水,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4gxi0%=6.4g,溶液总质量6 4R为:64g+36g=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x l0 0%*1 6%,故 C 不符合题意;64g+36gD、40g 25%的 NaCl溶液,60g 10%的 NaCl溶液,溶液中氯化钠溶质质量为:40gx25%+60gxl0%=16g,溶液总质量为:40g+60g=100g,故溶质质量分数为:罂 x 100%=1 6%,故 D 符合题意;100g故选AD13.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实验一、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实验二、氢气的制取与性质(1)实验一、实 验 二 中 都 用 于 提 供 热 源 的 仪 器 是。(2)实验一 A装 置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式 为,装置B中水的作用是。(3)实 验 二 分 液 漏 斗 中 盛 装 的 药 品 是。(4)实 验 二 中 判 别 氢 气 与 氧 化 铜 发 生 反 应 的 宏 观 证 据 是。由此推测氢气的用途之一是小【答案】(1)酒精灯(2).2KMnO4K2MnO4+MnO2+02 T.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3)稀 硫 酸(合理即可)(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冶炼金属【解析】【小 问1详解】实验一、实验二中都用于提供热源的仪器是酒精灯;【小问2详解】A装置中发生反应为高镐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锈酸钾、二氧化铸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小2KMnO4=K2MnO4+MnO2+O2 T;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小问3详解】实验二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液体,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故盛装的液体是稀硫酸;【小问4详解】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氢气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岩层深处和海底的无氧环境下,硫元素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如黄铁矿(F e S 2)、黄铜矿等。在火山口附近有硫单质存在,地球表面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以矿物质形式存在,如石膏(C a S O 4-2 H 2 O)、芒 硝(N a z S O r l O H z O)等。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C S2)火山喷发时,部分硫元素转化成硫化氢气体;部分硫元素转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易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溶于水,分别生成亚硫酸和硫酸。(1)从物质类别和硫元素化合价角度,对硫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根据表中物质组成规律,补充缺项。物质类别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化学式SH2SH 2 s 0 3N a 2 s 0 3S O3H 2 S O 4N a 2 s o 4(2)结合材料中硫单质的性质分析,如果洗去粘在试管壁上的硫,应 选 用 的 试 剂 是。(3)硫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由此可推测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 或 不变”)。(4)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硫、三 氧 化 硫 均 能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是 (填序号)。a.O2 b.N a O H c.H2O d.H C 1(5)H 2s O 3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气体(与H 2c C h类似)。写出稀硫酸与亚硫酸钠(N a 2s 03)溶液发生复分解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6)某工厂使用的煤中硫的质量分数0.6 4%,该厂每天燃烧这种煤100吨,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转化SO 2.把生成的SO?全部用来生产硫酸,理论上每个月(3 0天 计)可 得9 8%的 浓 硫 酸 的 质 量 是。【答案】(1)二氧化硫#SO 2(2)二硫化碳#C S2(3)增大(4)b c#c b(5)H 2s 04+N a 2s C)3=N a 2s o 4+SO 2T+H 2O(6)6 0吨【解析】【小 问1详解】由表中可知,亚硫酸对应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 o2;【小问2详解】硫单质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C S2),要洗去粘在试管壁上的硫,可选用二硫化碳;【小问3详解】氢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置换反应,则生成的是硫的氧化物和水,氢离子数目减少,溶液的酸性减弱,p H增大;小问4详解】a、二氧化硫能与O 2反应,三氧化硫不能与氧气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 a O H 反应生成盐和水,b正确;c、二氧化硫与H 2。反应生成亚硫酸,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c 正确;d、H C 1是酸,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d 错误,故选:b e;【小问5详解】稀硫酸与亚硫酸钠(N a 2s C 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 04+N a 2s 03=N a 2s O 4+SO 2T+H 2O;【小问6详解】3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x 100%=50%,根据质量守恒,每天生产二氧化硫的质量3 2+16 x2为:10*;6 4%=.2&,根据硫元素质量守恒,设每天可得浓硫酸的质量为x,则有:SO、H 2s o&6 4 9 81.28t x x 9 8%6 4 1.28t9 8 一 x x 9 8%x=2t理论上每个月(3 0天 计)可 得 9 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2t x3 0=6 0t。15.1777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的容器中用加热氧化汞探究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其变化过程如下:(1)上 述 变 化 中 由 分 子 直 接 构 成 的 物 质 是。(2)写出变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3)将上述微观变化历程补充完整。图 2:,图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拉瓦锡的上述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上述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在前后不变C.生 成 物 间 质 量 比 为 2 01:3 2D.