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pdf

    • 资源ID:90907804       资源大小:11.49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pdf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嘉祥县第四中学 曹秋红2014湖北省宜昌市一、观湖中之鱼明世间至理(2 0 分)【甲诗】钓鱼不得(唐)李舜弦尽日池边钓锦鳞,菱荷香里暗消魂。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选 自 全唐诗注释:菱(j l)荷:菱叶和荷叶。【乙文】湖之鱼 清)林纾林子啜茗于湖滨(A)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B)下。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芳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C)引之。鱼 图 食(D)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选自木刻本 畏庐文集注释:林子:林 纾(s h t l)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肆:指茶馆。会:汇聚。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封(f e n g)草:水生植物。寻:长度单位,八尺。薮(s o 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盛:多,频频。6.请解释【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啜()逝()故()乃()7 .请认真阅读【乙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而”正确填入文中的AB CD处。(2分)8 .【甲诗】中加横线的“锦鳞”代指的是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用法与此相同的还有不少,请再列举一例并写出具体代指的内容。(2分)9 .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2 分)寻 丈 之 外 水 纹 攒 动 争 喋 他 物 如 故。1 0 .翻 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3分)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儿何也?1 1 .【甲诗】作 者“钓鱼不得”,【乙文】也说对于丢下的食物,鱼儿渐渐“不食矣”。如果要用【甲诗】中的两句诗来概括其原因,你认为是哪两句?(2分)1 2 .【甲诗】中 的“香饵”在【乙文】的作者看来,喻指什么?请 用【乙文】第三段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回答。(1 分)1 3 .【乙文】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2分)1 4.积累链接:鱼儿,是可爱的小动物,小石潭记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往来翕忽。(2 分)一、观湖中之鱼明世间至理(2 0 分)6.(4分)啜:饮,喝;逝:游开,游走,离去;故:先前,原来;乃:于是,就,便7一(2分)A.之 B.其 C.以 D.而8.(2分)指的是鱼或美丽的鱼;如:“锦鳞游泳”“沉鳞竞跃”“呷浪之鳞”(代指鱼);“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一片日边来”(代指船):臣本布衣”(代指平民)等,任写一例即可。9.(2分)断句两处: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一 处1分)10.(3分)翻译:(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能够脱钩而游走的又有几个(多少)呢?(正确、通 畅 得1分,重 点 关 注“及”“去”“逝”“几何”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1 1.(2分)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12.(1分)名利13.(2分)告诫世人,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钓钩,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或:要拒绝诱惑,淡泊名利,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意近即可)14.(2分)怡然不动,俶 尔 远 逝(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2014湖 北 株 洲 市()桃 花 源 记(节选)陶渊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便攀还家 乃不知有汉21.翻译下面的句子。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2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二)北村郑苏仙,一EI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四(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陋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 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选 自 纪 啊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2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所 至 但 饮 一 杯 水 推木偶于堂24.翻译下面的句子。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25.根据上文,作 者 认 为 做 官 不 但 要,更要。(每空不超过4个字)三、文言诗文阅读(共16分,每小题2分)(-)2 0.邀 请或通“邀”(1分)竟 然(1分)2 1.太 守 立 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22.要点:政治黑暗;寄托理想;报国无门。(1点1分.,答 出2点即可)(二)23.只(1分)树 立(竖立)(1分)24 .害怕事情烦重而(就)不做,(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2分)25 .廉 政(廉洁)(1分)勤 政(务实,做实事)(1分)(三)2 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2014辽宁省丹东市()阅读下面语段,回 答1 9-21题。(请 用0.5 m 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 0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可,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 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日:“小信未孚,神弗磺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 情 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 计 曰:“齐、楚救赵,亲 巴 则 将 退 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 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1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肉食者鄙 神弗地也也齐不听 苏秦承齐王曰20 .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21.阅 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三、阅 读 理 解(共6 0分)(一)文 言 文(共1 0分)1 9 .(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赐福,保佑。但是,可是。对说,告诉。(每 词1分,共4分)20 .(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 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21 .深 谋 远 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2014重庆市(二)阅 读 三峡一 文,完 成9 一 1 2题。(1 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不以疾也()(4)属引凄异()9 “阙”通“缺”,空 缺;(2)襄:漫上;(3)疾:快;(4)引,延 长。1 0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 0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1 1.A1 2.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 0 字以内)(4分)广告语:1 2.连绵三峡奇景,敞开四季温情,三峡欢迎你!2014上 海 市(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 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8 .甲文选自课文;乙文 选 自 论语,它是家经典。(2 分)9 .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 0 T 3 题(1 2 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日:“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日:“吾闻王之爱子好纸莺,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莺矣,是以知之。”注释: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纸莺:风筝。1 0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子何以知之?1 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秦 王 将 猎 韩生劝止f I I韩生涯疑1 3.这 则 故 事 告 诉 我 们 的 道 理 是(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C.要勤于观察思考。B.要善于见微知著。D.遇事要集思广益。8.(2分)为 学(1分)儒(1分)9.(6分)第-空:(3分)第 二 空(3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3内容概括准确。(1)思学结合(2)学与思的关系(3)坚持不懈(4)持之以恒2内容概括不够准确。(1)学与思(2)学 习 需 要 思 考(3)思考还要学习(4)学习态度(5)学习方法0内容概括错误,或没有作答。(1)学(2)思10.(4分)(1)喜 爱(2分)(2)生 病(2分)11.(2分)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12.(3分)第一空:百 姓 徙 避(百姓避之)(1分)第 二 空(2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2情节概括准确。宫卫问故1情节概括不够准确。(1)或问之(2)宫卫问之0情节概括错误,或没有作答。(1)宿 卫 不 知(2)王 子 病 也(3)子何以知之13.(3 分)B (3 分)C (2 分)2014年十堰市(一)阅 读 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 小 题3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鱼 细 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9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词 语 解 释 都 正 确的一项是()A.莺飞戾天者:叫B.互相向邈:比长远C.负势竟上:向上D.猿则百向无绝:绝妙2 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窥 谷 忘 层:“反”通 返”,返回任意布西:向东向西横柯上蔽:在上面蝉 则 下 转 不 到 穷 尽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 1.下 面 对 本 文 分 析 不 准 确 的 一 项 是()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 头 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 为“文眼”统照全篇。D.“南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2 2.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三、古 诗 文 阅 读(1 6分)(一)(1 2分)1 9.(3分)C 2 0.(3分)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抓 住“湍”“甚”“奔”等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即可。)2 1.(3分)D2 2.(3分)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十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有具体内容给1分,针对内容简析给2分。只有内容更简析以及内容、简析不对应不给分;简析不简洁、不明确给1分。)2014年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 1 2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 愈 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日:“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日:“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日:”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 乐 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 i n):母马。牡:公马。骊(I I):纯黑色马。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0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9、B11、D10、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 为“充分发挥”亦可)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2014四 川 达 州 市(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 成1623题。(15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己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2)方 磨 铁 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且焉置土石C以君之力无陇断焉河曲智叟亡以应B惧其不已I)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二)(15 分)16.(2分)将 近 正 在 同“返”,往 返 说(各0.5分)17.(2 分)D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分)【示例】匡 衡 凿 壁 偷 光/孙 康 映 雪 照 读/车胤囊萤读书等。(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22.(2分)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 于 汉 阴(各1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 题。诫兄子严、敦书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少,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缄咒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鹫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注释】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正法:正当的法制。衿:佩带。缠:佩巾。施衿结编: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谨敕:谨慎。6 .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 是()A.还节诫之日B.欲在汶晋不忘之耳C.演辿无所失D.郡将下手辄切齿书:写信。汝曹:你们。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下车:刚到某地。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加轻通侠客B.所以复言有C.陷为天下轻薄子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鸣之地不能通其意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考吾从北方闻子为梯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第 U卷(非 选 择 题 1 2 6 分)注意事项:1 .考生使用0.5 m m 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 .本卷共五个大题,有 1 5 个小题,共 1 2 6 分。三、翻译、鉴 赏 与 默 写(2 2 分)9 .翻译下列句子。(6分)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诫兄子严、敦 书 )(3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3分)二、文 言 文 阅 读(9分,每小题3分)6.D 7.B 8.C三、翻译、鉴赏、默写(2 2 分)9.(6 分)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未翻译出关键词“是非”、“大恶”1个 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未翻译出关键词“牺牲”、“加”、“信”一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扣满为止)2014年四川凉山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析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筝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皿不能通其意,执策而屿之,日:“天下无马!”呜呼!目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相同,一样)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D.执策而顺之(面对)6 .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策之不以其道 河曲智叟无期应C.鸣之也不能通其意 足肤破裂中不知D.塞真无马邪 意将隧人以攻再后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A.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B .文中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是:“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橱之间。”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C.文中作者对“食马者”“天下无马”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题。(每小题3分,共9分)5、C (正确的方法)6、C (A第一个助词是“的”之意,第二个是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B第一个应是“按照”的 意 思,第二个应是“来”的意思;D第个是表反问相当于“难道”,第二个作代词翻译 为“他”。)7、B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识别千里马”。)三、翻译、古诗文积累(共9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9.请根据提示填写空缺的部分。(7个小题中任选6个作答,1题1分,共6分)(1),坐看云起时。(王 维 终南别业)(2)了却君王天下事,。(辛 弃 疾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 均 与朱元思书)(4),君子好述。(诗经)(5)湖心亭看雪的 作 者 是 明 末 清 初 的,明亡不仕,后入山著书以终。(6)木兰诗中写战争持续时间长而且惨烈的句子是(7)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 出 有 关“柳I”的 诗 句(上下两句)三、翻译、古 诗 文 积 累(共,分)8、“马之千里者”是倒装句,重 点 字“或”译 为“有时”。句式正确给1分,重 点 词1分,语言流畅1分。