整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都保持不变【答案】(1)氧化汞和氧气(H g O、O 2)A 小(2)2 H g O=2 H g+O 2 T【解析】【小问1详解】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氧化汞和氧气;【小问2详解】A 木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H g O =2 H g+O2T;【小问3详解】变化过程中,氧化汞分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汞原子直接构成汞单质,故图2为:【小问4详解】A、拉瓦锡的实验中氧化汞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B、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氧气,汞元素和氧元素均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汞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 01x 2):(16x 2)=2 01:16,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不变,符合题意。故选A D o16.合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合金的成分不同其性能有很大的差异。不锈钢是含铭13%以上的铁合金。某同学想:铭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小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格是蓝白色金属,和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金属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铭(C r S C U蓝色溶液)。(1)设计实验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取大小相同的铁、铜、锅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其实验现象为:试管A中有少量气泡,试管B中,试管C中开始几乎无现象,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不能准确判断其金属活动性的强弱。(2)该同学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改进方法后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铝(C r S 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其现象是。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3)有一种最常见的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倍(18%)、镣(8%),这种合金在空气中较为稳定,表面不易生锈。其原因可能是。【答案】(1)无明显现象(2).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铭 铁 铜(Cr F e Cu)(3)格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氧化铭)保护膜,隔绝氧气和金属铁、铭、银继续反应【解析】【小 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铭与铝化学性质相似说明铭排在氢前,但是铭的表面会有致密的氧化膜,故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开始不会冒气泡,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说明C中是辂,而铁排在氢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冒气泡,则A中是铁,因此判断B中是铜,铜不与酸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填:无明显现象;【小问2详解】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其现象是: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根据打磨过的两块铁片放入硫酸亚倍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排在铭的后面,结合上述现象共同推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铭 铁 铜(Cr F e Cu);【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铭和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则会阻止氧气与其他金属继续反应,使合金不易生锈,故填: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氧化铭)保护膜,隔绝氧气和金属铁、铭、银继续反应。17.氢氧化钾的俗名叫做苛性钾,性质和氢氧化钠极为相似,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实验操作KOH、溶流g CuS04溶液NH4cl溶液稀硫酸0 KOH溶液现象有蓝色沉淀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无明显现象结氢氧化钾溶液能与硫酸氢氧化钾溶液不能与硫论铜反应酸反应【实验反思】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错误。他取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滴加,溶液呈红色,然后逐滴滴加稀硫酸,直至溶液变成_ _ _ _ _ _ _ _ _,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 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思维拓展】(1)请用另一类物质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发生了 反 应(只 要 写 方 案)o(2)兴趣小组通过对溶液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现用电脑连接电导率传感器对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进行研究,采集反应数据,得出如图的曲线。微粒数目 该 化 学 变 化 的 微 观 实 质 是。写出一个具有相同微观变化实质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答案】.氢氧化钾溶液能与氯化锈溶液反应.无色酚猷;溶液.无色.反应物是否被消耗.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相互作用转变为蓝色氢氧化铜沉淀.2 Na O H+C u S C 4=C u(O H)2 1+Na 2 s【解析】【详解】实验过程与分析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镂溶液混合,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明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核溶液能发生反应。实验反思酚麟溶液遇碱性反应变红。某同学取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献溶液,溶液呈红色,然后逐滴滴加稀硫酸,直至溶液变成无色,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反应物是否被消耗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思维拓展(1)用另一类物质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溶液中无氢氧化钾,即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2)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据图2可知,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减少,氢氧化铜数目增加,说明该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相互作用转变为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具有相同微观变化实质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1+Na2s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