(3分)9、(1)行 到 水 穷 处(2)赢 得 生前身后名(3)莺 飞 戾 天 者(4)窈 窕 淑 女(5)张岱(6)将军百战死,壮 士 十 年 归(7)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 村。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最 是 年 春 好 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每 小 题1分,有错别字、漏字、多字均不给分。共6分。)2014年 四 川 凉 山 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2 2-2 4题。申屠献鼎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争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己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辜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日:“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日:“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辩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叠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选 自 宋文宪公全集【注释】申屠敦:人名。申屠,复姓。云 璃(c h i)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文:花纹。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淬(c u i ):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第:但,只。2 2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呼金工等而铸之 象:贵人本之 宝:2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2)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2 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申屠敦遭遇的看法。(4分)七、古 文 阅 读(共1 0分)2 2、(2分)象:模仿;宝:以为宝2 3、(1)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2)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每小题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共4分)2 4、申屠敦的遭遇完全是由于鲁生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故意造假造成的。答 对 这 点 给2分。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观点正确,语言通顺给2分。(4分)附二:课外文言参考译文洛阳平民申屠敦有一个汉朝古鼎,是在长安一条深河中获得的。鼎上云和螭的图形交互错杂,花纹熠熠发光。西邻的鲁生看见铜鼎后很是喜欢,请铜匠模仿它铸造了 个。用 种特殊的药液淬火后,埋入地洞中藏了三年。铜鼎受到泥土和药液的腐蚀,表面上开始生锈,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一天早匕普生拿着假鼎献给权贵人,贵人竟视为宝物,大宴宾客时拿到席间让大家赏玩。申屠敦碰巧也在座,心中知道是普生的假东西,就(对权贵人)说:我也有 个占鼎,外形同你的这个鼎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哪座是真的。”权贵人让申屠把鼎拿来看看,看了半晌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气愤不过,(与他们)论理不止。众人群起羞辱他。申屠敦无奈,闭口不再作声。回家后,(他)感慨地说,“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2014南 充 市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8 T0题(每小题2分。共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C.群臣更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虽欲言,无可进者A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燕、赵、韩、魏闻之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B呜呼!其真无马邪欲有求于我也孔子云:何陋之有。所欲有甚于生者1 0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第 n卷(非选择题,共 l o o 分)四、(2 0 分)1 1 .把 第 1 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1 2 .用斜线(/)给下面的语段断句(限划4 处)。(2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三、(共 6 分。每小题2分)8.D(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9.A(A项 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 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 项 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 项 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10.B(“数月之后”应 为“令初下”)第 I I 卷(非 选 择 题,共 100分)四(2 0分)11.(4 分)(1)(2分)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宾语前置翻译准确1 分.全句大意正确1 分)(2)(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私”译 为“偏爱”1 分,全句大意正确1 分)12.(2分,每处0.5 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2014四|省 宜 宾 市n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 成 18 2 1题。(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节 选 桃花源记【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教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帽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麾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狭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节 选 满井游记1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忘路之远近 聂政之刺韩傀也C、于是冰皮始解 于是骋得腐鼠1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一致的是(B、屋舍俨然。D、山峦为晴雪所洗)(2 分)吴广以为然此为何若人A、欲容募林 泉而苟者 B、渔人甚号之。作则飞沙走砾C、复世行红装而搴者 D、典江事号,并怡然自乐 毛学鳞靛之间皆有喜气2 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 1、下列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 是()(2分)A、选文.【甲】通过渔人的所见飘荡、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风貌,勾勒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雏形。B、选 文【乙】通过对山光水色、柳条麦田的描写,有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勾勒出了一幅满井春色图。C、选 文【乙】的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麦苗抽芽的神韵。D、【甲】【乙】两文都属于游记,均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美丽和谐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淡泊生活的志趣。1 8、C (之:的;无意义。然:.的样子;这样。为:被;是)于 都“在”1 9、D (都是借代)(A穷:形作动,走到的尽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喝。)(B异:形意动用法,以.为异。降 动 词 使 动 用 法,使飞:)(C前:名作状语,向前 蹇:这里指驴,名词作动词,骑驴)2 0、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整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互相通达,各家各户鸡鸣犬吠之声可以互相听到。2 1、I)(桃花源记不是游记)2014四 川 省 资 阳 市(三)王冕 僧寺夜读(9分)王冕者,诸暨 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基牛。或牵牛来贡蹊田。父怒,挞 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 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N眄 冕 小 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外 性 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诸 暨(j i):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陇:通“垄”,田境。蹊田:践踏田地。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执策:“策”通“册”,拿着书。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通“披”,穿。2 0.(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父 命 牛 陇 上()(2)亡 耳 牛()(3)或 牵 牛 来 货 蹊 山()(4)门人事冕如事性()2 1.(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2.(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